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博物馆:里面全是中国最顶级的瓷器陶瓷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陈列在二楼亚洲馆大厅四周。藏品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应有尽有。在那里几乎可以看到完整、详尽的中国瓷器史。大都会博物馆的藏瓷不只是瓷的种类全、数量多,而且大多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稀世珍宝。

早期陶瓷

(从左至右:战国原始瓷器、东汉早期青瓷、西汉原始瓷器)

唐代三彩壶

唐三彩制品在第七年末和八世纪上半叶被广泛用于陪葬品。此壶的形状源于古代伊朗的金属制品,说明了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贸易对艺术的影响。

唐代白瓷尊

高51.1cm

左边是一个五代时期的白瓷罐,上方挂着的是北宋定窑的葵口盘

两只北宋定窑的刻花碗

右侧的直径24.8cm,左侧的直径20.3cm

大都会博物馆目前陈列的宋代陶瓷器,是2012年夏末重新整理、展出的中国陶瓷馆中的一部分。这个陶瓷馆占据了整个二楼的开放式回廊,涵盖了从汉代至清末的中国陶瓷史,此前的陈列在过去3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动过。以往的陈列品中以明清瓷器、中国出口瓷为主;重新整理过的展品中,虽然明清瓷器仍然比重很大,但宋代的瓷器增加了不少,在300多件展品中占据大约三分之一的分量。

陶瓷馆另外增设了一个当代部分,收藏当今世界上陶瓷艺术家的作品,意在与中国陶瓷艺术进行比照,既突显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又体现了陶瓷艺术在当今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延续性。

整个陶瓷馆的主策展人是该馆亚洲艺术部的策展人德尼斯·派陲·丽迪,协同策划的是现当代艺术部的副策展人简·艾德琳和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部的策展人杰夫·芒格。策展团队的构成很好地体现了当今西方艺术博物馆策展实践中的跨文化倾向。

中国陶瓷收藏家斯丹利·赫兹曼于1991年馈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黑釉定窑碗(右上),器形像一个仰立的斗笠,因而也常被称作斗笠碗。碗口宽敞,圈足较小,碗的高度不足直径的三分之一,因而碗壁大幅度外斜。胎体偏薄,除腕足外通体内外施黑釉。因为采用的是仰烧法,沿口的黑釉流淌后形成一圈非常具有装饰感的酱口,十分漂亮。

白定器莲花纹大碗(右下),碗外壁和碗内均布满了刻划莲花纹。器身内外通体施以象牙白釉,采用覆烧法制成,口沿无釉,镶以铜圈。

此碗直径将近25厘米,深11.5厘米,这类大件的定窑碗,因为胎体较薄,在覆烧的过程中会有走形的可能,因此这件大碗在器形的完整保持、纹饰布局的大方和施釉的均匀宜人方面,都让人体察到制作者在技艺上的不凡。

这件定窑器原是20世纪初美国煤炭大王、亚洲艺术品大藏家萨缪尔·T·彼得斯的旧藏,在他去世后由其遗孀于1926年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

北宋磁州窑

黑釉油滴碗

古籍记载黑釉油滴碗“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光彩夺目。”

(左)北宋吉州窑梅瓶

高20.3cm

金代磁州窑山水画瓷枕

磁州窑瓷器

宽43.5cm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左下,左中)东晋青瓷、(右上、右下)北齐青瓷,(左上)隋代青瓷

看到这么多建窑和吉州窑的黑釉瓷器摆在一起,不由得惊叹!

钧窑瓷器

在重新整理、陈列的6件钧窑器中,有一件瓷枕(右二)以往曾被普遍认为是宋代的,其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枕”字,如今它被确定为金、元时期的作品。3件标明为宋代钧窑器的作品,都是小件器物,其中的钧窑带盖小罐是一件十分精美的钧窑器(左下二)。

小罐通体圆润,自口沿处向下逐渐外张,至罐腰下身陡然收缩内敛,至圈足处形成一个规则的圆弧,非常优雅。小罐除了低矮的小圈足外,通体施以厚重的天青釉,在外壁下方的一边随意地点刷出如云如水般自然晕染的紫斑,似不经意却用心独到,呈现出天然的意趣。

盖钮顶部因釉彩的稀薄所形成的金黄色效果,与罐盖周边同样原因形成的金属色泽的圆圈遥相呼应,妙趣无穷。这件小罐原是收藏家玛丽·斯蒂尔曼·哈克内斯的藏品,她1950年去世,此罐是她遗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众多中国艺术品之一。

