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了文物 博物馆拍了拍你:来碰个瓷?要闻

其实,在欧洲掌握制作瓷器技术前的一千多年,我们中国就把“碰瓷儿”这项技术玩得炉火纯青了。

掌握这个知识点,你是不是也能理解瓷器的英文China为什么被赋予“China”这个中国之名了?

在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从一进门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玩剩”的陶片开始,我们就能陆续看到历朝历代风格不同的陶瓷器。本期就带你“以线穿越”,掌握“碰瓷”前的“硬核”知识点!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距今约两万年前咱们先民就开始琢磨制作陶器了。

琢磨了几千年,商周时期的先民制作出原始青瓷,完成陶器“变身”瓷器的历程。

又琢磨了1600多年,汉晋时期的先民成功掌握南方青釉瓷烧制技术;460年后的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烧制技术得到突破。

而在宋代至清代这近900年里,先民在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瓷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陶、青瓷、白瓷到彩瓷,中国完成了独有的“碰瓷”艺术。

魏晋南北朝|青瓷鸡首壶

在魏晋南北朝,如果夸你像鸡,那并不是在阴阳你。先民认为,鸡有“五德”——头有冠(文德)、脚有距(武德)、敢于争斗(勇德)、有食物会呼朋唤友(仁德)、按时打鸣(信德),他们把对鸡的崇拜,最直观的反馈在了器物上。

这件青瓷壶出土于贵州平坝马场,是魏晋南北朝最流行的器物——鸡首壶。

你看,这件敦实的鸡首壶整体施的是青釉。工匠把壶嘴捏成鸡头的形状,颈部不偏不倚的收紧,壶柄从壶身抛起往下沿,就像鸡的尾巴,壶身丰满鼓胀,两侧的“系”就像翅膀的样子。

战乱长达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用来随葬或用来装酒、水的鸡首壶延用了300多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鸡谐音“吉”,隐藏着那时的百姓,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求。

魏晋南北朝|青瓷狮形器座

“嘻嘻,笑麻了。”这只肉唧唧的青瓷“显眼包”狮子,出土于贵州平坝一墓葬中。

你看,它昂首翘臀,尾巴下垂,身上刻划的卷毛纹、斜线纹让狮子的造型显得更加威猛。在狮子的S背上,有一个圆柱形的洞,这让我们为它的具体用途打开了“脑洞”。

有观点认为,它是磨墨时用来装水的水注;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插蜡烛的烛台。不过,肉唧唧的“显眼包”狮子作为陪葬品,辟邪和震慑的寓意是不会错的。

宋|鱼藻纹碟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你这个走“ins极简风”的宋代小碟子,出土于贵州桐梓。

你看,盘底刻画了两条鱼和像水草一样的纹饰,小鱼在鱼藻边摆着尾巴游弋,简洁生动,素雅精致。这是中国传统纹饰之一“鱼藻纹”。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鱼纹和藻纹就开始“组CP”。谐音“连年有余,富贵有余”的鱼藻纹,自然也是祥瑞的代表,从皇家到百姓家延用至今。你看,玩谐音梗,咱老祖宗才是高手。

明|青花什锦团花深腹碗

铛铛铛!夯实的白地青花大碗来了!

这件大碗,是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瓷器中的“镇馆之宝”。

在碗里的底部,画的是牡丹;内壁画的是菊花、牡丹、莲花折枝花纹;外壁画的是番菊、石榴、牡丹、荔枝等团花纹;在外壁的底部,还画了12朵莲花花瓣的花纹,让你眼花缭乱到足以细细品味。

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碗底——楷书写了“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代表这是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制作出来的瓷器,简称“宣瓷”。

“宣瓷”是“明窑极盛时也”。你看,这青瓷大碗胎质白细,青花色泽凝重、深沉,略微有些晕散,整体柔密菁幽,想起那句“一抹天青,治愈人心”,观感令人极度舒适。

明|黔府青花罐

看完大碗,再看这件高53.5厘米的硕大罐子。这是贵博馆藏青花瓷里的重器,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它整体以幽蓝明快的青花料绘制,盖子和罐身花纹都分三层,每层分八面,每面之间独立成块。

