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宝日历》:365天不闭馆的纸上博物馆,方寸间一览千年文物馆藏珍宝

自打《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一露面,就靠着满满的干货和独到的文化韵味,让国宝“活”起来和“火”起来,牢牢吸住了大伙儿的眼球。

这种热度从各个博物馆的预约一票难求就完全能感受到。

现在,博物馆的热度,简直超过演唱会。

如今,很多都有了强烈的意愿,让下一代感受历史的熏陶。

如今,我们可以很欣喜地看到,文化自信,它看不见,却又深沉、巨大。

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历代国宝寻到见证。

放眼全国,我们拥有6000多座博物馆,馆里展览着祖先留下了无数文物珍宝,他们全都是中华文明的标识。

龙去留福,蛇来带金。

在2024已然接近尾声的时节,建议你一定要把这本刷边特装版《2025国宝日历》带回家。

无论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耳熟能详的考古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

还是别具特色的上海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些馆藏珍品你全都能看到。

365件馆藏珍宝,365天日夜兼程的陪伴,它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赏古玩奇珍,博览中华文化,愿你也能在历史的印迹中触摸到生活的诗意。

整本日历一页页翻下来,颜值与实用兼备。

孩子、大人都适合翻阅,真的很值得。

每天了解一件国宝,365天都能开阔眼界、见识、审美。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1

365天不闭馆的纸上博物馆

集国宝欣赏与科普功能于一身

从阴历到阳历到星期,每一个细节都精心编排,并且你的每一天都能在清晰的月历版块中找到归属。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日历,作为市面少有的国宝日历,它还集国宝欣赏与科普功能于一身。

一方面,这本日历中收录了365件国宝。

想象一下,365天,365件国宝,每一天都为你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它能带你领略青铜器的古朴庄重、陶器的质朴韵味、瓷器的细腻温婉、珐琅器的华丽璀璨、玻璃器的晶莹剔透、玉器的温润如玉……

从石器到金银器,从铜器书画到木器竹器,从漆器到象牙器、骨器,乃至那些难以归类的杂器,应有尽有,

仿佛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

此外,书里还特别增加国宝欣赏TIPS版块。

清晰的表格如同国宝简历,一眼就能看明白来龙去脉。

简洁的国宝鉴赏,细节满满。

打开它的人都能快速了解到那些国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三星堆文化中具标志性的文物之一,它以精浩的铸造技艺和深遽的文化象征,展示了古蜀文明技术成就和复杂的宗教信仰。面具的额部装饰奇特,是一条高高竖起的夔龙,上端内卷,中部装饰着刀状羽翅。它巧妙地融合了人类与神兽的形象特征,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具有一种既超自然又栩栩如生的视觉冲击力。

所以,这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你通往历史与文化的桥梁。每天翻一翻,收获满满。

2

700余幅博物馆级高清图片

精美画册标准还原逼真临场感

作为一本国宝图鉴日历,它的灵魂是图片,但它并非追求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颜色,而是力求为你还原了国宝诞生时的样子。

因为一般我们见到的国宝图片,都是一个光源,从一个角度来进行高清拍摄的,通常画面背景都比较单一。

这本日历中使用全新调图理念,按照收藏艺术画册标准进行了多轮校色。

而且,它的页面版式都是以一个国宝为主体,不仅精心设计了整个对页,还为你多视角展现出了国宝不一样的美。

细节放大让精巧设计更是一览无余。

这都使得它不仅是一本普通的图鉴日历,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3

匠心设计,精美装帧

蕴含着历史底蕴和艺术韵味

这本国宝日历整体设计也非常亮眼,是让人爱不释手的那种。

封面采用了尊贵的满版烫金,配合高硬进口书壳内板,瞬间就提升了你的阅读格调。

封面主图则选择了那顶闻名遐迩的“九龙九凤冠”,任何看过凤冠本冠的人,一眼看到这张图,都会觉得惊喜。

因为这个凤冠就在博物馆,虽然很美但是颜色远没有图片这么惊艳。

云纹饰的风雅、点翠凤鸟的灵动,还有用纯金拔成细丝织出的龙纹,都在烫金的装点下熠熠生辉。

打开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底洒金裱纸。如晨曦初照,洋溢着浓浓的喜庆与吉祥,瞬间点亮您的阅读时光。

金黄色的书脊和扉页尽显尊贵。

三面环绕的传统纹样刷边,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韵味。

本日历的装订采用了双锁线手工精装工艺,匠心独运,确保书籍结构稳固。

特别设计的180度平摊功能。

这不仅是一本日历,也像是一件艺术品。

刷边2025国宝日历

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原169,现在拍只需要一个零头69元!

