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新闻频道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名。1954年,景德镇陶瓷馆开始对外开放。至2005年,新馆落成于昌南湖畔,定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这座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将“光致茂美”的瓷之华章徐徐铺陈——馆藏5万余件,陶瓷文物占比94%以上,立足景德镇,彰显千年瓷都风采;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现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

一件瓷器,沉淀千年华夏历史;一座博物馆,凝聚勤劳创新精神……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

《说文解字》云:“青,东方色也。”一抹青白之色,代表东方的深厚文化,凝结着盎然生机。

来到常设展宋代展厅,一件青白釉盏托如冰似玉,引人注目。青白瓷胎薄质坚,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闪青,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时称“饶玉”。仰光透视,胎上刻印的花纹可内外透光。

闻名于景德镇的青白瓷,晶莹剔透,以碗、碟、壶为主,体现出秀丽、儒雅的审美情趣。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瓷种类丰富,质地精良,融汇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最具代表性。

“青白釉瓷器含钙量高,高温烧制时,釉的流动性大。花纹凹处厚,凸处薄,釉面厚薄不一。薄处显白,厚处略深,与玉相似。”该馆陈展部主任徐燕介绍,这件青白釉盏托制于北宋,分盏、托两部分,主要用来饮茶。

如今,景德镇不只有陶土,还有浮梁县的数十万亩茶园。茶与饮茶之器结合,茶文化与瓷文化交汇,组合成影响深远的文化标识。青白瓷盏,澄澈香茗,一幅恬淡图景。

以青白瓷为开端,景德镇制瓷业突飞猛进。

宋代,制瓷业臻于完善。以彩绘装饰技法为主流,刻花、划花、剔花等技法继续发展;植物、动物、人物、山水、历史故事、诗句题词等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等装烧方式先后应用……

至清代康乾时期,制瓷工艺逐渐趋于浓墨重彩。比如,彩瓷占有极高比例,珐琅彩、粉彩等均达到了艺术上的新高度。特别是五彩瓷,由明代发展而来,红、绿、黄、蓝、紫、黑诸色,鲜艳夺目。

在常设展清代展厅,展示着一件绚丽的粉彩太平尊——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工艺复杂,装饰繁复。

外壁为玻璃质透明釉,内壁与底足均施珐琅质绿釉,通体光洁莹润。口沿描金,黄地如意云头纹饰于其下。颈部洋红底,绘有缠枝莲纹、蝙蝠衔环双鱼纹、佛手纹等;又有螭龙纹样,体现传统审美,承载强盛祝愿。

撇口、长颈、斜肩、深弧腹、圈足,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端正大气,勾勒出一具气派瓷尊。这件瓷尊,融多种技艺于一体,工艺图案、山水风情、线描分布其上,体现出制瓷业鼎盛时期的水平。

当目光聚焦瓶身,其绘画更是重点。山水灵秀,花木繁荫,各国使节队伍穿行其间,所携珍奇异宝琳琅满目。“画上的人物多达40余个,均为异域装扮。瑞兽也经过精心挑选,比如大象,寓意天下太平。”藏品部主任陈新说。

一件瓷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景德镇制瓷巅峰的代表。

过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从宋至清,简约的青白瓷与华丽的彩瓷,分别代表着景德镇制瓷的源流和高峰。景德镇不断继承前代技术,新品种、新装饰轮番登场,“开创一代未有之奇”。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瓷器,与茶、丝绸等共同作为中华文明符号,深受不同地域、文化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本土瓷器与技术向外传播,外来的原料、工艺也随之传入,推动了元代制瓷业的创新。青花、釉里红、霁蓝、红绿彩等成功烧制,开创彩瓷新纪元。

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技术,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不妨想象:工匠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绘画,再施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奇妙的蓝色纹样随即浮现,色泽鲜丽,有金属光泽。

“元代的景德镇制瓷匠从波斯进口‘苏麻离青’,也就是钴蓝料,经高温烧制后呈现出了青花的典型色调。”馆长彭国红靠近展柜,指着梅瓶说道:“青花料浓厚处有黑褐色铁锈瑕疵,是因为这种原料中含有金属元素,这是元代青花制品的特点之一。”

高42.1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2厘米,眼前这尊梅瓶器型较大,质感厚重,背后是技术创新的结晶。

景德镇是高岭土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元代,高岭土加入瓷石,“二元配方”取代单一原料,减少变形率,提升了强度,烧制大型瓷器成为可能。

