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9月开门11项开馆展穿越古今中西

2016年8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新闻发布会在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美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原副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清华美院院长晓波、副院长张敢、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尚刚、原副院长卢新华、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馆长范宝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黄一等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教授、出图文献研究中心刘国忠教授等策展顾问出席会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副馆长杨冬江分别就博物馆总体情况、开馆首展情况进行了发布。发布会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张佐主持。

清华艺术博物馆内主台阶走廊

百年梦想成为现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成,寄托着几代清华人为传承民族艺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心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最早雏形是1926年由清华国学院和历史系共同创办的考古陈列室,用于存放教学和研究使用的考古文物;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后,艺术博物馆项目开始启动;2003年确定由瑞士设计师马里奥博塔担纲建筑设计;2013年,世纪金源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用于艺术博物馆建设;2016年4月落成竣工,并将于9月1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现场

开馆首展精彩纷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精心策划了开馆首展,共七个板块11个展览,分别是:“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

池田亮司多媒体作品《普朗克宇宙:宏观》

展览策划注重历史与人文、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展品中既有公元前13世纪(商代中期)的“饕餮纹鼎、饕餮纹斝、饕餮纹钺(“清华藏珍”展),也有2016年的现代艺术新作《鉎命》、《南极大陆:再循环3》、《大脑动画》(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这些作品穿越上下三千年的历史长河,在同一个展馆中遥相辉映。

“清华简”文献展现场

战国时期的“清华简”与十四世纪文艺复兴绘画大师达芬奇的手稿真迹同台生辉,让中西方文明跨越历史与时空的界限与今人对话。

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现场

“营造·中华”与“清华藏珍”将中华建筑艺术的瑰丽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灿烂展现的淋漓尽致。温情的清华学人手札、经典的美院前辈画作,以及清华美院教师艺术作品,让观众从书信、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等多角度、全方位去体味清华大学深厚的文脉传承与扎实的艺术传统。

梁思成古建测绘手稿展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力图通过展品所呈现的印记使观众能追溯到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寓于平凡点滴的光辉片段,感受到文明发展的辉煌景象和科学进步的蓬勃生机。它不仅是清华园中一处美丽的景观,更是为广大师生、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灿烂历史文明和经典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

清华藏珍之丝绣展厅现场

一座崭新的艺术殿堂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场馆建筑占地约1.5公顷,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高校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博物馆。场馆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先进、合理、适用的原则,满足藏品和展品的陈列与展示、安全收藏与保护、科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业务的需要;空间设计和配套设施符合各项工艺要求,具有适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这也是一座智能化建筑,各类各级系统完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现场

展厅共分四层:一至三层为临时展厅,主要展出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展览。四层为常设展厅,主要展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精品馆藏。本馆现有藏品一万三千余组件,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品等六大类,绝大多数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收藏,以及校友和社会贤达的捐赠。

梁启超书信手札

博物馆还设有观众服务台、导览设备、咖啡厅、艺术品店等辅助设施,努力提供人性化服务,创造舒适优雅的观展环境。门票价格也非常亲民,普通门票20元/人,特展门票60元/人。另有各种优惠政策。

穿越古今中西:详解11项开馆展

1.“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

展览信息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9-13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冯远策展人:尚刚张敢黄一(其金孔吉——商周青铜艺术展)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图书馆

特别鸣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其金孔吉——商周青铜器艺术”展的大力支持

展览简介

本次“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囊括书画、织绣、瓷器、家具、青铜器五个艺术门类,共计五百余组件藏品。其中书画、瓷器、织绣和家具这四个门类的四百五十余组件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本次展览所选藏品既着力体现各艺术门类的完整发展体系,又重点突出名器精品,力求体现馆藏特色。展览亮点四百五十件清华大学经典藏品首次亮相;展览囊括书画、织绣、瓷器、家具、青铜器五个艺术门类。

(1)“清华藏珍”书画展——翰墨丹青10号展厅

书画展有明代吕纪《雪梅锦鸡图》、丁云鹏《洗象图》、祝允明《草书苏轼前赤壁赋》,清代王翬《仿江贯道雪溪唤渡图》、任伯年《苏武牧羊图》,近代齐白石《四季图》四条屏、徐悲鸿《九方皋》等煌煌巨迹。

