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瓷先懂釉:一眼鉴别各朝代名釉的特征瓷器红釉黄釉瓷釉釉里红郎窑红

瓷器上的釉水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

加以水稀释,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

现在我们通过对“釉色”和“釉面”的特征对照,

区分出“化学釉水”与“矿质釉水”的从而对瓷器鉴定的方法之一。

宋官窑青釉龙纹盘

1

宋代名釉

影青釉:釉色青白中带有深浅不一的浅湖色;

表面晶莹润澈,透明性强。

宋代景德镇著名瓷釉。

(注:施以影青釉的瓷器叫做“影青瓷”,瓷质坚硬,釉色似白而青,暗雕花纹的话,凹凸交接处因着釉略后,釉色泛青;

器身平整处着釉较薄,青中透白)。

也叫“隐青”或“映青”。

影青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300℃。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凤首流瓷水注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凸雕花卉纹瓷尊

2

元代名釉

釉里红:一般研磨极细后,用于彩绘材料,

和元代的“青花料”共同构成“红”和“蓝”色料

(注:釉里红的用法等同于青花料的用法,

但是和其它颜色釉的用法相比较来说差异较大,

原因就在于它的呈色难度比其它颜色釉都要大)。

釉里红也叫“元紫”或“钧紫”。

一般人把釉里红归属为“铜红系釉”,以铜化合物为着色剂。

釉里红绘制在生坯上后,需再罩上一层与之匹配的青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元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罐

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

(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把产生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并在元代成为名贵品种的釉里红看作是颜色釉的一种,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

釉色红黑之中泛紫;

在高温窑火中易流动,呈色及其不稳定。

是元代景德镇著名的釉下彩绘色料。

元釉里红秋水纹匜

3

明代名釉

甜白釉:在色调上温润如玉,清甜滋润,故称“甜白釉”。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的著名瓷釉。

(注:甜白釉和青花料相容性好,且在色泽上既能有效衬托清华发色效果,

又能和青花的蓝色相映成趣,

在一定程度上说为成就明代青花的历史地位功不可没)。

又称“填白釉”。

甜白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

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

明永乐甜白三系竹节把壶

明永乐甜白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浇黄釉:在色调上黄润光滑,如葵花初开之色。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

多用于刻有花纹的瓷胎,黄色纯正且透明性强,刻画的花纹清晰可见。

也称“娇黄釉”。

浇黄釉属“铁系釉”,以铁中的赭色为着色剂,

在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2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注:在素烧坯上施浇黄釉900℃左右的温度在红炉亦可烧成)。

明弘治黄釉金彩牺耳罐-北京故宫

明晚期娇黄锥拱兽面纹鼎

祭红:是明代宣德朝成功创新的著名瓷釉

(注:由于当时烧造这种红色釉是为了装饰大明皇权的祭器,

其他任何器皿上都不被允许使用,是皇权唯一可以使用的瓷釉,

所以被叫做“祭红”)。

在色调上深沉安定,不脱口,无浮光也没有流淌现象,

口底有都有灯芯边——这个“灯芯边”在鲜红釉面的衬托之下显得轻松舒缓。

(注:清《历代名瓷图谱》中对祭红的说明文字:……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

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台北故宫

景德镇方言中“祭”和“醉”发音一样,所以又把祭红叫做“醉红”,同样因为方言的原因。

还有把祭红叫做“极红”或者“鸡红”

(注:又由于这种红色釉湿润温和,镇民们又把祭红称作“霁红”;)。

明代晚期,祭红开始被允许在其它器皿上进行装饰,

但是祭红釉对烧成条件的敏感性极大,因此成品率极低,成功烧造之后身价高。

(注:历史上历代官窑在配置祭红釉时,都不惜工本,使用珊瑚、玛瑙、寒水石、玉石、珍珠、黄金等,但是极少有成功作品存世)。

祭红釉属“铜红系釉”,在生坯上施釉,以1250℃至1320℃的温度烧成。

明宣德红釉描金龙纹盘

铁锈花:在色调上呈铁锈般的金属光泽,釉色中有经常盛开一些“金属花纹”,故名“铁锈花”。

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

属黑色瓷釉。

(注:《陶雅》记载“紫黑之釉,满现星点,灿然发亮,其光如铁……”)

属“铁系釉”,且含铁比例较高,在烧成过程中不受火焰气氛的影响,呈色很稳定

(注:还原焰烧成时色泽暗黑发绿;氧化焰烧成时色泽偏赤带褐;

