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博物馆:里面全是中国最顶级的瓷器陶瓷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历代瓷器陈列在二楼亚洲馆大厅四周。藏品从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长沙窑、三彩,宋代定、官、哥、钧五大名窑,到元代青花、釉里红,明、清之际的景德镇青花、红釉、黄釉、斗彩、五彩、墨彩等等应有尽有。在那里几乎可以看到完整、详尽的中国瓷器史。大都会博物馆的藏瓷不只是瓷的种类全、数量多,而且大多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稀世珍宝。

早期陶瓷

(从左至右:战国原始瓷器、东汉早期青瓷、西汉原始瓷器)

唐代三彩壶

唐三彩制品在第七年末和八世纪上半叶被广泛用于陪葬品。此壶的形状源于古代伊朗的金属制品,说明了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贸易对艺术的影响。

唐代白瓷尊

高51.1cm

左边是一个五代时期的白瓷罐,上方挂着的是北宋定窑的葵口盘

两只北宋定窑的刻花碗

右侧的直径24.8cm,左侧的直径20.3cm

大都会博物馆目前陈列的宋代陶瓷器,是2012年夏末重新整理、展出的中国陶瓷馆中的一部分。这个陶瓷馆占据了整个二楼的开放式回廊,涵盖了从汉代至清末的中国陶瓷史,此前的陈列在过去30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动过。以往的陈列品中以明清瓷器、中国出口瓷为主;重新整理过的展品中,虽然明清瓷器仍然比重很大,但宋代的瓷器增加了不少,在300多件展品中占据大约三分之一的分量。

陶瓷馆另外增设了一个当代部分,收藏当今世界上陶瓷艺术家的作品,意在与中国陶瓷艺术进行比照,既突显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又体现了陶瓷艺术在当今多元的世界文化中的延续性。

整个陶瓷馆的主策展人是该馆亚洲艺术部的策展人德尼斯·派陲·丽迪,协同策划的是现当代艺术部的副策展人简·艾德琳和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部的策展人杰夫·芒格。策展团队的构成很好地体现了当今西方艺术博物馆策展实践中的跨文化倾向。

中国陶瓷收藏家斯丹利·赫兹曼于1991年馈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黑釉定窑碗(右上),器形像一个仰立的斗笠,因而也常被称作斗笠碗。碗口宽敞,圈足较小,碗的高度不足直径的三分之一,因而碗壁大幅度外斜。胎体偏薄,除腕足外通体内外施黑釉。因为采用的是仰烧法,沿口的黑釉流淌后形成一圈非常具有装饰感的酱口,十分漂亮。

白定器莲花纹大碗(右下),碗外壁和碗内均布满了刻划莲花纹。器身内外通体施以象牙白釉,采用覆烧法制成,口沿无釉,镶以铜圈。

此碗直径将近25厘米,深11.5厘米,这类大件的定窑碗,因为胎体较薄,在覆烧的过程中会有走形的可能,因此这件大碗在器形的完整保持、纹饰布局的大方和施釉的均匀宜人方面,都让人体察到制作者在技艺上的不凡。

这件定窑器原是20世纪初美国煤炭大王、亚洲艺术品大藏家萨缪尔·T·彼得斯的旧藏,在他去世后由其遗孀于1926年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

北宋磁州窑

黑釉油滴碗

古籍记载黑釉油滴碗“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光彩夺目。”

(左)北宋吉州窑梅瓶

高20.3cm

金代磁州窑山水画瓷枕

磁州窑瓷器

宽43.5cm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左下,左中)东晋青瓷、(右上、右下)北齐青瓷,(左上)隋代青瓷

看到这么多建窑和吉州窑的黑釉瓷器摆在一起,不由得惊叹!

