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俗甚?谜一样的元青花

明初曹昭论及景德镇瓷器,曾有语:“新烧者足大,素者欠润,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若看惯了宋代青如玉的官器、白若雪的定器,以为青花瓷落俗,似乎也不无道理。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的瓷器品类,无不以含蓄雅淡为要。釉色纯净素淡,为重中之重;如欲有所装饰,讲究的是若有似无、隐约朦胧。如汝窑、官窑、龙泉窑,诸般青瓷,将瓷器的玉质感推向一浪高过一浪的峰巅;定器、饶器,略施“粉黛”,不过是在纯白的背景上,以极为流畅的笔画犀利地浅浅刻画出几道淡影般的轮廓——三杯两盏淡酒,多少风流,欲说还休。以此标准而观,青花瓷虽胎白色青,但色彩如此鲜明浓艳,艺术表达如此直白热烈,论其“俗甚”,似无大谬。

其实,曹昭对青花瓷的品评,或许也可算作“老眼光”看“新事物”的偏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元青花堪称“出道即巅峰”。它的出现,称得上是面向高端市场的成功创新。

为什么说是创新呢?青瓷、白瓷、青花瓷,看上去好像只是产品种类的不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制瓷技术与原料选择的不断进阶。白瓷的产生远比青瓷要晚,原因就是白瓷对原料本身或者原料精炼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想要生产出精细白瓷,必须降低胎釉原料中的铁含量。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从青瓷出现到白瓷出现,中间隔了约两千年。

白瓷技术的成熟,为彩绘瓷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想要在瓷上作画,必须要先创造出白色的界面。白瓷出现之时,白色界面便也存在,“瓷上作画”也随即展开,早有磁州窑白地黑花等瓷器的先例,但值得注意的是,磁州窑窑工用的是白瓷中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白瓷。化妆白瓷本身胎釉条件不佳,全凭一层化妆土遮瑕,再围绕着化妆土做出千般变化、万种妖娆,追求黑白分明的张力,于“通俗”一道登峰造极,不入雅士法眼。在定器、饶器等精细白瓷纤细娇贵的躯体上,从未有如此明目张胆的鲜明开拓。青花瓷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这一局面。其所用的青花色料,发色幽蓝,配以洁白的胎色,在洁净感的整体氛围下,又渗透着色彩对比带来的张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陶瓷质感与视觉效果。

为什么说这一创新面向高端呢?如前所述,青花瓷是在精细白瓷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对胎釉原料的标准有更高要求。除此之外,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元青花使用的青花料是来自西亚地区的苏麻离青。这种来自远方的进口色料相当珍贵,本身便价值不菲,不会轻易用在一般瓷器上做实验。而近年来的考古证据表明,尽管在一般印象中,元青花几乎已经成了元代景德镇产品乃至元代陶瓷的代表,但其产量实际上非常低。这也证明了青花料和青花瓷的珍稀。数量有限的元青花频繁出土于社会上层人士的墓葬或居址之中,表明它受到了当时权贵与精英的欢迎。

为什么说这一创新成功呢?元青花的流行状态比较特殊。它和宫廷独宠的官窑、御窑产品,或广受欢迎的民窑产品都不一样。御窑或官窑产品通常质高量小,管控严格,供应范围和渠道极其有限;民窑中的翘楚,通常质优量大,广为流布。元青花则不同,其质量不凡,数量较少,但流传范围却极大。不仅畅销于国内南北各地,在海外也到达了彼时中国商品所能抵达的几乎任何地方——近至东瀛,远至东非,丝路沿岸几乎均有发现。数量尽管不多,但通常并不缺席。在龙泉青瓷称霸的14世纪,星星点点的元青花显得特殊而亮眼。

这种定位高端而具有世界流传度的产品,让人不禁想要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出现的?它为何会出现?

青花的由来

但问题是,“浮梁磁局”管理松散,在性质和管理方法上与后来的明清御窑厂明显不同,皇帝的意志果真能够由上而下通过层层传递精确抵达窑工吗?至于色尚之说,似乎刻意规避了蒙古统治者对于其他颜色的爱好,比如我们常见的蒙古大汗御容绘像,便很少见到他们穿蓝白颜色的服装,为何落脚到瓷器便忽然强调起祖先传说?元青花作为一款高档瓷器,或许出现后在宫廷中确实曾受到欢迎,但若说宫廷定要景德镇研发出他们自己也未曾见过的青花瓷来,证据有待加强。

尽管不少学者认为,浮梁磁局对瓷器生产的管理相当松散,甚至有学者认为浮梁磁局仅制作瓷器,不涉管理,但其毕竟是官方势力的代表。瓷器生产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颇有不同,它代表着另外一套追求和与之配套的资源。官方瓷器生产,可以不惜成本追求质量,也可以为追求质量搜罗更丰富的原料与设计。将珍贵的苏麻离青用在瓷器上,总要有个实验过程,谁最有可能取得这种珍贵的原料?谁最有底气承担试验的沉没成本?谁最有权力能集中不同背景的工匠?答案不言而喻。而或许正因为浮梁磁局的松散,使得官方因素有意无意地进入了民间生产,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应”。因此,尽管浮梁磁局的诸般面貌至今仍若隐若现,但它为景德镇瓷器生产带来的刺激,或不可小觑。

在元代,南北各大窑场都在经历着危机与机遇,而在景德镇,似乎危机与机遇并存。景德镇至元代产品面貌大变,这背后涉及包括原料、装烧、窑炉等一系列变化。不少论者指出,当时的景德镇可能正面临着原有原料的枯竭,而不得不采用新的原料。以后见之明来看,景德镇似乎平稳地度过了这场改换原料的危机,但从景德镇窑址的分布来看,原有的生产片区大幅收缩,每一个窑址地点的消失,都意味着一群人生计的消失或改换,变化导致的“阵痛”可能曾极为剧烈。危机与阵痛中的人群无非两种选择,或是甘于消亡、改行换业,或是竭尽全力、奋力一搏。从结果来看,或许是这种压力的刺激,催生了景德镇瓷业生产中新的产品与现象,而青花瓷只是其中的一朵。