“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之翰墨丹青·书画

明吕纪《雪梅锦鸡图》

八仙图张路明

明丁云鹏《洗象图》

行书七言诗文征明明

(2)“清华藏珍”织绣展——丝绣撷英9号展厅

展织绣展有明代刻丝凤穿牡丹团花,清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红纱地绣花金玉满堂女氅衣、蓝地刻丝云龙立水长袍等名品杰作。

“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之丝绣撷英·织绣

红罗地绣花金玉满堂女氅衣清

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请乾隆

刻丝凤穿牡丹团花明

(3)“清华藏珍”瓷器展——晚霞余晖13号展厅

瓷器展以清康、雍、乾三朝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为主,如清康熙胭脂水压手杯、清雍正釉里红龙纹油锤瓶、清乾隆青花竹石玉壶春瓶等名瓷精粹。

“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之晚霞余晖·瓷器

胭脂水压手杯清康熙

釉里红龙纹油锤瓶清雍正

青花竹石玉壶春瓶清乾隆

大雅斋粉彩花鸟高足碗清光绪

(4)“清华藏珍”家具展——随方制象11号展厅家具展

有明代黄花梨四面齐琴桌、黄花梨矮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等传世精品。虽篇幅有限,难窥全貌,但仍可看作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众多珍品的一个缩影。

“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之随方制象·家具

黄花梨透雕背板圈椅明

榉木矮南官帽椅明

鸡翅木小圆脚柜清

(5)其金孔吉——商周青铜器艺术展12号展厅

展览将展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品共计62组件,以青铜器艺术的发展脉络分为四个单元: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和更新期。本次展览的绝大多数展品为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其中包括旅鼎、师酉簋等颇负盛名的有铭铜器,也包括马永盉等艺术价值卓越的藏品。

“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之其金孔吉·商周青铜器

马永盉商代晚期

旅鼎西周早期

师酉簋西周中期

2.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2016年12月20日—2017年3月19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1-3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冯远

策展人:鲁晓波杨冬江张敢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特别鸣谢:国家艺术基金

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展览亮点

亮点一:60幅达·芬奇真迹首次在境外最大规模展览;

亮点二:“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展示艺术与科学领域最新的艺术创作。

达芬奇鸟类飞行图示1505

达芬奇带有螺纹后膛的大炮约1485

3.“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展览信息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4号展厅

策展人:杜鹏飞范宝龙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校史馆

特别鸣谢:北京朴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

在清华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名师荟萃、名家辈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前贤往矣,手泽存焉。虽然我辈已无缘一睹风采,亲炙教诲,但是,从他们留下来的信札、讲义、文稿中,仍可感受大师风采之万一。本展览主旨在于通过展出一批有重要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清华学人手札,让观者近距离欣赏、品味大师们的手泽,从而感悟前辈学人的情怀与境界,唤起后辈学子对学术的向往,以及对前贤的景仰与缅怀。

130位著名清华学人亲笔手扎首次集体亮相,清华档案馆珍贵资料首次与观众见面。

王国维赠朱自清蓼园二绝句条幅

梁启超致孔昭焱信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先生挽联

4.“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4号展厅

策展人:卢新华

艺术家:张光宇庞薰琹雷圭元白雪石俞致贞祝大年张仃吴冠中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特别鸣谢: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常熟庞薰琹美术馆张光宇家属庞薰琹家属雷圭元家属白雪石家属俞致贞家属祝大年家属张仃家属吴冠中家属

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

此次展览从已故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家中,精心遴选出张光宇、庞薰琹、雷圭元、白雪石、俞致贞、祝大年、张仃、吴冠中八位对我校专业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且对我国艺术教育、美术创作及艺术设计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和影响,被社会公认的艺术大家。通过他们的经典作品展示一个时代的诗意图景,看到一个独立学派相互关联的总体面貌,并与他们作品跳动的诗心对话,追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和高远人格境界,直至他们的心源之境;同时,让社会各界更进一步看到“清华美术学派”的源流和底蕴,以及这个学派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和意义。