罐盖画的是缠枝番莲、番菊等。罐子第一层的花纹叫“覆莲瓣”,有牡丹、番莲、番菊。

第二层也就是罐子的腹部,花纹有缠枝番莲、番菊、芙蓉。

第三层出现了“海货”,有珊瑚、象牙等。

底部则是楷书写的“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

重点来了:“黔府应用”四个字证明,这件文物和贵州有关。这里的“黔府”是明代西南封疆大吏、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和后人的府第。

在明朝,驻守西南边防的工作由沐家承担,这份工作沐家一干就近300年。从管辖范围来看,“黔府”不单单指现在的贵州西部区域,还包括云南。

这件器物的落款“万历丁亥”是黔国公沐昌祚任职期间。而这件罐子是“黔国公”在景德镇定制的高档瓷器。有研究材料认为,这件器物有“官搭民烧”的工艺特征,通俗点说,就是政府“派外单”,在瓷器代工厂完成的。

清|“尘定轩”斗彩山水人物纹盖杯

看完大件的,我们来看看这件质感细腻的小盖碗。这是贵州籍清代名臣石赞清收藏的宝贝。

这件山水人物纹盖杯所含的老人、童子、人家、云雾、红叶、山路等元素,呈现的就是“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境。

在杯底和盖钮里,写有青花小楷“尘定轩”三字。这件石赞清的家藏珍瓷是一件斗彩瓷器。“斗彩瓷器”要经过至少两次不同温度的烧制,杯子胎质雪白细腻,釉面滑润,加上杯体小巧,所以成品率极低。

虽然不能触碰,但我们透过这薄薄杯壁透出的影子,不妨想象一下,这像翡翠一样细腻的盖碗,如果能盈盈一握,一定十分称手!

清|粉彩“大雅斋”寿桃瓶

看完素雅的,这件“浓笔艳抹,炫彩夺目”的瓷器压轴出场。这是“时尚博主”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御用瓷——“大雅斋”粉彩系列瓷器。

这对寿桃瓶通体是浅浅的绿色釉,从各种细枝末节里,确实能看到慈禧对美的用心——腹部画了花树、寿桃,几株兰花和奇石,主打的就是“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在瓶颈椭圆框里写有“大雅斋”三字,底部则写有“永庆长春”四字。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慈禧对花卉的喜欢在“大雅斋”粉彩系列瓷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粉彩系列瓷器不仅颜色靓丽,还融入了国画工笔的技法,改变了素雅青花瓷“称霸瓷器界”的局面。

