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北宋定窑孩儿枕:乾隆与它共话“中国梦”马未都《国宝100》在线播放免费听

我们今儿这故事,得从乾隆年间讲起。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时候,乾隆皇帝61岁,有一天突然提出来,说想看看好久没见的定瓷娃娃凉枕。人老了,有点贪凉,喜欢那种凉飕飕的感觉。

乾隆皇帝画像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皇上在其三十六年、三十八年、三十九年、四十年,先后四次命人将孩儿枕拿出来看。当时他还下令为凉枕配制木座、锦垫。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这定瓷娃娃凉枕啊,可不止一件。目前已知的,共三件,两件上头有字,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没字的,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称:定窑白釉孩儿枕(北宋)

数据: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1.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瓷枕的好处

关于瓷枕的好处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里是这样记载的,他说:“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这意思就是说,你总枕这瓷枕头,清心明目,对眼睛好,老的时候不花眼。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过去的人讲养生,养生之道是这么说的:头寒脚暖八分饱。现在我告诉你,“头寒脚暖七分饱”就行了,吃八分饱就吃多了。

“诗”出有名:乾隆皇帝为孩儿枕作御诗

乾隆皇帝多次提出看的这定瓷娃娃凉枕叫什么名儿呢?它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叫“定窑白釉孩儿枕”。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上特别喜欢写诗嘛。在他四万多首御制诗中,咏瓷器的呢大概两、三百首,而且他尤其热衷赞咏五大名窑,其中咏定窑的,大概就占了三、四十首。就像咱们今天说的这定窑白釉孩儿枕,他前后写过四首诗,其中一首,是乾隆三十八年所作,名为《咏定窑睡孩儿枕》:

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

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

彼此同一梦,蝶庄且自豪。

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

——乾隆癸巳春闰御题

这诗的第一句“曲肱代枕高”,皇上就开始用典了。

《论语》名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每天只要吃点儿粗粮,喝点儿水,把手臂当枕头枕着休息,乐趣就在其中了。如果是用不道义的手段弄来的富贵,于我就像浮云一样。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就是我不在乎生活的清苦,但求无愧于心,只要有自然的快乐,就能够生活得很惬意满足了。

其实不只是古人,咱现在也经常“曲肱而枕之”。比如你在火车站候车,或在公园的长椅上躺着,直接枕着胳膊就睡着了。当然,这事儿有点不雅,也不文明。但说明“曲肱”这事儿,好用,每个人随身都带一枕头。

这诗中还有一句,叫“彼此同一梦”。这有意思,就是说我跟孩儿枕上的这个小孩儿一起做梦。什么梦呢?中国梦啊!

还有一句——“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这句诗用的是“司马光圆木警枕”的典故。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睡得太沉,就截了一块圆木做枕头,两头坠以小铃铛。枕着这圆木睡着了,如果你一翻身,它一滚动,这小铃铛“当啷”就响了,自个儿也就惊醒了。这就告诫自己要珍惜时光,不要昏睡。

我们今儿说的这枕头,它不是木头做的,是个瓷的,很硬。瓷枕是空心的,你要是晃动它,它里头会发出声响,因为制作它时无意,也可能有意放进去一块儿半块儿的泥,烧制以后,泥块变硬,一晃它就出声了。乾隆把这个偶然的现象,当成刻意为之,认为它是警枕,所以说它是“警眠常送响”。

这首诗写完以后,乾隆皇上挑了一件最好的孩儿枕,命人把这诗直接刻这枕头底下了。

刚才说到,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所以这首诗已经在这枕头上待了246年了。这件刻有御题诗的枕头,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是两件有文字的孩儿枕中的一件。另一件上有啥字呢?另一件的字不是刻上去的,是用墨书写上去的,文字写得不算太规整,内容应该是“二百四十九号土定瓷娃娃一件”,这就是后来的一编号。

其实台北故宫对于这类文物的定名和大陆还是有些区别的,台北定的是“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大陆的定名是“孩儿枕”,我觉得大陆的定名更准确一些。因为婴儿只会爬,还不能走。但是这小孩儿看着都有五六岁了,所以就不能叫婴儿了。

追本溯源:瓷枕的历史和造型

瓷枕的历史啊,能上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开始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居多。唐代的瓷枕个头儿都很小,俗称“脉枕”。到了宋代,瓷枕发展到了高峰,无论从器型上还是装饰手法上,发展都突飞猛进。