展览汇集清华美院八位艺术大家的经典作品,从一个侧面体现我国现当代多元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与成就。

庞薰琹-地之子

吴冠中巴山春雪(春雪)1983年水墨设色宣纸70X140cm中国美术馆藏

祝大年玉兰花开纸本设色100×208cm1976年私人收藏

5.“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展览信息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策展人:鲁晓波何洁

学院传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

学院传薪集中展示至今活跃在我国造型艺术、设计艺术界的骨干力量,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和毕业生60年来的佳作、力作、新作。旨在以国际视域、发展的角度,回顾学院60年来的发展历程,思贤传薪、总结成果、凝心聚力、谋略未来。

集中展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60年发展的优秀作品,从多学科多角度展示学院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实力。

绘画作品展

雕塑作品展

建筑设计作品展

6.“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策展人:徐虹刘国忠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

“清华简”属战国中期楚墓出土文物,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总字数近6万字,以经、史类经典为主。由于其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到“焚书坑儒”的冲击,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先秦古籍的原貌。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研究简牍形制和古文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览亮点展览对“清华简”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展示,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清华简”的学术价值。

清华简嗤法

清华简金滕

7.“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号展厅

策展人:徐虹庄惟敏张悦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特别鸣谢:中国国家图书馆林洙女士

北京东方紫苑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营造·中华--清华营建学科专题展

展览中展示中国营造学社简史及学术成果,并对梁思成等学界先驱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过程进行扼要梳理,使读者能藉此对感受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梁思成等的学术贡献有更好的了解。

展览将展出较多的古代建筑文献、梁思成的手绘图稿,以及著名古建筑模型,充分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大木作图之宋代木构建筑假想图

河北赵县安济桥(大石桥)隋李春建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梁思成绘

中国建筑主要部分名称图梁思成绘

建馆历史大事记

1926年

清华大学国学院与历史系创办了考古陈列室,用于存放考古文物。

1948年

清华大学成立文物陈列室并筹建艺术系。

1950年

1999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藏品资源,艺术博物馆项目也得以提上日程。

2003年

艺术博物馆进行国际招标,最终瑞士著名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的方案中标。

2008年

成立艺术博物馆筹建领导小组。

2012年

在张朝阳、施锦珊、莫天全三位校友的推动与支持下,艺术博物馆建筑得以破土动工。

2013年

1月,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慷慨出资2亿元人民币,支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建设,本馆因此冠名“黄如论馆”。

2014年

1月7日,经2013-2014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成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并正式颁发《关于成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通知》(清校发〔2014〕1号)。

12月26日,收到吴立波捐赠的“北齐皇建二年比丘道顺仰造像座拓片”、“齐郭世遇造像座拓片”、“汉陶井圈铭文拓片”。

12月2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档案馆、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清华百年书法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12月30日,收到倪明亮捐款2万美元(换算人民币123251元),已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并开设“艺术博物馆发展基金”账户。

2015年

4月8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聘任仪式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出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

4月8日,艺术博物馆召开筹备工作专题汇报会,校领导谢维和、张凤昌、王明旨出席会议,邀请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图书馆、历史系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就首展计划、藏品管理、院系合作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4月8日,牟广丰先生捐赠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先生手书诗词原稿8件。

4月24日,清华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捐赠著名书画家张仃和钱绍武先生的书法作品各1件。

6月25日,深圳望野博物馆捐赠唐代窑绞胎方枕等瓷器共计10件。

7月15日,艺术博物馆召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程建平为王明旨颁发了主任委员聘书,程建平、冯远依次为与会的20位委员颁发委员聘书。

11月,艺术博物馆竣工。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鸟瞰图

2016年

4月24日,艺术博物馆举行落成仪式,校长邱勇、副校长吉俊民、副校长兼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世纪金源集团执行董事、总裁黄涛到场,馆领导、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百余名嘉宾参加。

