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特色展现博物馆时代风采

作者:张妙(山西省艺术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副编审)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科技、历史、艺术、生活等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多的民众已习惯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文脉的厚重绵长。伴随消费者观念转变升级,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传播营销手段迭代更新,博物馆需要更加注重创意和创新,激发出自身活力,将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转化为场馆的知名度、公众的认可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实践创造出无限可能。

如今,博物馆文化需求全面升级,从提供展览到提供文化体验,从单向传递到双向互动,前沿科技让历史与未来跨时空对话。要从馆藏资源数字化、陈列展览网络化、展品管理信息化着手,结合云展厅、云导览、云直播、云培训等一系列线上活动,使博物馆事业与数字经济交汇交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鼓励博物馆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5G、大数据、全息影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的广泛应用,实现文物“活”起来、走出去,重塑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借助新媒体传播矩阵,大力发展数字藏品,不仅能对文物有更直观、更丰富的视觉体验,还能够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购买、鉴赏和收藏。通过数字化技术按比例完美复制文物,让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变成可外出交流的展品。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结合“云游”,观者在交互、沉浸的场景下观展、赏游、“挖宝”,同时,通过大数据精准的宣推,让文化传承的灯火长明。

自故宫文创大热之后,博物馆文创产品让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在文创开发中,创意设计是最重要的一环,既要自然贴切又要实用性强,这不仅是将具有文化特色的图案印在卡片、台历、笔记本、丝巾上即可,还要体现出文化的挖掘、提炼、转换与创新。只有深刻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核,研发出的文创产品才能成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文物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让文物IP更有创意,人们通过文创产品,了解文物的渊源、内涵与寓意,这为文物价值的叙事传达与阐释体悟提供更多维度。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生活新风尚。文博场馆应更为主动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社会资源相互融合,打造新型的多元文化空间,推进“博物馆+”融合发展。

首先,结合传统节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纪念日,积极尝试跨界合作,将民俗非遗活动、艺术市集搬入博物馆,通过整合嫁接文化元素等办法相互借势,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其次,加强与学校、社区、研学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互动合作,有效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促进文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通共融,进一步凸显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再次,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地域、行业特色显著的文化空间,大力推进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和个人博物馆发展,把大量散落在民间的“老物件”呈现出来,实现“大馆带小馆”的一盘棋格局。最后,以特定的主题和特色展品为基础,打造风格化、差异化的文旅体验。在丰富展馆内容形式的同时,可以让博物馆为大众提供可持续的“文化聚合力”和联动的消费场景,进而生发出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后劲。