名称:巩义窑绞胎枕唐

数据:高8cm,长12.5cm,宽8.8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我们可以把瓷枕的造型简单分为两类:

一类,它是非具象的,包括几何图像和一些简单的图像构成。几何里有什么呢?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其他的形状,比如有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等等。

唐代绿釉方形枕现藏于观复博物馆

还有一类,最生动,可定为圆雕作品,有什么呢?虎形、狮形的,还有仕女、孩童的,基本都是卧姿。孩儿枕就属于这一类。

名称:宋磁州窑白釉狮型枕

数据:长33厘米,现藏于观复博物馆

巧妙独特:精美的定窑孩儿枕

这小孩儿呢,伏卧于榻上。为什么设计成卧姿呢?因为人体有凹凸啊。如果正过来,肚皮朝上就不好看,而且肚子鼓起也没法枕了。所以都采取卧姿,那小孩的脸呢,设计成仰头朝上,这样就显得天真。

瓷枕造型里,仕女、童子多见,但没见过大老爷们儿的。要是枕着大老爷们儿睡觉,人们总觉得过不了心里这关。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最为精美的孩儿枕,它好在哪儿呢?它好在巧妙的细节设计上:

你们看,孩儿的衣着很讲究,穿着绣花的绫罗长衫,还有坎肩、长裤和软底布鞋,充分地展示了宋代服饰的特点。睡枕为长圆形,周边模印螭龙、如意纹饰等。

枕身施白釉,釉色白中发暖,如象牙般均匀柔润。枕底素胎,脚部有一透气孔。小孩儿梳娃娃发髻,天庭饱满,俩耳朵像元宝似的,俩眼睛滴流圆,炯炯有神,面带微笑。神情闲然自得,透出一股灵气。这确实招人喜欢,不然乾隆皇帝也不会这么欣赏它,还把御题诗刻在它身上。

讲究的定窑瓷器制作

这件瓷枕是定窑的精品。定窑在“汝、官、哥、钧、定”这个现在常说的五大名窑排序中排在了最后头,但历史上它可是排先的,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中有这样的记载:“柴窑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柴窑还没有定论。定窑晚唐的时候就有了,比汝窑起码早二百年,汝窑是北宋末期才诞生的。

名称:《五杂俎》

地位: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简介:明谢肇淛撰。全书十六卷,说古道今,分类记事,计有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

定窑瓷器在古代北方盛行,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白。进入宋代以后,定窑器开始出现刻的、模印的花卉纹。比如,1969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北宋初年定窑白釉龙首净瓶,这就是刻的;再有就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这是印的。

名称: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北宋

数据:高60.9厘米腹径19.1厘米底径10.1厘米,定州博物馆藏

简介:瓶细长颈,颈中部出沿,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圆肩、鼓腹,卧足。肩部饰三重覆莲纹,一侧塑有龙首短流,龙首高昂,怒目,张口露齿,下颌饰一缕龙须。上腹刻缠枝花卉,下腹刻仰莲四重。刀法犀利,线条流畅,具有浅浮雕效果。此件器物形体高大,造型隽秀,装饰华丽,为定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名称: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数据:高4.9cm口径23.2cm足径10.7cm,上海博物馆藏

由于瓷土的可塑性,就出现了瓷制的人物塑像和枕头。跟捏泥人不同,瓷器在高温下会开裂,薄了、厚了都容易开裂。因此,瓷枕都烧空心的,还得留出气孔。

孩儿枕当年的生产量不大,因为它的生产成本较高,烧制的成功率较低。它的模样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这种卧姿孩儿枕,只在定窑瓷枕中得见;另一种是童子执荷枕,这种造型在定窑、耀州窑中都有烧造,就是小孩儿身上顶着一片荷叶,荷叶也叫莲叶,所以寓意“连生贵子”。

名称:宋三彩划水波纹童子持荷枕

数据:长14厘米,宽19.9厘米,高11.5厘米

简介:河南新安城关窑出土。枕上的孩童面容丰满圆润,笑咪咪地进入梦乡。清乾隆皇帝曾经赋诗赞咏此类孩童枕,“荷花荷叶贴腰馣,跽股曲肱睡正甜。”“荷叶荷花紧贴身,峥嵘头角嶷精神。”“荷叶不离身作被,檀材新与卧为床。”形象得描述了童子手托荷叶为枕面的造型。

我们在艺术品的制作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手法:一是雕,二是塑。这两件事,雕是做减法,塑是做加法。我们的河北曲阳素有“雕塑之乡”的美誉,那里既有汉白玉的石雕,又有定窑的瓷塑。

宋人为何热衷孩儿枕?

