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河东解构“何以中国”

万件出土文物入藏运城博物馆,运城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探寻文脉根脉,守护中华文脉。2023年11月28日,10675件我市境内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正式入藏运城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古河东从百万年以前到清末近代的社会发展变化,是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具体实物见证。2023年,全市公众考古事业发展成功“破冰”,第三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夏时期的中国”学术研讨会进一步论证我市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独特方位,首次举办的“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大型公众考古活动,以科普性、专业性、互动性推动考古成果转化和文旅融合,展示运城考古的雄厚魅力。这一年,全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不仅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不断建构的缩影,也是中华文化迈向自信自强的有力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时指出,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化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3年,是运城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我市公众考古事业“破冰”成功,“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大型公众考古活动启动;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全面提升地下文物保护水平;第三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夏时期的中国”学术研讨会举行,进一步论证我市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独特方位;万件出土文物入藏运城博物馆,我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破冰”

我市公众考古事业新面貌

6处重要考古发掘工地、5场学术讲座、16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历时1个多月,我市首场“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大型公众考古活动迎接南来北往的参观者,一同在学术与实践中见证“何以中国”里的运城刻度。

考古发掘的过程,亦是文化再现的过程。一个个发掘现场,参观者们分批进入,走进考古的世界,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

考古工地上一片不起眼的碎陶片,可以根据纹饰辨别年代。如果幸运的话,再找到其余几块陶片,拼成一个完整的陶器,即可窥见过去岁月里河东先民生产生活方式之一角。参观者所走近的一个个探方,不仅仅是考古工地的工作面,更是这片土地堆叠、积压下的区域历史。

运城市东康中学学生陈奕玮说:“参观完西吴壁遗址之后,不仅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更加了解了河东先民的无穷智慧,让我们建立起文化自信与自豪。”更有专程从太原、西安、三门峡等地赶来的考古爱好者,争先恐后地在讲解与参观中感受河东这片古老土地带来的文化温度。一次考古爱好者们期待已久的“破冰”活动,不仅让广大群众感知运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更在不断提高全民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意识中,推动全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

历史文脉绵延不息

至此,我市已成功举办三届“西阴论坛”,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的主动之为,也是扎实推动中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在本届研讨会上,共有17位专家围绕“夏时期的中国”作主旨发言,对夏时期遗存考古成果展开学术研讨,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并指明晋南大地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在精彩纷呈的发言中,专家们高度认可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以运城为中心的晋南豫西这一带就能够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回顾2023年,我市配合实施6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积极推动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夏县东下冯遗址、夏县辕村遗址、绛县西吴壁遗址、闻喜上郭古城与邱家庄墓地、芮城坡头遗址、垣曲北白鹅墓地,进一步论证运城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我市积极做好考古前置工作,配合全市基本建设,完成考古勘探项目211项,发现古墓葬541余座、古遗址10处,近现代墓葬92座。与山西考古研究院合作,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发掘37项,完成25项。完成遗址发掘面积1.5万平方米,出土陶片两万余件。发掘古墓葬973座,出土文物标本3800余件套。

2023年,《运城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方案》《运城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推动我市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地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开展国保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加快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实施进度;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公布了第一批10处市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及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资源管理,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开展文物资料整理工作,更新完善文物资源信息;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圆满完成盐湖区试点工作……

展望

万件文物入运博

刮削器、彩陶钵、敛口钵、陶马俑、瓷枕、十二生肖俑……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釉陶、盛唐的彩陶、宋金的瓷器、明清的铜镜……

永济市独头村、晓朝村,新绛县窑头村,平陆县茅津村,绛县东关村……

这批被移交至运博的万件文物,涉及旧石器时代的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西阴遗址,夏商周时期的东下冯遗址、倗国墓地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品,充分展现了古代河东大地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不同方面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也是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具体实物见证。

运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文物资源丰富,拥有24座博物馆,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此次移交文物的范畴是运城市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包含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运城市考古队历年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出土文物,山西考古博物馆馆藏运城市出土文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考古队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联合发掘出土文物等。

万件文物,将时空交叠,生动再现了古河东的生活场景与社会风貌,让人们在深入了解河东文化的基础上,再一次深刻感受脚下这片土地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与跨越百万年光阴不变的深厚历史底蕴。

“运城出土的文物,更多承载的是运城的历史信息,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文物的前世今生,将运城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重要性继续挖深、走实。”运城博物馆馆长王大奇介绍,这批文物入馆后,将严格按照文物管理办法,开展藏品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

对博物馆而言,藏品入藏后,采集信息、建立详细档案,要弄清文物所属遗址、流传经历,还要弄清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保管好、研究好、阐释好这些文物,对我市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及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补充、完善运博展陈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让参观者更直接地了解运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成果。

我市考古人一次次躬身田野的执着,唤醒了沉睡在泥土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也将在博物馆里,为来往游人诉说源自历史深处的一声声吟唱,也必将在活化利用中见证中华文脉的永续传承。

这一年,全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不仅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不断建构的缩影,也是中华文化迈向自信自强的有力见证。