停火冷却过程中仍会长“铁锈花”,其形多如霜花)。

生坯上施釉厚度1-2毫米甚至更厚

(注:厚薄不影响烧成稳定性,产生不同发色效果而已),

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

金磁州窑系,黑釉铁锈斑深腹钵

金元黑釉铁锈花牡丹纹吐鲁瓶

4

清代名釉

桃花片:一种浓淡相间的浅红色,颇似桃花、海棠红色调,

故称“桃花片”或“海棠红”,也称“美人醉”或“美人祭”。

清代康雍时期盛行的著名瓷釉。

其色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色变化大,是色釉里最难烧造的瓷釉之一

(注:因其呈色千变万化极难掌握,按照呈色效果得名不同:

呈淡色时称做“粉红”或“豇豆红”;

呈粉红又略带灰色时称“乳鼠皮”;

呈色最为艳丽时才叫“美人醉”;

呈粉红又略带绿点时叫“胎果青”;

呈粉红又略有积块时被叫做“孩儿脸”)。

桃花片属“铜红系釉”,是颜色有发生“窑变”现象的典型代表性瓷釉。

一般在生坯上先施较薄的青白釉,再施桃花片釉,最后罩一层白釉,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

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

郎红:在色调上发类似于红宝石般的鲜艳红色。

清初郎廷极督陶期间景德镇著名瓷釉。

又称“宝石红”或“郎窑红”

(注:据说郎红釉的形成有偶然性,

是在仿明“祭红釉”时因配置误差或者烧成控制不当,

阴差阳错烧制出“郎窑红”瓷釉,从配釉、工艺、烧成等情况推测,

这种推测有相当的可信度)。

郎窑红属“铜红系釉”。

郎红釉也是极难控制的瓷釉之一,是容易发生“窑变”的代表性瓷釉之一。

在生坯上均匀施釉,以1300℃至1320℃的温度烧成。

清康熙霁红釉笔筒-北京故宫

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北京故宫

乌金釉:在色调上乌黑如漆、光泽发亮。

我国名贵高温色釉之一。

清代康乾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

(注:乌金釉是在定窑和建窑的瓷釉基础上创新得出的,

同时得益于产于景德镇本土的乌金土,这种土含铁量在13.4%,色泽纯正)。

乌金釉属“铁系釉”。

在生坯上施釉1至1.5毫米,以1250℃左右温度烧成。

清雍正乌金釉高足杯

冬青釉:在色调上青中泛绿,釉面浑厚明亮,质坚有寒光,故名“冬青釉”。

大清乾隆朝以后景德镇的著名瓷釉。

也叫“冻青”

(注:冬青釉是实际上是仿北宋东窑瓷釉而制,所以原本应该叫作“东青”。

景德镇在明代时只仿釉色,乾隆朝冬青釉瓷盛极一时,后来把高级瓷泥生产的冬青釉瓷叫做“东正器”)。

冬青釉属“铁系釉”。

在生坯上施釉厚1.5毫米,以1300℃温度烧成。

康熙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

清雍正冬青釉五孔方尊-北京故宫藏

乾隆冬青暗刻纹双耳樽

茶叶末:是由督陶官唐英研制官釉时新创的,

最开始分为“鳝鱼黄”、“皮绿”和“黄斑点”三种单独色釉,

后整合出在色调上呈暗绿色,又散布着暗黄色星点的一种瓷釉,

看上去像茶叶细末,被叫做“茶叶末”

(注:茶叶末釉面呈亚光状态,一般研磨的颗粒较粗,

故意保留较大颗粒的铁、镁与硅酸化合物,

可使暗黄色星点形成机理,从而产生结晶)。

茶叶末是清雍正朝景德镇著名瓷釉。

茶叶末属“铁系釉”。

在生坯上施釉1毫米左右,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清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清乾隆茶叶末釉描金银多子多福绶带耳葫芦瓶

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尊

祭蓝:在色调上鲜艳发亮,釉色不流淌,无纹理,呈色稳定

(注:是从天蓝釉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因为釉色积淀深沉,又叫“积蓝”)。

清代著名瓷釉。

在祭蓝釉烧成的瓷器上,用金水描绘各种花卉图案再经红炉焙烧,形成“祭蓝描金彩”

