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上海计划和建筑五:旧上海市博物馆

本篇介绍旧上海市立博物馆、飞机楼、旧上海市立医院、卫生试验楼,旧上海市立中央公园。

后附:本地区历史沿革。

1948、1979、2006、2017年天地图上的旧上海市博物馆和飞机楼

旧上海博物馆楼是《大上海计划》主要建筑之一。

上海市立博物馆为高24米的两层混凝土建筑,建筑面积686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于民国廿三年(1934年)7月动工,十二月市长吴铁城题奠基纪念。

上海市立博物馆旧址坐东朝西,为中国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相结合,造型同上海市立图书馆(仿北京钟楼造型)相似,仿北京的鼓楼造型,馆屋如城,外围长墙,中间建起盖有黄色琉璃瓦的高大门楼一座,重檐歇山杏黄色琉璃瓦顶,四周平台用仿石望柱栏杆围护。墙高34.45英尺,门楼屋脊高出地面约78.75英尺。外墙用大石块砌筑,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是歇山二重檐。由于功能上的需要,仅底层开窗,两翼为平房。

门厅及陈列厅内有朱红色柱子和传统的彩画、梁枋及藻井。

内部装饰样式和博物馆底层门厅地面标志图案(四个方向用古文字东南西北)

根据资料,旧上海市博物馆的设计方案,与旧上海市立图书馆一样,也有两套方案,初建方案与扩容方案,为将来留有扩建余地,容量可增加一倍。

这是初建方案与扩容方案的比较

旧上海市博物馆的建筑工程于1935年7月竣工,10月10日宣告工程完成。

1936年4月,中国建筑展览会提前率先在博物馆大楼内举办,它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规模的建筑展览会。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会。

这是《中国建筑展览会会刊》封面和《申报》进行的详细报道。

展览会的展品共分为六大类:模型、图样、书籍、摄影、材料、工具。主要突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和近代新建筑两大主题。展览会的展品系向全国各界公开征集,其费用原则上由提供者自理。尽管如此,展览会仍收到数千件参展物品,经选择,实际展出物为1580余件。

这是大厅中的古代建筑展览。

1937年元旦,上海市博物馆正式开馆。常设展览有历史陈列厅和艺术陈列厅。历史陈列厅主要反映上海的历史变迁,而艺术陈列厅则有青铜器、陶瓷器、雕刻、玺印、钱币、书画等展品。

展览空间集中在第二层。其中,中央分三间陈列室,两侧则为书画陈列室。从主题看,上海博物馆的展陈分成历史和艺术两个部分,历史占七间陈列室,艺术占五间陈列室。《中国博物馆协会会报》详尽记录了当时各室的主要布局。

第一室陈列明代陆文裕书赠黄良器石刻立轴四幅和露香园顾绣、明代金漆佛像。第二室为上海盐产、纺织和渔业场景。第三室为清代和民国服饰。第四室为新石器到汉代的器物,陶器到青铜器,货币,印玺。第五陈列室为玉器,另外各种木偶也陈列在这个室内。第六室为瓷器、漆器、竹木器及书画。第七室为上海新建设模型。另外有五处陈列廊,第一处为上海文献,从各种模型到照片。第二处为历代兵器。第三处是各种首饰和勋章。第四处是货币。第五处是古代碑刻。

藏品—女蟒袍、藏品—康熙五彩人物瓶、藏品—铜鼎,

开馆后,博物馆还举办过中国建筑、外国的博物馆藏品、古玉和唐代邛瓷、海南岛黎苗民物、上海地方文献和铁道工程六个特展,参观者络绎不绝。

好景不长,开馆的半年后,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上海陷入战乱之中,上海市博物馆停止了运营,博物馆楼在战争中饱受创伤,特别是南侧,几乎只剩了框架。

八·一三淞沪战争结束后,日伪需要这些建筑,修复后成为日伪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基地。

注:此照片飘扬的是汪伪政权使用的“国旗”(同北洋政府原使用的五色旗)

抗战胜利后,这里疑似为同济大学法学院。

因为1948年地图和天地图(见前面天地图)上,都将此地标注为“同济大学法学院”。

这一段历史有疑问,查同济大学法学院的历史,它办学的地址却在四川北路2066号“红楼”(现为民办“复兴初级中学”),还有解放前夕1949年3月在那里拍摄的第一届毕业生的集体照片为证。

解放后,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法学院并入了复旦大学,此地划入了长海医院。

这是“博物馆楼”后来的照片,不清楚是什么年代的。

旧上海市博物馆现为长海医院影像楼。

1994年2月15日公布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4月4日公布“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旧上海市博物馆)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门厅,朱红色柱子、传统的彩画、梁枋及藻井。