每天了解一件国宝,365天都能开阔眼界、见识、审美↓↓↓

翻开这样一套承载中华文明血脉的《国宝日历》,我们不止是了解它们的文物价值,更是去了解他们的文化价值。

THE END
1.國家文物局邀觀眾“博物館裏過大年”中央部委動態首根據春節期間觀眾特點,各文博場館要結合實際優化預約參觀,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水準,為老年人、未成年人、外籍人員等不同人群提供便利化服務;要通過雲展覽、雲教育、雲直播等方式,擴大博物館文化輻射面,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觀展,感悟歷史文化的魅力。(牛偉坤)中國https://www.beijing.gov.cn/gate/big5/www.beijing.gov.cn/ywdt/zybwdt/202412/t20241222_3970804.html
2.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多样教育活动精彩呈现5月18日,国家博物馆广受好评的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分为冬夏令营和周末研学营、公共考古体验营、国博课程进校园、京外学生进国博五个部分,配套展示教育出版物、教育视频、教具包及相关衍生品等实践转化成果。业内专家对展示内容予以高度肯定,现场体验了https://www.chnmuseum.cn/fw/hd/zxhd/zyzfwfc/202405/t20240528_269192.shtml
3.国宝有灵2024国际博物馆日特辑丨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宝有灵”文化IP特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辑《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用九张精美的海报,展现那些蕴藏在国宝文物中的“智慧”“文明”之光,希望能让您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有所增益,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40517/ecc4629f826642659bf7b075269fe451/c.html
4.《中国记忆》5.18国际博物馆日科教台今年是第37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5月18日晚8点黄金档推出特别节目《中国记忆——国际博物馆日破解文明密码》,作为科教频道的品牌节目,“中国记忆”八年里一直以独特的媒体视角和详实的“记忆”特色,纪录着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2013年文化遗产月,“中国记忆”围绕全新的策划方案,进行跨地域、跨行http://kejiao.cntv.cn/special/zgjybwg/
5.[新闻直播间]国际博物馆日·北京探访中国蜜蜂博物馆[新闻直播间]中美经贸摩擦 极限施压 美方意图限制中国发展2019-05-18 14:22:53 [新闻直播间]英国 国际博物馆日 利物浦博物馆:城市的鲜活记忆2019-05-18 14:22:52 [新闻直播间]中美经贸摩擦 美方破坏磋商成果 体现贸易霸凌2019-05-18 14:20:52 [新闻直播间]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中枢”:传统的未来2019-05-https://tv.cctv.com/2019/05/18/VIDEH7MP8XcFkkFOxXcrFkM1190518.shtml
6.中国电影博物馆无障碍电影《奇迹乐队》主创见面会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2024-11-08】 “繁花竞放”主题展映活动公告【2024-12-20】 线上直播 | 12月线上电影直播预告【2024-12-01】 活动预约 | 《绝地重生》映后交流活动公告【2024-11-27】 线上电影直播 | 全国消防日【2024-11-09】 关注文化新空间·北京:沉浸式体验,http://www.cnfm.org.cn/
7.2024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免费参观时间中国紫檀博物馆博物馆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来临之际,为丰富广大观众朋友们的文化生活,提供更优质的参观服务,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将于5月18日(周六)当天免费对外开放。为营造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提升广大游客的参观体验,保护展品安全,逢免费开放日,博物馆限流600人次,请广大观众朋友们点击下方链接预约入馆,再次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的理解与支持https://www.qianggen.net/2009/tuan115722/index.html
8.2020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群系列活动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相处方式。在这一特殊时期,美术馆、博物馆作为艺术创造的展示机构和集体文化的记忆机构,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不同社群间的理解与交流,以文化通达人情、慰藉人心。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 http://caam.caa.edu.cn/news/202309/63610.html
9.国际博物馆日:10家必打卡的气象博物馆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协会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们遴选了国内10家气象博物馆(陈列馆),它们大多见证了中国气象史的发展,展现了气象科技的最新进展,尽管因为疫情原因,部分展馆目前还在闭馆中http://www.qxkp.net/zxfw/zxdt/202205/t20220518_4837825.html
10.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5月18日,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主持人康辉(中)同小朋友们互动。 当日,2021年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主会场设在首都博物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主场活动中除公布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https://m.gmw.cn/2021-05/18/content_1302302477.htm
11.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5月18日,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主持人康辉(中)同小朋友们互动。 当日,2021年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主会场设在首都博物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主场活动中除公布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1-05/18/content_13801527.html
12.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详细看点来了!文博动态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详细看点来了! 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都有哪些看点?根据5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此次主会场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亮点多多。 主会场活动内容丰富: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511/3141311.shtml
13.世界博物馆日关于博物馆和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一些知识1977年,ICOM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又在接下去的20年里,通过四次会议完成了两个目标:确定了博物馆为社会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政策、采用了行业道德准则和相关文件。 ICOM在持续地向公众征集关于博物馆的定义,格式不限——可以是一条严肃的法则,也可以是一首诗,或是两者兼具;可长可短,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https://www.jianshu.com/p/3e631a69e8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