在景德镇,原料配方、窑炉结构、制釉技术、装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瓷器脱颖而出,从昌江和鄱阳湖出发,远销海外。

既是全球化商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使者。

博物馆一楼大厅,“归来·丝路瓷典”外销瓷特展别有洞天。为适应异域文明,外销瓷在器型设计、题材花样等方面实现创新。

广彩葡萄牙帆船纹章盘,中心绘有皇室徽志,是葡萄牙王室专门定制的纹章瓷……走进特展,一件件藏品流露着异域风情。立足传统技术,吸纳外来审美。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于外洋”,从经济商贸到文化艺术,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千年窑火、万里瓷路。当中国瓷器抵达世界各地,附着其上的文化便随之传播。

在东南亚、西亚国家,瓷器取代植物叶片,成为饮食用具,使饮食文化走向文明;在欧洲,瓷器取代了粗陶、木质和金属器皿,推动全新饮食方式形成……

景德镇将瓷器遍销海外的同时,将精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器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语言。“以景德镇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代表着中国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彭国红说。

学习、模仿、互鉴、创新,中国瓷器的脚步,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跨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匠心传承,焕发时代光彩

“看,这个瓶子上画的鹿像真的一样”“这只杯子上有好多种颜色呀”“我认识这样的花纹,是青花瓷”……

行进在博物馆中,不时遇见研学体验的师生。在老师带领下,景德镇昌江区中心幼儿园的学生围在展柜旁,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成长在瓷文化浸润的景德镇,孩子们对瓷器有着天然的兴趣。“做好一件瓷器的过程一定很有趣,我也想试试。”参观结束,几位小朋友摩拳擦掌,意犹未尽地讨论起来。

因瓷而立城,与瓷共发展。千年以来,瓷文化穿梭古今,深入景德镇的机体,植根人们的内心,代代不息地传承着。

“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古籍中记录生动,制瓷的火热场景浮现眼前。陶阳里,景德镇的“活化石”,曾是景德镇瓷业的中心,御窑遗址坐落于此,出土元明清瓷器残片近千万片。

如今,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保护与开发并重。一众非遗传承人聚集于此,吸引游客沉浸式观光体验。

孙立新是青花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制瓷工坊就在这里。一边绘制瓷画,一边讲解,帮助人们品读景德镇的前世今生。

作为“孙公窑”的第四代传人,孙立新年少学艺,时刻牢记“手艺传家”的家训。拉坯、烧制、制釉,从基础技术开始,他主攻瓷画,自成一派。“在景德镇,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家庭。既要传承好传统技艺,又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

60多个徒弟,孙立新倾囊相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股力量,鼓励着他继续向前。如今,国外非遗展演活动也常有他的身影,“讲好中国陶瓷故事,是手艺人的责任。”

一方泥土,以手捏塑、上釉、入窑、淬炼成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万千姿态。而匠心巧手,与传承、发扬瓷文化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郝喜文,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研究生,设在陶阳里的工作室,各式作品琳琅满目。他选择与众多年轻人一起,让“窑火通明”的景象继续下去。

工作室里的亲子活动不少,捏陶、拉坯、上釉,体验者兴致勃勃。郝喜文还经常参与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喜欢上陶瓷,把瓷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各方目光、青年人才在此汇聚,许多外国艺术人士入驻景德镇。一捧瓷土,万千匠心,是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千年文脉的延续。

