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凤凰网吉林

2024年12月21日至31日,由景德镇市高温颜色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过山陶瓷主办,北京角楼图书馆承办,主题名为“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高温颜色釉瓷作品展,将与首都观众见面。

一、展览背景

201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成为全国首个文化类试验区。

过山陶瓷作为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多年来潜心致力于景德镇传统高温颜色釉瓷烧制技艺的研究,以及景德镇陶瓷非遗文化的交流推广,宣传景德镇陶瓷非遗技艺,弘扬陶瓷非遗文化。

非遗基地负责人蒋岩,是景德镇非遗传承基地中唯一的北京籍“景漂”负责人,出于浓浓的故乡情结,也特别希望能够把景德镇当代的精彩颜色釉瓷精品,呈现给家乡的首都观众。一是让首都观众了解景德镇历史悠久的过去,感受传承千年的颜色釉瓷艺术;二是了解景德镇生机勃勃的今天,了解景德镇在当代陶瓷釉色的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取得的突破。聆听当代陶瓷匠人,以高温颜色釉为载体,用当代制瓷语言讲述的传统色彩故事,欣赏古老陶瓷艺术焕发出的“旧色新颜”。

二、展览内容

此次展陈的260件颜色釉瓷作品,均由景德镇的非遗匠人采用瓷都的传统制瓷工艺烧制完成。涵盖了白釉、青釉、绿釉、红釉、紫釉、黑釉、蓝釉、黄釉、茶末釉和窑变釉10大类别,共计72种中国传统色。

在这72种中国传统色当中,既有景德镇明、清两代御窑厂,创烧的霁红、朗红、美人醉、霁蓝、宝石蓝、茄皮紫、瓜皮绿、秋葵绿、甜白,等传统釉色,也有通过陶瓷技术创新,将以往在中国古代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等颜色载体上记录的中国传统色,以陶瓷釉色的形式加以重现的新品种。例如:水华朱、艳炽、朱樱、紫蒲、齐紫、沧浪、官绿、吉金、密陀僧等。其中,由非遗基地原创的新釉色种类就多达50种,占到了展览釉色总数的69%,很多釉色还是第一次与首都观众见面。

其中,展品里的少数白釉作品上,还添加了由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绘制的粉彩、新彩和青花,以及暗刻等传统陶瓷装饰技艺。器型上,则包括茶器、花器、香器、赏器,佛教造像等多个门类。一定能够让爱好陶瓷艺术,喜爱中国传统色的首都观众不虚此行。

三、展览特色

1.师法自然造石为玉,为陶瓷釉色扩容

陶瓷是人造石,而石之美者为玉。在多年的技术探索过程当中,过山陶瓷受到天然珠宝玉石色彩多样性的启发,尝试跳出景德镇传统的配釉体系,通过对天然矿物发色材料,成色原理,形成条件的分析借鉴,将其引用到陶瓷新釉水的配比和烧成创新当中,实现了新釉色和釉质的双向突破。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陶瓷釉色和质感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新釉色“如冰似玉”的美学特征。

例如胭脂红釉,于1650年由荷兰人卡西亚发明,在历史上是以微量的金为发色元素,经过800度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1680年开始应用于珐琅彩瓷的绘画,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开始应用于景德镇御窑厂的瓷胎洋彩装饰。因其发色高贵艳丽,深受陶瓷爱好者的欢迎。美誉其为“红若赤霞,赧如羞女”。

为了实现这款经典釉色的高温化,过山通过大量的比对实验,最终运用单纯的铜元素发色,以铜代金,成功研发出了高温胭脂紫釉。新釉色不仅填补了高温釉色上的一个空白,还让胭脂紫釉具备了高温釉特有的丰富质感和结晶效果。

其次是钧瓷,玫瑰紫、丁香紫,都是宋代钧窑的经典色,清代御窑厂进行了成功的仿制,成品中不仅有与宋钧神似的传统色,也有具备明显自身特色的创新之作。过山陶瓷在复刻过程当中,除了传统的釉色外,还运用其丰富的窑变现象,在无意中烧制出神似西方印象派点彩画法的类钧作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釉色形态,被陶瓷爱好者戏称为陶瓷里的印象派。