门厅地面标志,已被医院的指示带复盖着。

向内为中庭式大厅,即原展览的主厅,上有二层环廊,中间是大天窗。

门厅的上方的二层平台(无天窗),它的顶上,即鼓楼式屋顶。

关于长海医院

抗战胜利后,国军在这里虬江南岸建联勤总部医学院(军医学校),以“大上海计划”中建成原上海市立医院大楼为附属总医院。

解放时,接管了联勤总部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由华东医学院、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防医学院(部分人员与资源)、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部分人员与资源)、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医务干部轮训队合并组建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11月更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又更名为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起与海军411医院等合并,称为海军军医大学。

附属医院名称随着医学院名称变化而改变。1949年7月14日正式成立了华东军医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1950年11月医院改名为上海军医大学医院;1951年7月改称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1962年起以旁边的道路长海路,对外称长海医院。

这是1948、1979、2006、2020年天地图(大范围)上的医学院和医院。

除了“博物馆楼”外,“大上海计划”中还有飞机楼、旧上海市立医院、卫生试验楼等建筑现在也属于长海医院范围。

飞机楼

飞机楼,位于旧上海市博物馆南侧,曾是中国航空协会及航空陈列室大楼,

民国廿一年(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出动飞机从空中轰炸,使中国军民损失惨重。飞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国人广泛认识。“一·二八”事变战后,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爱国捐机活动”,动员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发展中国飞机制造业。

民国廿二年(1933年)元旦,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提倡发展国民航空事业,研究航空技术,增强航空救国的民族意识,加强航空力量,以抗御列强的欺凌,达到洗刷国耻的目的(注:宋美龄是中国航空协会委员长)。

民国廿四年(1935年)在规划“上海市博物馆”建设时,让出原属博物馆南侧的10亩土地给中国航空协会建造大楼,同年10月12日破土动工,民国廿五年(1936年)春,大楼竣工,“飞机楼”落成,5月5日举行开幕式正式使用。

这是奠基石,

飞机楼就是当时中国航空协会的主体建筑。由董大酉担任“飞机楼”的设计师,久泰锦记营造厂承建。

飞机楼结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机首和前翼组成,共高三层。机首的底层为会客室,循扶梯盘旋而上,可达顶层。顶层为纪念堂,建为圆形环墙,嵌以黑色大理石。中间呈圈状,建成三祭台。祭台正中镶着一块蓝色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直射大厅。此即“皇穹宇”。再登高可达白石砌成的“圜丘坛”。坛分三层三围用石倍数均依“九”增减,称“小天坛”,确是誉之无愧。前翼的一二层,为航空陈列馆和航空图书馆。

第二部分由机身和尾翼组成,高二层,多为航空协会的办公室。穿过机舱走道,便达二层高的尾翼。尾翼上镶有“中国航空协会”字样,体现了它的历史价值。飞机楼的建成,成为当时一大社会新闻,市民纷纷前往目睹其英武的风姿。

仅隔年余,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终于腾空跃起,重创日军,让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国百姓看到了希望之光。但不久后飞机楼也遭到日军轰炸,受到严重破坏,死伤不计其数。上海沦陷后,飞机楼被日军用作军火库。

随后,经过整修,飞机楼也被人们遗忘。时光的流沙湮没了它半个多世纪。解放后“飞机楼”便围在了长海医院中,被作为病理科、实验室、药剂科使用了30多年。

90年代初修缮时,终于发现了正门右侧的奠基石的文字,记述着这座楼的历史。经过修缮工程在1993年12月18竣工,作为二军大的校史陈列室使用。

这是“飞机楼”正门,

这是“飞机楼”两侧和后门,上有“中国航空协会”字样。

这是机首顶上的“圜丘坛”(小天坛)

“飞机楼”南侧,紧靠着虬江。

2014年4月4日公布飞机楼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旧上海市立医院、旧上海卫生试验所和旧上海市立中央公园遗址。

1948、1979、2006、2017年天地图,

原上海市立医院的位置在旧上海市博物馆以东。

上海市立医院是《大上海计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民国廿三年(1934年)动工建造。它包括医学院在内,是“全市之医药中心”,“兼有医药上研究、治疗、教育三种设备”。

原《大上海计划》的上海市立医院是以这幢主楼为中心,以扇形建造8栋同样大小的楼房,民国廿六年(1937年)只完成了主楼的建设,淞沪抗战爆/发,其他只是图纸上的设计。主楼外立面为浅灰色并饰有花纹,建筑中间为五层,两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是当时的上海市立医院主楼。

日伪时期被日军作为医院使用。抗战胜利后是联勤总部国防医学院上海总医院,解放后由部队接收,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现该楼是长海医院21号楼,