THE END
1.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一捧瓷土万千匠心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技术,为元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不妨想象:工匠先在坯胎上用青花料绘画,再施以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奇妙的蓝色纹样随即浮现,色泽鲜丽,有金属光泽。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0/27/139997_54738112.htm
2.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公共区域标识标牌采购项目询价公告 2024-11-04 09:21:21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西门游客驿站项目合作公告 2024-07-30 16:25:02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AI智慧导览项目合作公告 2024-06-13 09:17:08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关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空间建设的公告 2024-04-19 16:http://www.zgtcbwg.com/index.php?s=/Home/Article/lists/category/gonggao.html
3.一捧瓷土萬千匠心(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時政要聞這座國內首家陶瓷專題博物館,將“光致茂美”的瓷之華章徐徐鋪陳——館藏5萬餘件,陶瓷文物佔比94%以上,立足景德鎮,彰顯千年瓷都風采;基本陳列“瓷業高峰是此都”,完整呈現出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禦窯史。 一件瓷器,沉澱千年華夏曆史;一座博物館,凝聚勤勞創新精神…… http://big5.taiwan.cn/xwzx/PoliticsNews/202410/t20241027_12658927.htm
4.博物馆盘点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张择端唯一可信的传世真迹,是一幅记录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巨幅画卷,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3.首都博物馆 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888283_920369791.html
5.来看!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来看!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门票:“畅游景德镇”小程序免费预约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7-8月的周五周六开放夜游,延长开放至20:30 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瓷器达40万件,按照时间顺序设有6大展厅,详尽地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至当代的瓷器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7018124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讲好杭州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杭州公布博物馆“镇馆之宝”凤凰网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结果公布,本次评选出杭州的博物馆市级“镇馆之宝”共66件/套,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入围藏品164件/套。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自去年10月30日启动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以来,共有230家博物馆的309件/套藏品参与评选。 https://zj.ifeng.com/c/8Xrn3lfEt8a
7.江西晨报:“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带您欣赏多地“镇馆之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家第一家专题陶瓷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珍品重器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馆内所列瓷器品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 其中馆内镇馆之宝为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它1959年出土于明代定远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1919.html
8.中国省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猜猜哪个最重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对于很多旅游爱好者来说,旅游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处,必须转一转当地的博物馆。但是对于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却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连这些镇馆之宝都没有得见,绝对是件憾事。 1中国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万历孝敬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4948
9.国宝说09本期《国宝说》重磅邀请到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陆明华,为大家讲述《“上博镇馆之宝系列”之历史长河中的瓷器演变》。将各个朝代享誉盛名的瓷器文物,进行一一解析。通过历史审美,文物背后的故事,为您展开一幅“群英荟萃”的瓷器画卷。 https://h5.youzan.com/v2/goods/3np5oa6rz40ct
10.河北博物院十大珍宝河北博物院国宝级文物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盘点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其他河北博物院珍宝文物: 铜器文物 商“作父丁”饕餮纹铜卣、春秋三角云纹“孟姬匜”、战国中山王刻铭铜方壶、战国错金银兆域图铜版、西汉错金银鸟篆文铜壶、西汉铜羊尊灯、西汉朱雀灯、西汉铜说唱俑、西汉乳钉纹铜壶、西汉错金银鸟篆文铜壶、西汉四兽纽熊足铜鼎https://www.maigoo.com/top/427283.html
11.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博物馆的分布该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物之多,在世界各国名列榜首,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器约 1.2 万余件。 吉美博物馆 其瓷器收藏有晋朝的鸡首壶,南朝的青釉莲瓣鸡首壶,唐朝的青白釉碟,宋朝哥窑烧制的盘、碗及钧窑烧制的玫瑰红月白釉洗、花盆等,元朝的青花玉壶春瓶、釉里红壶、蓝釉白龙纹梅瓶等。明朝的瓷器有从永乐年间至崇祯年间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page941.html?article_id=2091
12.辽宁博物馆的十大国宝:艺术与历史的交融这篇文章介绍下辽宁省博物馆十件镇馆之宝。首先来介绍下辽宁省博物馆,其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近12万件,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八个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之一,属于中国最顶级的博物馆。 https://blog.csdn.net/qq_46262422/article/details/134287021
13.新中国瓷器陈列馆(19491978)该馆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出了新中国1950-1980年代塑像、瓶、瓷板、摆件、挂件、盘、碟、碗、杯、壶等实物8000余件,其中不乏如彩绘瓷塑“毛泽东和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等一批精品和珍品,展示了新中国瓷器艺术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建川博物馆珍贵文物 SETTLEMENT PROFILE 瓷器五 瓷器四 瓷器三 https://www.jc-museum.cn/display/list-8/list-32
14.周口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评奖办法:本活动自公告之日起,由观众进行投票,从下列12件珍贵文物中投票选出3件文物,作为周口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候选文物,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之后组织有关专家结合观众投票结果进行终评,确定3件文物作为周口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并拟于7月12日周口市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之际公布评选结果。 http://www.zhld.com/zkwb/html/2012-05/09/content_209091.htm
15.2024年9月20日下午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2024年9月20日下午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 云和月 陶瓷馆 中国古代陶瓷 前言陶器,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改变原材料的物理性质而创造出来的崭新“物种”。东汉晚期成熟青瓷的出现,是中国对https://www.meipian.cn/56ww0b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