粉彩让人联想到现在流行的“马卡龙色”。这么一看,不妨猜想一下,时尚博主慈禧是不是把自己的少女心,藏在了这颜色鲜艳、布局满密的“粉彩瓷器风”梦境中?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藏极品宋瓷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最近有学者认为,哥窑很可能是元代的产品,如果未来对窑址的考古研究能有突破,有希望解决这个千古之谜。而如果哥窑真是元代的产品,那它就是中国瓷器史上最成功的仿古瓷了! 北宋 钧窑天蓝釉六方型盆 国家博物馆藏 接下来我们看钧窑。 这是个花盘,用来养水仙是极好的!它通体蓝色的乳浊釉,不带红色,符合水仙素雅的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19831
2.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一捧瓷土万千匠心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技术,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不妨想象:工匠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绘画,再施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奇妙的蓝色纹样随即浮现,色泽鲜丽,有金属光泽。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0/27/139997_54738112.htm
3.上海博物馆东馆陶瓷馆:必看三大镇馆之宝 陶瓷馆的展品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全部历史。即使是对陶瓷不甚了解的观众,也能在这里快速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并直观感受到各个时期陶瓷精品的差异。 陶瓷馆的镇馆之宝包括三件珍贵展品: 【唐】越窑青釉海棠式碗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526014779032532436
4.一捧瓷土萬千匠心(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時政要聞這座國內首家陶瓷專題博物館,將“光致茂美”的瓷之華章徐徐鋪陳——館藏5萬餘件,陶瓷文物佔比94%以上,立足景德鎮,彰顯千年瓷都風采;基本陳列“瓷業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現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禦窯史。 一件瓷器,沉澱千年華夏曆史;一座博物館,凝聚勤勞創新精神…… http://big5.taiwan.cn/xwzx/PoliticsNews/202410/t20241027_12658927.htm
5.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安徽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淮大地上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你了解吗?皖中地区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 2010年更名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是毛泽东主席唯一视察过的并就博物馆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ivk_sa=1025922x
6.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呢?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个人觉得其地位可比秦之传国玺。玉玺对应千古一帝、大一统王朝,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8206593
7.来看!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来看!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门票:“畅游景德镇”小程序免费预约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7-8月的周五周六开放夜游,延长开放至20:30 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瓷器达40万件,按照时间顺序设有6大展厅,详尽地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至当代的瓷器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7018124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8.江西晨报:“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带您欣赏多地“镇馆之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家第一家专题陶瓷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重器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馆内所列瓷器品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 其中馆内镇馆之宝为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它1959年出土于明代定远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1919.html
9.国宝说09本期《国宝说》重磅邀请到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陆明华,为大家讲述《“上博镇馆之宝系列”之历史长河中的瓷器演变》。将各个朝代享誉盛名的瓷器文物,进行一一解析。通过历史审美,文物背后的故事,为您展开一幅“群英荟萃”的瓷器画卷。 https://h5.youzan.com/v2/goods/3np5oa6rz40ct
10.探寻沈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近日,沈阳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为深入了解康平历史文化,更好的打造康平县特色文化品牌,12月24号,记者前往沈阳博物馆参观,由文物到文化,洞悉文物前世之内涵,发展文化今生之道路。 据了解,博物馆中的黄金面具、辽代白釉黑彩梅瓶、辽代白釉褐彩梅瓶三件“镇馆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YxNzc5Mw==&mid=2652260182&idx=2&sn=a44e0d40ed7e09e1622736aacb674307&chksm=8b5e7138bc29f82e8da99c5c6564ff549a8b50586bc40fd9a7e2522b01cb81b3d7cf59048d6a&scene=27
11.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⑥“豫”见“镇馆之宝”,感受河南和中医药的河南中医药博物馆“镇馆之宝”——剑齿象臼齿化石 播撒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提升文化自信 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于2015年6月正式建成,馆内收藏有中医药文物、青铜器、瓷器、古籍、书画等中医药文化宣教展品1万余件,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7万余人参观学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主要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https://zyywh.hactcm.edu.cn/info/1002/2428.htm
12.河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国十大博物馆 有人说过,一座好的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生产梦想的摇篮。根据蚂蜂窝做的市场调查,2017中国大陆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jianshu.com/p/6860b4221bfc
13.首都博物馆开馆镇馆之宝多曲折首都博物馆新馆《古都北京》展 文保部主任介绍郎润园通景屏的修复过程 罕见的配有座驾的藏传佛教铜像,坐驾为7头猪 新首博开馆,一出手就气魄不凡:两个基本陈列《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和《古都北京·城建篇》展示了北京文化的核心和根基,瓷器展、老北京民俗展等9个专题展览,展示了800多年帝都积淀下来的历代珍品,https://www.chinaqw.com/news/2005/1220/68/10018.shtml
14.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山西博物院著名馆藏文物: 青铜器文物 商子匿鼎(国宝级文物,商代宝贵的青铜器) 商兽面纹斝(国家级文物,商代晚期风格) 商乳钉纹簋(国家级文物,商晚期殷墟特色青铜器) 西周义尊 (国宝级文物,西周早期青铜器) 西周义方彝(国宝级文物,西周早期青铜器)https://m.maigoo.com/top/42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