北宋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高21厘米直径15.2厘米

耀州窑瓷器部分虽然只有3件藏品,但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尤其是凤纹龙首提梁壶(图右),器形独特,近乎圆球状的壶身由三个兽首状的壶足支撑着,但微微向着壶嘴的方向倾斜。壶嘴是雕刻的龙首,龙身由龙首后面向上拱起,跨过壶口在壶身的另一边贴塑在壶身上,形成一个圆弧形的提梁,上面骑坐着一个可能是驾驭祥龙的仙人。

壶身四周用娴熟的刻、剔技巧装饰出振翅飞翔的凤凰和花卉纹样,设计繁复却井然有序。壶身除了壶底之外,通身施以匀而薄的一层青釉,深刻和剔划处呈现深青色,而凸起处呈淡绿色,整个器物无论在造型、纹样和釉色上都精美无比,交相辉映。这件是萨缪尔彼得斯夫人于1926年的捐赠品,可见其眼光和品位之不俗。

(从左至右)钧窑花盆、北宋陶范、耀州窑婴藤刻花碗、耀州窑牡丹纹瓷杯、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唐代长沙窑黄釉褐彩花鸟盘

直径14cm

南宋官窑洗

直径21.9厘米

大都会博物馆陈列的官窑器只有一件葵瓣口洗。洗身斜壁,底有低矮的小圈足。洗身内外除口沿和圈足底之外,通体施以天青釉。沿口镶金属圈。洗内侧斜壁上近沿口处有一条明显的纵向缩釉痕迹,洗底部除了四处或明或暗的釉泡之外,还有一处明显的磕伤。洗身内外布满了比较稀疏的不规则的开片,斜壁处开片稍大,洗底则稍细而密。

通体的片纹相对较深,虽然没有哥窑器中常见的深浅交织的所谓金丝铁线片纹,但窑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抽象线型图案,使这件历史久远的官窑古瓷器在当今观者的眼中透露出一种现代艺术的意味。加之官窑高雅单纯的釉色、简约明快的造型,与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艺术趣味有不少不谋而合之处,因而这类宋瓷作品自19世纪末以来即长期受到西方藏家们的青睐。

这件官窑笔洗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通过弗雷彻艺术基金于1924年所购得。这个艺术基金缘起于埃塞克馈赠给大都会的艺术藏品。弗雷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大银行家和美国东岸铁路公司的大股东。他1917年去世,所藏近300件藏品全数遗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古代埃及、伊斯兰和东亚的艺术品,当年的市场价值就达300万美元之巨。

大都会博物馆不仅专门开辟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画廊,还设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弗莱彻基金,用于该馆艺术品的购藏。这件官窑笔洗被纳入大都会之际,也正是现代艺术在西方兴盛之时,不难想象购藏者的审美取向可能多少会受到当时艺术风潮的启发。

南宋龙泉窑瓷器

非官窑器的类型中,陈列最多的要数龙泉窑的青瓷器。这与西方收藏家长期对青瓷情有独钟很有关系。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历代青瓷,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比较可观的。这次陈列的7件龙泉窑瓷器,在器形、釉色上都颇具代表性。由罗杰斯基金购藏的龙泉窑胆瓶(图上中),其器形在宋代不太常见。

瓶口稍稍外翻,从瓶口往下稍作收敛后慢慢在瓶身的腰部向外扩张,在接近瓶底时形成一个近乎扁平的器身,然后突然内收,这样使瓶身看似坐立在一个稍高的大圈足上。整个器形舒畅优美。施釉的控制也十分精到,但在瓶口、瓶底部位,尤其是瓶身的一侧,出现大块的不规则黑斑和线纹,不像是陶工故意所为,而可能是施釉过程中出现的意外。

龙泉窑瓷器

双龙耳直壁瓶(俗称棒槌瓶,图左四)

明洪武釉里红菊花纹碗

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瓷盘

直径45.7cm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元代青花瓷盘,按陶瓷学者的定名习惯,应叫“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瓷盘”。盘体很大,盘壁缓弧,折沿圆口,形体优美,质地细腻,保存完好。盘内壁通体饰白地青花,内外共三层,盘腹两层,折沿一层,以弦纹间隔。盘中央主题纹样为鱼藻纹,浮萍之下水草中间,一条体态肥腴的鳜鱼(也称桂鱼)正在畅游,张口摆尾,背脊刺骨高耸,显示出这是一条健壮味美的南方名贵淡水鱼。这是元代文人绘画山水花草题材在瓷画上的反映,注重生态环境,强调生活情趣,讲究艺术意境,展示缤纷墨彩,鲜活可爱。