钧窑瓷器

在重新整理、陈列的6件钧窑器中,有一件瓷枕(右二)以往曾被普遍认为是宋代的,其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枕”字,如今它被确定为金、元时期的作品。3件标明为宋代钧窑器的作品,都是小件器物,其中的钧窑带盖小罐是一件十分精美的钧窑器(左下二)。

小罐通体圆润,自口沿处向下逐渐外张,至罐腰下身陡然收缩内敛,至圈足处形成一个规则的圆弧,非常优雅。小罐除了低矮的小圈足外,通体施以厚重的天青釉,在外壁下方的一边随意地点刷出如云如水般自然晕染的紫斑,似不经意却用心独到,呈现出天然的意趣。

盖钮顶部因釉彩的稀薄所形成的金黄色效果,与罐盖周边同样原因形成的金属色泽的圆圈遥相呼应,妙趣无穷。这件小罐原是收藏家玛丽·斯蒂尔曼·哈克内斯的藏品,她1950年去世,此罐是她遗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众多中国艺术品之一。

北宋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高21厘米直径15.2厘米

耀州窑瓷器部分虽然只有3件藏品,但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尤其是凤纹龙首提梁壶(图右),器形独特,近乎圆球状的壶身由三个兽首状的壶足支撑着,但微微向着壶嘴的方向倾斜。壶嘴是雕刻的龙首,龙身由龙首后面向上拱起,跨过壶口在壶身的另一边贴塑在壶身上,形成一个圆弧形的提梁,上面骑坐着一个可能是驾驭祥龙的仙人。

壶身四周用娴熟的刻、剔技巧装饰出振翅飞翔的凤凰和花卉纹样,设计繁复却井然有序。壶身除了壶底之外,通身施以匀而薄的一层青釉,深刻和剔划处呈现深青色,而凸起处呈淡绿色,整个器物无论在造型、纹样和釉色上都精美无比,交相辉映。这件是萨缪尔彼得斯夫人于1926年的捐赠品,可见其眼光和品位之不俗。

(从左至右)钧窑花盆、北宋陶范、耀州窑婴藤刻花碗、耀州窑牡丹纹瓷杯、耀州窑凤纹龙首提梁壶

唐代长沙窑黄釉褐彩花鸟盘

直径14cm

南宋官窑洗

直径21.9厘米

大都会博物馆陈列的官窑器只有一件葵瓣口洗。洗身斜壁,底有低矮的小圈足。洗身内外除口沿和圈足底之外,通体施以天青釉。沿口镶金属圈。洗内侧斜壁上近沿口处有一条明显的纵向缩釉痕迹,洗底部除了四处或明或暗的釉泡之外,还有一处明显的磕伤。洗身内外布满了比较稀疏的不规则的开片,斜壁处开片稍大,洗底则稍细而密。

通体的片纹相对较深,虽然没有哥窑器中常见的深浅交织的所谓金丝铁线片纹,但窑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抽象线型图案,使这件历史久远的官窑古瓷器在当今观者的眼中透露出一种现代艺术的意味。加之官窑高雅单纯的釉色、简约明快的造型,与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艺术趣味有不少不谋而合之处,因而这类宋瓷作品自19世纪末以来即长期受到西方藏家们的青睐。

这件官窑笔洗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通过弗雷彻艺术基金于1924年所购得。这个艺术基金缘起于埃塞克馈赠给大都会的艺术藏品。弗雷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大银行家和美国东岸铁路公司的大股东。他1917年去世,所藏近300件藏品全数遗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古代埃及、伊斯兰和东亚的艺术品,当年的市场价值就达300万美元之巨。

大都会博物馆不仅专门开辟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画廊,还设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弗莱彻基金,用于该馆艺术品的购藏。这件官窑笔洗被纳入大都会之际,也正是现代艺术在西方兴盛之时,不难想象购藏者的审美取向可能多少会受到当时艺术风潮的启发。

南宋龙泉窑瓷器

非官窑器的类型中,陈列最多的要数龙泉窑的青瓷器。这与西方收藏家长期对青瓷情有独钟很有关系。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历代青瓷,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比较可观的。这次陈列的7件龙泉窑瓷器,在器形、釉色上都颇具代表性。由罗杰斯基金购藏的龙泉窑胆瓶(图上中),其器形在宋代不太常见。

