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形态转化

作者:汪长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馆员)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据地”和“基本盘”,而做好基本陈列的关键在于以陈列语言为根本(显性语言)和内核(隐性语言)组织展览框架、构建话语体系、揭示陈列主题。基本陈列设计坚持“大纲为本,内容为王”,当进入从内容设计向形式设计,由纸面形式、平面形态的文本表述向墙面形式、立体形态的视觉呈现转化关键阶段,内容设计方(以下简称“策展方”)和形式设计方(以下简称“设计方”)要着力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求同”与“存异”、藏品与展品三组关系。这是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形态转化阶段面临的三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如何关乎基本陈列成败得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博物馆基本陈列——无论是策展方还是设计方——必须认真处理的各种关系中最重要、最能体现工作本质性的一组关系,也是决定基本陈列最终质量的关键所在。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双轨并驱、互相依托、融合统一,是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大纲编研水平和基本陈列质量的核心标准。

内容设计向形式设计过渡,本质上属于博物馆陈列学理论的实践转化,具有产品化、成果化特征。因而,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成为博物馆基本陈列从展示理念书写向开放运营实践、从内向型陈述向外向型表达过渡与外化的“关键一招”。内容的“终极归宿”不是供观众纸本阅读的“教材”和“读本”,而是以展品为基础、以观众为中心的基本陈列,因而内容设计需始终围绕“展示什么、如何展示、效果如何”等展开。这既是内容设计的导向问题和理念问题,也是博物馆建馆立馆的基础问题和原则问题。同时,形式设计始终服务于内容文本,不折不扣地反映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其体现的内在标准、技术要求,进而最终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

其次,处理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坚持“大同小异”。由于专业背景、研究基础、知识结构(尤其是设计方陈列知识的欠缺或不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双方对内容文本认知差异与理解偏差,陈列设计实现“内容—形式”转化殊为不易,往往是一个观点碰撞、循环纠偏、双向适应,并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实现转化效能最大化、展示效果极优化的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实现策展方与设计方之间的理念趋同与认知共识,基本陈列才能实现“两方共赢、三方(馆方、设计方、社会公众)满意”的最佳效果。

理想状态的“内容—形式”合理转化逻辑在于求得“求同”最大化、“存异”最小化,设计合同甲乙双方(一般情况下,策展方为甲方、设计方为乙方)对陈列语言理解上的趋同与实践上的一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处世哲学用在陈列设计上万万不可取,只会导致两种冲突性语言的共存。理解策展方意图和内容文本精神,并落实在具象化基本陈列上,设计方技术力量是首要前提。除此之外,形式设计人员对展览的深度学习、准确理解甚至价值认同(尤其是人物类博物馆),对于陈列产品质量保障同样重要。

一位优秀的博物馆形式设计人员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对大纲内容、展览走线、重点展品(即便不是全部)、陈列主题、展示理念等均先睹为快并了然于胸,由此成为本馆基本陈列的第一位“观众”,甚至是第一位“讲解员”。

最后,处理好藏品与展品的关系,坚持藏展结合。馆藏是博物馆的“家底家业”,一座博物馆基本陈列质量如何,社会影响力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馆藏数量、等次及本馆研究积淀。而且,馆藏数量尤其是等级文物数量,是国家等级博物馆评定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中占有很高权重。藏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无疑是基本陈列中各种形态、各具特色的藏品。

对于博物馆管理者而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使其成为“活灵活现”的展品,需要建立既科学合理、符合博物馆运行基本规律(普遍性),又切实可行、适应本馆基本陈列主题呈现需要(特殊性)的“藏品—展品”转换机制,尤其在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含基本陈列改造)过程中。

其一,树立基于基本陈列设计的展品意识。展品因藏品而成,应是馆藏里的精华、藏品体系中的“关键少数”,是最会“说话”、最具“活性”、最能体现陈列主题的藏品。要坚决摒弃“藏品即展品、展品即藏品”浅薄理念,不可对“藏品展品化”进行机械化理解、简单化处理,而应坚持藏展结合理念,活化馆藏,做好展品遴选与甄别,让代表性藏品从库房走向展厅。