鱼藻主题纹样外圈是缠枝莲花纹,六朵根盛叶茂的莲花围绕鱼藻纹展开,相互缠绕,同中有异,既有浓郁的装饰韵味,又深化突出了主题纹样,两者相得益彰,交相映辉,成为元代青花的经典纹样装饰。折沿部分为菱形辅助装饰纹带,空白菱形纹内以点青方法点出四瓣花朵,与内圈的白地青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变化,处处显示出元青花绘画艺术的娴熟。盘青花纹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既有高超的绘画技艺,又有元代工艺美术的装饰技法,是画家与陶瓷艺术家的联袂杰作。

盘是元青花瓷的典型品种之一,从尺寸上看,有大中小之分,从口沿上分有折沿、敛口、菱口之分。大盘多为折沿盘,口沿分菱花和圆口两类。大盘形体较大,一般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最大的近60厘米,以口径45厘米左右的盘比较多见。元代青花大盘国内收藏的比较少,仅见数件,地下出土的也不多见,而国外收藏反而多,总数超过百件。

收藏元青花大盘的主要机构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及伊朗阿迪比尔寺最为著名。除此之外,日本、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博物馆也有少量收藏。元青花大盘主要收藏于伊斯兰国家,这可能与十三、十四世纪中亚、西亚伊斯兰世界上流社会的日用高档瓷器大量需求与饮食习惯有关,大瓷盘可陈放大量食物,方便众人围座食用。这表明元青花大瓷盘可能更多的是外销。

一些元青花大瓷盘绘有伊斯兰艺术风格纹样,应是来样加工的定烧外销瓷。而具有鱼藻纹、牡丹纹等中国元代绘画风格的元青花大盘,可能主要供元代皇室和蒙古贵族使用,元代汉族显贵较少使用大瓷盘,他们更青睐青花小盘、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罐等器皿,与汉人饮食方法、居住方式、家庭陈设及审美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元青花玉壶春瓶

高28.6cm

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

高24.1cm

(左)元青花缠支花卉带盖梅瓶

高44.5cm

明宣德青花龙纹罐

高48.3厘米,直径48.3厘米

明宣德青花莲瓣纹瓷碗(左)

纹明宣德青花缠枝纹瓷碗(右)

左直径21cm,右直径28.6cm

明宣德云龙纹青花瓷盘

直径20.6cm

宣德龙的凶悍威猛,此盘可窥一斑

明海水瑞兽纹青花罐

高35.6cm

这个大都会博物馆没有给出具体断代,年代只标明十五世纪中叶。

明代成化至嘉靖青花瓷盘

明正德青花瓷器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高23.2cm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秾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曾盛极一时。嘉靖官窑五彩器的盛行,可能与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辟邪有关。据《明史》记载,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就在景德镇御窑烧造供内廷醮坛用的瓷器3万件。

