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不完全系列豫南篇之二 南阳明代十八罗汉新闻中心

南阳卧龙岗上有一座十八罗汉堂,堂内十八尊琉璃罗汉,在云气缭绕的神龛里多作跏趺静坐之姿,有的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有的怒目圆睁,表情威猛。虽属宗教偶像,但庄严而不呆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目前保存的明代琉璃塑像中的珍品。

罗汉是梵文ARHAT音译略称,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达到此种境界修行者,可破除一切烦恼,得以解脱生死轮回。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发中国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

南阳地区位居中原,历史上一直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之地,客观上给宗教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佛教从东晋传入南阳后,佛教寺院屡有兴废,这组十八罗汉也几经劫难。

“据传,这组十八罗汉最早供奉在南阳县东南20余公里的云罩寺。此寺虽屡遭劫难,但直至军阀石友三部队1928年来宛驻防时,保存尚好。”南阳市博物馆李桂阁女士说。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农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他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等,又先后背叛之,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

石友三在河南最有名的事迹当是“火烧少林寺”。1928年3月15日,石友三纵火焚烧少林寺法堂,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同年3月16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又命军士用煤油将少林寺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等处尽付一炬。至此,千载少林寺之精华悉遭火龙浩劫!石友三有此作为,想来在宛驻防之时,毁神像拆建筑,把一座云罩寺拆得只剩大殿一座瓦房数间,也是众人意料之中事。在此期间,云罩寺中失了庙的罗汉们,差点被当地劣绅盗卖给洋人,幸被附近村民发现制止。

考虑到十八罗汉的安全问题,当时的南阳县长朱燕祖将其运到了南阳县政府,以后又迁入南阳西门内马道街药师庵。

到了药师庵,十八罗汉的“流浪”并未结束。以后他们又经历过哪些劫难?有什么传奇发生呢?

十八罗汉历劫重生

迁居药师庵的十八罗汉暂获平静,到了1932年,南阳县教育局局长孙文青先生委托南阳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王笑山,把十八罗汉安置到民众教育馆。“其中有两尊佛像就在教育馆廊檐下摆着。1949年解放军南下时,掉队病号临时组织了一个营,驻守在这里。一个解放军说这是封建迷信,一枪托砸坏了一尊佛像。”年过八十的南阳市博物馆老馆长马俊乾先生回忆道。

“到了1966年破'四旧'立'四新',全国首先被冲击的就是寺庙,南阳卧龙岗遭到历史上最大一次破坏,所有石牌坊都被砸,所有石碑都被推倒,十八罗汉全部被敲碎,堆成一大堆。当时博物馆负责人关俊运和几个同志认为这东西太珍贵,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当天夜里,几个人冒着风险,偷偷挖坑,把十八罗汉的碎片埋了。”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晓刚说。

到了“文化大革命”过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碎片挖出,试图修复。这是个很艰巨的活儿。

罗汉们多是基座保存得比较好,大块居多。佛头、佛身碎得多,头部被砸得更碎,有的只有小鸡蛋那么大。因为碎片和泥土混杂在一起,馆里人就买了箩筐,先将碎片在水坑里冲洗,之后尽量分成十八堆,边分边粘,六七个同志共同参与,实在粘补不上的部分,就请塑像艺人补上。从1978年年底开始粘补,粘好已是1980年秋天了。

“南阳人都知道,十八罗汉'文化大革命'时被砸碎了。因此粘好对外开放时,那叫一个轰动。劫后重生的十八罗汉,吸引来了大批参观者。”张晓刚先生说。

“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这组罗汉群像中位居正中的两尊,相貌姿态宛如双胞胎弥勒,只是着衣色彩不同。它们体态丰腴,面貌欣喜慈祥,衣着宽松,袒胸露腹,双手放于膝盖上,屈腿坐于长方形的须弥座上。