瓶口稍稍外翻,从瓶口往下稍作收敛后慢慢在瓶身的腰部向外扩张,在接近瓶底时形成一个近乎扁平的器身,然后突然内收,这样使瓶身看似坐立在一个稍高的大圈足上。整个器形舒畅优美。施釉的控制也十分精到,但在瓶口、瓶底部位,尤其是瓶身的一侧,出现大块的不规则黑斑和线纹,不像是陶工故意所为,而可能是施釉过程中出现的意外。

龙泉窑瓷器

双龙耳直壁瓶(俗称棒槌瓶,图左四)

明洪武釉里红菊花纹碗

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瓷盘

直径45.7cm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元代青花瓷盘,按陶瓷学者的定名习惯,应叫“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瓷盘”。盘体很大,盘壁缓弧,折沿圆口,形体优美,质地细腻,保存完好。盘内壁通体饰白地青花,内外共三层,盘腹两层,折沿一层,以弦纹间隔。盘中央主题纹样为鱼藻纹,浮萍之下水草中间,一条体态肥腴的鳜鱼(也称桂鱼)正在畅游,张口摆尾,背脊刺骨高耸,显示出这是一条健壮味美的南方名贵淡水鱼。这是元代文人绘画山水花草题材在瓷画上的反映,注重生态环境,强调生活情趣,讲究艺术意境,展示缤纷墨彩,鲜活可爱。

鱼藻主题纹样外圈是缠枝莲花纹,六朵根盛叶茂的莲花围绕鱼藻纹展开,相互缠绕,同中有异,既有浓郁的装饰韵味,又深化突出了主题纹样,两者相得益彰,交相映辉,成为元代青花的经典纹样装饰。折沿部分为菱形辅助装饰纹带,空白菱形纹内以点青方法点出四瓣花朵,与内圈的白地青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变化,处处显示出元青花绘画艺术的娴熟。盘青花纹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既有高超的绘画技艺,又有元代工艺美术的装饰技法,是画家与陶瓷艺术家的联袂杰作。

盘是元青花瓷的典型品种之一,从尺寸上看,有大中小之分,从口沿上分有折沿、敛口、菱口之分。大盘多为折沿盘,口沿分菱花和圆口两类。大盘形体较大,一般口径都在40厘米以上,最大的近60厘米,以口径45厘米左右的盘比较多见。元代青花大盘国内收藏的比较少,仅见数件,地下出土的也不多见,而国外收藏反而多,总数超过百件。

收藏元青花大盘的主要机构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及伊朗阿迪比尔寺最为著名。除此之外,日本、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博物馆也有少量收藏。元青花大盘主要收藏于伊斯兰国家,这可能与十三、十四世纪中亚、西亚伊斯兰世界上流社会的日用高档瓷器大量需求与饮食习惯有关,大瓷盘可陈放大量食物,方便众人围座食用。这表明元青花大瓷盘可能更多的是外销。

一些元青花大瓷盘绘有伊斯兰艺术风格纹样,应是来样加工的定烧外销瓷。而具有鱼藻纹、牡丹纹等中国元代绘画风格的元青花大盘,可能主要供元代皇室和蒙古贵族使用,元代汉族显贵较少使用大瓷盘,他们更青睐青花小盘、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罐等器皿,与汉人饮食方法、居住方式、家庭陈设及审美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元青花玉壶春瓶

高28.6cm

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

高24.1cm

(左)元青花缠支花卉带盖梅瓶

高44.5cm

明宣德青花龙纹罐

高48.3厘米,直径48.3厘米

明宣德青花莲瓣纹瓷碗(左)

纹明宣德青花缠枝纹瓷碗(右)