青花瓷本身的彩绘图案,也提示了促其面貌形成的一些其他因素。元青花中有一众瓷器以描绘人物图像著称,而彼时正是南方士人遭受打压、杂剧兴起的时代,青花瓷这类图案的出现,或与这一特殊的社会情形有关。著名的大维德收藏中的元代青花云龙象耳瓶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这对大瓶子乃是为神祇供奉之用。元青花的器形比例与普通品类不同,其不以碗类最多,而以瓶类最多,这更印证了其在非日常情境之中大有所为。或许地方社会中特殊的宗教或信仰仪式对青花瓷的产生亦有刺激?

THE END
1.国内几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珍品,值得看看鞍山盖梅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罐高 39.7cm、口径15.3cm,腹部八面绘有松、竹、梅及莲池水禽图,纹饰繁密,质地晶洁,绘画生动,气韵非凡。这件在鞍山发现的元代青花八棱瓷罐,全世界仅存两件。 元…https://www.sohu.com/a/791304468_121124387
2.精彩!!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附高清图)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元代青花瓷器研究肇兴,以后逐渐形成规模。50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斐然。 近几年来,元青花又为收藏鉴赏界火热追捧,其中有不少鱼目混珠者。 今天来看看,上海博物馆当年举办一个以元代青花瓷器为主题的展览,通过展览和研讨,全面展示元代青花瓷器,总结和促进研究。 https://www.meipian.cn/3gm8l60u
3.査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是否有开片的您好,我是娱乐知识锦囊团,很高兴为您服务。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是有开片的。例如,元青花龙纹高足杯,杯身开有大开片,更显古意盎然,图片如下所示。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请亲给个赞哦。感谢您的咨询,祝您生活愉快。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764725909845107388.html
4.伊朗土耳其藏元青花来历探究当时,他由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入手,对照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神庙收藏的具有相似风格的青花瓷器,对元青花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至正型青花瓷器”的理论。此后,海内外掀起了持续的研究元青花的热潮。目前,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的日益深入http://m.taoci52.com/t/18242.html
5.餐具上有人物就是假的元青花瓷?盘点有关青花瓷的冷知识国外也有很多元青花瓷真品,例如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青地白花孔雀牡丹纹碗、青地白花莲池水禽纹菱口盘、青花波涛龙纹盘、青花莲池鸳鸯纹盘等。这些都没有人物纹。 而像下面这两件青花人物纹盘,明显是造假的。 瓷器艺术博大精深,小小花纹中也有如此秘密。看到这里,你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青花艺术的知识呢?听一门干货https://news.hexun.com/2019-01-15/195883252.html
6.见证元大都繁华,大运河博物馆呈现元代瓷器专题展古代艺术元代景德镇除了继续烧制青白瓷外,还发展了青花瓷器,创烧了釉里红、卵白釉瓷器等新品种。这几类景德镇瓷器在元大都都有不少发现,不乏精品。其中,青白瓷所占的比例在景德镇窑的几个品种中最高。 元 青白釉串珠纹玉壶春瓶 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龙潭湖元代斡脱赤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572180
7.首都博物馆对于元青花的真正认知是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开始的,他根据大维德基金会带有至正年款题记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时对照伊朗阿迪比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瓷器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论著,并以此瓶为标准器,把这一类的青花瓷器称作“至正型”;从此时开始,把元青花从传世的大批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xsyj/content/2009-05/14/content_22142.htm
8.江苏十三宝丨除了少见的南朝玻璃杯,这家县级市博物馆还有元青花放眼江苏,元青花瓷器的收藏有南京市博物馆藏有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1950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观音山沐英墓,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镇江博物馆藏有元青花云龙盖罐(缺盖),1966年出土于原镇江地区金坛县湖溪村元代窖藏,是该馆“镇馆之宝”。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2403645.html
9.河北省博物馆藏元青花高31.7cm 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3-4--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底图, 高31.7cm 1964年河北省保定窖藏出土1-1--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带盖梅瓶整器图,高51.5cm 1964年河北省保定窖藏出土1-1--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带盖梅瓶1,高51.5cm 1964年河北省保定窖藏出土1-1--元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带盖梅瓶,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20259.html
10.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动态5·18国际博物馆日,邀您一起探寻“传统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举办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图片展,开展博物馆进课堂,文物修复课程、博物馆+互联网同步直播课堂等。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举办御窑神韵——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官窑瓷器精品展。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举办汉服礼仪文化主题展。 乐平市博物馆 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19/5/17/art_5296_692684.html
11.鉴赏:如此珍贵的元青花精品!随着元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节节攀升,这一元朝“弃儿”才得到了认可。 下面为各大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藏品照片,因来源于网络,照片色泽可能与实物有差别。 1 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纹盆 高13厘米 口径46厘米 足径23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https://www.jianshu.com/p/a7140d3dfa9b
12.尘封瑰宝——元代窖藏瓷器展接报后县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窖穴藏有文物245件(含残件),其中瓷器240件,铜器4件,铁器1件,获得一批价值连城国宝。这之中有元代青花、釉里红,青白釉,卵白釉等瓷器68件,龙泉青瓷168件,钧瓷3件,磁州窑系孔雀蓝梅瓶1件。这批窖藏瓷器,均为中国四大名窑精品,尤其是19件青花和4件https://www.gasbwg.cn/news/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