在定窑生产的瓷枕中,孩儿枕可排第一,名气特别大,代表了定窑的工艺水平。它的设计明显有求子的意图。也可以说,孩儿枕比在婚床上铺满花生、红枣、栗子之类的习俗,更能表达多子多福的愿望。

我们想,为什么宋代人这么关心制作孩儿枕这事儿呢?是为了宋人祈盼国泰民安,子孙繁盛。

关于祈盼子孙繁盛这件事儿,古代有这么一民间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定窑的烧制已颇具规模了。有一对夫妇,精通制瓷工艺,丈夫主管焙土、烧制,妻子擅长临摹、画样。夫妇俩感情和睦,日子过得很好,可家里没孩子。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生子,民间有一个风俗,叫“拴娃娃”。《中国风俗辞典》里这样记载:“道观大都供奉送子娘娘。神座和送子娘娘身上放着很多泥塑小男娃娃。婚后不育的妇女,在神像前磕头烧香,祝祷布施之后,从神座上偷偷拿一个小泥娃娃,揣在怀里,默默念着‘跟妈妈回家’,头也不回地直接往家奔,藏于卧室。如果生个儿子,就要到庙中还愿,磕头布施之外,还得买几个泥娃娃偷偷放在神座上,供后来者拴去。

送子娘娘碧霞元君画像

妻子很绝望,但日子还得继续往下过啊!可一到夜里,这个辗转反侧的滋味儿就不好受了。有天夜里,妻子梦见有一白胖小子,也就刚会走路那么大,在自家院子里,光着肉乎乎的小屁股瞎转悠。没想到这小孩儿一见她就咯咯地笑个不停。妻子很高兴,伸手就去抱小孩儿,这小孩儿特愿意跟她亲近,玩累了,顺势就枕着她的胳膊睡着了,边睡,嘴里还边嘀咕,像是在叫“娘、娘……”。

美梦初醒,妻子一睁眼,天蒙蒙亮,她起身走到桌案旁,把刚才的梦境画了出来。丈夫醒来后,来到画作前一瞧,立刻就被这可爱的小孩儿吸引了。妻子便道出原委,还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按照这个可爱小孩儿的模样,制成瓷枕。

就这样,夫妻俩同心协力,打造出的孩儿枕栩栩如生,妻子夜里枕着它睡觉,每每都能梦到那个小孩儿。

没过多久,妻子就有喜了!后来真给家里添了一个白胖的小子。从此以后,这孩儿枕就成为家里的“娃娃大哥”,按照拴娃娃那套规矩,每年新旧交替之时,给它换新衣,还有零食供果,跟对待真娃娃一样。

这个传说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毕竟求子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三件孩儿枕:隔岸相望,各有千秋

我们说这瓷枕是北宋的,断代的依据是什么呢?刚才说了,这伏卧状态的孩儿枕啊,共三个。除此之外呢,北京故宫还藏有一件定窑白釉童子执荷枕,但它不是完整器,是有残的。这件枕头的托座底部上有墨书,写着“元佑元年八月。”“元佑”为宋哲宗年号,元佑元年为公元1086年。这就为宋代孩儿枕的分期和断代,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名称:定窑孩儿枕(残)

数据:长15.2cm高11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隔岸相望的三件完好的定窑白釉孩儿枕呢,如果按品质排名,台北故宫的两件可分别排第一、第三名,北京故宫的则排行老二。那为什么当年把一、三名带走,却把老二留下了呢?

基本上可以这样猜测:第一名这件最精美的枕头上,有御题诗;第三名,有墨书。虽然北京故宫留下的这件孩儿枕没有字,但另外一件残缺的童子执荷枕上有文字资料,也就弥补了这个缺憾。全世界定窑孩儿枕的存世量也是极少的,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有一件,那件同北京故宫所藏有残的造型类似,也是定窑白釉白釉童子执荷枕。

马爷说

我们现在已经远离了习惯枕硬枕的时代,现在的枕头越来越软,什么鸭绒的、太空棉的、记忆棉的等等。我们这代人还习惯枕荞麦皮枕头呢,它不是那么软,也不是那么硬。今天,很多人看到这些瓷枕的时候,永远在问一个问题:瓷枕枕着不难受吗?这怎么枕啊?古人对自己这么狠吗?以后我专门给你们讲一期瓷枕。

