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

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之光。而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

“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近年来,文博游成为新风尚。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他们看展览、买文创,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观众走进国博,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

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

踏入国博,纵观古今,横览中外,从红色历史到古希腊艺术生活,观众在百年国博中所获得的是兼容并蓄、多元丰富的展览体验。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目前国博最火展品之一。暑期、国庆等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数百米,有时队伍甚至从明清展区排到辽宋夏金元展区,呈现“穿越千年只为来看你”的动人画面。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博在中央大厅策划举办“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从“CCP”字样的早期党旗、福建平和农民暴动红旗,到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的升旗过程,再到海岛民兵王继才夫妇驻守孤岛32年的两人升旗仪式、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上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红旗故事,如画卷般铺陈开来,书写着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李文姬摄

在“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中,观众一边品味着玫瑰、莎草、没药等古希腊人使用的香料,一边感受东西方审美差异和共通的对美的追求;在“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中,观众可以体悟艺术作品的修复之美、新生之美、交融之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卡拉瓦乔的艺术与时代;在“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138件(套)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珍藏呈献给观众品鉴。这些琳琅美器和日用物品,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曾经见证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百态,而其自身又承载着文化与艺术之美。

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创产品是展览的重要延伸。文创产品展区也被视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当之无愧的“销冠”。

为求一“冠”,国博排起长队。

澎湃新闻从国博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实现了由文化到经济的攀跃。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而文创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周边产业就业,国博文创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1000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表示,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览蕴含的丰富内涵,推动展创结合,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展览记忆和历史文化带回家。

护史、藏史、弘史

国博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

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博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

为国护史,国博“三管齐下”。

2024年,国博在确保藏品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深入开展藏品整理研究,为各项业务提供坚实保障。组织馆内外专家同步开展馆藏定级工作,持续对馆藏大藏经、石刻文物、碑帖、铜佛造像、考古发掘品类文物等进行系统整理。审定各门类文物3.3万余件。目前已完成青铜器定级2149件、瓷器定级18642件(套)、杂项定级1099件、革命文物定级1861件(套);国博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得到了深度结合。目前国博已经拥有一支50余人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文物保护队伍;此外,为配合“数说犀尊”智慧展览,国博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等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首次对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国藏史,国博全年征集。

2024年,国博积极开拓古代文物征集渠道,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记忆中国等重大项目,逐步构建外国文物征藏体系,藏品征集工作总体取得较为显著成绩。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共征集国内各类实物资料1268件(套)。同时,积极开展外国文物征集工作,全年征集域外文物1074件(套)。

今年6月,曾任毛主席卫士的张景芳同志特地从沈阳来到北京,亲手将毛主席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捐赠给国博。怀着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张景芳同志60年来一直将此幅作品珍藏在家中,如今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毅然决定将其捐赠给作为国家最高收藏机构的国家博物馆。

为国弘史,国博成为大讲堂。

在2015年2月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今年,国博以一天接待400—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千余场次,服务学生3万余名。