我绕到其中一尊右侧,发现它的基座上有题字,经仔细辨认,是“成化二十年中秋吉日信士人党磷妻景氏化主道济匠人刘镇”。

另一尊座侧也有“成化二十年中秋吉日信士人郭口弥勒佛一尊化主道济”字样。

“这种题记太珍贵了,很清晰地点出这批器物是烧制于明成化二十年,即1484年,点出捐献的信士名姓,前一尊甚至还留下了匠人姓名。这种刻划纪年和匠人姓名的做法,是明代琉璃艺人沿袭了前代的传统,也成为我国古代琉璃工艺制品的特征之一。”李桂阁女士说。

琉璃是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体材料,古代一般是指玻璃,在古代极其珍贵,先民甚至认为琉璃可以保佑拥有者“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西游记》中的沙僧因为失手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被贬凡间,用周星驰的话讲,做神仙做到这份儿上,也够背了。由此可见琉璃的珍贵。

琉璃和琉璃工艺是两回事,所谓琉璃工艺,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它是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再入窑烧制而成。琉璃工艺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根据历年出土实物证明,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琉璃工艺制品,但质料不纯,有时与料器(料器是一种熔点较低且可塑性较强的玻璃)相混。至宋代,才出现真正的琉璃工艺。元明以来,陕西朝邑(今大邑)、山西多处地区、河南修武、北京琉璃厂、山东等地,都出产琉璃器皿。到了明清时期,烧造琉璃的技术更有发展,釉色及品种都有增加,釉色从黄绿蓝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十多色,品种也得到大发展。

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因其“火里来,水里去”的工艺特点,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佛教经典中,将“形神如琉璃”视为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愿我来世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从某种意义上说,琉璃是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至于这批十八罗汉制造所用的琉璃工艺,“其实也可叫做明三彩,工艺和唐三彩一样。把它们叫成琉璃,是老百姓的口语。”河南博物院文物专家赵新来先生说。

“明代琉璃工艺罗汉像一般都比较零星,这样成套的比较罕见。它的烧造工艺应用模子,按说不太复杂,但这批罗汉像个头太大,烧造起来容易变形,成品率不高。”赵先生说。

至于产地,赵先生推测:“很可能是山西晋中南那一带烧造的,因为明三彩陶俑都是那儿所出,三彩陶俑和这批罗汉像,烧造工艺一样,都是先烧制素胎,然后挂低温色釉重新入窑烧制,是陶胎低温色釉器。区别就是个头有大有小罢了。”

十六罗汉?十八罗汉?

罗汉观念虽源于印度,可印度罗汉并未形成信仰,也无罗汉像传世。反观中国,罗汉信仰普遍,这正是中国佛教本土化的一大佐证。

罗汉像因无经典依据,各代艺术家在创作中会有个性的发挥,但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姿态不拘,随意自在。五代时高僧贯休大师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尽其志,为罗汉画像中之名作。

一般人所讲的十八罗汉,其实最早是十六罗汉。据佛经记载,他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佛祖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死亡),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用人间供奉与祭祀。

所谓十六罗汉,都有两个名字,一个印度名,一个中国名,印度名太难记,这里简单说一下他们的中国名:坐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

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在唐代由玄奘法师译出后,十六罗汉因“住世护法”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

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之前,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这是为什么呢?

说法有多种,有学者认为,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对十八的偏好有关,“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和“十八”情结有关。还有种说法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十六个罗汉分两边排列,一边只能排八个。在古汉语中,“八”表示分离,所以后来塑像时加了两个,一边九个。九、五代表至尊,“九”与“久”同音又代表天长地久。

十六罗汉变成十八罗汉,后加上去的两位,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在藏传佛教中,后加上去的两位,一位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一位是弥勒尊者。清朝皇帝乾隆则规定,十七罗汉为降龙罗汉(即伽叶尊者),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皇帝钦定,自此十八罗汉就以御封为准了。

细看南阳的十八罗汉,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十六尊罗汉所坐底座相同,而另外两尊底座是长方形的须弥座,这两尊就是我们上文所述带有珍贵题记的那两尊“双胞胎弥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可能信士们捐造的是一组完整的十六罗汉,另两尊弥勒,同样为信士捐造,阴差阳错地和十六罗汉放在了一起,以讹传讹,云罩寺十八罗汉之说由此产生。十六罗汉加两尊弥勒,构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奇特组合。