左直径21cm,右直径28.6cm

明宣德云龙纹青花瓷盘

直径20.6cm

宣德龙的凶悍威猛,此盘可窥一斑

明海水瑞兽纹青花罐

高35.6cm

这个大都会博物馆没有给出具体断代,年代只标明十五世纪中叶。

明代成化至嘉靖青花瓷盘

明正德青花瓷器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

高23.2cm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秾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曾盛极一时。嘉靖官窑五彩器的盛行,可能与嘉靖皇帝本人尊崇道教、深信五彩辟邪有关。据《明史》记载,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就在景德镇御窑烧造供内廷醮坛用的瓷器3万件。

THE END
1.粤博上新“瓷器上的釉色”展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第一至第六部分以传统“五色”色系归类,以颜色釉瓷的发展为脉络,依次展示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黄釉瓷、红釉瓷、窑变瓷等每一种釉色所呈现的独特韵味,以及颜色釉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七部分“何以五色”,结合古籍文献和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工匠如何赋予瓷器多彩的釉色;第八部分“瓷器色彩墙”重点展示广东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71811
2.央媒观豫丨在开封市博物馆,看它如何“瓶”实力走红文明探源不知这件瓷器是否会 打破你的一些“刻板印象” “乾隆审美”也不是一味“求炫” 它追求工艺上的卓越 同时也寻求意境中的美 为了烧成这种红 黄金、珊瑚都掺进釉中? △清 康熙 霁红釉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霁红创烧于明代早期 作为皇帝御用 釉色深沉,釉面光润 https://m.henan.gov.cn/2024/12-19/3101159.html
3.中国陶瓷之美——溯源古陶作为以瓷器闻名于世的华夏民族,关于瓷的起源你有了解吗? 陶器,作为瓷器的前身,原始社会的陶器都有哪些种类,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吧~ ?红陶? 特点:透气性好,排水性好,重量适中 属性及应用时期:颜色呈土红色、砖红色或褐红色的陶器。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中最为普遍https://you.ctrip.com/travels/beijing1/4153431.html
4.实时热点现存最早期中国影像之一“澳门南湾”照片在香港展出 中国网 · 中国民藏 纸质车票退出历史舞台 网上有人做起二手票生意 中国网 · 中国民藏 文化中国行丨突破实体藏品与线下空间局限 18国5000多件文物“云”上汇集 中国网 · 中国民藏 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被军博收藏 中国网 · 中国民藏 “李氏故里”甘肃http://mc.china.com.cn/m/node_1013622.htm
5.陕西省第一届志愿者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精选5篇)1.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齐民要术 2.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之所以能迅速打败项羽,建立统一的汉王朝,是因为他网络了各种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请问这“三杰”是哪三个人?这“三杰”中,其中一人又被称为“国士无双”,请问这人是谁?张良萧何韩信、韩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dhkhj0.html
6.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平遥在经历了险些被拆毁的惊悚之后,( )凭着留存完整的人文遗迹,跻身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列,与丽江、阆中、歙县齐名,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 A. “山西平遥是一座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城”主干是:“平遥是古城”。 B. 段落中,与“经济衰落”结构相同的短语还有“地缘闭塞”“人文遗https://www.shuashuati.com/ti/b041dc5ac7034c1497b3d086e8ca208d.html?fm=bdbds42fa77fb886ec9ed11e2255abce09115
7.山西10个热门旅游景点,山西自驾游最好玩的地方,山西旅游攻略五台山 拥有五座梯田山峰和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佛教寺庙群,是著名的文殊菩萨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际佛教大中心。 在这个“佛界”中,共有47座佛寺供您参观,感受浓郁的不同教派佛教文化,欣赏传统建筑。许多有影响力的皇帝曾到过五台山朝圣,至今仍有无数游客和信众涌入五台山,见证这座“凉山”的非凡绿地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111489209787935312.html
8.《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目前最新最全!《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目前最新最全! 1、___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 推荐单位:山东学习平台) A、《淮南子》 B、《史记》 C、《礼记?月令》 D、《授时历》 https://www.gdjxjy.com/html/xinwen/ziliao/1011.html