我们今天讲的这定窑白釉孩儿枕,无论放在哪里的,都是我们的国之重宝,讲述着一种关于枕头的文明。

THE END
1.美国青少年的“寻瓷之旅”:这样的经历在教科书中难以得到短短几天内,十余位美国青少年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陶溪川文创街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地,体验当地陶瓷手工艺,观赏明清时期御瓷珍品,感受琳琅满目的陶瓷创意集市,与当地陶瓷匠人近距离对话。 在谈及陶瓷制作体验时,艾米丽表示,虽然自己没有成功做出瓷器,但通过这些活动,能够看见中国匠人们在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4/12-20/10340050.shtml
2.初枫立即辞职,德国袭击事件后:“马斯克喊话朔尔茨”德国总理朔尔茨12称朔尔茨21他还转发了一段关于马格德堡圣诞市场上应急救援现场的视频 日电,应该立即辞职20月,造成,人死亡2据路透社报道,事发后。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称,日晚,德国马格德堡一圣诞市场发生车辆冲撞人群事件“应该立即辞职”。 https://bbs.9you.com/forum-239-102.html?a=lists&wapid=292752
3.大英博物馆看走眼,错将中国汝窑认为是韩国瓷器,差价高达数千万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我国的瓷器可谓是举世闻名,比如说青花瓷、元青花、钧窑、汝窑,其中汝窑可谓是中国瓷器之最。曾经还流传了这样一句话“钧窑十件,不抵汝窑一片”,足以看出汝窑在中国瓷器界的地位。之所以汝窑如此珍贵就是因为独特的釉色,比如说可以随光而变,并且还能分为梨皮、芝麻花https://m.163.com/dy/article/I80FBDNG05533D0J.html
4.景德镇瓷器(精选八篇)[2]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景德镇古瓷器鉴定 篇2 瓷器的鉴定,造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不同时代烧制的瓷器,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景德镇古瓷器鉴定。一般来说,元代瓷器的造型特点是古朴敦厚,胎质厚重,大型的器物较多。因为器型的厚重不易摔坏,器型的较大盛放的东西也多,这与元代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046b3s.html
5.2023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南山博物馆特展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藏 壶腹部以黄色毬路锦纹为地,六个开光内绘山水、花蝶和西洋人物图。《饮流斋说瓷》记载:“酒壶式亦递变,其高身长耳者,谓之提梁壶部分图案,如仕女、没骨花的绘法受到清初宫廷画坛的装饰手法,既有明末至清初景德镇青花、五彩瓷器装饰的影子,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广泛流行的装饰纹样。多https://bbs.qyer.com/thread-3681982-1.html
6.契丹族的特色器具——鸡冠壶瓶身上是有7处莲花叶瓣,还有杜家2个字铭,釉色翠绿,间或泛出葱白,无论是釉色釉质还是造型都极为精美,是少见的瓷器精品。 净瓶为佛教用器,源于印度,僧侣游方时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净瓶一般从肩部注水,从长长的管流中倒出,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和辽代。 黄釉凤首瓶 辽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藏 颈部为鸡http://m.taoci52.com/t/4714.html
7.游记11:景德镇之“浮梁采茶去,瑶里遇烟雨”,旅游攻略集宋、元、明、清之制瓷大成者,那些精美器物去哪里欣赏?我 茱妮Julie 67549 56 煙雨景德 煙雨景德 真的好愛這座小城 文藝又清新 是蔣勳老師說的 生活美學 妖艳的狐狸 猫奴叮当 寿星丸子 温婉的兰兰 世界瓷器看 中国 , 中国 瓷器看 景德镇 china,意为 中国 ,意为瓷器 景德镇 https://m.mafengwo.cn/i/24595467.html
8.河南博物院作文(精选28篇)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那里的文物让我们眼花缭乱。 走进南京博物院大门,印入我眼帘的是两个仿古的古典式建筑,门楣的大匾上镶嵌着金字╠╠“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进入“物华天宝”大厅,共有上下两层,电子屏幕介绍有漆器、瓷器、陶器、云锦、青铜器……一共有12各不同的展区。 http://zuowen.yjbys.com/henan/5260922.html
9.最新有关参观博物馆的心情说说汇总五十一句6.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所https://bbs.openke.cn/thread-432398-1-1.html
10.陶瓷作文600字(通用20篇)不是。陶瓷的起源在上古时代,那时,人们就会用陶土放在火上,食物放在陶土里面,后来经过先秦,秦、汉之后,慢慢变成瓷器。宋朝时,瓷器十分流行,以朴素的青花瓷闻名天下。 就到现在,瓷器在各大博物馆都有分布,我去上海博物馆的时没有去到陶瓷馆,去了青铜馆,瓷器中比较优秀的是在故宫博物馆的瓷母。 https://www.ruiwen.com/zuowen/600zi/3996520.html
