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为何珍贵?原因在此

关于汝窑的传世数目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认为传世不足百件。另一种说法是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汝窑的新发现》中列举了传世汝窑瓷器六十五件,且注明了出处。根据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统计,目前已知传世汝窑瓷器为七十七件。另外根据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传世汝窑青瓷一览」的统计,世界范围内收藏的传世汝窑共计七十四件。

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上海博物馆藏

汝窑之所以珍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在北宋是仅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前后只烧造了20年左右,它用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般美妙,温润古朴,南宋时就有文献记载说汝窑在当时就十分难得。宋元明清以来,汝瓷都被皇宫深藏,视若珍宝,民间因此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北宋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大英博物馆藏

汝瓷以清幽淡远、含蓄蕴藉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天青,这是一种介乎蓝与绿之间的颜色,幽玄,静穆,就像雨过天晴乌云散开后,露出的第一抹蓝。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大英博物馆藏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

宋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口径一二·八厘米底径九厘米高三·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

芥三七七旧藏收贮地:造办处、重华宫厨房

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青,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宋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口径一二·八厘米底径八·九厘米高三·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这)般颜色作将来。”这原是形容后周柴世宗命人烧造的宫廷用瓷,世称柴瓷。可惜的是,柴瓷至今都未曾发现实物。人们不舍得让如此美妙的比喻虚掷,便将它赠予汝瓷。似乎唯有汝瓷,可与传说中的柴瓷同场竞技而毫不逊色。

汝、官、哥、钧、定,宋代五大名瓷中,汝瓷为魁,原因就在汝瓷的天青釉色。汝瓷创烧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但却是在宋徽宗时臻于完美。奉道的宋徽宗以“青”为贵,他献给神仙的祈祷词就写在天青色的青藤纸上,唤作“青词”“绿章”。这种淡蓝色所带来的沁人心脾的静谧感,恰恰契合了道教“静为依归”“清极遁世”的处世哲学。

籠一五八旧藏收贮地:南库底刻“乙”字

如果不是金人的侵扰,宋徽宗与汝瓷或许能延续出更多佳话。然而,北宋末年,宋金之间频发的战事,不仅扰了徽宗的清梦,也终止了汝瓷的烧造。这种世间至为名贵的瓷器,前后仅仅烧造二十余年,留下的存世品极为稀少。到南宋时,已经难得一窥,更别提与宋隔开一个元代的明清两朝。物以稀为贵,汝瓷一直占据宋代五大名瓷的首位,明清帝王趋之若鹜,几乎将散落于民间的汝瓷收藏殆尽,布衣百姓闻所未闻。

宋汝窑天青釉洗及局部口径一三·四厘米底径九·二厘米高三·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宋汝窑天青釉刻御题诗文碗及局部口径一七·一厘米底径七·七厘米高六·七厘米故宫博物院

流传至今,有据可查的汝瓷世间不足百件,且大多散落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多数为清宫旧藏。据推测,在私人藏家手中的汝瓷不会超过五件。最近一次汝瓷的公开拍卖是在2012年,一件葵花洗拍出2亿港元的天价,为香港富商刘銮雄拍得,面对如此价格,一般人只能望而却步。对于大多数收藏家而言,触摸汝瓷的唯一机会,便只剩下汝瓷瓷片了。

