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瓷器遇上绝美中国色釉瓷白瓷青瓷红釉

日夜更替,从晦到明,光影之间,古人萌发了最初的色彩观,黑白始分。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中国先民的色彩观由“白”“黑”二色始,发展成“青、赤、黄、白、黑”的五色。历经千年,五色变化,形成纷繁灿烂的中国传统色。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大展中共展出了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景德镇窑孔雀绿釉兰花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花纹瓶等超过半数珍贵文物都是首次展出,而且部分重点文物将分时段对观众展示。通过这一件件釉彩流光的瓷器,让观众得以找寻中国传统色的踪迹,欣赏古人高雅的色彩审美,品读古人对色彩的情感,感悟传统色彩蕴含的中华文化。

钧窑玫瑰紫斑连座双耳瓶。

古瓷尚青黑白纷呈

正所谓“目遇之而成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缤纷色彩,大多是古人通过观察日月山川、花草鱼虫中所记录下的风雅。

流行歌《青花瓷》中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火遍了大江南北,也点出了中国传统色彩审美中对“青色”的偏爱。青色,是最贴近大自然的颜色,高度契合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追求,被称为“自明之色”。在中国传统色中,青色其实是个虚泛的概念,古人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说明了青色系中其实还包含了丰富的蓝、绿等色彩,体系繁杂而庞大。而且每一种色彩都有着独特的诗意称谓:千峰翠、松石绿、梅子青、瓜皮绿、洒蓝……

青,也是瓷器上最初的釉色。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瓷胎外便是青釉。随着工艺的发展,瓷器的青亦是多不胜数,有宛如碧玉的青瓷,葱翠的绿釉瓷,幽蓝的蓝釉瓷……过去,古人以青色为东方之色,象征东方和生机。而今,青色则是含蓄高雅的东方审美的代名词。本次《绝美中国色》展览的序章,便从青色开始。

青瓷是最早的瓷器,以铁为主要的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出碧玉般青绿的色泽。沿着展厅第一章的第一个展柜开始漫步,便见证了一场自古而今的中国青瓷史发展脉络:早在商代,原始青瓷就已出现;到了汉代,古人已烧造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至唐代,青瓷工艺日臻完美,越窑青瓷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官窑青瓷美如青玉,汝窑青瓷的“雨过天青”色,龙泉窑的粉青釉瓷、梅子青釉瓷……宋代青瓷将瓷器的色泽与质感之美发挥到极致;明清之际,彩瓷虽为主流,但青瓷仍旧在“百花丛中”拥有独树一帜的地位。

景德镇窑矾红釉描金蝙蝠形灯盏座

走进第二部分,就来到了黑釉瓷的篇章。中国自古喜欢用“黑”描述大自然光线的阴沉度:黑者,晦也,如晦冥时色也。黑釉瓷主要以铁为呈色的元素,但与其他瓷器相比,色泽较为深沉。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诞生了,但却没能成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一直到宋代茶文化兴盛起来,最宜衬托白色茶汤的黑釉盏才“一跃成名”。这一时期的黑釉瓷工艺焕发出无限生机,有油滴釉、兔毫釉、鹧鸪斑釉、玳瑁釉等,将黑色变化出不同的质感。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还烧造出了乌金釉瓷,釉色漆黑光亮,黑釉瓷再度惊艳于世。

黑总与白相生相伴。白瓷,虽然出现在青瓷、黑瓷之后,但它是陶瓷中较早萌发的釉色追求。古人云:“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先要做好纯净的白色,其余五色才能算立得住脚跟。古人对瓷胎、瓷釉不断进行提纯,把杂质、含铁量都力求降到最低,才能烧造出光洁白润的白瓷。

经过一代代陶瓷工匠的不懈务力,白瓷呈现出了中国独有的多色度的白。有唐代“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有元代白中泛青的“卵白”瓷,有明代永乐时期恬静纯洁的“甜白”瓷,有明清德化窑温润柔和的“象牙白”……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白瓷是一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德化窑自宋至清代都烧造白瓷,并且善塑神佛之像,其中尤以观音像久富盛名。本次的展览中展出了一尊来自德化窑的白釉观音像,釉色油润,白如凝脂,灯光映照之下,隐现乳白色。白瓷,不仅是瓷器中一大重要品类,也为各种彩绘瓷器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窑“大清光绪年制”款吹绿釉色碗。

多色齐放窑变万彩

在淡泊素雅的黑白青色之外,中国传统五色系统中更为亮眼的黄色与赤色,则在瓷器上演绎出各自独特的力量感和生命力。

古人说“天地玄黄”,黄色正是来自大地的颜色。黄釉瓷的形成是在釉料中添加了适量的铁元素为着色剂,让其在氧化焰中烧成,分高温黄釉和低温黄釉两种。据馆方介绍,自唐代开始,黄釉瓷的釉色才较为稳定,并以安徽寿州窑烧造的高温黄釉瓷最负盛名。而到了明、清两代,黄釉瓷大多为低温釉瓷,并作为皇权的一种象征,选为宫廷用瓷、宗庙祭器等,因此其生产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清代雍正时期,还利用从欧洲引进的“锑黄”,创烧出独特的淡黄色釉瓷。

