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新闻频道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名。1954年,景德镇陶瓷馆开始对外开放。至2005年,新馆落成于昌南湖畔,定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这座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将“光致茂美”的瓷之华章徐徐铺陈——馆藏5万余件,陶瓷文物占比94%以上,立足景德镇,彰显千年瓷都风采;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现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

一件瓷器,沉淀千年华夏历史;一座博物馆,凝聚勤劳创新精神……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

《说文解字》云:“青,东方色也。”一抹青白之色,代表东方的深厚文化,凝结着盎然生机。

来到常设展宋代展厅,一件青白釉盏托如冰似玉,引人注目。青白瓷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时称“饶玉”。仰光透视,胎上刻印的花纹可内外透光。

闻名于景德镇的青白瓷,晶莹剔透,以碗、碟、壶为主,体现出秀丽、儒雅的审美情趣。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种类丰富,质地精良,融汇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最具代表性。

“青白釉瓷器含钙量高,高温烧制时,釉的流动性大。花纹凹处厚,凸处薄,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与玉相似。”该馆陈展部主任徐燕介绍,这件青白釉盏托制于北宋,分盏、托两部分,主要用来饮茶。

如今,景德镇不只有陶土,还有浮梁县的数十万亩茶园。茶与饮茶之器结合,茶文化与瓷文化交汇,组合成影响深远的文化标识。青白瓷盏,澄澈香茗,一幅恬淡图景。

以青白瓷为开端,景德镇制瓷业突飞猛进。

宋代,制瓷业臻于完善。以彩绘装饰技法为主流,刻花、划花、剔花等技法继续发展;植物、动物、人物、山水、历史故事、诗句题词等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等装烧方式先后应用……

至清代康乾时期,制瓷工艺逐渐趋于浓墨重彩。比如,彩瓷占有极高比例,珐琅彩、粉彩等均达到了艺术上的新高度。特别是五彩瓷,由明代发展而来,红、绿、黄、蓝、紫、黑诸色,鲜艳夺目。

在常设展清代展厅,展示着一件绚丽的粉彩太平尊——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工艺复杂,装饰繁复。

外壁为玻璃质透明釉,内壁与底足均施珐琅质绿釉,通体光洁莹润。口沿描金,黄地如意云头纹饰于其下。颈部洋红底,绘有缠枝莲纹、蝙蝠衔环双鱼纹、佛手纹等;又有螭龙纹样,体现传统审美,承载强盛祝愿。

撇口、长颈、斜肩、深弧腹、圈足,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端正大气,勾勒出一具气派瓷尊。这件瓷尊,融多种技艺于一体,工艺图案、山水风情、线描分布其上,体现出制瓷业鼎盛时期的水平。

当目光聚焦瓶身,其绘画更是重点。山水灵秀,花木繁荫,各国使节队伍穿行其间,所携珍奇异宝琳琅满目。“画上的人物多达40余个,均为异域装扮。瑞兽也经过精心挑选,比如大象,寓意天下太平。”藏品部主任陈新说。

一件瓷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景德镇制瓷巅峰的代表。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从宋至清,简约的青白瓷与华丽的彩瓷,分别代表着景德镇制瓷的源流和高峰。景德镇不断继承前代技术,新品种、新装饰轮番登场,“开创一代未有之奇”。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瓷器,与茶、丝绸等共同作为中华文明符号,深受不同地域、文化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本土瓷器与技术向外传播,外来的原料、工艺也随之传入,推动了元代制瓷业的创新。青花、釉里红、霁蓝、红绿彩等成功烧制,开创彩瓷新纪元。

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技术,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不妨想象:工匠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绘画,再施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奇妙的蓝色纹样随即浮现,色泽鲜丽,有金属光泽。

“元代的景德镇制瓷匠从波斯进口‘苏麻离青’,也就是钴蓝料,经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了青花的典型色调。”馆长彭国红靠近展柜,指着梅瓶说道:“青花料浓厚处有黑褐色铁锈瑕疵,是因为这种原料中含有金属元素,这是元代青花制品的特点之一。”

高42.1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2厘米,眼前这尊梅瓶器型较大,质感厚重,背后是技术创新的结晶。

景德镇是高岭土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元代,高岭土加入瓷石,“二元配方”取代单一原料,减少变形率,提升了强度,烧制大型瓷器成为可能。

