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推荐逛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0件镇馆之宝抢先看,纯干货)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20陕西

你好呀,我是八千~

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上海博物馆十大最值得一看的宝物,涵盖青铜器、瓷器、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由于太过宝贝,商鞅方升已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看完心动的可以把它排进你的旅游规划中~

01

大克鼎

所处时代:西周

器物规格: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

出土地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

大克鼎,与国家博物馆之大盂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毛公鼎,被誉为晚清“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克鼎仍与大盂鼎同为有铭文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两件,至为尊贵。

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记载了作器者为“克”,他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周王授予克的职责是上传下达命令。

大克鼎是西周中期圆鼎的典型式样,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腹略鼓而呈下垂之势,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厚重,充分表现出了青铜鼎威严、庄重的礼器特性。

大克鼎于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后由潘祖荫收藏并捐献给国家。历经战乱,世代守护,最终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02

晋侯稣钟

器物规格:大者高52厘米,小者高22厘米,皆为甬钟

出土地点: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

上海博物馆的晋侯稣钟,是西周时期的重要青铜器,共16件,其中14件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余2件藏于山西博物院。

这套编钟不仅是音乐史上的明珠,更因其上的355字铭文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铭文记录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军参加东夷战争并获赏赐的事迹,对研究西周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

晋侯稣钟由三组不同时代的甬钟构成,显示了西周甬钟演变成形的轨迹,且音律和谐,音域广阔。

2024年9月11日起,晋侯苏钟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完整展出,为期3个月,这是继2002年后,晋、沪两地收藏的晋侯苏钟再次合璧展出,为观众提供了欣赏和研究这一国宝重器的宝贵机会。

03

高逸图卷

《高逸图》卷,又名《竹林七贤图》,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是唐代画家孙位创作的一幅彩色绢本人物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画描绘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四位贤士——山涛、王戎、刘伶、阮籍,他们分别坐于华丽的毡毯上,形态各异,生动展现了魏晋士大夫的高逸风度。

画中人物表情丰富,服饰华丽,配以精致的器物和园林背景,体现了唐代绘画的精湛技艺和时代特色。

该画自北宋以来历经皇室和名家收藏,流传有序,极为珍贵。

04

苦筍帖

《苦笋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该馆的珍贵藏品之一。

此帖以草书书写,笔墨酣畅淋漓,气势磅礴,展现了怀素草书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

帖中内容主要描述了苦笋的美味和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此帖不仅书法价值极高,也是研究唐代饮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其流传历史同样丰富,历经多位名家收藏,最终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05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一幅草书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帖写在绢上,共有两行15字,是唐代摹本,内容为:“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它体现了王献之与友人之间的通信,透露出日常生活的气息。

《鸭头丸帖》的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其笔锋入纸灵巧多变,起笔有顺锋、侧锋、逆锋、藏锋等多种方式,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

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

此帖在历史上曾被多位名人收藏和题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06

子仲姜盘

上海博物馆的子仲姜盘是一件极为精美的春秋早期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子仲姜盘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千克,整体风格质朴浑厚,造型典雅。盘体折沿浅腹,圈足下置有三只立体爬行猛虎作为底座,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形态生动,憨态可掬。

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增添了器物的美感。盘的前后还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为整件器物增添了几分动感。

最为精妙的是盘内的装饰,盘内铸有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生物,包括鱼、龟、蛙、水鸟等,共计31个。这些动物造型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水中自由游动。

其中,有11个是圆雕动物,它们与盘体通过隐秘的垂直轴相连,可以在盘底作360度的旋转。

这种设计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极为罕见,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当盘内注入清水时,这些动物会随着水流的冲击而旋转,宛如生命再现,令人叹为观止。

子仲姜盘内壁铸有铭文六行三十二字,铭文内容为:“隹六月初吉/辛亥大师作/为子中姜沫/盘孔硕且好/用祈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这段铭文不仅记录了子仲姜盘的制作年代和制作者,还表达了制作者对妻子仲姜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铭文的书体工整,文字精炼简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子仲姜盘早年出土后不幸流失海外,后被香港爱国企业家叶肇夫在澳门古玩店发现并以重金购得。

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叶肇夫慷慨地将子仲姜盘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从此,这件国宝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07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上海博物馆藏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是雍正时期粉彩工艺的最高水平代表。

此瓶造型独特,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橄榄,故得此名。

其釉色纯白匀净,釉层肥厚莹润,以粉彩蝠桃纹为装饰,色彩缤纷鲜丽,布局疏朗典雅。

瓶身绘有八枚硕大饱满的桃果和两只展翅翻飞的蝙蝠,寓意吉祥长寿、福寿双全。此瓶线条流畅清新,富有韵律感,既轻巧灵动又不失稳重。

作为雍正时期唯一的一件此类型作品,它不仅是瓷器艺术的杰作,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08

缂丝莲塘乳鸭图

《缂丝莲塘乳鸭图》是南宋朱克柔创作的缂丝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画以彩色丝线缂织而成,画幅极大,色彩丰富,丝缕细密适宜,层次分明,展现了高超的缂丝技艺。

画中描绘了莲塘中游戏的母鸭和乳鸭,以及岸边的白鹭、翠鸟等动植物,生趣盎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品中的所有花卉虫鸟都以实景写生而成,画风受院体画派影响,色泽清丽,线条精谨。