11.参观展览的礼仪,博物馆参观礼仪,公共场合参观礼仪比如,博物馆是个不太适合穿着高跟鞋去的地方,一来参观展览很辛苦,二来很容易在展厅造成很大大的响声。试想在一个高挑空旷的展厅内,地面时深棕色的实木地板,你正在看着那件瓷器上的缠枝莲纹,忽然听到一个节奏感十足,响彻展厅的高跟鞋声出现在你耳边,多么痛苦啊!https://www.liuxue86.com/a/2638370.html
12.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PDF现在我们去陕西兵马俑博物馆看展览,有很多老头儿在那儿给你签名,说是他发现的。当时有案可查的发现者有5个人,现在估计不止15个人在那儿签名,都说是他可是,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下一讲就开始讲瓷器。首先要讲陶与瓷的界限在哪儿。第一个界限,是烧造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烧成,黏土随处可取,往深一点儿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417/100782390.shtm
13.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8 矗立在长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今日,我们跨进了首都博物馆的大门。 古色古香的装潢是首都博物馆的特色之一,我虽穿梭于博物馆里,心却犹如迷失在历史的潮流中,兴奋中带着些许彷徨。我们来到了一个布满瓷器的展厅,在一件青花瓷的展品旁席地而坐。 https://www.qunzou.com/guanhougan/1832791.html
14.人民来信展示文明的博物馆,怎么成了不文明行为的释放地?“特别是暑期以来,来参观的游客一下子增多,你刚看到这边有游客大声打电话,还没来得及走过去制止,另一边就有小孩子跑来跑去,真的很难顾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安全保卫处处长周志勇说,小孩子天性比较好动,不让他们四处跑动一是担心他们摔倒受伤,也是怕不小心撞到展品。 https://www.cqrb.cn/minshengdongxian/2024-09-10/2020517_pc.html
15.奇妙的博物馆作文(精选34篇)”我惊喜地叫到:“你就是克王用来祭奠曾祖父的那尊鼎吗?”那青年略显诧异,随即感叹:“是啊,您说的不错,只是像您这样仍愿意去了解殷商文化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许多人更注重精巧艳丽的外表,到博物馆就直奔唐宋书画瓷器展了,我的年代太过久远,工艺毕竟不成熟,不如瓷器玉器之类精致好看,像我这样笨重的物件,还https://www.oh100.com/w/283410.html
16.大英博物馆之稀世珍宝—中国瓷器馆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我和同伴直奔95号展馆,据说馆内有英国学者大维德近百件的私人收藏,值得一看。馆内人不多,非常安静。 大英博物馆的大维德中国瓷器馆收藏的中国陶瓷,几乎囊括了中国陶瓷史上各个年代的作品,被公认为除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之外的第三大中国古瓷收藏地。 https://www.meipian.cn/4xwgith8
17.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MUSEUMOFCHINESECULTUREONTIGER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为中国首家以中国瓷虎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线上博物馆开放于2020年11月,馆内收藏的中国虎纹饰瓷器,历史跨度为汉代至改革开放后。主要以公益性的非盈利性质的线上展示方式,面向世界大众分享中国虎纹饰瓷器及中国瓷虎文化和中国虎文化。办馆宗旨主要包括: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http://www.cctcmuseum.com/
18.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瓷器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瓷器 别具一格的辽代瓷器 10世纪初,契丹人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史称契丹、辽(公元907年—1125年)。辽政权是和北宋同时期存在的北方政权,在其200多年的统治中,烧制出了具有浓郁游牧文化气息和代表契丹民族特有生活习惯的辽代瓷器。 http://wap.sxlib.org.cn/sefg/zsc/qwwd/202212/t20221216_1112908.html
19.小孩打碎近12万元瓷瓶,艺术馆:免赔!网友吵翻……馆方回应!馆方:打碎的不是文物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山东淄博的一座博物馆内,瓷器的碎片散落在地,视频里有孩子喊着,“妹妹这次闯大祸了吧”。有目击者称,当时刚进展厅,就听见瓷器碎裂的声音,然后小孩被吓哭了。 5月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华光国瓷文化艺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有这个事情,但是现在网上的视频有一些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81122
20.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很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86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