2.扎根传统文化土壤,让传统永不褪色

中国传统色,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东方智慧和审美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人独有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色当中,瓷之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也是中国色彩的巅峰。在传承已有瓷之色的基础上,为陶瓷传统色扩容,以当代制瓷语言,重新讲述中国传统色的故事,成为当代瓷人努力的方向。

与中国古代建筑、髹漆、服饰、绘画等颜色载体相比,以陶瓷釉色为载体表现中国传统色,具有着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一是陶瓷釉色千年不退。陶瓷,特别是高温陶瓷,因其自身的稳定特性,具备千年不腐的特点,陶瓷的釉色不会因为日晒雨淋,或者空气氧化而发生褪色的现象。以釉水来呈现中国传统色,不会像建筑和服饰上的色彩,由于褪色造成与原色的色差。

二是釉色千变万化。高温颜色釉,在不同的原料配比,不同烧成温度和气氛,以及高温状态时的釉面流动作用下,釉水发色的种类,色彩的浓淡、质感,以及肌理表现丰富多变。有些甚至会形成类似于天然翡翠、鸡血石和玛瑙的色彩表现,这些优势都是其它颜色载体所不具备的。

最为神奇的窑变釉,其色彩之丰富,犹如云蒸霞蔚,有逾画工之妙;而肌理之多变,宛若鬼斧神工,妙不可言。常被陶瓷爱好者当作"祥瑞之征,视同珍玩"。

过山基地以釉色再现中国传统色,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瓷之色的内涵,还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传统色,成为永不消逝的色彩。

3.完善传统釉色档案,让色彩名符其实

多年以来,非遗基地对景德镇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高温颜色釉品类都进行了恢复性的研究实验,其中,成功复刻了历史上的多款经典色,经典器。

但是在复刻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无论是御窑厂遗址博物馆,还是陶瓷博物馆,乃至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高温颜色釉陶瓷,即使是同一品类,不仅不同朝代制作的发色有异,就连同一朝代烧制的,在色调和质感上也不尽相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陶瓷采用的天然原矿材料,不同批次之间矿物含量的差异有关,也与陶瓷匠人在制作工艺,以及高温烧制过程当中,烧成温度及气氛的差异有关,这种色彩上的明显差异给普通观赏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例如北京故宫馆藏了众多祭红釉藏品,从外观上看,明清两代的祭红釉虽有相似之处,用途也都是用来做祭祀的容器,但实际上却分别采用了石灰碱性釉和石灰釉两种完全不同的配方系统,因此发色各异。清朝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当代烧制的祭红釉,釉色更是浓淡不一,让人不禁疑惑究竟哪一种才是标准的霁红釉色。

针对这一情况,过山陶瓷在延续传统命名习惯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釉色,会根据每款新釉色的色相表现和结构特点,对标中国传统色的精细划分标尺,依据古人对传统色的命名习惯来重新加以命名,最大程度地确保釉色“名符其实”,解决陶瓷爱好者困惑的同时,还赋予了陶瓷釉色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

4.以新颜致敬旧色,让古老艺术照鉴未来

作为景德镇四个高温颜色釉非遗传承基地之一的过山陶瓷基地,与其它三个基地相比,并非以仿古瓷见长,而是更加侧重于陶瓷技艺的传承创新,创新釉色占到基地所有釉色种类的一半以上。在过山陶瓷看来:“创新并非是颠覆传统,更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对传统的丰富与完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一脉同源的师承关系”。

因为今天的传统都是历史上的成功创新,当下的创新就是未来的传统。被前人传承至今,引以为傲的传统,都是被历史充分认可且保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精彩,作为非遗文化传承者的当代瓷人,身上的责任,不仅要传承古人创造的精彩,还要立足于前人的成就,创造属于今天的精彩,不断丰富和发展景德镇陶瓷非遗文化的内涵,开创中国古老陶瓷艺术的旧色新颜。

四、环节设置

1.探秘中国传统色

12月21日当天上午10:00,传承基地负责人将在展览现场与观众围绕本场展览的主题内涵、何为中国传统色、走近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陶瓷的釉色是如何产生的、古代陶瓷釉色如何命名、如何欣赏单色釉之美、当代颜色釉的突破与创新,这七个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寻找最美传统色

