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丨带你云打卡河南这9家博物馆开封+首页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各类博物馆数量达340余家,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的204家全国一级博物馆中,河南有9家上榜,分别是: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开封市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今天,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9家博物馆的力量。

1、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院院区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九大镇馆之宝包括: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杜岭方鼎、莲鹤方壶、玉柄铁剑、武则天金简、四神云气图壁画、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贾湖骨笛

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妇好鸮尊

“妇好”鸮(音同消)尊,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商代晚期文物。高46.3厘米,重16千克,1976年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

云纹铜禁

春秋中期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云纹铜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杜岭方鼎

1974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新郑郑国国君大墓。通高117厘米,重64.28公斤。莲鹤方壶除了其卓越的历史性和艺术性,其铸造工艺也堪称春秋时期多范合铸的代表作,因此被专家称为是我国“青铜时代的绝唱”。

玉柄铁剑

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它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武则天金简

金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重223.5克。上刻双钩楷书63字,武则天所遗留下来的文物,除了零星的碑刻外,大都还埋藏在她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陕西乾陵中,这枚金简是目前唯一见到的、与武则天有直接联系的可移动文物。

四神云气图壁画

四神云气图壁画也称为“柿园汉墓壁画”,1987年揭取自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的主室顶部,柿园汉墓的墓主人为西汉早期的梁国诸侯王。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这件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宋代文物,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古代汝州)汝官窑遗址。它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它是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而且是极为少见的刻花作品,其稀世程度,可见一斑。

2、郑州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城市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原址在碧沙岗公园内。1999年12月,嵩山路馆建成开放。2021年5月1日,位于文翰街的郑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门纳客,也是我国单体最大的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6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近20个门类。尤以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历代瓷器等最具地方特色。

郑州博物馆新馆21个展厅各类展览20个,基本陈列全景式展示郑州历史发展脉络,从旧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专题陈列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两类,除按器物门类专项展示精美的文物藏品外,还挖掘郑州独特的文化内涵,策划了如郑地名人、千年中医、豫声豫调、老家河南等有代表性且对当今社会生活仍有重大影响的特色展览。

饕餮乳钉纹铜方鼎

1982年在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高81厘米,口长55厘米,口宽53厘米,重75公斤。

白衣彩陶钵

仰韶文化遗物,高21厘米,口径21厘米。

3、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新馆于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

洛阳博物馆累计展出文物1.5万件,国家一级文物达508件。5件镇馆之宝分别为乳钉纹青铜爵、三层金丝楠木佛塔、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马,按颜色也被称为青黄赤白黑。

乳钉纹青铜爵

夏代乳钉纹青铜爵1975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高22.5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享有“中国第一爵”的美誉。

三层金丝楠木佛塔

金丝楠木塔造于清代初期,现藏于河南洛阳博物馆。木塔周身深棕色,重量近4吨,高约6米,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

东汉石辟邪

东汉时期的石刻精品,重达8吨,是国内现存最大、最重的东汉石刻辟邪。

曹魏白玉杯

1956年出土于洛阳市涧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高11.5厘米,由和田白玉雕琢而成。

唐代三彩黑釉马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多彩釉陶器,唐三彩中的“三”并非实指,事实上其釉色很丰富,但黑色三彩极为罕见。

4、南阳汉画馆

南阳市汉画馆是目前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10月,现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展厅内陈列着二百余块精品画像石。

南阳博物馆按照生产劳动、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天文与神话、角抵、舞乐百戏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展出。

许阿瞿观舞赏乐

画像石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东郊的曹魏墓中,是三国人用汉代画像石重新造坟墓时被挪用作墓顶石的。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边有铭文“许阿瞿”三字。上面不仅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同时还锲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确切的纪年等文字。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墓志铭。

5、开封市博物馆

开封市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62年,其前身为开封市展览馆。

开封市博物馆设有馆藏精品石刻展、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展、开封古代文明陈列、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四大展厅。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

包拯的名讳被抹成指痕

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

这只碗出土于禹州扒村均瑶遗址,胎质淳厚紧密,外壁为玫瑰紫色,碗口处有一大片玫瑰紫斑,玫瑰紫与天青色错综掩映。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中国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稀世珍品,为中国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

北宋“大晟夷则”铜编钟

北宋“大晟夷则”铜编钟,高27.5厘米,最大口径18厘米,重约6千克,甬部为双夔形,钲部有36枚,舞和篆部饰蟠虺纹,正面中部阴刻篆书“大晟”二字,背面刻“夷则”,“大晟”是北宋王朝的宫廷乐府名,“夷则”是古代音律之一。

6、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1984年开始建设,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600家博物馆之一,并于3月26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截至2019年,该馆藏品总数为1130件,主要是革命文物,主要种类有军事用品,如“列宁号”飞机;文献资料,如苏区党政机关的报告、法令,其中壁书《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为革命文物一级品;革命烈士遗物;历史照片;其它文物,如各级苏维埃印章、钱币、收税凭单等。

