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旅游景点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史料记载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有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

明代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对自藏汝瓷和由此对整个汝瓷进行了评价:"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针,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挣针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咀若笔帽,仅二寸,直塑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经尺,制亦奇矣,又见碟子大小数杖,圆浅瓮腹,磬口、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清代学者梁同书在其《古窑器考》一书中的记载:"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即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纵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窑之谜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

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征。

一、胎色:

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二、釉色: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三、支钉: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四、器型: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五、开片纹: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现代追迹

汝窑遗址

汝官窑址是一大谜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料。所烧青瓷,色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汝州与宝丰之间就是汝瓷的遗址!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

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

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

晨星稀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鱼子纹

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

对鱼子纹的解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釉面细小的开片细若鱼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已,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铜骨无纹者。所以,鱼子纹是汝瓷的非典型特征。

THE END
1.定窯「官」字款北宋 定窯「官」字款蓮瓣紋倒裝壺 Sold for HK$7,960,000 北宋早期 定窯白釉盌 「官」字刻款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10TH-11TH CENTURY 成交價港元 375,000 估價 港元300,000 – 港元 50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19年5月29日 五代至北宋 定窑白釉葵口“官”字款盘一对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8/16/9305059_1142300297.shtml
2.一组宋代瓷器23.北宋冰裂纹哥窑盘 24.南宋官窑盘 25.北宋官窑盘 26.南宋官窑洗 27.南宋晚期“大宋哥窑”叶形洗 28.南宋晚期“大宋哥窑”洗 29.南宋官窑凤耳尊 30.宋代定窑“易定”款琮式瓶 31.南宋官窑花口三足洗 32.宋代定窑小执壶 33.南宋官窑米黄釉八棱哥窑瓶 34.北宋钧窑瓶 这件钧窑双耳瓶,为什么说是宋代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26484949
3.北宋官窑——鉴定估价北宋官窑——鉴定、估价苏有朋影音馆 吉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唉!唉!房子都没买!50年全部买瓷器了! 古玩鉴赏学习 1043跟贴 打开APP 男子鬼市买古代瓷器,称是乾隆用过的笔洗,男子:这个烟灰缸咋卖 土妮儿热点追踪 224跟贴 打开APP 咸丰他妈的瓷器,范老师看不明白了吗? 古玩鉴赏学习 打开APP 博物馆https://m.163.com/v/video/VAIJ4N7CL.html
4.这十种宋代瓷器,只要收藏了一种真品你就是成功藏家了!中国陶瓷艺术南宋 哥窑葵口盘 五、宋代官窑瓷器 简单到极致是自然 宋代 官窑贯耳瓶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简极而美。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https://xueqiu.com/8763574529/221263972
5.常州哪里可以出手宋代官窑葵口洗这个时期的定窑白瓷仍以素面为其特色,五代时期才开始出现少量的划花装饰。比较考证的这一时期的年代的有湖南长沙五代墓葬群出土的定窑瓷,陕西西安长安城的安定坊遗址、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与邱氏墓出土的大量白瓷在造型、胎釉特征与定窑〈窑址〉〈北镇出土的“新官”字款定窑白瓷五花瓣口盘同属一类。 https://m.bestb2b.com/business_98828732.htm
6.大开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莲花型温酒碗,包真包老包到代。?宋代白釉定窑瓜棱罐,品相完美,7788鉴定为真品。 9品 ¥50,000 ?大开门南宋景德镇制定窑刻花六缺葵口盘(南定),胎细,修足规整,破碎后粘,缺肉修补 7品 ¥15,000 ?大开门五代十国时期定窑白釉五缺葵口盘,包真包老包到代。 9品 ¥10,000 ?回流岛国仿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磁州窑,官窑,哥窑,https://7788qp.997788.com/s753/102579472/