THE END
1.260件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瓷作品在北京展出12月21日,“顽石过山—陶瓷上的中国传统色”高温颜色釉瓷作品展在北京角楼图书馆开展。展览展出260件颜色釉瓷作品,均由景德镇的非遗匠人采用瓷都的传统制瓷工艺烧制完成,涵盖了白釉、青釉、绿釉、红釉等10大类别,共计72种中国传统色。图为市民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21A078DI00
2.汝窑瓷器图片汝窑瓷器素材汝窑瓷器图片下载汝瓷茶杯茶盏特写 汝窑水盂 国博文物 瓷器 汝瓷洗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宋代),宝丰县清凉寺出土 汝窑水盂 汝瓷茶杯茶盏摆放在木桌面上特写 北京首都博物馆文物 静物茶具:汝瓷茶杯 茶杯 国博文物 瓷器 汝瓷瓶 传统茶具汝瓷三才杯盖碗茶杯特写 北宋汝窑汝瓷文物:天青釉莲花式温碗 仅限资讯https://www.vcg.com/creative-image/ruyaociqi/
3.转载世上到底有多少件汝窑瓷器?图七 宋汝窑豆青釉瓷洗(1981年汝州市骑岭乡十里铺村宋墓出土,现藏河南省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 图八 汝窑瓷器器型分析图 (三)汝官窑瓷器铭文分析 乾隆皇帝有着一定文学素养,又风雅好古,做了不少关于瓷器的御制诗,有的把它镌刻在瓷器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带有乾隆御制诗的瓷器约有300件,汝窑瓷器有22件琢刻https://m.douban.com/note/844262561/
4.日私人收藏北宋汝瓷将在港拍卖估价8000万记者了解到,尽管世界上的博物院数以千计,但能藏有宋汝瓷者不足10家,这几家博物馆的馆藏汝窑传世物总计为67件,也有说法认为不足百件。台北故宫是汝窑瓷器最集中的地方,现有21件,其余则存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 冯小琦指出,除了汝窑瓷器外,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所存的官窑瓷器加起来有几百件,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20306194884861.html
5.绝美传世汝瓷,一辈子拥有一件,足矣!凤凰网凰家尚品汝瓷烧制工艺在宋金交战的兵荒马乱中失传,前后仅仅存在二十余年,如同烟火流星一般,在历史上一瞬即逝。 失传数百年的汝窑,在明清两代皆有仿烧,却均以失败而告终。 恋古成癖的乾隆帝还曾写诗赞叹汝瓷,“珍逾夏商鼎,少贵似晨星。”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仅存约70件汝瓷,被中、英等国的博物馆所收藏成为镇馆之宝。https://mall.ifeng.com/c/8Yl3vNWcmv8
6.故宫博物院馆藏汝窑瓷器精选从文献记载来看,汝窑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时间在北宋晚期,有学者推测大概只有20年或40年。由于烧造时间短,致使产品流传至今的不多,从公开发表的资料看,传世品不足百件。已知传世汝窑三足樽式炉仅3件,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和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汝窑天青釉碗,宋,高6.7厘米,口径17.1厘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964280838659214&wfr=spider&for=pc
7.《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以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和明清时期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汝窑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所得瓷片和品、窑具及从其他博物馆和文博单位商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世品,以求较全面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及明清仿汝窑(釉)瓷器的面貌。https://www.dpm.org.cn/journal_detail/247467
8.河南农民红薯地里挖出价值上亿的汝瓷,全球仅此一件1986年,消失近千年的汝官窑终于露出了蛛丝马迹:宝丰县清凉寺一位农民的红薯窖塌了,露出了一个完整的汝瓷洗。凑巧,当时全国古陶瓷研究会议正在宝丰县召开,经过与会专家鉴定发现,这只洗的外型、釉质和博物馆中珍藏的极其相似,它就是汝窑官瓷!原来,专家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汝窑就在这里!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04903
9.各馆藏汝窑瓷器一览“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众瓷之魁”、“瓷中之冠”之称,汝瓷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宋、明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https://www.360doc.cn/article/33099924_1033252173.html