这一另类组合,诞生细节现在已无从考究。一转眼600年过去了,那十八尊罗汉,依然个性鲜明地坐着,或喜或怒,或祥和或威猛,有着浓厚的世俗化色彩,有着令人惊叹的艺术感染力。

罗汉由十六变十八还不算完,后来队伍膨胀成了“五百罗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形容众多,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常见,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在五代时期,五百罗汉像也便见于绘画和雕塑,后人又附会出五百罗汉的名字。到了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匠人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失去了佛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专家点评

南阳市博物馆馆藏的十八罗汉像为精细的陶质工艺品,饰以绿、赭、黄、橙、黑五色彩釉,像高1.25至1.3米,形态各异,表情丰富,衣饰纹理流畅,体内中空。它们是我国明代琉璃塑像中的罕见之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古代宗教文化艺术、中外文化交融提供了形象真实的资料。

THE END
1.展览集中呈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出土文物瑰宝南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亮(左)与时任南阳市博物馆馆长王晓杰(右)共同为渠首博物馆揭牌 2021年5月,市博物院积极筹备“渠首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专题展览。该展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展览按照国家级精品展览的品位和档次精心筹备,旨在将南水北调中线工http://www.nysbwg.com/shjj/762.html
2.南阳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网络评选启动为展示南阳国宝重器的风采和魅力,体现“文明在宛”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服务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南阳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网络评选活动启动。 目前网络公示候选的二十件文物精品,是从宛博馆藏五万余件文物中精选而出,它们涵盖南阳悠久历史长河的不同时期,均是具有代表性、存量较小、价值较高的重要文物。 https://wwj.henan.gov.cn/2022/08-08/2556538.html
3.2021开年大展“列备五都”即将揭幕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首次来蓉红釉陶狗 南阳市博物馆 难得一见 “镇馆之宝”扎堆亮相 为了真实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城市状态,展现出汉代“五都”的真实面貌,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15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且多数为首次来蓉展出。 来自焦作博物馆的汉五层彩绘陶仓楼是其馆当之无愧的“明星藏品”之一。陶仓楼高近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2/01/031266335.shtml
4.听!镇馆之宝南阳市博物馆:东汉鎏金熊足铜樽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评论 私家车999 关注 TA的热门作品 强少的寻味之旅——鸡蛋爆腰子 1204阅读26分钟前 强少的寻味之旅——鸡蛋爆腰子 1204阅读26分钟前 直播: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 1456阅读1天前 直播: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https://www.hntv.tv/bwgltdhn/article/1/1681191285088538626
5.回味历史威海七大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荣成博物馆 秦汉时期祭玉 荣成博物馆珍藏着一组3件秦汉时期成山礼日仪式中使用的祭玉,分别为1件玉璧和2件玉圭。据考证,这3件祭玉很可能就是秦始皇东巡成山、祭祀“日主”时的遗物。 脑补时间: 1979年10月和1982年7月,考古人员在原荣成市成山卫镇东海岸两次发现祭祀坑,3件祭玉即出土于此。经历祭祀时的大火https://li5.zupu.cn/fenbu/593978.jhtml
6.来英国参观大英博物馆,你必须要看的10件镇馆之宝你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其中的一部分。 大英 博物馆的21号展厅有王陵中出土的部分雕塑。那些幸存的 石狮 雕像、圆柱及人像的碎片,与 大英 博物馆 中国 馆中的镇墓木俑有异曲同工之妙。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建筑高达40米(131英尺)高,装饰着大量的雕塑,既有圆形的,也有浮雕的。圆形雕刻是一种雕塑,在这种雕塑中,https://you.ctrip.com/travels/unitedkingdom20354/3966113.html
7.每日名胜河南·河南自然博物馆每件镇馆之宝都可以称之为藏品中的绝品、珍品和精华,藏品时间跨度从2.5亿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均由河南自然博物馆自主发掘、采集、修理、复原。譬如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胚胎骨骼化石中华贝贝龙标本,于199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乡被发现,后流失美国,直到2013年才历经艰辛回到河南。汝阳黄河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786714919511124524