这是正门向北,

这是大楼的面南、面西,可以看出医院西侧有紧急逃生梯。

外墙面上的医院专门图案,

与上海市医院同时建设的还有旧上海市卫生试验所。它同上海市立医院被中原路东西相隔(当时中原路长期封闭在第二军医大学校园内)。

民国廿四年(1935年)旧上海卫生试验所主楼竣工。三层建筑,屋面中部采用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附以华丽的檐饰,檐下有斗拱,上覆黄色玻璃瓦盖。由董大酉设计事务所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造。

旧上海卫生试验所主要研制并制造国内急需的痘苗(伤寒霍乱菌苗、狂犬疫苗)、菌苗(牛痘苗)及抗毒血清等。

解放后,归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956年按原建筑风格加盖一层为四层,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研室(病房)和信息科用房。

这是位于中原路32弄的旧上海卫生试验所

上海卫生试验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墙面、中厅地面保留有清晰依旧的繁体字“市衞生”图案。

2014年4月4日“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市卫生试验所)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旧上海市立中央公园

《大上海计划》的市立中央公园位于整个大上海计划的东南角,跨虬江两侧,面积达几万平米,当时只建成了一个框架。淞沪抗战时即被荒废,原存较大人工湖泊两座,动物园一座,亭台楼阁假山若干,解放后虬江以南建为第二军医大学校园内的操场等设施。

九十年代初,中原路拓宽打通后,中原路以东,土地置换为住宅小区。

虬江以北现遗存的一处仍保留为小区绿地,中间是周长约在三四百米左右的湖泊,因内有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墩石塔,被称作西湖园,湖泊内有人工岛两座,其中一座由九曲桥和带拱桥的长堤连接,上有五角凉亭一座,另一座小岛是孤岛,湖西面有水榭一座,湖北面残留有水台及太湖石假山,湖东面原有约近十米高小山一座,因东面建设小区被整体切掉一半,现存约6米高山包,湖心岛上有五株夹竹桃,胸径约60-70公分,应为建园时种植,比较难得。

附:下面简叙一下《大上海计划》地区的历史沿革

这里是古吴淞江的入海口,逐渐成陆后,以吴淞江为界,南岸属松江府上海县,北岸属太仓州宝山县。

这里统属江苏省苏松太道管辖(苏松太道管辖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道署在雍正年间从苏州搬至上海大东门内)。

清末,实行地方自治,虬江以北为宝山县殷行乡,虬江以南为上海县引翔港乡,民国初建置名称、管辖范围基本不变。

1928年南京国府成立后,上海为特别市,殷行乡、引翔港乡都成为上海特别市的区:“殷行区”“引翔区”,引翔区南部已被公共租界占去。

大上海计划时期,这里规划了“市中心区”,实际并没有设置行政区划。1936年“上海市中心区”地图上,北部标为殷行区,南部仍为引翔区。实际“大上海计划”的新建筑基本上在殷行区范围内。

日伪时期这里合并为第二区,即“市中心区”,日伪的“上海大都市计画”主要建筑在南部原引翔区范围。

这是示意图,

抗战胜利后,原殷行区与西边的江湾区(划出南部北四川路地区)合并为新的江湾区,原引翔区,改称为新市区。

解放初,仍称江湾区、新市区,农村部分各设有五个小乡(镇):江湾区有江湾镇、泗塘乡、大同乡、联合乡,中心乡(因原称市中心);新市区有新民乡、肖庙乡、黄长乡、虬江乡、五角乡。

五角乡是五角场最早出现的地名。

1956年,江湾区与大场区、吴淞区合并为上海市北郊区,有五角场办事处、江湾镇、大场镇、吴淞镇、葑溪乡、场南乡、塘南乡、工农乡、中心乡、庙行乡、高境乡、淞南乡、淞北乡等。

1958年松江、宝山等县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北郊区并入了宝山县,这里农村地区为宝山县中心公社、工农公社。

1962年五角场办事处改为五角场镇,1966年中心、工农合并为五角场公社,有十多个大队。

1984年政社分治,五角场公社改五角场乡(大队改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五角场镇不断扩大,五角场乡不断缩小。

