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菜市场还挤的博物馆,你逛得舒服吗?

一个东西火不火,看看黄牛打不打它主意就知道了。

如今,黄牛这个热度风向标,“吹过”火车票、演唱会、网红餐馆……落在了博物馆身上。一些著名博物馆的免费门票已到了奇货可居的程度,有时甚至被炒到上千元一张。

“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从数据上可窥见一斑: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博物馆的门票预订及预约量同比增长了406%,各大博物馆日均参观人数几乎都达到承载上限。

人多了,甜蜜的烦恼也来了。游客对博物馆的吐槽、质疑逐渐增多:预约难,“逛个博物馆堪比抢火车票”;人挤人,展品看不到,“不知道是看人还是看文物”;花了钱又花了精力,最后走马观花,转头就忘。

从“网红”变成“真红”,博物馆也是时候好好谋划一下,该如何接下这“泼天的流量”?

当博物馆成“顶流”

博物馆的游客不是一夜之间变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博事业被高度重视。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565家,比2012年增长了69.8%,90%以上免费开放。2012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累计1000多亿元,让各个博物馆的硬件设施条件都有了显著提升。

媒体也帮了不少忙。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掀起文物品鉴热潮,到去年“愤怒的小鸟”“无语菩萨”在社交媒体火出圈,如今,约“搭子”逛博物馆,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

另一方面,博物馆运营摒弃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路。故宫日历、文物雪糕、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四神云气冰箱贴、“马踏飞燕”玩偶、密室逃脱、“博物馆之夜”......各种富有创意的产品、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成了各大博物馆的吸睛利器。

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博物馆的文物也玩起了“说唱”。以湖南博物院为例,蒋玮介绍,在5G、VR、A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辅助下,游客可以更鲜活、更沉浸地和文物面对面,“眼前皆是秦砖汉瓦,梦里回味唐宋风流。”

可以说,文博行业发展至今,“文博热”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博物馆观念上的改变,以观众为中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开始用心策展,真正在琢磨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展览是什么样的。”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尹凯说道。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文旅消费观念由原本的观光为主,转向了对深层次精神文化的追求。”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李泰衡认为,博物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强,不仅仅是保存和修复文物的地方,更是人们学习研究、参观游玩、休闲娱乐的场所。

甜蜜的烦恼

一个场馆能容纳的人数毕竟有限,哪怕博物馆放出所有参观名额,也总会有人预约不上。去年8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日均承载量为1.2万人次,但每天预约门票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

事实上,博物馆已经很努力地在接待了。

尽管如此,前所未见的巨大人流,还是不可避免地给博物馆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最紧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包括文物安全、观众安全。

“人流量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特别是面对一些不可预见的天灾或突发情况时,紧急避险的机制和预案更为重要。”郭艳利强调。

此外,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难免打折扣。

专门来“打卡”却抢不上票、“黄牛”高价倒票、门口排长队站到腿麻、官方讲解员供不应求、非官方讲解良莠不齐、语音导览器被租光、导览二维码扫不上、厕所门口排长队、人多嘈杂被挤来挤去、小孩追逐打闹没人管……

“不舒服的参观体验、打折的博物馆服务,会引起观众不适,很快会对博物馆产生审美疲劳,”郭艳利认为,观众的负面反馈应该被重视。

博物馆,如何应变?

在未来客流只多不少的趋势之下,怎样才能让游客参观更顺畅、舒心?

一方面,对于游客普遍反映的“预约难”,不少博物馆也颇感无奈。“我们的参观名额都是全额发放的,毫无保留。”蒋玮介绍,湖南博物院正在和支付平台合作,优化算法,屏蔽可疑的ip地址,打击黄牛倒票。

分流、错峰、限流——将客流进行时空分散,避免拥挤、集中,这些工作需要博物馆在前置阶段进行。

要想化解承载力不足问题,博物馆可以在空间方面优化布局,比如增加分馆,或者改造已有老场馆。“或者思路再打开,让文物走出博物馆,通过文物下乡、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办巡展和联展等方式,让各地观众都能看到,不必再蜂拥至某一座博物馆。”郭艳利说。

此外,李泰衡、郭艳利等学者提到,还可以建设数字博物馆、线上虚拟展厅等,拓展线下展览的边界,“数字敦煌”“全景故宫”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要改善博物馆人多嘈杂状况,管理方需要加强安保、引导的力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维持良好秩序。

据蒋玮介绍,在高峰时期,湖南博物院的展厅安保人员可达200余名;每个展厅都有多位引导人员,及时制止游客跑跳躺卧及攀爬、使用闪光灯、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会用故事链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吸引观众往前走,避免其在某一展厅、文物前停留太久,造成拥堵。

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正如陕西考古博物馆导览里的那句话所说:让过去拥有未来。在“文博热”持续升温之下,博物馆如何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值得更多人思考。

THE END
1.百度联手十大顶级博物馆,推出逛展助手博来自百度百度 2018-9-28 17:09 来自微博weibo.com 百度联手十大顶级博物馆,推出逛展助手“博识君”,在金秋十月为大家打造#博物馆奇遇季#~ 打开百度App,逛博物馆时随手一拍,就能看到文物的详细介绍,还能一秒get最全逛展攻略!这个十一,和@百度App @百度搜索 一起,穿越悠悠五千年,和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一场奇妙https://weibo.com/2525235360/GBsorffnb
2.国庆长假,博物馆怎么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在“一站式”逛展体验中,百度与十大顶级博物馆联合,在各个环节进行巧思安排,尽可能让游客感受到贴心和实用。比如,当游客在博物馆门口因排队感到枯燥时,奉上贴心 Wi-Fi,帮助大家做流量土豪; 在年轻家长们溜娃逛展却招架不住娃们的“灵魂拷问”时,通过“百度识图”为家长们送上神助攻,维护他们为人父母的“自尊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41887.html
3.百度AI博物馆计划花落湖南博物馆来了新助手——人民政协网11月29日,湖南省博物馆来了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白胖胖、圆乎乎的机器人“小度”亮相博物馆大厅,成为前台智能小助手,为游客提供博物馆导览、场馆信息介绍、文物介绍、拍照互动等特色服务。 随着“小度”的入驻,湖南省博物馆与百度“AI博物馆计划”战略合作正式启动,湖南省博物馆成为该计划首批全面上线的博物馆之一https://www.rmzxb.com.cn/c/2018-12-04/2233156.shtml
4.百度数字博物馆分享实用好链接 (鱼儿乐园小组) 我会XX|我会免费看各种免费电影 (我不会XX|我的人生新手村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百度数字博物馆 (minnin) 艺术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的网站 (minnin) 气味美学与香道的同学请进来 (minnin) 展览 (minnin) 气味美学与香道 (minnin)?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5299118/
5.全域旅游:百度AI博物馆亮相省博AI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全域旅游:百度AI博物馆亮相省博 AI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https://www.mgtv.com/b/320379/4822740.html
6.新开人少免费游览首博先看这篇攻略纪念品:大厅文创店、各展区门口的自动售货机都可以买到精致的文创纪念品有行李寄存服务和免费存包柜 #亲子游 #北京遛娃好去处 #北京博物馆 #人文景点分享 #首都博物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608144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