8.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及其他匆匆两个半小时,只能把河博的主要宝物粗略看了一下。九大镇馆之宝,1、莲鹤方壶,2、贾湖骨笛,3、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4、玉https://www.meipian.cn/4z61gnnm
9.河南自然博物馆挂牌,揭晓首批十大“镇馆之宝”!你都见过吗?3月14日,河南省首家国家级自然博物馆——河南自然博物馆举行挂牌仪式,并公布了首批十大“镇馆之宝”。 坐落于郑州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的河南自然博物馆,前身是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500余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喜爱,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26个科普基地称号。 https://m.gmw.cn/2021-03/16/content_1302168270.htm
10.先睹为快!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在阔别公众1898天后重新开放九大镇馆之宝,八个都在陈列范围内,就一个字,香! 有近两年重大考古成果吗? 在河南博物院闭关装修的五年中,从“河洛古国”到二里头遗址,中原地区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随着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开放,想细致了解这些考古成果的观众,不用再去遗址现场了! “新石器时期”展厅展出了人类的牙齿化石和大象的骨骼化石,也直接https://4g.dahe.cn/mip/news/20200924734487
11.河南博物院~(6)九大镇院之宝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精美绝伦,下面就来跟我一睹这些国宝的风采吧。 贾湖骨笛(主展馆1楼1展厅)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首,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制成,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 妇好鸮尊(主展馆1楼2展厅)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迄今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196968
12.www.weibucn.com/mokpage76929.html不过娱乐圈流量一向是把双刃剑,果不其然第一弹商战就冲着《射雕》映前热度来了,有人借着主演流量制造投资骗局,声势之大搞得投资方出面发声明辟谣。 涉及真金白银的争议向来不好解决,若是太多人受骗上当,多少会影响《射雕》本身口碑,从媒体预测票房看,就知道《射雕》整部电影在春节档偏弱势,到时候墙倒众人推,就https://www.weibucn.com/mokpage76929.html
13.“国家法制文物宝藏”开启一场积淀20年的500件高清绝美镇馆鲜见文物背后的制度之光 法韵书香静待为你而绽放 这是一部被文物唤醒的“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发展史” 这是一场持续了20年的审视与辨别、钩沉与梳理 500件镇馆文物复原与构建中华法治文明的脉络与框架 高清质感图文造就亲临考古遗址与博物馆的现场观感 “左图右史”,12个文物主题找寻别样的法制印迹…… 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material?id=286645851047068160
14.771771威尼斯.cmApp官网下载?2024-12-22 7:26 HOT【 771771威尼斯.cmApp 】?支持:32/64bit系统类型:771771威尼斯.cmApp(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771771威尼斯.cmApp》在南阳市汉画馆,珍藏着一块国家一级文物、镇馆之宝——“嫦娥奔月”汉画像石。1964年,河南省南阳市发现了一http://jjh.hfhzjy.com/
15.771771威尼斯.cmApp官网下载柳州市博物馆的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览里,汇聚了壮、侗、苗、瑶等民族服饰、银饰300余套件,通过民族服饰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以艺术形式呈现民族服饰的唯美与华丽,以场景互动方式带领观众切身感受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在大河村遗址赏缤纷彩陶 仰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彩陶双连壶复制品)。人民http://gugup.sybhz.com/
16.威尼斯wns885566官方版威尼斯wns885566最新版下载V.9.9.9仰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彩陶双连壶复制品)。人民网记者 尚明桢摄人民网郑州8月21日电尚明桢、辛静)中国最早的三室一厅长啥样?五千多年前大河村先民已经发明了“连通器”?彩陶纹饰到底有多少种类… 伊朗一大巴车翻车起火 至少35人死亡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8月21日获悉,在伊朗亚兹德地区,一辆大巴车翻车http://nkhti.gxt19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