在景德镇,原料配方、窑炉结构、制釉技术、装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瓷器脱颖而出,从昌江和鄱阳湖出发,远销海外。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博物馆一楼大厅,“归来·丝路瓷典”外销瓷特展别有洞天。为适应异域文明,外销瓷在器型设计、题材花样等方面实现创新。

广彩葡萄牙帆船纹章盘,中心绘有皇室徽志,是葡萄牙王室专门定制的纹章瓷……走进特展,一件件藏品流露着异域风情。立足传统技术,吸纳外来审美。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于外洋”,从经济商贸到文化艺术,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当中国瓷器抵达世界各地,附着其上的文化便随之传播。

在东南亚、西亚国家,瓷器取代植物叶片,成为饮食用具,使饮食文化走向文明;在欧洲,瓷器取代了粗陶、木质和金属器皿,推动全新饮食方式形成……

景德镇将瓷器遍销海外的同时,将精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器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语言。“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代表着中国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彭国红说。

学习、模仿、互鉴、创新,中国瓷器的脚步,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跨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匠心传承,焕发时代光彩

“看,这个瓶子上画的鹿像真的一样”“这只杯子上有好多种颜色呀”“我认识这样的花纹,是青花瓷”……

行进在博物馆中,不时遇见研学体验的师生。在老师带领下,景德镇昌江区中心幼儿园的学生围在展柜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成长在瓷文化浸润的景德镇,孩子们对瓷器有着天然的兴趣。“做好一件瓷器的过程一定很有趣,我也想试试。”参观结束,几位小朋友摩拳擦掌,意犹未尽地讨论起来。

因瓷而立城,与瓷共发展。千年以来,瓷文化穿梭古今,深入景德镇的机体,植根人们的内心,代代不息地传承着。

“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古籍中记录生动,制瓷的火热场景浮现眼前。陶阳里,景德镇的“活化石”,曾是景德镇瓷业的中心,御窑遗址坐落于此,出土元明清瓷器残片近千万片。

如今,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保护与开发并重。一众非遗传承人聚集于此,吸引游客沉浸式观光体验。

孙立新是青花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制瓷工坊就在这里。一边绘制瓷画,一边讲解,帮助人们品读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作为“孙公窑”的第四代传人,孙立新年少学艺,时刻牢记“手艺传家”的家训。拉坯、烧制、制釉,从基础技术开始,他主攻瓷画,自成一派。“在景德镇,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既要传承好传统技艺,又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

60多个徒弟,孙立新倾囊相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股力量,鼓励着他继续向前。如今,国外非遗展演活动也常有他的身影,“讲好中国陶瓷故事,是手艺人的责任。”

一方泥土,以手捏塑、上釉、入窑、淬炼成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万千姿态。而匠心巧手,与传承、发扬瓷文化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郝喜文,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研究生,设在陶阳里的工作室,各式作品琳琅满目。他选择与众多年轻人一起,让“窑火通明”的景象继续下去。

工作室里的亲子活动不少,捏陶、拉坯、上釉,体验者兴致勃勃。郝喜文还经常参与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喜欢上陶瓷,把瓷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各方目光、青年人才在此汇聚,许多外国艺术人士入驻景德镇。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是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千年文脉的延续。