赤色是来自太阳的颜色,红釉瓷分为高温红釉和低温红釉两大类。高温红釉以铜元素作为着色剂,高温烧成。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经过明清不断发展,品类紧多,有尊贵庄严的祭红釉,有鲜红璀璨的郎窑红釉,有仿佛醉酒美人脸上红晕的豇豆红釉。而低温红釉则分为有矾红种和胭脂红釉等。矾红釉,创烧于明嘉靖年间,在清代继续发展,最终烧制出富贵明艳的珊瑚红釉。而另一种胭脂红釉则是以金为着色剂,釉色如娇媚的胭脂。

景德镇窑五色釉梅瓶。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中国传统五色之外,窑变釉瓷又是瓷器中的一种特殊的门类。窑变瓷釉色变幻莫测,是窑火冶化出的神奇色彩。自宋代钧窑起,一直延烧至今。窑变釉的产生,是因为釉料中除了铜以外,还含有微量的钛、钴、锰、铁等元素,在入火高温下釉料流淌,从而形成了红、紫、蓝等多彩变化的神奇釉色。清代景德镇仿烧钧窑瓷,创烧出炉钧釉等窑变釉。本次展览中有一个元代烧制的钧窑玫瑰紫斑连座双耳瓶,相比于其精致的外观造型,瓶身和瓶口的窑变釉色如添在瓷器上的一道流霞,瑰而绚烂、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纷纷拍照留念。

有意思的是,来到展览的最后部分,策展方还别出心裁地增加了两个“科普向”的单元。一个是结合古籍文献和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了瓷器怎样拥有多彩釉色的“何以五色”单元,而另一个则是展示了广东省博物馆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开展的馆校合作研究成果,用现代色彩学的方式来解析瓷器上色彩的“瓷器色彩墙”单元。

在瓷器基础釉料中分别加入铁、铜、锰、钴等着色元素,在相应的烧成条件下,釉面就会呈现出青、褐、红、蓝等某种色泽。古陶瓷的颜色釉种类繁多。据清代唐英《陶成纪事》中记载,御窑厂烧制的颜色釉就有35种之多。据馆方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选取了展览中的部分展品,通过现代色彩学的方式对瓷器进行色彩研究。他们将不同的瓷器放置在色谱对应的位置,色谱横向展示色相,竖向展示明度,以便于大众对不同色相的瓷器色彩有整体概识。

中国传统色彩,不仅是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色彩印象,还是古人俯仰天地的思考,凝练着古人的智慧和心血。古人取自然之色,施彩釉,赋予了瓷器独特的中国色彩美。而瓷器历经千年,因五彩釉色而被赋予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意义,历史的长河也因此流光溢彩。(编辑:洪晓文)