另外在此次展览中,主办方没有向以往的展览一样,为每件藏品设置展品说明,而是为每个展柜中的展品,设置了一组中国传统色的色卡。色卡上标示了该展柜中陶瓷作品上包含的中国传统色色卡和名字,方便观众自己去按图索骥,“查颜观色”,从而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打卡中国传统色

展陈现场除了设置展品陈列区外,还设置了观众体验区,营造了以陶瓷为主题的生活场景区,呈现出与瓷为伴,以瓷为友的怡然生活状态。观众在这一区域,不仅可以亲手把玩和使用陶瓷作品,还能一起拍照打卡,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最美中国传统色。并与与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以及色彩背后的中国故事。

THE END
1.瓷韵流转,技艺永存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物理、化学的变化,也藏着古人的智慧。无论是泥坯塑性、彩绘图纹还是入窑烧制,古代中国将泥与火的技艺锤炼得炉火纯青,中国陶瓷技术也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https://www.cdstm.cn/knowledge/kptp/tujie/kxmt/202412/t20241219_1081865.html
2.专职讲解员讲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专职讲解员讲解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公益讲解 公益讲解时间表(7月25日-7月30日) 注:表中时间为开始时间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02/16/57993029_1090959237.shtml
3.太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物专栏志愿者介绍天龙山石窟第16窟。小朋友手工制作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定制竹编画。活动结束后,讲解员为小朋友免费讲解国宝回归馆和数字博物馆。 探秘寻访·打卡文物 太原市博物馆 1.一分钟了解太原历史 时间:4月29日至5月3日 地点:太原市博物馆咨询台 在太原市博物馆咨询台领取活动手册,在展厅寻找相关文物,打卡拍照并在https://www.taiyuan.gov.cn/wbxx/20230429/30039510.html
4.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江西省博物馆现“汉服讲解员”5月17日,江西省博物馆讲解员徐晨颖(左)身穿汉服为观众讲解景德镇瓷器等文物。 刘占昆 摄 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江西省博物馆的讲解员穿上精致典雅的汉服,在馆内的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厅和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厅内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让游客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西“国际博物馆https://news.sina.cn/2022-05-17/detail-imcwiwst7942417.d.html
5.大英博物馆中文讲解员Tony赵的抖音#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讲解 #大英博物馆参观攻略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 135 大英博物馆收到价值10亿英镑大礼 #热门话题 价值10亿英镑的中国瓷器,成为大英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捐赠。大威德基金会收藏的瓷器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台北和北京故宫的收藏。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流失海外的国宝 #https://www.douyin.com/user/MS4wLjABAAAA8DFC7ij5k74aWsPHko_RI_xfWUgiISgjz_sFps6C3AQ
6.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柳宁,关于国博文物的前世今生,问我吧国博讲解员 我从小就喜欢与历史有关的书籍和事物,长大后还真就进了博物馆工作。2009年恰逢国家博物馆到学校招聘讲解员,机缘巧合,我进入国家博物馆实习并工作至今。为了能更好地做好文博工作,我特意到首都师范大学选修了文物鉴定与保护专业的课程。在国家博物馆众多精彩的展览中,我最喜欢讲的就是“古代中国”基本陈列https://m.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11139
7.讲解员考试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试卷(讲解员考试).docx试卷第试卷第 PAGE #页共34页试卷第试卷第 PAGE #页共34页讲解员考试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试卷(讲解员考试)姓名: 年级: 学号: 题型选择題填空■解答■判断建计算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 k “文物?’一词最早见于下列哪一部书中?() 《左佬》《国语》 C. 《史记) 2、 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是在下列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3/6123021155004153.shtm