1984年五角场镇、五角场乡划入杨浦区。

九十年代杨浦区的这一地区:五角场街道、五角场镇、殷行街道。

1994年江湾机场正式停飞,1997年原江湾机场地块交给上海地方,属杨浦区管辖。

THE END
1.省博北馆将推出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展陈文物1.6万余件12月19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12月份重要工作活动媒体通气会,通告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将于2025年元旦前后推出。该陈列展设在湖北省博物馆北馆,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 省博北馆二楼“极目楚天”展厅入口 12月21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省博北馆看到,从二楼到四楼,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展陈https://www.wuhan.gov.cn/ztzl/24zt/csrl/202412/t20241221_2506294.shtml
2.博物馆工作计划(通用3篇)2、进入世华馆陈列的创业华人报名,评选确认工作在一年内完成,同时完成收取成本费用工作。 3、世华馆的土建工作一年内完成,设计招标工作待中小公司融资到位后,即面向全世界开始工作。 博物馆工作计划 篇2 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作为大汲店村的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协助村委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ongzuojihuafanwen/16973146.html
3.上海文旅局:推大博物馆计划,办好“何以中国”考古系列大展要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结合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实施好“街道+”“公园+”“生活圈+”文旅三大工程,让老街区老味道更“浓”,让新空间新设施更“美”,让公共文化服务更“优”。要用文物考古增信人民,创造性开展“让文物活起来”,推出上海大博物馆计划,办好“何以中国”考古系列大展。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39389
4.国内单体最大博物馆钢结构完工郑州博物馆新馆计划今年投用始创于1949 国内单体最大博物馆钢结构完工 郑州博物馆新馆计划今年投用 清明小长假全国北晴南雨 焦作至安阳首次开行高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国内单体最大博物馆钢结构完工 郑州博物馆新馆计划今年投用 https://zzwb.zynews.cn/html/2019-04/03/content_1059042.htm
5.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计划于6月中下旬开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计划于6月中下旬开馆 22日,位于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经完成主体建设,计划于6月中下旬建成开馆。图为空中俯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齐立广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https://yrd.huanqiu.com/article/43FXdJtnjEp
6.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发布平等与多元计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Art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日发布了一项平等与多元计划,以回应日益增高的艺术机构改革呼声。 这项多达13条的新计划涉及了展览、收藏、公共教育、员工待遇等方面,几乎涵盖了关于博物馆运营的所有面向。具体计划包括在未来半年内为全体员工进行反种族主义培训(高层领导的培训在未来两个月内完成);在未来四个月内聘请一位高级https://www.cafamuseum.org/exhibit/newsdetail/2721
7.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展览计划媒体关注本云展以元代书画界领军人物赵孟頫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动态展陈与多效交互的技术手段,带领您跟随他的脚步,全面深入地了解元代大都城的建筑规划、运河治理、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知识,揭示大都与大运河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历史关系,再现元代大都城的繁华盛景。 https://news.artron.net/20240301/n1129598.html
8.工业遗产旅游专题研究奇创实践2大博物馆 历史迹忆馆/时光故事馆/航天陈列馆 4大主题住宿产品 航天博物酒店/风物酒店/066度假公社/山舍驿站 5大夜游体验 60年代露天大电影/记忆066—3D夜景灯光秀/主题音乐晚会/夜光森林/篝火晚会 奇创智慧旅游集团以体验设计力、产品创新力、内容运营力、智慧科技力,效赋能中国文旅项目及目的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https://www.kchance.com/LandingPage/industrialheritage_c.html
9.第七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展(2021)《老兵博物馆寻访计划》 尔雅团队 近年来,民间博物馆蓬勃发展。其中,退伍老兵所建立的博物馆,各具特色。这些博物馆有着深深的时代印记,这种印记,在博物馆的主题和陈列上,展现出来的是他们参军时期的一种社会风貌。这种民间博物馆的内容以及建立的故事,通过每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能够感知到别样的时代感。宣传爱国爱家,https://oral.cuc.edu.cn/2021/1022/c3769a187781/pagem.htm
10.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章程(四)确保博物馆能最广泛地为公众服务; (五)支持博物馆通过研究,客观准确地诠释和传播有关藏品及文物的知识; (六)根据博物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监察和批准各项制度并监督这些制度的执行; (七)审议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审议和批准博物馆目标和实现途径,监督博物馆计划的执行; http://www.bjstoneartmuseum.org.cn/CN/news/benguangonggao/2021/0709/386.html
11.宅家无聊?南通博物馆邀您“云看展”今天,全市23座备案博物馆提供了5大类105条数字资源,涵盖线上展览50个、线上文物赏析872件、电视电台节目24集、微信小程序1个、网络课程410节。现予发布,以飨观众。 南通博物馆数字资源网址链接 一、云看展 (一)南通博物苑。 1.基本陈列《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 https://www.ntjoy.com/html/tuijian/2020/0206/173207.shtml
12.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博将推智慧展厅计划4此外,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博物馆也会支持其他博物馆的建设,带动地区博物馆发展,与他们共同策展、开展交流合作等。比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逐步推进,三地博物馆加强了合作,国家博物馆联合首博、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308/79862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