其二,藏品展品化离不开坚实的学术支撑。文物在物质层面是“死”的,已成为了历史,而在精神层面却是“活”的,具有“永垂不朽”的精神属性和“永不磨灭”的教育价值。只有扎实开展文物藏品研究、切实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的收藏档次、陈列功能和社会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其三,注重藏品编目标准向展品逻辑特征的转化。就单一藏品而言,可以“独来独往”甚至“我行我素”,无需其他藏品支撑或建立横向关联。展品则不同,具有“大中见小”即每一件展品都是陈列体系中的一个“最小单元”,以及“小中见大”即通过任意一件展品都能或多或少窥见基本陈列(包括其中某一展段或展项)主题的双重特征。简而言之,藏品坚持入藏标准,而展品则坚持陈列标准,二者属性、功能、要求均不同。实现藏品展品化实际上是对藏品内涵表达与价值呈现进行社会化重构。

此外,形式设计方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直面社会的终极表达形式,与内容设计方案一起,共同承载为广大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社会职能。作为一种直观标准,只有内容别具一格,形式独树一帜、让观众眼前一亮的设计是为基本陈列精品力作。

THE END
1.博物馆陈列柜陈列文物技巧博物馆陈列柜的文物陈列技巧对于展示文物的魅力和讲述背后的故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专业的陈列技巧: 主题明确:每个陈列柜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确保所有展品都与该主题相关联。这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空间规划:合理规划陈列柜内的空间,确保每个展品都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拥挤。同时,留出适当的过道空间,方http://www.ztsszg.com/wenzhang1/1773.html
2.(转载)浅谈丨博物馆陈列的展览设计技巧研究有效运用科学技术可以帮助参观者更加直接地感受展品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并且在展览结束后也可以带给参观者很深刻的印象。加入了高科技不仅改变了博物馆展览陈列传统模式的单一化,更赋予了展览新的生命。 (四)案例解析 博物馆的互动展示是博物馆多元体验理念的集中体现。互动展项设计代表着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趋势。博物馆https://www.douban.com/note/731995623/
3.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研究【摘要】“博物馆疲劳症”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一大顽疾,陈列空间设计的不合理是造成参观者疲劳的主要诱因。本文站在空间设计的角度上,着重探讨历史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空间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记录着历史的印记与文明的历程。从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缪斯庙诞生时至今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507.html
4.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博物馆的重要性逐渐被大众肯定。而历史类博物馆在中国仍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研究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笔者参与了一项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经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大多是前期工作做得不够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2305925.nh.html
5.博物馆陈列设计.pdf博物馆陈列设计.pdf 16页VIP内容提供方:萧关逢候骑 大小:1.3 MB 字数:约6.71万字 发布时间:2019-06-2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博物馆陈列设计.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网页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22/8052022066002031.shtm
6.博物馆陈列区设计的要求摘要:1.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置,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和参观的系统性、顺序性和选择性 2.临时展室展览内容需要经常更换,在设计中应单独设置,并尽量设计成大空间。 3.根据陈列内容的性质和规模,确定陈列室布置方式。当整个陈列内容为一个完整系统时,其各部分之间和每个部分内的陈列品https://www.cbi360.net/hyjd/20221101/280675.html
7.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团队发展20余年,平均每年20个博物馆项目,投标成功项目达120个。此外,陕西奇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与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一院在品牌策划全案服务板块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联合成立中联西北研究院上海分院,主营博物馆展陈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室内装璜设计及施工等。http://www.oopsbrand.com/xiangmuanli/bowuguanzhanlanchenliesheji/
8.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基本陈列空间设计核心提示: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主要载体空间。 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主要载体空间。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847.html
9.博物馆设计公司自然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苏州华恒展览十年深耕展厅展馆建设,专业博物馆设计公司,专注博物馆设计、革命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主题文化馆等设计施工一体化。https://www.h2099.com/product305.html
10.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智造展览 :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 2 作者: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 ISBN:978730124964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 作者:齐玫 ISBN:9787501042074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15 博物馆展览 :策划设计与实施 作者:曹兵武 ISBN:7507726037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34f4f3b0286d63c31184b7f5786bc90
