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守住千年瓷都的“根”与“魂”凤凰网江西

行经车水马龙的珠山大道,只见明清风格建筑的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门古朴厚重,大门正前方一块巨大的镂空铸铁照壁气势恢宏,洪武、嘉靖、乾隆、同治、宣统等明清历代皇帝年号清晰可辨,一座御窑厂见证了中国瓷业鼎盛时期的辉煌。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不遗余力推动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御窑厂遗址地位特殊、意义独特。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景德镇御窑厂窑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早在2015年3月和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御窑厂遗址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核心区的“一轴”,是开展保护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的核心。2021年以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提出“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的目标,以申遗为抓手不遗余力保护好千年窑址、传承好千年技艺、守护好千年匠心,守住城市的“根”与“魂”。

20世纪70年代起,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御窑厂遗址范围内进行了数十次随工和3次大规模的主动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包括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围墙,洪武至万历时期的葫芦形和馒头形窑炉、作坊,各时期落选瓷器埋藏坑和堆积层。出土明清时期瓷片数十吨,近1000万片,尤其是完整、连续的明代各朝遗物,揭示了御窑厂自明初设立至明末废弃,清代复建至民国的发展序列。御窑厂发掘曾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二等奖。

“御窑厂遗址是中华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库,陶瓷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基于这些重要的价值,御窑厂遗址在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获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大遗址、全国25处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和全国10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介绍说。

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早在2010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就赞成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2015年,景德镇市正式启动御窑遗址申遗工作,确定聘请清华大学吕舟教授指导的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作为申遗文本编制单位和业务咨询单位。2016年,成立了景德镇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完成了申报进入预备名录的文本编制。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将景德镇御窑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景德镇市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类地方性法规《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把推进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具有引领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和工程。2020年,景德镇市组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最新申遗文本。2021年,景德镇市政府和江西省文旅厅研究制定下发御窑遗址申遗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步步为营,御窑遗址在向世界级遗产跃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打造“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直以来,景德镇市深入挖掘御窑厂遗址文化价值,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利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走近群众融入生活造福百姓。

站在龙珠阁上远眺,御窑厂遗址和斩获数个国际建筑大奖的御窑博物馆在古老与现代的辉映中散发出文化魅力。近年来,景德镇市加大对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其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珠山南北两侧均建起了遗址保护房,对发掘出的历代窑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展示,让游客直观“看见”古代制瓷文明。以御窑厂遗址为中心,加大重点保护区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力度,新建御窑博物馆,集中展示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向游客生动展示古代瓷业文明的高峰。

古陶瓷基因库典型标本与库房

2022年6月11日,正值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将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基于现已出土的近2000万片古瓷片,合作共建古陶瓷基因库。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制作成物理和数字形态的基因标本,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唤醒那些曾经沉睡在地下的文明记忆。

2022年10月,一场以“御窑天下·青花秘境”为名的特展引人入胜。展览自开放以来,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并有10余万人参与线上互动游戏。该展以全域、跨界、数字共生为核心理念,打破了博物馆的空间局限,将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里的考古遗址展示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全部纳入到展览之中,以创新的展陈形式和艺术互动装置,让深藏博物馆的元明时期青花瓷“走”出博物馆,为观众带来奇妙的“秘境”观展体验。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数据为基础,实现了线上、线下空间互联,共同呈现了一部以青花为纽带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让古陶瓷不仅能“说”会“动”还“好玩”,真正让文物融入时代和生活。

“景德镇市正在以御窑遗址为核心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更好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千年窑址、传承千年技艺、呵护千年匠心,留住城市的‘根’与‘魂’,让景德镇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翁彦俊说。