此画无一处补笔,所有的回梭眼都隐藏不露,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画中的题款“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及“克柔”朱文印,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创作意图。

此画不仅是缂丝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南宋院体画派和缂丝工艺的重要资料。

09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馆藏的商鞅方升是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为商鞅为秦国变法统一度量衡时所监制的标准量器。

该方升通长18.7厘米,容积为202.15毫升,器壁三面及底部刻有铭文,记录了商鞅变法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

方升见证了秦国从变法强盛到统一六国的历程,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和商鞅变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铭文清晰,书法古朴,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10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展现了唐代越窑的精湛工艺。

此碗烧造于唐代,由越窑制作,越窑是当时著名的制瓷中心,多次为皇宫烧制贡瓷。

碗的整体形状模仿了盛开的海棠花,器形规整,丰满硕大,碗口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独具一格。

釉色青中泛黄,匀润如玉,显得古朴典雅。胎质细腻,体现了越窑青瓷的高超技艺。

此碗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艺术品,代表了唐代瓷器的极高水平,对研究唐代陶瓷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镇馆之宝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在上海博物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去上博打卡记得去看看它们~

THE END
1.#常识#常识积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盘点来自超格事考教育#常识# 常识积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盘点#超格事业单位##山东事业单位考试# ? ?#河北事业单位# 长图 ?收藏 4 1 ?17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北京超格亨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eibo.com/6404320546/OlZBBkL4M
2.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 ?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 ?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 ?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 ? 中国最受欢迎的十个博物馆以及其镇馆之宝! ?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5621480532/p14f10fc54027018cu0
3.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看你知道几个?澎湃号·湃客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万历孝靖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 中国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万历孝靖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比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4951449
4.镇馆之宝冷知识镇馆之宝冷知识 镇馆之宝听起来就特别厉害,就像每个博物馆的超级明星一样。那关于镇馆之宝有好多冷知识呢。 先说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吧,这可是超级有名的镇馆之宝。很多人都知道它画的是北宋时期汴京的热闹景象。但是你知道吗?这画里有好多小细节特别有趣。比如说,画里有个人在桥上看风景,他旁边有个小https://wenku.baidu.com/view/b3f5d2a5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6.html
5.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安徽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淮大地上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你了解吗?皖中地区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 2010年更名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是毛泽东主席唯一视察过的并就博物馆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ivk_sa=1025922x
6.齐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更有无足只有两环耳的,前人或名为“舟”,其实也是失去了盖的敦。敦多是春秋战国时器,这时器均不厚重,上或雕蟠虺纹,或有金银错。据考订,敦为盛黍稷之器,黍稷宜温,所以有盖。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最初有三足,下边可以烧火,后来渐成短足,以至无足,遂为盛器。https://www.meipian.cn/24f7b65n
7.辽宁博物馆的十大国宝:艺术与历史的交融这篇文章介绍下辽宁省博物馆十件镇馆之宝。首先来介绍下辽宁省博物馆,其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近12万件,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八个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之一,属于中国最顶级的博物馆。 https://blog.csdn.net/qq_46262422/article/details/134287021
8.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馆藏浙江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浙博镇馆之宝盘点浙江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前身为1929年成立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1976年更改为现名。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那你知道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吗?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馆藏,上榜的有越王者旨於https://www.maigoo.com/top/427665.html
9.三大镇馆之宝齐聚“耀世奇珍”瓶底赭彩四字方款“乾隆年制”。这件玉壶春瓶,构图十分精美,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绘画图案取自清代宫廷画家的手稿。此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称之国宝名副其实。 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宋代画家范宽所作《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8422
10.云探馆珠海市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南方plus回顾过去的一年,珠海博物馆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去年11月,位于情侣路旁的珠海城市文化新地标——珠海市博物馆新馆全面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新馆已经接待了观众19万人次,在宣传珠海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品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珠海市博物馆里有啥宝贝?最能代表珠海文化气质的是什么?跟着南方+一起云探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18/c5275530.html
11.汝州青瓷博物馆镇馆之宝汝州青瓷博物馆镇馆之宝。展子虔字画另一位本身也是国画家的藏家程家焕收藏的也大都是当代字画,他指出一些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出生的画家,在市场价值上目前超过明、清画家的作品。 但很多致力于收藏古代字画的藏家,看重的却恰恰是这个“古”字。鉴藏家李先生表示,他就是喜欢古物——也就是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37384.html
12.河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陶瓷类文物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特色藏品,特别是河北境内三大名窑---邢窑、定窑、磁州窑的产品各有风格、各逞其妙;另外,保定出土的一批元代窑藏瓷器也是馆中珍藏。自宋代至现代的千余件书画作品也是河北省博物馆的经典收藏,其中不乏名人、大家之作。另外,馆内藏书5万余册,有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https://www.jianshu.com/p/6860b4221bfc
13.?盘点泉州四大博物馆“镇馆之宝”铁路优先股票及息单(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供图) 泉州发布6月13日讯(记者 吴志明)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昨日,记者采访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相关人士,了解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https://www.qzwb.com/qzfb/content/2020-06/13/content_7045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