THE END
1.粤博上新“瓷器上的釉色”展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中国文物报记者 翟如月 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古代艺术系列”原创展览之“绝美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对观众开放。 本次展览精选200多件馆藏颜色釉瓷器,包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71811
2.中国国家博物馆(七)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一个必须参观的展厅就是《中国古代瓷器展》。这里既有流传千古的传世品,又有出处明确的考古遗物,品类丰富、时代序列完整,基本囊括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瓷窑的典型器物,能够全面呈现古代瓷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演进脉络。 在参观了《古代中国》和《中国佛造像》后,我来到了这个让我心驰神往的《中国古https://www.meipian.cn/55wjg1mb
3.中国民族报瓷器,何以代表“中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明正统青花麒麟纹罐 天津博物馆藏 瓷器历史: 一部形象的中国史 “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产物。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天工开物》中对陶器的定义为“水火既济而土合”。中华先民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中,https://www.jci.edu.cn/info/1059/46043.htm
4.世界性标志建筑“南海一号博物馆”28日动工世界性标志建筑“南海一号博物馆”28日动工 “南海一号博物馆”本月二十八日动工广州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机械设备将在二十日前入场 昨日,阳江市文化局冯局长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举世瞩目、被称为海上丝绸博物馆的“南海一号博物馆”将于本月28日在海陵岛十里银滩动工。https://house.dbw.cn/system/2005/12/12/050208692.shtml
5.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瓷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大类,既有流传千古的传世品,又有出处明确的考古遗物,品类丰富、时代序列完整,基本囊括各个时期不同瓷窑的典型器物,能够全面呈现古代瓷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演进脉络。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丰厚典藏,遴选3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精品,隆重推出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览,通过源远流长、瓷艺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2304gdcq/
6.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标识获奖名单公布瓷片是文化的碎片,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片钧在身”,而博物馆是编织文明展示的场所。 标志以瓷器碎片为底图,以“钧”古字篆体构成反白字体为前景,有如钧官窑印玺。 官印造形,可以显示禹州钧官窑为宋代官窑之地位。 采用瓷片造形更具原创性,古模质感更具亲和性。 http://www.visionunion.com/articles/201104180027.html
7.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本次展览:「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是次展览以探寻中国青花瓷器的源流发展为脉络,涵盖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九十余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九十余件进行对比展览,力求解码中国青花http://www.polyartmuseum.com/productinfo/1374275.html
8.当意大利“大理石之都”卡拉拉遇到法国“瓷都”利摩日这里最著名的博物馆当属利摩日国立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845年,以收藏家Dubouché 先生命名,他去世前将所有瓷器藏品捐给了利摩日市政府。作为法国顶尖的瓷器博物馆,它完整地展示了利摩日出产的共12000件搪瓷与陶瓷等馆藏瓷器,既有德国梅森, 英国王家道尔顿,皇家伍斯特的精品,也有部分中国瓷器的展出。 https://city.cri.cn/20230520/b748e8b0-8d54-bcea-aa1d-315df1df12ec.html
9.广东省博物馆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盘以飘卷的丝带花卉纹作边饰,盘中心绘徽章纹。徽章纹瓷器又称“纹章瓷”,是由欧美国家的皇室、贵族、社团、城市、军队首领等把象征或代表自己权力、地位、身份的徽章图案,烧制于定做的瓷器上面,作为自己独有的标志。最早的纹章瓷是在明晚期由欧洲人向景德镇定做的青花瓷。18 世纪广彩瓷器也大量https://www.gdmuseum.com/cn/col49/148371
10.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海南省博物馆: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青白釉花口凤首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看起来很像青白玉。口部为四瓣花图案,象征凤冠,径部被装饰城凤首形状,凤首后部呈钩状,恰似凤凰的羽毛。此凤首瓶是中西方文化进行交融的一件产品,将东方的韵味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件不可多得瓷器珍http://www.qvip.net/article-6236
11.通州区“四史”宣传教育活动之《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为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通州区博物馆承办的《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正在进行线上展览,邀请观众走进云展厅,了解各个博物馆的简要发展,以及http://bj.wenming.cn/tzh/wmcj/202205/t20220519_6382550.shtml
12.明尼苏达州工业博物馆之旅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参观红翼瓷器博物馆(Pottery Museum of Red Wing)来了解这个临河小镇的历史以及它的收藏品等等。博物馆声称其拥有一个超大型号的瓷器,容积超过70加仑。该博物馆在2014年扩建时候,把这个大型号的瓷器放在红翼瓷器市场(Red Wing Pottery Salesroom)门店的门前。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72722.html
13.南京博物馆作文(通用3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京博物馆作文 ,欢迎阅读与收藏。 南京博物馆作文 篇1 今天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南京博物馆参观。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0415204510_1747768.html
14.德国瓷器历史:“皇上,有个人说他能造出金子!”这个像剪刀一样蓝色双剑标志,就是18世纪德国人破译瓷器烧制技术之后,打造的德国皇家瓷器品牌——麦森瓷器。 迈森的瓷器工厂和仓库遗址 迈森的瓷器工厂和仓库遗址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欣赏在麦森的瓷器博物馆里展出的麦森瓷器吧。最为人们赞叹的是,麦森的每一件瓷器,都完好保存着制作的模具。 https://www.jianshu.com/p/cacc23789396
15.荷兰“景德镇”如何靠中国瓷器红遍全欧洲高156厘米,底座为边长38厘米的正方形,共分为11段,通体蓝白色,遍布花卉、狩猎、乐器演奏等纹样,产于1692 – 1700之间。这件杰出的工艺品就陈列于荷兰国立博物馆的代尔夫特瓷器展厅,与伦勃朗的《夜巡》和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并称为荷兰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https://m.haiwainet.cn/middle/457001/2016/1201/content_30535162_1.html
16.邯郸市博物馆出土有绘画生动的白地黑绘龙凤大坛、鱼藻盆、带“仁和馆”等铭文的四系瓶、磁州天目器及大量黑白釉碗、盘、罐等生活日用品,为滏阳河流域彭城窑的分期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天,这里已经建立了“磁州窑盐店遗址博物馆”(盐店遗址博物馆照片),为海内外磁州窑爱好者提供个一个欣赏磁州窑艺术的文化殿堂。http://www.hdmuseum.org/Home/abouts?id=-18567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