(注:这是釉下和釉上综合装饰手法,金线耀眼,相得益彰)。

THE END
1.十大国内最出名的瓷器排名中国10大最具代表性的名瓷盘点汝窑瓷是中国十大名瓷器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Maigoo编辑了解到,汝瓷始于唐代,盛于北宋,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造型古朴大方,色泽独特,其中以天青色https://m.maigoo.com/citiao/list_134936.html
2.醴陵瓷器价格介绍,精美瓷器你值得拥有日杂用品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首先要推举的便是这瓷器,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英语翻译过来便是有瓷器的意思,在古代的许多外国人都是把中国叫做瓷器之国。中国的瓷器发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高超。其中瓷器的种类也是各不相同,在这里小编将为用户介绍的是关于醴陵瓷器及其价格情况。 https://www.to8to.com/yezhu/v9466.html
3.中国瓷器的介绍简短唐代五彩瓷器的艺术魅力中国瓷器的介绍简短:唐代五彩瓷器是中国历史上一大高峰,它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顶点,而且在艺术造型和装饰技法方面也极为精湛。这种瓷器以其独特的五彩调配得名,色彩鲜明、层次分明,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大代表。 首先,唐代五彩瓷器之所以具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制陶工匠对土料、粘土和釉料等材料处理得非常到https://www.bvwoljncj.cn/ban-hua-zi-xun/542999.html
4.中国瓷器简介古代工艺之光辉一、中国瓷器简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陶瓷”。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陶瓷制作技术,这种技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极大地丰富了造型和装饰设计。 二、窑洞与火烧 随着时间的推https://www.anenkvecf.cn/tao-ci-gong-yi/558456.html
5.中国有名的瓷器都在这里了!他非常喜欢,便命汝窑工匠烧制类似颜色瓷器,于是这种介乎于蓝和绿之间的天青色,便成为了汝窑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艺术家,宋徽宗对汝瓷材质、色彩、纹饰肌理等方面都有极为苛刻的审美要求。 河南开封官窑之美简单到极致是自然宋代 官窑贯耳瓶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 http://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2680.html
6.鼎革与清初陶瓷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人们习惯于将17世纪发生变化的这一时期称作“转变期”“转型期”或“过渡期”。本文对“过渡期”瓷器的研究过程进行了简单梳理,对故宫博物院藏“过渡期”景德镇瓷器作简单介绍。 清康熙官窑瓷器造型规范化刍议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健华 中国社会科学大学助教孙宇琦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311/t20231103_265385_wap.shtml
7.青花瓷青花瓷历史介绍青花瓷器鉴定陶瓷图鉴金投收藏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元大都遗址时,和景德镇陶瓷馆试掘湖田古瓷窑遗址中,都出土了有确切地层关系的青花瓷器。如景德镇陶瓷馆在试掘湖田古瓷窑 遗址时,发现有青黑釉下彩绘的影青碗底心残片一块,及影青釉下加褐斑点黑彩的虎形枕等遗物,对研究景德镇瓷器釉下彩绘的起源和青花瓷器的萌芽问题,提供了一些https://cang.cngold.org/tctj/qinghuaci.html
8.中国历代瓷器的外形及名称收藏八大名窑各有各的韵味。“八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抟土成金,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ufjdtx.html
9.“欧洲第一名瓷”有多美?东西“瓷都”精品亮相南昌“欧洲第一名瓷”有多美? 东西“瓷都”精品亮相南昌 【解说】1月15日,国际大展“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 据介绍,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共展出中外文物87件(套),展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国瓷器的传播”“欧洲的瓷器热”“欧洲瓷器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shipin/cns/2021/01-15/news877948.shtml
10.汇集日本五大名烧,我们在国内复刻了日本的夏日祭(二)有田烧出自日本佐贺县,这里也是日本最早发现瓷土的地方,因此有田烧也被誉为日本瓷器的始祖。它是日本最有名的三大烧之一,在初期受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影响颇深,风格也皆为白底蓝花。因为出产的瓷器胚体通透轻巧,加之华丽的彩釉与细致的镶金工艺,在西方亦有“白色宝石“的美誉。 https://www.douban.com/note/771784098/?from=tag&_i=2091845WWcqYJx,20922786YRwKYS
11.中国瓷器的名字诗意又浪漫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中国瓷器的名字诗意又浪漫】乾隆款霁红瓷瓶,有一种宝石的质感,如雨雪初霁红霞漫天。古代窑工们为配制出霁红釉料,曾将黄金、珊瑚等极珍贵之物,尝试掺入釉料中。因此,它比其它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除了“霁红”,古代的红色瓷器还有很多“色号”,釉https://m.gmw.cn/2024-12/19/content_1303926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