THE END
1.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公共区域标识标牌采购项目询价公告 2024-11-04 09:21:21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西门游客驿站项目合作公告 2024-07-30 16:25:02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AI智慧导览项目合作公告 2024-06-13 09:17:08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关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空间建设的公告 2024-04-19 16:http://www.zgtcbwg.com/index.php?s=/Home/Article/lists/category/gonggao.html
2.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微博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官方微博 ü 简介: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景德镇陶瓷馆)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南湖畔,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169) 京东文娱 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 青岛啤酒博物馆 臭水沟的睡美人 她的粉丝(4681) 家有长耳兔 凌逍山海 次元萌力 https://weibo.com/u/7452405518
3.故宫陶瓷馆清代宫廷对前代瓷器的收藏:明代瓷器 (走进故宫陶瓷馆 第四集) 视频推荐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何以中国”展 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 微博 微信 小程序 学习强国号 视频号 抖音号https://www.dpm.org.cn/auditions/exhibition/detail/256443.html
4.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官窑为主,且样样精美绝伦,素色瓷器典雅纯净,艳色瓷器华贵雍容,堪称视觉盛宴。由于国家博物馆开馆不久,对于市民的参观还是比较开放包容的,于是才得以有机会拍回一些精品,当然了遇见几个为数不多的特别敬业的工作人员的反复提醒,我就不好意思拿出相机了。所以,见者有份,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https://you.m.autohome.com.cn/details/29336
5.中国国家博物馆(七)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一个必须参观的展厅就是《中国古代瓷器展》。这里既有流传千古的传世品,又有出处明确的考古遗物,品类丰富、时代序列完整,基本囊括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瓷窑的典型器物,能够全面呈现古代瓷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演进脉络。 在参观了《古代中国》和《中国佛造像》后,我来到了这个让我心驰神往的《中国古https://www.meipian.cn/55wjg1mb
6.精选13张瓷器照片,带你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瓷器展厅1/ 12清雍正的胭脂红釉盘 2/ 12清雍正的胭脂红釉盘 3/ 12清雍正的胭脂红釉盘,据说是雍正爷的最爱。 4/ 12清道光的清花卉纹卤壶 5/ 12南宋的官窑粉青釉胆式瓶 6/ 12清雍正的乌金釉碗(一对) 7/ 12清雍正的仿钧窑匜式尊 8/ 12北宋的钧窑天蓝釉六方形盆奁 https://k.sina.cn/article_7044236372_p1a3de845400100ttjv.html
7.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2023ver.)》时隔12年,国博启动“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改陈,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展品从14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深藏库房的珍贵瓷器,经过修复之后集中亮相。 ? 版权所有 首次展出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尤为引人瞩目,这件瓷器来自北朝时期,器形硕大,约60厘米高,器身釉色青绿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176818/
8.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窑场林立、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技法丰富,有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庞大窑系,地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极高,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品种的https://www.chnmuseum.cn/zl/zlhg/201812/t20181220_32178_wap.s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旅游地图中国国家博物馆卫星地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位于北区三层17号展厅,中国国家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位于北区二层8号展厅,博物馆从馆 非洲雕刻精品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 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览》位https://www.meet99.com/map-NationalMuseumofChina.html
10.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家博物馆或国博,建于1958年,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1.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MUSEUMOFCHINESECULTUREONTIGER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为中国首家以中国瓷虎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线上博物馆开放于2020年11月,馆内收藏的中国虎纹饰瓷器,历史跨度为汉代至改革开放后。主要以公益性的非盈利性质的线上展示方式,面向世界大众分享中国虎纹饰瓷器及中国瓷虎文化和中国虎文化。办馆宗旨主要包括: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http://www.cctcmuseum.com/
12.一周观展指南在辽博和正仓院文物大展中“看见大唐”艺术评论书影中的年?新中国图书版本展 展期:2019年10月9日-2019年11月2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包括“领袖著作版本”“社会科学图书版本”“文学艺术图书版本”“科学技术图书版本”“古籍整理图书版本”“连环画版本”展区和“新时代图书版本”特别展区,集萃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代表性图书版本约12000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48749
13.五千年星汉灿烂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笔记利簋的照片拍糊了,引用一张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的吧。 如果说后母戊鼎是以其巅峰的青铜器铸造水平代表了青铜器的“科技价值”,青铜四羊方尊是以其超绝的艺术设计和细节加工代表了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那么西周利簋毫无疑问象征着青铜器负载的“历史价值”,它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13746
14.中国博物馆中国是当今世界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全国备案的博物馆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国馆藏文物数量巨大,品类丰富,材质多样。历经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已经从抢救性保护为主过渡到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发展阶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中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建http://gbwg.cbpt.cnki.net/WKH/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1&st=S2
15.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专题展览主要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非洲木雕等十余个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包括自主策划展览和引进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62722.html
16.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博物馆的分布该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物之多,在世界各国名列榜首,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器约 1.2 万余件。 吉美博物馆 其瓷器收藏有晋朝的鸡首壶,南朝的青釉莲瓣鸡首壶,唐朝的青白釉碟,宋朝哥窑烧制的盘、碗及钧窑烧制的玫瑰红月白釉洗、花盆等,元朝的青花玉壶春瓶、釉里红壶、蓝釉白龙纹梅瓶等。明朝的瓷器有从永乐年间至崇祯年间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page941.html?article_id=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