7.瓷器器型常识(二)盘,常见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为敞口、浅腹、平底、高足或圈足。据其功能可分为果盘、汤盘、托盘等;据其形状可以分为葵口盘、花口盘、折沿盘等等,以圆为主也有方的或椭圆的。盘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有灰陶、黑陶、红陶制品。最早的瓷盘为原始青釉,始见于商周时期。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均有原始青瓷http://m.taoci52.com/t/9053.html
8.温润如玉的“宋官窑”瓷器宋官窑“奉华”款识瓷器 宋官窑“官”字底款 宋官窑青灰葵瓣口开片碗 宋官窑天青葵瓣口大碗 宋官窑淡青开片碗盏 南宋郊坛下官窑葵口碟 宋官窑粉青兽铺首环香炉 北宋官窑粉青鬲式炉 南宋官窑粉青鬲式炉 宋官窑粉青簋式炉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簋式炉 https://m.clzg.cn/article.html?id=111838
9.北宋官瓷北宋官瓷作品器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朝廷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所使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主要供徽宗玩赏和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以文房四宝为主,其之所以能成一系列,在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铺首、兽耳等多种样式,器型可https://www.zhongguodiqing.cn/mfms/201801/t20180108_4341858.shtml
10.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媲美北宋汝窑的南宋官窑弦纹奁式图【2019年北京保利春拍的青釉六出葵口盘(肯里夫官窑盘)3277.5万元成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南宋至元 官窑海棠式花盆成交价:3851万港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201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 成交价:8135万港元) https://www.jianshu.com/p/c1c6a2d130bc
11.拍卖最贵十大官窑瓷器传世官窑瓷器排行官窑最出名的瓷器→官窑葵瓣盘1210万港币 综合指数:79.6 10 南宋官窑葵口盌1141.2万港币 综合指数:78.0 十大最贵官窑瓷器排行榜,CNPP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那些天价官窑瓷器,根据它们在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会最终成交价格(包含佣金)而得出,相关数据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部分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如有偏颇、遗漏之处,请在https://www.maigoo.com/top/430442.html
12.关于宋五大窑,这么系统整理的不多了,值得一看澎湃号·湃客南宋 官窑圆洗(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官窑圆洗(内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官窑圆洗(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 官窑花口碗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南宋官窑盏托 南宋官窑老虎洞遗址出土 南宋 官窑花口碗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青釉六出葵口盘(肯里夫官窑盘) 成交价 RMB 32,775,000 南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914972
13.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哥窑青灰釉葵口碗 故00145355 宋 哥窑青釉碗 故00145356 宋 哥窑青釉八方杯 故00145358 宋 哥窑青灰釉葵口碗 故00145359 宋 哥窑青釉葵花式折沿盘 故00145360 宋 哥窑青釉盘 故00145361 宋 哥窑青釉盘 故00145362 宋 哥窑青灰釉葵花式盘 故00145363 宋 官窑青灰釉葵口盘 故00145364 宋 哥窑青https://digicol.dpm.org.cn/list?dynasty=1280&type=2
14.汝窑特征鉴别方法该怎么收藏保养陶瓷图鉴金投收藏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开片纹 汝瓷开片http://cang.cngold.org/tctj/rvyao.html
15.卓英堂藏瓷~宋代官窑篇釉面肥厚凝润 开褐黑色片纹 折沿六个葵口 l 底部三个云头足 宋代官窑粉青釉瓜棱花口方瓶 紫口 铁足 釉水肥厚滋润 玉质感强! 北宋官窑天蓝釉戗金嵌宝 “永安专用”铭八方弦纹洗口瓶 减地雕刻 阳文篆书 花边围绕 戗金嵌宝 宝石七颗 尽显皇家气派,彰显出宋代官窑瓷器高超的艺术水平! https://www.meipian.cn/2np347ri
16.五千年星汉灿烂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笔记秘色葵口瓷盘 (唐代,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秘色瓷是越窑的青瓷精品,烧制成本极高) 个人感觉这是国博相对比较弱势的展区,特别有名值得说一段的展品不多,就稍微减少一点篇幅吧。 1.官窑粉青釉三足炉 年代:南宋 如说在唐代,彩陶还能略压瓷器一头。那么到了宋代,在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下,瓷器终于向先秦时期的青铜器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13746
17.北宋钧窑蓝釉葵口盘大英博物馆藏北宋钧来自品珍古玩北宋 钧窑蓝釉葵口盘大英博物馆藏北宋钧窑工匠们以压凹工具将此盘制作成鲜明的八瓣花形,此造型源于同时期北宋的漆器及金银器。增厚的口沿及棱线划分的花瓣,是银器和其他宋代陶瓷器的特点。陶工以带有三个尖状https://weibo.com/1364922503/LFvCZp5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