采访活动当天,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告诉记者,这次来国博研学她最感兴趣的文物就是玉琮。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就是以此为原型,从那时起她就对玉琮和良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细细观察文物上的花纹和纹路,品味它们的价值所在和历史意义,就像是在和它们对话,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张竞文说道。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1950年,一批中国留学生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从美国启程回国。一张在船上的合影,记录下了当时的重要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百年国博遇到“文博热”澎湃号·湃客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2024年国博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同比增长10%。暑期,国家博物馆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国庆假期,国博预约最高峰日达121.6万人,7天平均每天约有95.4万人预约。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5
3.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从红色记忆到古希腊艺术生活,纵观中外,观众在国家博物馆获得的是兼容并蓄、多元丰富的展览体验。 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 朱晓云:今天在国家博物馆中,您还可以闻到古希腊的味道、香气。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多元的、多维的立体式的展览体验。 走进国博,看过展览,观众也爱上国博。他们倾听着文明故事,汲取着精神力量。也https://www.cprt.com.cn/culture/pc_content_183596.shtml
4.文化中国行一眼千年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文化中国行 一眼千年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2024-12-09 23:03:4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胡君颜 分享: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荷兰海牙住宅楼爆炸事件已致6人死亡 2024-12-09 17:05 韩国警方传唤调查防间谍司令官吕寅兄 2024-12-09 17:06韩国政坛动荡 以外长称在叙驻军是https://news.cri.cn/20241209/511711c0-5420-e82f-d899-46ed1fdecd8a.html
5.文化中国行丨排长队看展览买文创国博到底有啥在呀?视频他们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买文创,感受人类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领略古今中外璀璨多元的文明永恒的魅力。 每天早9点,国家博物馆开馆前,入口处总会排起长龙,从祖国各地前来看展的青年人,脸上满是期盼和兴奋。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为了一个小愿望——拿上国博文创销量冠军凤冠冰箱贴,再去和国宝级文物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0/8410084.shtml
6.国博故宫轮番推出新展览外交部:国际社会有权利要求彻查"北溪"管线爆炸事件 文化“两创”丨在传承文化中开启乡村振兴之路 《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周琦事件”新疆队选择硬刚 留给篮协的时间不多了 温州特斯拉失控 家庭购车买特斯拉好吗 圈起来~本赛季最后一次洛城德比将于4月6日上演 我市举办《工人雷锋》主题展览 刘http://www.taojindi.com/doov/tjdksxcqx6een/
7.校园展会范文11篇(全文)据了解,商务部每年会选择一些带动效应好、行业影响大、专业特色鲜明的展会进行鼓励和支持,旨在发挥重点展会示范效应,引导展览行业健康发展。近两年来中小企业的参展次数处于增长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务部针对展会中的中小企业会有30%以上的财政补贴。 国博会展综合体正式冠名为国家会展中心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3zzvkc5.html
8.不忘初心新长征展览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和“长征画卷”。通过大量实物,如:红军长征途中使用的武器、帐篷、衣物、生活用品,还有布告、漫画、地图、歌曲诗篇、学习课本、日记手稿、红军家信,以及展现长征的雕塑、珍贵照片和美术精品,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红军在长征https://sfl.pku.edu.cn/xygl/dwgz/zbfc/50418.htm
9.国博2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镇馆之宝国博2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镇馆之宝(上) 1、【陶鹰鼎】 新石器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省华县出土。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2、【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出土。为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https://www.meipian.cn/50y1g14w
10.门票更好约,展览更精彩!2025年国博重磅展览计划公布赵玥新民晚报门票更好约,展览更精彩!2025年国博重磅展览计划公布 总互动 互动率 操作 搜狐号 976https://media.beer/news/108338213
11.探秘!国博最新展览带你揭开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探索历史的迷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我国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推出了一场全新的展览——“文化遗产的奥秘”,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的深处,揭开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场展览,感受历史的魅力。 展览背景 “文化遗产的奥秘”展览是国博继“一带一路”展览之后的又一力https://vip.4vnr.cn/post/10361.html
12.复兴之路,圆梦之路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有感篇4:复兴之路,圆梦之路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有感 博物馆简介 从地铁天安门东下车,能看到马路南面有一座宏伟的大型建筑,这里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12年,隶属于文化部,至今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光辉历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41vu0t9.html
13.聊聊国博的三个新展国博展览现场 很让我不解的是,展览上几只重要的鼎的摆放方式,又远又高,想要看到铭文得有姚明的高度,还得搭配望远镜。还好散落各处的展览和拓片,能把铭文部分补全。给大家补充几张照片吧。 大盂鼎铭文与拓片 大克鼎铭文与拓片 部分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阡陌学社删除。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9797562/
14.展览将回归,武王墩大墓展露真容,2025年国博重磅展览计划公布同时,国博将推出国家展览计划,筹划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安徽淮南武王墩大墓展”“全国大学生设计与创新优秀作品展”“全国农民艺术大展”“向‘新’而发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合国家文物联展”等国家展览,积极推动更多国博巡展走向全国各地。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2/06/139997_54756972.htm
15.免费看大展!国博展览上新啦→国博新展 ?0 1 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 展览日期:2024年7月13日起对公众展出,展期预计3个月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南2展厅 ?门票:免费 需要预约 ?0 2 详细信息 (一)展览内容 此次展览通过“古法新意”“匠心铜运”“雕铜巧技”“艺出新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282036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