THE END
1.关于景德镇陶瓷的历史资料过去的昌南镇从此就是景德镇,1004-1007年,已经一千多年的制镇历史。元代、明代、清代乃至民国时期的宫廷用瓷、皇家用瓷,我们现在政府的国家用瓷都是景德镇生产的。所以,景德镇这些御窑的瓷器,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珍藏,而且视为世界瑰宝。所以,这也是形成景德镇瓷都的根本原因。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08999454.html
2.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变革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变革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它是由远古的陶器演变而来。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渊远流长。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制作了以“印纹硬陶”为特征的陶器。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以后,到了封建社会的东汉时代,即公元二百年前后,景德镇出现了制陶业。据《南窑笔记》记载:“新平之景德镇,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422073.html
3.景德镇景德镇别名”瓷都”,位于江西东南部,历史上是官窑之地,是“陶瓷的摇篮”。其陶瓷盛名响誉天下,有“世界瓷都”之称。 2019年5月17日,南昌二中的带领下,我们高一近千名学子有幸前往“陶瓷圣地”---景德镇,开展研学之旅。 从汉朝以来,景德镇便善于制造陶器,但景德镇的陶器“质甚粗,体深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https://www.meipian.cn/24ho5c2i
4.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历史走向与发展轨迹【摘要】: 经济史研究中的产业发展史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毫无疑问是连通历史与现实的。 中国陶瓷是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景德镇陶瓷是我国陶瓷产业散点分布中的重要集聚和艺术奇葩。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陶瓷精品如泉涌现,陶瓷技艺享誉世界,曾是中国陶瓷的代名词,被誉为世界“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02-1012377187.htm
5.景德镇陶瓷调研报告(通用8篇)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肇始于汉唐,崛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绵延至当代。景德镇陶瓷以其精美的造型、鲜艳的釉色、华丽的装饰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在宋、元两代,景德镇陶瓷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已成为全中国的制瓷中心,被誉为“瓷都”。 三、景德镇陶瓷的特点 https://www.ruiwen.com/baogao/7598074.html
6.景德镇陶瓷文化12篇(全文)景德镇陶瓷文化 第1篇 众所周知,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抽象性与包容性, 历史上曾为不同的人群、族群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国际交流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价值同化功能, 兼有塑造国家形象的宣传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而文化软实力却未能及时跟进, 无法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bqr1qk7.html
7.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陶韵传千年,瓷路行万里景德镇古称昌南,一条昌江穿城而过。这里,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兴。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 位于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曾有着“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如今,这条老街讲述着“千年瓷都”怎样的文化故事? https://www.qinshui.gov.cn/xwdt_361/jrtt/202310/t20231012_1866935.shtml
8.景德镇市最大的陶瓷厂华风陶瓷厂的历史景德镇华风瓷厂办公室地址位于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景德镇,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瓷都大道(丁家洲),于1991年03月20日在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3615万人民币,在工厂发展壮大的29年里,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工厂主要经营陶瓷。 https://www.taocixinxi.cn/news-8-30326-0.html
9.景德镇瓷器产品特点景德镇瓷器历史起源→MAIGOO百科2018年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之创新奖授奖仪式暨首届遗产地DIBO论坛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举行,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被授予该国际奖项。 历史起源 名称由来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https://www.maigoo.com/citiao/277472.html
10.近当代陶瓷艺术的巅峰,时代瑰宝——建国建国瓷历史功勋价值研讨会 为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探究建国瓷的历史功勋价值,11月21日,由《瓷都晚报》、景德镇市陶瓷学会主办,景德镇市陶瓷学会十大瓷厂陶瓷评鉴委员会、景德镇市红色国窑艺术臻品馆、景德镇瓷都晚报文化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王掌柜瓷器承办的“景德镇市建国瓷历史功勋价值研讨会”在景德镇传媒集团召开。研讨会https://www.douban.com/note/822261018/
11.景德镇陶瓷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自古以来,无论是海内皇家王族、名门望阀,还是东南亚及西欧等海外贵人大户,无不以买到或收藏有景德镇陶瓷为宝赏,声震环宇。诗人陈志岁《景德镇》:“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此诗不仅展现着“瓷都”的发展史踪,更写出了景德镇瓷器的国际市场https://baike.sogou.com/v504727.htm
12.陶瓷:景德镇文化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器之国”之称。景德镇是我国陶瓷主要产地之一,制瓷历史悠久,闻名中外,享有瓷都之誉。郭沫若1965年在一首诗中写道:“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景德镇春秋时属楚地,秦统一中国后属九江郡,汉改属豫章郡,三国时属吴;东晋荆州剌史陶侃曾“擒江东寇于昌南”,遂于此地设镇,曰新http://www.ce.cn/ztpd/cjzt/other/2004/jqjxi/jxwhms/200410/25/t20041025_2080295.shtml
13.景德镇历代陶瓷“7501毛主席专用瓷,中南海怀仁堂瓷, 中南海西花厅瓷以及当中央国务院机关外交专用瓷.文革期间陶瓷艺术品还包括像瓷板,花瓶,像章,语录制品,它代表了文化大革命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 “文革”中的生活用瓷和装饰用品、大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为见证时代的 “物化历史”.目前以活跃为我国陶瓷历史上Zui有升值浅力的收.https://www.11467.com/shenzhen/co/606936.htm
14.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攻略当地为保护陶瓷历史文化遗迹,在配合城区改造的过程中,把散落在市区的几处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进行异地迁建,建立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博览区由古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两大部分组成,是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最集中,最精华的旅游区之一,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0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