THE END
1.携程攻略携程旅游攻略,自助游,自驾游,出游,自由行攻略指南武汉博物馆位于汉口火车站前的青年路上,坐地铁到汉口站,然后下车走上最多10分钟就到了,可以说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武汉博物馆实行发票制,而且不需要身份证,即使在十一这里人也不是特别多,没有排队的人潮,博物馆整体面积不大,三层结构,一层主要是文物精品展览,二层是古代历史展览,三层则是近现代武汉的展览。二层的https://gs.ctrip.com/html5/you/comment/2666/50959-sight.html
2.全国最大“私人宝库”,太震撼了!但很少有人知道,马未都除了拥有观复博物馆之外,还拥有一个全中国最大的私人金库。 马未都的这个“私人宝库”叫“观复宝库”,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下。 据说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立之初,观复宝库就已经被设计了进去,它占据了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下五层。面积足足有7000多平方米,与大厦一体浇筑而成,有3万多个保险箱和24间库房https://www.360doc.cn/mip/1105327394.html
3.中国第一高楼的宝座,上海中心还能坐几天?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也在37层,共有四个固定展厅: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博物馆外围有一面生僻字文化墙,是马未都的潜心之作。以活字印刷阳文字模为设计创意,运用金刚喷砂刻字工艺,上面有《康熙字典》中的数百个古汉字。 观复博物馆 https://m.thepaper.cn/wap/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685095
4.北京观复博物馆门票成人票+撸猫看国宝的博物馆(私人的博物馆+家具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观复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布展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陶瓷馆展出的瓷器,为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宋代,我国的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在艺术https://www.mafengwo.cn/sales/9289798.html
5.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原属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57231821799776257
6.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池努奇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在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6000多件。 卢浮宫收藏中国文物3万件以上 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7.举办“明清鼎革与清初陶瓷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随着清朝的统一,到了清初的康熙朝终于得到大发展,官民窑瓷器的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从瓷器的图文装饰就可以看到其巨大的变化。本文以天津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的藏品为依据,分龙纹、花鸟图、鱼藻图、山水图、人物故事图和组合纹图几个方面来对比明末清初到康熙朝的彩瓷,说明其发展变化。https://www.chnmuseum.cn/yj/kydt/202311/t20231103_265385_wap.shtml
8.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建在云端上的「黄金屋」你好呀,我是言琦!我的博物馆系列又要更新啦!这期拔草的博物馆,建造在中国最高的建筑——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 它就是马未都创办的上海观复博物馆。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能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实力绝对不容小觑,真正的富贵迷人眼!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https://livchan.cn/guantiandi/10518.html
9.美术学院在中国嘉德拍卖二十周年之际,由国家博物馆和嘉德拍卖公司联合主办的“‘承古融今 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于11月10日于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囊括了嘉德成立20年以来所拍出的近400件文物艺术精品,也是在当时屡创拍卖纪录的明星拍品,分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https://art.cnu.edu.cn/zgyzscstbg/62793.htm
10.读懂广州·粤韵丨昔建博物馆开风气今与城相融领潮流当年,全国仅有10座博物馆,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是其中之一。新开张的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楼分五层,第一层陈列革命伟人烈士遗像及其纪念品,第二层陈列两粤名人字画,第三层陈列动物标本,第四层陈列植物标本,最下一层陈列矿物标本”。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馆名和门口“五岭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晚望,白云犹是汉时秋https://www.gdtv.cn/article/2c3dc719eb2a627d8dade63a6d635016
11.金立言:明末清初的景德镇民窑人物题材瓷器例如,上海博物馆的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青花“十八罗汉”图香炉(图 5)、私人藏家的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青花罗汉图棒槌瓶成对、故宫博物院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青花山水图花觚等皆为好例, 青花发色无不呈现出层次丰富、明艳悦目的“蓝分五色” 效果,极具水墨绘画的妙趣。http://icrc.hbu.cn/cgzs/14302.jhtml
12.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排行榜国内藏品最多的博物馆盘点→MAIGOO全国各省市博物馆 每次去博物馆,经过参观博物馆内的文物,我们往往能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文物的数量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大吸引力。那么你知道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有哪些吗?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私人博物馆是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国内馆藏文物最多的国有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藏品https://www.maigoo.com/top/42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