7、中国文字博物馆

了解文字从这里开始,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该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子游碑

《子游残碑》为著名的“安阳残石四种”之一,汉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六月刻,隶书。于清嘉庆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之西门豹祠旁。此碑是东汉早期隶书精品,为汉隶体系中境界较高的作品,结字方扁茂密,用笔圆劲浑厚,布局则疏朗有致。

贾伯壶

贾伯壶是一对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通高48厘米,腹径30厘米。壶横切面为圆角方形。壶身平口,鼓腹,上有田字形扉棱,腹身平滑。壶颈两侧附有龙形兽首环耳,颈部铸有一周回首垂冠凤鸟纹。壶盖敛口为子口捉手器盖束腰处,顶部外有S型双龙纹,周边环绕雕饰无目窃曲纹。壶盖子口上铸有铭文八行三十三字,铭文内容记述了某年二月,贾伯为要嫁往世国的长女铸造铜壶一对,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万寿之用。

龟腹甲刻符"八"

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舞阳贾湖遗址中发掘出土契刻符号。它比以往发现的仰韶文化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或图形要早,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年。

贾湖契刻符号共20多例,除了在骨笛上所见的设计音孔时的刻记和契刻骨板上的单道刻记外,有17例。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该文物为其中一件,刻在龟腹甲上,符号为"八"。

8、平顶山博物馆

平顶山博物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外形理念源自我国古书竹简的形象,墙体由一片片抽象的竹简构成,造型雄浑大气,古韵盎然,同时也寄寓着博物馆作为文明使者的传播功能。

平顶山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三级品以上珍贵文物2000余件。主要藏品有骨针、骨笛、应国时期的玉器、原始瓷器、束腰垂鳞纹升鼎、鲁山花瓷和郏县钧瓷。西周应国白玉线雕鹰为平顶山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应国白玉线雕鹰

1986年在应国墓地出土的这件白玉线雕鹰,长2.2厘米,宽5.7厘米,重16克,玉鹰头顶和右翅有天然褐斑,古匠人有意运用“俏色”手法就势雕琢,鹰作展翅飞翔状,以嘴衔翅,形成一个穿孔。双翅前端亦各有一个小穿孔,鹰眼、鹰背、羽翅均为线雕。在甲骨文中,应国的“应”字与“鹰”字是同源字,应国的都城应城即鹰城,应人以鹰为图腾以示崇拜,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大量出土的以鹰为形象的文物,佐证着鹰是应国的文化符号。