9.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15篇)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B.《千金方》C.《金刚经》D.《步辇图》 19.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https://www.yjbys.com/xuexi/shujiazuoye/2520458.html
10.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9.至今犹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B.宝带桥C.玉带桥D.卢沟桥 10.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隋印《金刚经》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D.《梦溪笔谈》 1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https://www.oh100.com/kaoshi/shujia/496236.html
11.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60、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的著作是___。(出题:山东科技报社 推荐:山东学习平台) A、《陈旉农书》 B、《农桑辑要》 C、《王祯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A 61、党的___大首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出题: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宣传部 推荐: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
12.记不清朝代?这篇文章在精美文物中帮你厘清历史脉络夏商西周是我国最早的朝代,建立了国家,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西周推行礼制,诞生了很多精美的玉器。 下面一起看看那个时代的文物。 后母戊鼎(商王武丁时期):也许它的另一个名字你更熟悉——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是商周青铜器https://www.douban.com/note/729700780/
13.瓷器中国CCTV《走近科学》辑部.pdf瓷器一样的声音遥 秋音陶埙/ 112 华夏古韵 渊远流长遥 伴随着古老先民的繁衍生 息 这片东方沃土孕育了古老的乐器院 编钟尧 琴尧 瑟噎噎不过 最古老的乐器当 吹奏乐器 而埙 就是其中的一员遥 踪丽影 秘色瓷的真相/ 119 相传 在唐代有一种叫 野秘色瓷冶 的瓷器 这种瓷器除 皇室成员之外 其他任何人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22/6113135214002015.shtm
14.明初龙泉官窑瓷特征(一)出土遗物中较多的为明代龙泉青瓷,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特别是有些器形明显不是一般的日用器,而且在现存于世的类似实物中,主要见于两岸故宫和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等高规格收藏机构,说明其产品的性质非同一般。http://m.taoci52.com/t/7983.html
15.文化中国行同是西夏瓷,画风为何大不同?苏峪口瓷窑址是全国保存得最完好的窑址之一 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西夏官窑和民窑瓷器风格大不同 源于二者制瓷工艺不同 苏峪口瓷窑址的瓷器 瓷胎中含大量石英 因此更加通透 还采用了来自当时南方地区的 釉封匣钵口装烧技术 让瓷器更精细 这些精美的瓷器 反映了两宋时期 各民族在制瓷工艺上的http://www.lncm.cn/mobile/news/2024/11/68494.html
16.磁器口瓷器的研究瓷器瓷质细腻白净,工艺精美,乡人美称为“土白玉”,通称为“土瓷”;尤以带釉彩的青花瓷碗最为出名。“(磁器口江氏家族)所产之青花碗,施彩釉,乡民乐用,远近驰名。”[11] 青草坡五彩罐 瓷窑以松木为主要燃料,煤炭仅为辅助燃料。因此,烧一炉窑,需要大量的松木劈柴,每家碗厂,必须要有大面积的松树林为基础;江氏http://www.cqkaogu.com/gzdt/4174.jhtml
17.产品包装设计的渊源包装设计成都包装设计公司最初出现的是吸引顾客的店名识别、店铺标记和宣传幌子,如酒店门口挂的“酒”字或“葫芦”,药铺门前挂的“膏药”旗等。随着商业活动的地域扩大,仅有店铺招牌已不够,于是出现了产品的标记。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包裝资料是北宋山东济南刘家针铺的包裝纸,其四寸见方,雕刻铜板印刷,上面横写“济南刘家https://www.ltbzc.com/article/chanpinbaozhuangshejideyuanyuan.html
18.粉彩瓷器百科从雍正粉彩的发展轨迹来看,其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是在珐琅瓷器制作基础上的加工和改良,至雍正时期,粉彩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自成一派,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风格,在清瓷中取得一席之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现如今保留下来的雍正粉彩多源于景德镇,是粉彩瓷器的最大发源地,对雍正粉彩的形成和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ttps://www.yadao8.com/zt/fencaici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