THE END
1.景德钰青景德镇必打卡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丰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7层,其建筑设计蕴含不少陶瓷元素:玻璃幕墙的花纹宛如瓷器表面的“冰裂纹”,一层大厅形似窑炉的炉膛,各层之间由长长的通廊连https://zhuanlan.zhihu.com/p/694060630
2.故宫博物馆瓷器故宫博物馆瓷器图片、故宫博物馆瓷器高清图片,堆糖精选最新故宫博物馆瓷器图片大全,一键收藏免费下载。https://www.duitang.com/blogs/tag/?name=%E6%95%85%E5%AE%AB%E5%8D%9A%E7%89%A9%E9%A6%86%E7%93%B7%E5%99%A8
3.博物馆展览图片大全博物馆展览高清图片下载觅知网提供大量博物馆展览图片,博物馆展览高清图片在线下载。更多博物馆展览图片下载,尽在觅知网。https://m.51miz.com/so-tupian/2941575.html
4.文物博物馆图片大全免费下载高清摄影图千图网高清图片频道为您找到2019个文物博物馆艺术字图片大全、文物博物馆艺术字素材供你在线下载使用,找文物博物馆相关艺术字设计、精选艺术字、精品字体等就来千图网。https://www.58pic.com/tupian-tupian/wenwubowuguan.html
5.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鹿纹彩陶盆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鹿纹彩陶盆 新用户注册 即可获得30张试用下载权益 推荐图片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宋拓定武兰亭序(独孤本)宋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 仅限资讯传播使用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骑图宋代佚名22.7X94.8cm 仅限资讯传播使用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明万历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纹盘(中国古代瓷器展)https://www.vcg.com/creative/1463451944
6.参观博物馆内的瓷器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清朝瓷器的简笔画 瓷器简笔画唐朝瓷器简笔画 博物馆里有什么文物简笔画 博物馆文物简笔画 第3页 简单的瓷器简笔画步骤图 陶瓷陶器简笔画 画瓷器上的图案简笔画 简单的瓷器简笔画步骤图 瓷器花瓶简笔画 清代瓷器简笔画 博物馆文物的简笔画 河南博物馆简笔画 好看的中国风简笔画瓷器设计 博物馆文物简笔画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315be4a45c87d422.html
7.博物馆陶罐图片智能精选博物馆陶罐图片,为您提供丰富的博物馆陶罐,博物馆陶罐图片,博物馆陶罐图片素材,博物馆陶罐图片大全,博物馆陶罐素材大全等。助力您创意设计博物馆陶罐图片灵感,充实饱满博物馆陶罐素材图片作品。欢迎您下载正版图片素材,授权图片有版权、商用无压力!https://699pic.com/image/bowuguantaoguan.html
8.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4展厅 此次展览鳞萃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的珍贵文物,涵盖青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漆器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其中,红山玉龙古朴稚拙,是研究龙原始形态的重要物质资料;战国龙虎纹双耳盘,纹饰错落有致,辉煌浑厚;唐代双龙耳瓶设计巧妙,造型精美;清代海水云龙纹硬木屏风大气稳重,是清代宫廷家具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9.破碎瓷器如何修复?这个锔工工艺博物馆告诉你“锔瓷手工艺是中国一门古老技艺,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铜、铁等金属钉钉起来,使之得以修复并重新使用,甚至更加精美。而现在的人,对于瓷器的珍惜程度也不像以前了。一般现代的人瓷器摔坏了就扔了,这个行业也就没落了,”陈大雷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就有办个“锔工工艺博物馆”的想法,延安路街道也想让辖区居民更多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8-01/18/content_20080827.htm
10.各地博物馆:镇馆瓷器欣赏(高清图片)上海博物馆馆藏宝瓷:粉彩蝠桃纹瓶。清·雍正 口径10.0厘米,足径12.5厘米,高39.5厘米,张永珍捐赠。粉彩是在清代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始于康熙晚期,完美而盛行于雍正时期。粉彩出现后便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清代釉上彩的主流。粉彩瓷器以雍正、乾隆两朝制品最为精美,乾隆粉彩主要以造型变化多姿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021/19/17788473_1052645690.shtml
11.看展览博物馆展讯速览文博新闻展厅:旅顺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时间:2023年5月16日至7月26日 简介:长沙窑是唐代南方著名窑口之一,展览遴选189件长沙窑精品瓷器,通过造型、色釉、装饰、雕塑、外销五个单元,向观众生动解读长沙窑的烧造技艺及器物背后反映的唐代社会生活和对外交流,折射出别样的大唐风采。 https://www.hebeimuseum.org.cn/show-80-11041-1.html
12.台北故宫博物馆高清国画书法合集710张232GB台北故宫博物馆高清国画书法合集 国立故宫博物院,简称台北故宫、台湾故宫或台北故宫(博物院),别名中山博物院,为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以及台湾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馆舍位于台北市,一年可接待超过614万人次的参访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参观人数第六多的艺术博物馆。https://www.nbfox.com/vip-only-taipei-palace-museum-paintings/
13.博物馆的精美瓷器(宋到明代)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来源于明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之墓,据说价值10亿。 南京博物馆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上海博物馆 元 青花缠枝牡丹梅瓶 元青花集景德镇发现瓷土的二元配方,波斯画师带着苏麻离青绘制蒙古人喜好的蓝白图片如同一个巨人一样横空出世。 https://www.meipian.cn/4rr9wi3w
14.清青花八骏图碗大英博物馆藏清 青花八骏图碗 大英博物馆藏 - 图片 #13840 - 清 青花八骏图碗博物馆编号弗兰克斯289+描述碗。穆王八匹马。由蓝色釉下瓷制成。文化/时期清朝生产日期1700年至1750年.外型尺寸直径: 7.80英寸高度: 4英寸.铭文音译:德兴堂制.捐赠者: 奥古斯都·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 https://www.guwantj.com/photo/13840/
15.口袋笔记本第二季·瓷器小百科第3期(赏瓶)潍博资讯赏瓶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我馆馆藏的就是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有专家认为,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值得一提的是我馆还馆藏一件清光绪粉彩百蝶纹赏瓶,是晚清时期赏瓶的品种,同时期著名的赏瓶品种还有青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1219.html
16.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高清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照片→MAIGOO图库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下面为大家展示一组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以及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图片https://www.maigoo.com/tuku/528292.html
17.中国财税博物馆中国财税博物馆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吴山北麓,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直属的行业博物馆。 中国财税博物馆于1998年启动筹建,2004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现有中国古代财税历史、中国近代财税历史、中国当代财税历史、中国会计史、财富中国https://www.fmuseum.org/collection/article/5133d01d-9732-4038-bef3-2881ada8f46b
18.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瓷器 就说瓷器吧,天博藏瓷5000多件,中国所有朝代、所有名窑的精品,这里都有。 这两年宋瓷很火,把宋代五大名窑集齐的博物馆,放眼全球没几家,天博是其一: 汝窑瓷器釉色天青,表面细纹如冰河开裂,饶有天趣 官窑瓷器温润如玉,表面纹路开枝散叶,浑厚大气(图片摘自天博网站)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