9、安阳博物馆

大河网综合新华社、大河报、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等

THE END
1.深度剖析,北宋汝窑器!在这797年中,“北宋御用汝窑器”经历了七次重大劫难,有些劫难甚至是毁灭性的。 虽然,今人无法知晓历代“北宋御用汝窑器”损毁的细节与数量,然而,历次浩劫对“北宋御用汝窑器”造成的损毁与流失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北宋御用汝窑器”数量愈来愈少,犹如昙花一现。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165926_1142435116.html
2.央媒观豫丨在开封市博物馆,看它如何“瓶”实力走红文明探源不知这件瓷器是否会 打破你的一些“刻板印象” “乾隆审美”也不是一味“求炫” 它追求工艺上的卓越 同时也寻求意境中的美 为了烧成这种红 黄金、珊瑚都掺进釉中? △清 康熙 霁红釉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霁红创烧于明代早期 作为皇帝御用 釉色深沉,釉面光润 https://m.henan.gov.cn/2024/12-19/3101159.html
3.汝窑瓷器图片汝窑瓷器素材汝窑瓷器图片下载视觉中国为您找到2593个原创汝窑瓷器素材图片,包括汝窑瓷器图片,汝窑瓷器插画,汝窑瓷器模板,汝窑瓷器元素,汝窑瓷器图标等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汝窑瓷器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https://www.vcg.com/creative-image/ruyaociqi/
4.“云”端漫步河南各大博物馆足不出户沉浸式逛展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线下观展,爱好历史、文博,喜欢逛博物馆的市民看过来了,记者整合河南省多家博物馆线上展览链接,“让你一次看个够”,点击图片下的链接即可“云”上看展。 河南博物院 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 https://hn.cri.cn/chinanews/20221129/6fc15cb3-325c-58b6-52df-f81578216b29.html
5.北宋汝窑天青釉葵瓣式盏托(托底)大英博物馆藏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瓣式盏托(托底) 大英博物馆藏 - 图片 #13879 - 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瓣式盏托博物馆编号PDF.81描述汝stone器碗架,碗形,凸缘状,似五瓣花。碗架的灰蓝色釉带有细裂纹。底座上有五个椭圆形支线标记。文化/时期北宋生产日期1086-1125生产地产地: 河南(省)https://www.guwantj.com/index.php/photo/13879/
6.弘博网:锦官城内话瓷器——宋瓷与城市中的我们成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以中华瓷器的巅峰——宋瓷为主体,汇集350余件极具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精品,40余件一级文物和大量新近出土的重要考古发现,是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于西南地区的首次集结,也是成都博物馆“辉煌成都”临展系列的重要作品。展览由唐代“南青北白”讲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210/2875.html
7.转载世上到底有多少件汝窑瓷器?这主要受1987年上海博物馆出版《汝窑的发现》的影响,该书列举了传世汝窑瓷器65件,且注明了出处。201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撰写《宝丰清凉寺汝窑报告》时的统计表明有记录可查的全世界汝官瓷传世量67件。具体分布如下几处: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见图一)、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得基金会7件https://m.douban.com/note/844262561/
8.汝窑三足奁,官方统计存世二只,一件在国家博物馆,另一件在大英博物汝窑三足奁,官方统计存世二只,一件在国家博物馆,另一件在大英博物馆。民间没有,也不承认。那么,民间真的没有吗?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17 10:47回复 猴子的武器 进士 8 听说过吗?高手在民间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12-18 17:42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7154400631
9.故宫博物院藏17件皇家汝窑瓷器欣赏大英博物馆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清宫旧藏「故字号」汝窑瓷器十五件(另有两件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尚有一件原清宫旧藏借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实际流传有序的汝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十七件),另外属资料性质的汝窑瓷器一件(孙瀛洲先生捐献,底刻「丙」字)。 https://www.meipian.cn/1xmcgcax
10.国庆到故宫,别错过珍品汇聚的汝窑瓷器展文化课澎湃新闻根据故宫博物院最新统计,传世北宋汝窑瓷器仅有90多件,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因此,汝窑瓷器以传世稀少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备受世人青睐。 此次从英国大英博物馆商借的3件北宋汝窑瓷器均堪称重器,特别是玉壶春瓶,属于传世汝窑瓷器中的孤品;茶盏托则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1380
11.研究孙新民:汝窑的考古发掘研究二是1987年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汝窑的发现》一书中附有“传世汝窑瓷器一览表”,详列传世汝窑瓷器65件。三是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宝丰清凉寺汝窑》,列有传世汝窑瓷器74件。四是2015年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列出传世汝窑瓷器90件。https://www.cnacs.net.cn/14/202312/5574.html
12.《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以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和明清时期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汝窑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所得瓷片和品、窑具及从其他博物馆和文博单位商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世品,以求较全面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及明清仿汝窑(釉)瓷器的面貌。https://www.dpm.org.cn/journal_detail/247467
13.小新探宝:“天青色等烟雨”——揭秘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瓷器日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第二批共69件珍品,其中,就包括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笔洗。 北宋汝窑瓷器以供宫廷使用的天青色瓷器而名重于世,但只烧造约20年,汝窑瓷器传到南宋时已经非常罕有,现今存世的仅有100件左右,如凤毛麟角。“汝窑天青釉笔洗”造型优美,古朴大方,通体施釉,釉层肥润,胎体结实,底https://www.chinanews.com/m/ga/shipin/cns/2022/11-30/news944571.shtml
14.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瓷器 就说瓷器吧,天博藏瓷5000多件,中国所有朝代、所有名窑的精品,这里都有。 这两年宋瓷很火,把宋代五大名窑集齐的博物馆,放眼全球没几家,天博是其一: 汝窑瓷器釉色天青,表面细纹如冰河开裂,饶有天趣 官窑瓷器温润如玉,表面纹路开枝散叶,浑厚大气(图片摘自天博网站)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
15.景德镇瓷器图片景德镇瓷器图片素材大全摄图网汇聚景德镇瓷器图片大全:景德镇瓷器素材、景德镇瓷器高清图片、景德镇瓷器背景图片等。你可以找景德镇瓷器设计灵感、摄影创意,我们欢迎您下载景德镇瓷器vrf正版授权图片,商用无压力https://m.699pic.com/image/jingdezhenciqi.html
16.汝窑青釉洗中国国家博物馆汝窑器因釉中加入玛瑙,釉质莹润。汝窑器表面有细小的开片纹,俗称“蟹爪纹”,制作工艺为“裹足支烧”,底部满釉,有细小的“芝麻钉”,并刻“乙”字,是为划分瓷器等级而刻,一些器物留下了“甲”“乙”“丙”“丁”等字。与此器形制、大小相同的汝窑青釉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外底都刻“乙”字,外底刻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csp/202203/t20220307_254173_wap.shtml
17.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7)——汝窑天蓝刻花鹅颈瓷瓶据文物专家称,在与这件文物一起共7件汝窑官窑瓷器被发现之前,已发现并传世的汝瓷作品一共有六十七件半,尽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湾湾(taiwan)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博物馆(半件),其它均流落在了海外,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或私人及私人基金会所收藏。 https://www.jianshu.com/p/23de5dcb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