THE END
1.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时事锐评?网友论坛?宣讲家网博物馆是文化的“储存器”,中华文化的风韵透过陈列的文物得以生动展现,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等着我们去倾听,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有一扇“时空之门”等着我们去开启。那一封封早已泛黄的红色家书映照出先辈的家国情怀,映照出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追求;那锈迹斑斑的步枪让人联想到http://www.71.cn/2024/1206/1250360.shtml
2.中国工业博物馆:展现大国制造的历史记忆地方新闻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精密丝杠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上百个创造中国工业史“第一”的老藏品,都完好保存于这座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内,成为了解中国工业故事http://liaoning.lnd.com.cn/system/2023/09/26/030435359.shtml
3.广西“博物馆热”展现新春浓浓文化味年味十足的民俗展览、精彩绝伦的龙狮腾舞、多种形式的“龙”元素互动……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广西多家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龙年主题展览及民俗体验活动,让广大民众游客体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博物馆里过龙年”,“博物馆热”再度上演。 “龙”元素亮相多家博物馆 http://gx.wenming.cn/zbgx/202402/t20240222_6740861.htm
4.展现新时期博物馆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临汾博物馆作为华夏文明起源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临汾博物馆开放融通的空间设计,气势恢宏的藏展结合陈列,创新灵动的科技化运用,当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令其有着与众不同的博物馆性格,展现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 “最早的 ‘中国’ 在临汾,这是襄汾陶寺遗址四十多年的考古发掘所得到的论证。” http://www.szzs360.com/topic/bwg/77/index.htm
5.在马来西亚槟城,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它展现在马来西亚槟城,有这样一座博物馆,它展现着马来西亚特殊的娘惹文化,体现着曾经的一个时代。这里就是槟城娘惹博物馆(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娘惹,是马来西亚独有的词汇,是一个符号,是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当地人通婚后生下的后代,女孩叫娘惹,男孩叫峇峇。 这座娘惹博物馆,其实是已故华人郑景贵的故宅,是一座融合了https://m.dianping.com/review/543174352
6.博物馆展示设计12篇(全文)当今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可以概括为:艺术与科技知识、人文背景、传播媒介、建筑学、环境艺术学等的结合体, 而设计师则是统筹人员, 将其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大众。 三、博物馆展示设计方法 (一) 复原陈列法 “复原陈列法”又称“原状陈列”, 是国外博物馆陈列类型的“模拟性陈列”和“原状性陈列”, 近些年有人称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tzgchp.html
7.博物馆展示设计(通用8篇)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jak8j0f.html
8.江汉关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文博快车”专列开跑展现博物馆之美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今年也迎来了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响应今年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由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联合共建,武汉地铁集团大力支持,武汉科技报社承办的科普信息化品牌——“江城科普快车” 在地铁2号线开通“文博快车”专列,图文并茂分享了江汉关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和中国地质http://www.jhgmuseum.com/article-721.html
9.博物馆展览说明牌展现新意义湖南博物院博物馆展览说明牌展现新意义 引言:从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遗址出土的圆柱体上的三面文字,博物馆的文物说明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家呼吁博物馆展览说明牌应面向观众,不应成为晦涩难懂的信息“墓碑”。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博物馆无说明牌已成为可能……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5%8D%9A%E7%89%A9%E9%A6%86%E5%B1%95%E8%A7%88%E8%AF%B4%E6%98%8E%E7%89%8C%E5%B1%95%E7%8E%B0%E6%96%B0%E6%84%8F%E4%B9%89
10.邹城:千年瑰宝入藏博物馆展现汉画石文化魅力直播民生邹城:千年瑰宝入藏博物馆 展现汉画石文化魅力 近日,迄今为止国内发现题记文字最多的汉代画像石——文通祠堂题记画像石,入藏邹城博物馆。 据了解,文通祠堂题记画像石,始刻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2013年出土于峄山镇北龙河村,此块画像石一出土以后就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我们看到,整块画像石构图分上、下http://py.jnnews.tv/zbms/p/2017-11/29/593817.html
11.南京博物馆展厅设计需要展现出哪些特色,它的功能有哪些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博物馆展览品不仅仅只展示一种类型的产品,而是多样化的展示。多主体的博物馆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现状。 以上内容就是南京博物馆展厅设计时需要展现特色相关介绍。为此,设计师在设计博物馆之前需要确定博物馆的性质、功能、展示方式等,保证博物馆完美的效果。https://www.haohead.com/special/2020/1107/5603.html
12.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这种陈列方法是通过设置固定或者移动的墙体来悬挂实物展品,既是博物馆陈列的基础设备之一,也是构成展厅的主要展现元素之一。展墙的尺寸和造型根据展陈空间和内容而定,其主要功能是安置悬挂展品,也可对展厅内部空间做分隔,并对观众的参观路线进行引导。陈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第一,文物、标本、复制品类展品通过在展墙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13.国家博物馆推出展览展现“大唐风华”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胡浩)在中国历史的广袤苍穹中,大唐是极为璀璨的一颗星辰。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日推出“大唐风华”展览,通过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展现盛世大唐的风华。 此次展览由国家博物馆与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物局共同举办,展览为期两个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i7bl6fajxKyAVsFQVOdn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