10.那些不为人知的汝窑瓷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期出版专著(北京,2015年,页260-305),以上列著录为基础,增添多件馆藏汝瓷,其中多数于1923年大火中受损,因而早年未曾著录出版。此名单共录全球90件汝瓷,但其中四例应可剔除:北京故宫2001年购藏之一件鹦鹉形残片(北京,2015年,图41);一件采集自宝丰清凉寺后捐赠予上海博物馆之笔洗,该洗为汝官窑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920/4246113.shtml
11.汝瓷:飞翔的青精灵有着“当代瓷圣”之誉的冯先铭和全国150多名古陶瓷专家学者参加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汝瓷博物馆收藏北宋官窑民窑烧制的汝瓷以及其它窑口的瓷器共823件。展出窑炉模型和各种辗碎匣钵、垫圈、支钉、火照(即试烧片)及各种原料和实物,反映了汝瓷的烧造工艺技术。http://www.ruci.net/show.aspx?id=370&cid=51
12.汝窑青釉洗中国国家博物馆汝窑器表面有细小的开片纹,俗称“蟹爪纹”,制作工艺为“裹足支烧”,底部满釉,有细小的“芝麻钉”,并刻“乙”字,是为划分瓷器等级而刻,一些器物留下了“甲”“乙”“丙”“丁”等字。与此器形制、大小相同的汝窑青釉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外底都刻“乙”字,外底刻乾隆御制诗的,为“台北故宫博物院”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csp/202203/t20220307_254173_wap.shtml
13.文物传世汝窑器型之研究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汝窑三足弦纹樽 二、传世汝窑瓷器数量 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已有“近尤难得”之记载,流传至今的产品数量更为有限。从公开发表的情况看,传世完整器不足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汝窑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82c2b8a3-9c8e-4f08-b297-4bb132e5805b&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14.景泰蓝紫砂瓷器名家字画定瓷交易平台北京众鑫宇盛北京众鑫宇盛业务覆盖名家书画、瓷器、紫砂壶、景泰蓝收藏、贵金属、玉器等多个领域,以更专业,更前瞻的理念为天下藏友提供最贴心的服务。http://www.zhongxinyusheng.com/index.php
15.捐赠故宫文物被“总裁朋友”借走不还?警方介入2017年,“谢某”提出想请汪先生拿出一部分藏品由两人共同成立博物馆,但因“谢某”看重的几件藏品已被汪先生许诺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成立博物馆一事作罢。后来,“谢某”再次提出,希望借汪先生的9件宋代瓷器用于展览。为表示诚意,在借出第一件藏品后,“谢某”分两次向汪先生转账共计4000万元“保障金”,并保证藏品绝https://m.allnet.cn/jrzx545/wap_doc/25417853.html
16.五大名瓷之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瑰宝,其市场价值不言而喻。从北宋流传至今,“五大名窑”传世瓷器极为稀少,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集美博物馆等博物馆。 宋代瓷器在海外的收藏以日本、英国和美国居多,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精品。日本对http://m.taoci52.com/t/16681.html
17.一阅千年.汝窑展11:佛首圣光.国宝汝窑佛头欣赏!科检:展览之前对这件汝窑佛首进行了多种科学检测,证明这是一件烧造于北宋时期的瓷器,汝窑佛首国之珍宝。 这件北宋汝窑佛头为清凉寺窑口,佛头高度38厘米,天青釉色,支烧工艺。 这件北宋汝窑佛头,相对于海内外博物馆及两岸故宫所收藏的汝窑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国宝级的重器。国宝在民间,民间有国宝。 https://www.meipian.cn/23kkm39g
18.汝窑博物馆~汝瓷的艺术天堂宋朝是东方古建筑、瓷器绘画等艺术达到高峰此处不接受反驳,而且还有一个被皇帝耽误的艺术家徽宗,虽然最后死的很惨,但是他瘦金体和画作确留了下来;雨过天晴云破处诗意色彩的汝瓷也在全国的各大博物馆给我留下瑰宝! 说到汝瓷不得不说古代的五大官窑-汝哥钧定官,汝和钧分别在河南,汝窑在河南的汝州南部宝丰的清凉寺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419856
19.北宋汝窑瓷器价格(汝窑瓷器为什么这么贵)根据现有资料的统计,目前记录在案的汝窑瓷器,全世界仅有67件。而这67件中的绝大部分都收藏在博物馆中,与民间收藏市场隔绝开来。其中台北故宫是现存汝窑瓷器数目最多的博物馆,目前的统计是其中收藏了21件。而剩下的大部分瓷器也悉数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大博物馆中,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等。https://www.yadao8.com/taocizhishi/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