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

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方寸之间”远不止方寸,“小小物件”里有大大的天地,能够让我们在知史溯古中明鉴知今。

当前,各地文博热掀起热潮,“到博物馆去看看”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博物馆里既可以感受中华文脉之“大”,也可以品味时代变迁之“快”,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发展之“新”,这些不同的“姿态”让博物馆焕发出持久的吸引力,点燃文化自信之火。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新华社记者唐文豪7月22日摄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为之注入“新鲜血液”。借助智慧屏、AR眼镜、三维扫描技术,让这些文物在光影交错、情景演绎、现场体验中“开口说话”,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融入市集、演艺、非遗展示、主题邮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让“冷冰冰”的文物充满烟火气息,在与公众的互动中更具趣味,搭建起物与人的沟通之桥。《故宫·上新了》采用文物和综艺相结合的方式,揭开故宫的“神秘面纱”,让“无声”的文物实现“有声”传播;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轴》,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仿刻,让图轴有了生命力;陕西历史博物馆把考古现场做成虚拟展厅,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繁复而精密的修复工作……这些博物馆+的方式,让文物触手可及、更加亲民,不但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距离的隔阂,还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博物馆的魅力,还在于会“整活”重“社交”,一件件新奇可爱的文创产品成功俘获了无数颗心,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密友”。以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上架3个半月就售出14.5万个,成为近20年来国博文创“销冠”。故宫博物院里“纵有要事,醒来再议”的午睡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河南博物院以商代“妇好鸮尊”为原型的立体拼装积木“花式出圈”……文创赋予了传统文物更鲜活、更时尚、更社交的文化表达。为了买到心仪的博物馆文创小物件,有人排最早的队,有人为之奔赴千里,有人把收藏这些物件当成爱好,越来越多文创产品出圈,释放出强大的“磁吸力”。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博”览古今6图速览我国博物馆建设成绩单博物馆场馆数量逐年增加、总数排名世界前列、免费开放率超过90%……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持续“升级”,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记忆,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的文明故事。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之际,通过6张海报,一览我国博物馆如何更好融入百姓生活。https://www.cznews.gov.cn/newweb/2024zhuanti/whzgx/2024-05-24/110096.html
2.美学.家具中国文人王世襄先生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传颂2009年6月,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授予他 “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 荣誉称号 这个荣誉,晚到了几十年 此时他已经重病在床 无法接受任何荣誉了 他去世前只有一个愿望 就是把那只菜筐 放在他和妻子的两个墓穴之间 代表“生死永相匹” 这位穷其一生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83756_1115472632.html
3.变化·西藏这十年梁俊艳:蓬勃发展的西藏博物馆事业近年来,“文物热”“考古热”“博物馆热”蔚为风潮,西藏博物馆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西藏博物馆事业的迅猛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一个缩影。西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承载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巨大发展变化的记忆,发挥着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中国西藏网 剪辑/赵振宇 拍摄/陈浩http://media.tibet.cn/wap/video/p/20221016/1665923030116.shtml
4.中国这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2022-09-08 14:41:51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情况 2022-08-31 11:04:41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十年下降 防灾减灾救灾https://news.e23.cn/content/cpc20/zggcdqgdbdh20sn/
5.快马扬鞭再奋蹄——这十年,中国网络文艺走上繁荣发展快车道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文艺事业格局一新、气象一新、境界一新,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的十年。 十年来,中国网络文艺伴着新时代的春风,扬帆远航,乘风破浪。近日,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https://www.wzu.edu.cn/info/1321/40746.htm
6.陕西历史博物馆这十年:守正创新担使命踔厉奋发铸辉煌历博人将永远心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对表“推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使命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昂扬的斗志、强烈的担当、创新的实践和过硬的本领,守护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开创未来,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https://www.ishaanxi.com/c/2022/0930/2595576.shtml
7.2024至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docx近年来中国博物馆行业整体规模自2014年起,中国博物馆行业的整体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至202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突破6000座,较上一年度新增超过500家博物馆,显示了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博物馆的面积、藏品数量以及接待参观人数均呈现显著增加。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公众文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508874.html
8.青衿之志薪火相传九十成林十年新绿创新发展理念引领行业新实践 进入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为文博行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对博物馆业态模式演变提供了广阔空间。南京博物院依托中国文化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大背景,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意义的创新创意尝试,成为行业发展的领跑者。 http://sanyamuseum.com/a/2/2023/1107/4257.html
9.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9月28日,“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 摄 9月28日,“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 摄 https://www.cnwomen.com.cn/2022/09/29/wap_99259773.html
10.文旅这十年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速美术馆参观人数稳步增长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十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速,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物藏品更加丰富;全国美术馆硬件设施情况有效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参观人数稳步增长。/e3pmh1nnq/f3pt9j5tf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十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速,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物藏品更加丰富https://m.huanqiu.com/article/4A6kLL79jep
11.2024至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docx自2014年起,中国博物馆行业的整体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至202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突破6000座,较上一年度新增超过500家博物馆,显示了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博物馆的面积、藏品数量以及接待参观人数均呈现显著增加。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公众文化需求的增长和博物馆服务创新等多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1/8122050062006125.shtm
12.博物馆这十年:如此深厚又如此青春——中国青年网从2012年至2019年的7年,故宫总是在不断刷新参观纪录。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超过1933万人次,是世界上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56%,80后、90后、00后成为参观故宫的大多数。 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只是这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收藏着泱泱华夏文明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8/t20220824_13944489.htm
13.《这十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广泛宣传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联合出品《这十年》一书。 本书选用生动反映新时代十年重大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zz/202212/t20221215_257842_wap.shtml
14.岱庙资讯文博快讯这十年丨张家川县博物馆:十年发展风雨兼程,十年辉煌与古为新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客,来张家川,参观张家川县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 从马家塬出土的战国马车到文物,从丝绸古道遗迹到东汉摩崖石刻,通过一系列实物展示和历史故事讲述,张家川的过去与当今,都跃然眼前,如此深厚,却又如此青春。http://www.daimiao.cn/contents/129/11791.html
15.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旨在明确未来十年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十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各地区各部门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https://www.66law.cn/tiaoli/63034.aspx
16.我们这十年丨用文化之火照亮复兴之路我国在93个国家派驻文化和旅游机构,与157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和旅游合作协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39家……文明交流互鉴蓬勃发展,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10/10/content_25402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