THE END
1.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借用馆藏文物备案通知书京文物备字〔2024〕118号 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 你单位提交的《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关于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哈密市博物馆出借馆藏文物备案的函》材料及告知承诺书收悉。办件编号: 11110000000021506C211102901500000202412020001 备案核查意见:同意你单位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哈密市博物馆出借馆藏文物12件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362680/482911/543482560/
2.海南省博物馆鼓励国有博物馆创新征集、展览民间文物机制。支持国有博物馆与民间文物收藏者联合办展。 鼓励和支持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藏品管理、社会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支持和指导,并依法在土地供应、财政资金、场馆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4120
3.文博关注:新疆考古标本库房竣工国家文物局【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新疆考古标本库房竣工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新疆考古标本库房计划在2025年完全投入使用后,划分设立“考古中国”新疆地区重要项目等资料整理、文物周转库、标本储存、文物修复保护等功能区,并建设科技考古检测分析实验室、标本展示厅,为进一步深化考古研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378RR0514R9OJ.html
4.中国彩灯博物馆关于印发博物馆藏品与库房管理若干制度的通知中国彩灯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暂行办法》、《藏品接收、鉴定、入藏、登账、编目、建档管理办法》、《藏品日常养护管理办法》、《藏品库房管理制度》、《藏品提用管理制度》、《提供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护与咨询等公众服务制度》、《藏品入藏标准和征集工作流程》等制度已经2019年第十次馆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https://www.lantern-museum.com/gk/gwgk/gzzd-View-81-562.html
5.金昌市博物馆藏品入藏标准一、总则 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入藏: 1.来源合法且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或自然标本。 2.符合金昌市博物馆办馆宗旨或性质任务,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能够满足其收藏、展陈、科研之需要者。 3.经鉴定属保存完整或品相完好的非赝品,或能够填补馆藏空白以及切合现实展陈与科研之需要者。 http://www.jcsbwg.com/article/410.html
6.海垦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1.征集文物时,必须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认真做好科学记录,及时办理入馆手续,逐件填写入馆凭证或清册,文物保管部门按文物编目工作要求,填写文物藏品登记表。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应连同有关原始资料一起入藏。 2.《博物馆藏品总账》由典藏研究部负责登记、管理。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文化部文物局规定的格式,逐件、逐项用不褪https://www.nkbwg.com/cn/47/
7.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藏品入藏标准及征集工作流程新闻中心第一条为了加强馆藏标本的征集、保护和管理,丰富本馆藏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陈列展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第19号)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文物政策,特制定本规定。 https://www.immnh.org.cn/ywdt/bwgdt/xwzx/202402/t20240229_3616.html
8.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9.一周观展指南马蒂斯领衔,全球艺唱启“上海时间”艺术评论11月,上海将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艺术季:11月9日,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第十届西岸艺博会、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同一天开幕。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将首次以“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为主题,集中举办超百场艺术活动。 这些天,首个聚焦汉碑的“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马蒂斯的马蒂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69674
10.“奥特曼卡”入藏博物馆,抗疫见证物也是未来的“文物”据悉,这是广东首个与抗击疫情主题相关的展览,展出200余幅图片和60多件(套)与抗疫有关的实物、珍贵历史文物,并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上线该展的数字全景展示。 一线抗疫见证物入藏博物馆 记者看到,除了“奥特曼卡”外,此次展出的还有40多件(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从抗疫一线带回来的抗疫实物,比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4/29/c3474329.html
11.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两尊明代陶俑归国入藏上海博物馆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Suzanne Fratus)女士捐赠我国的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北京会场出席仪式并致辞,宣布“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开幕。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茂义在线出席,捐赠人苏珊娜女士视频致辞。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08843
12.关于博物馆藏品登记的几点认识博物馆保管工作的一般程序是:征集、鉴选、登记、拍照、编目、建档、修复、养护、入藏、提用、统计、注销等各项,总的要求是: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使用方便。其中,藏品登记是一项核心内容。 要进行藏品登记,首先要弄清楚何谓藏品?国际博物馆宪章规定,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均为文物。我们http://www.songyuanbowuguan.com/detail.aspx?id=1023
13.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与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容提要】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收藏近现代文物及馆藏一级近现代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这些近现代藏品历经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几代建制,得到了不断充实与发展,是几代征集工作者辛勤付出与数千位捐赠者无私奉献所取得的成果。本文详细回顾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419_wap.shtml
14.上海历史博物馆——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展上海历史博物馆——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展 徐顺荣 4115576 前言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后,吐鲁番地区同新疆其他地方一样,纳入祖国版图,并成为历代中央政府管辖治理天山南北各地军政事务的中心之一。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https://www.meipian.cn/2kie14h6
15.一眼千年,探秘德寿宫遗址博物馆③:透视凤凰网浙江一眼千年,探秘德寿宫遗址博物馆③:透视 如果说德寿宫遗址惊艳了时光,那陈列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内的吉光片羽,则是我们打开尘封历史,对话宋韵的时光密码。 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宋高宗热爱的围棋,南宋时期的“自来水管”,精美的茶器,甚至还有丰盛的海鲜每件出土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从遗址现场https://zj.ifeng.com/c/8L92FWop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