11.耀州窑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设计方案征集公告为更好地展示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公众服务,将耀州窑博物馆陈列展览建设成为地市级专业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典范,耀州窑博物馆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耀州窑博物馆基本陈列总体设计方案,诚邀各设计单位参加。 一、设计内容 耀州窑博物馆陈列改造面积5200多平方米,展厅分上、下两层。http://www.tongchuan.gov.cn/resources/site/102/html/gk/zdgknr/qtfdgk/202302/289354.html
12.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手法介绍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博物馆展陈手法也在不断得到进步和完善,从单纯的收藏和摆设,到简单的装饰美化的陈列,发展到现在运用现代化多学科技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创造和建立包括室外环境在内的整个博物馆开放区的特定形体与空间。 博物馆所进行的展陈设计,是博物馆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直接形式。现代化科学的表现手法,从宏观上http://40743939.b2b.11467.com/news/1157762.asp
13.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本书内容涵盖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开放三大部分,并从陈列语言、光照、色彩等专题详细解读展览,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地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讲解,这不仅能够让文博专业学生和文博行业工作者循序渐进地进入陈列设计状态,快速掌握博物馆陈列设计要点和技巧,而且在实践https://httpslib-nuanxin.wqxuetang.com/book/3219434
14.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要素博物馆展陈设计都是通过光、色、形、材等诸要素的恰当运用来完成的。空间形态、光照、材料、版式等要素在展陈空间环境中不是相互无关、孤立和分割的单体。而是共同作用并为整体空间服务的。 空间 第一节空间形态要素 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可以说是空间的组合艺术,是把各种造型元素按一定形式进行组合的过程。从人的行为心http://www.baisubao.net/index.php/td-393-496-29314
15.设计笔记——博物馆陈列区建筑布局设计笔记——博物馆陈列区建筑布局 - 博物馆陈列区的建筑布局n- 陈列区布局的基本形式n- 串联式n- 将各种陈列室串联组织的布局,有参观路线明确、连贯的优点,但灵活性差适合规模较小的博物馆n- 放射式n- 各陈列室直接环绕放射枢纽布置n- 放射枢纽可以是门厅,进厅,主展厅也可以是庭院,甚至变形为走道n- 分类n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548659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6.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是将博物馆的收藏品以最佳方式展示给观众的过程。展览陈列设计需要考虑到展品的特点、观众的需求以及展览的目的。以下是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一些原则,以确保展览的效果和观众的体验。 1. 主题性原则:展览陈列设计应具有明确的主题或核心概念。主题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展览的内容和目的,并使展览更具连贯http://www.gzdecor.com/zixun/bwgzx/202403211235.html
17.《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黄洋陈红京)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作者:黄洋 陈红京,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新《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8485482.html
18.《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湖南博物院《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出自德国著名设计师之手,,设计思考与细节展示并重,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理念和策划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平面图及近1000幅实景照片,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的策展人、展览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士一本难得的学习参考书。 https://www.hnmuseum.com/ko/node/6774
19.博物馆展示设计12篇(全文)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相关理论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 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 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 保护, 研究, 传播和展览。”[1]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传播文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tzgchp.html
20.齐鲁文博讲堂丨陈浩《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策划和相关问题的探讨陈先生接着在第二部分“博物馆陈列与展览”中,探讨了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类型划分、博物馆陈列展览体系的建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框架结构搭建等相关问题。紧接着,第三部分“区域博物馆基本陈列”总结了传统区域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展示方式,具体表现为文物展示,通史模式与“上博影响”,其中中国历史博物馆在20世纪60年代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10/25/art_270338_1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