8.优中国陶瓷博物馆作文21篇通过今天这一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制作陶瓷的独特魅力。也了解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陶瓷它那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陶瓷博物馆作文 11 到一个地方博物馆是必经之地,所以我们去了景德镇的陶瓷博物馆。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精美瓷器,讲解员仔细地给我们介绍每一个年代的瓷器。 https://www.oh100.com/w/273389.html
9.国宝里的大运河沉船古瓷讲述运河故事——走进河北沧州市博物馆“这里陈列的基本为1998年东光沉船所出土的瓷器文物,这些瓷器大部分为磁州窑所产,足以反映出当时运河已成为磁州窑瓷器的重要输出通道。”博物馆讲解员介绍,2006年,这批出土文物经鉴定,27件被评为国家三级文物。其中,金代磁州窑白釉划花碗器形规整,纹饰构图疏朗有致,是磁州窑瓷器中的精品。 https://m.btime.com/item/40a4ju4bp7s9uerun10adtuponh
10.博物馆讲解员述职报告博物馆讲解员见习期工作自我鉴定(一) 一、丰富知识,学习予于实践 实习期间我像海绵般汲取博物馆里丰富的历史资料信息。尤其当我原有的知识于新知识链接起来,感觉就像脑袋瓜一下子通畅了。那种感觉特别畅快回味。同时越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越体味中国历史的精粹,就越发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 https://www.liuxue86.com/k_%E5%8D%9A%E7%89%A9%E9%A6%86%E8%AE%B2%E8%A7%A3%E5%91%98%E8%BF%B0%E8%81%8C%E6%8A%A5%E5%91%8A
11.俄罗斯皇家瓷器捷克水晶……“一带一路”体验馆明起试开放来游客能在艾尔米塔什、莫斯科历史博物馆欣赏皇家瓷器厂制造的精美瓷器。如今,你可以去体验馆欣赏皇家瓷器,甚至可以把钟爱的瓷器买回家。 讲解员路易是一名留学生,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到中国已经两年多了,在重庆大学念研三。“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来这里也可以对一带一路了解更多。” https://www.cqcb.com/hot/2019-03-28/1526692.html
12.《中国记忆》5.18国际博物馆日科教台5.18博物馆日特别节目 解读文明的密码 2013年5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了2013 “中国记忆”特别节目《解读文明的密码》,节目分为青铜器、瓷器、丝绸和造纸术4大板块,节目精选了各大博物馆中四大板块文物藏品,以梳理历史的方式讲述人类的创新步伐,诠释社会变革的全过程。http://kejiao.cntv.cn/special/zgjybwg/
13.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瓷器 就说瓷器吧,天博藏瓷5000多件,中国所有朝代、所有名窑的精品,这里都有。 这两年宋瓷很火,把宋代五大名窑集齐的博物馆,放眼全球没几家,天博是其一: 汝窑瓷器釉色天青,表面细纹如冰河开裂,饶有天趣 官窑瓷器温润如玉,表面纹路开枝散叶,浑厚大气(图片摘自天博网站)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
14.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国家博物馆持续创新展览展示获观众点赞中国国家在做好日常维护的同时,国家博物馆不断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继续推进专题展览的改造提升。全新的“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已正式开放。“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也即将与观众见面。在此基础上,将不断探索新的展览选题,设计推出新的专题展览。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07/t20230719_258917_wap.shtml
15.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景德镇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我们等了15:20的定时讲解,讲解员小姐姐还是很棒的,可惜人山人海。图一是镇馆之宝元代青花梅瓶,它的兄弟拍出过2.8个亿;图二是鸭蛋青,也叫卵白釉,不去博物馆看看,你可能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么微妙的颜色;图三是清代仿的汝窑色,当然,跟博物馆灯光和手机白平衡也有关系,但总觉得比我心中的汝窑色偏蓝了一点;图四https://you.ctrip.com/sight/jingdezhen405/61150.html
16.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2011年,中国陶瓷博物馆成为第三批中央免费开放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馆内有12000多件,在一个井然有序的大厅里、古代陶瓷馆、名人名作馆、国际陶瓷艺术馆、雕刻瓷器艺术博物馆和其他展厅。 2015年,为打造文化名城,淄博市发改委批准建设中国陶瓷玻璃博物馆,选址在淄博新城核心区中部的淄博新区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28.html
17.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国博现有藏品数量140多万件,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14.html
18.上榜了!潍坊市博物馆冲上全国博物馆热搜榜!潍博资讯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百余家受到网友高频搜索的博物馆上榜,潍坊市博物馆位列其中,冲上全国博物馆热搜榜,以3.00指数位居全国59位,成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全国百强博物馆。 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