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将于11月12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应用来了”的第十八届百度世界大会,这是隔15年之后,百度第二次在上海举行这一年度最重要的发布会。大会前夕,百度灰度测试了基于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的综合搜索产品“百度搜索AI探索版”(Think.baidu.com)。
与传统搜索截然不同,释放3项核心AI能力
与传统百度网页搜索不同,百度搜索AI探索版的核心是搜索并摘编信息,它不提供直接的超链结果、网页应用,而是基于在线内容提供结构化的AI摘要,或者调用来自百度其它搜索产品的搜索结果,例如输入“百度大厦照片”时,将推送来自百度图片的图片搜索结果。
百度搜索AI探索版释放的主要是文生文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多轮交互能力,除了提供AI摘要,还可以根据用户指令输出诗词、数学运算结果,例如可以根据“立冬、香山、红叶”等关键词写一首诗,如果不满意可通过对话框要求修改,以及给出“10000乘以10的答案”。
上述能力在百度AI助手(曾用名“搜索AI伙伴”,Chat.baidu.com)和传统百度网页搜索(www.Baidu.com)中都有应用,只是结果展示形式有所不同。以数学计算为例,“解方程0.273÷x=”获得的是AI摘要结果,而“10000乘以10的答案”则以计算后的网页应用为结果。
百度搜索AI探索版是继百度AI助手之后的第二款围绕生成式AI和搜索的桌面端产品,也是百度历史上第一款桌面端AI搜索引擎产品。在即将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2024上,不排除将正式亮相。
始终未超出十五年前的“框计算”概念
早在2008年,百度搜索就计划从提供超链结果升级为提供交互式结果。这一年,百度集结了超过1000位工程师打造“阿拉丁计划”,该计划包括百度数据开放平台、百度应用开放平台。
而在2009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兼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基于阿拉丁计划提出了全新的技术概念“框计算”,即“用户只要在百度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提供商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从阿拉丁计划到框计算,百度甚至为2009百度世界大会另起了一个会议名称——“百度技术创新大会”。随着“框计算”概念的亮相,用户可以在百度搜索结果中实现看商品、查股价、查天气、在线翻译、看小说、使用计算器等功能。
事实上,“框计算”概念是交互式搜索的开端,也是现今AI搜索的开端,因为这一切都没有脱离搜索,以及“框”这一交互载体和后端“计算”的技术支撑。此外,也没有超出“可互动的结果”这一范畴。唯二的变化是,搜索框拥有了新名词“对话框”,交互从单次变成了多轮。
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市场争夺战
目前,业界没有关于搜索引擎的代际公论,不过结合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分类目录、文本检索、链接分析、社区搜索、个性化智能搜索、AI生成&多轮对话式搜索6个阶段,每个新阶段都强化了前一个阶段的理念核心,同时丰富了应用场景、互动形式、展现形式。
当前,AI生成&多轮对话式搜索已经成为AI赛道最核心的方向之一,不仅是百度,在中国大陆,包括360、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昆仑万维、猎豹移动、月之暗面、快手、智谱等公司都在投入。如何定义下一代搜索,谁来定义下一代搜索、怎样占据下一代搜索的市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重要的产品技术课题和公众传播课题。
垂直博客“品牌公关实验室”制作人刘宏认为,在产品趋同的大背景下,将产生一场持续数年的宣传战。“AI搜索的应用场景极其丰富,这意味着会极大地分散用户注意力,不打饱和式宣传战就占据不了用户心智,无法通过宣传战占据用户心智的公司也将注定离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