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更有亲和力了(博古知今)公众文化

我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40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项文化自然双遗产。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到元上都遗址、土司遗址,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到丝绸之路、大运河,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一座大博物馆,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

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由于可视性差、不易理解,在面向公众的展示传播中存在诸多挑战。为了让考古遗址更有亲和力,成为公众了解过去、认同现在、畅想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间,近年来多个遗址地持续探索创新,涌现不少代表性案例。

考古遗址的展示单元是阐释文明的媒介,也是公众理解文明的入口,往往构成公众的“第一印象”。由于体量大、保护管理成本高、完整展示所有区域的难度较大,我国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大部分以原状展示为主。良渚古城遗址通过部分本体揭露展示、大部分的模拟展示以及种类多样的辅助设施,全面系统地向公众展示了良渚古城的价值。通过构建“遗址博物馆+遗址现场展示”的阐释系统,良渚博物院和3个遗址单元(良渚古城遗址、瑶山墓葬及祭祀遗址、老虎岭水坝遗址)构成了较为完整的“1+3”展示体系。借助环境打底、绿植标识、遗址揭露展示、模拟复原、3D打印、良渚古城数智体验馆、AR智能导览眼镜等多种手段,良渚古城遗址完整系统地展示了世界遗产的价值,提升考古遗址的亲和力和可看性。

许多遗址选择在本体周边或外围修建专门空间,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这类博物馆如同“世界遗产大博物馆”概念中的一件展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将“打制石器”这一重要文化元素,融入博物馆建筑设计。展示商文明的殷墟博物馆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博物馆。建筑蕴含的设计语言,成为博物馆展示阐释内容的延伸。

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是传播知识、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考古实物直观地展示人类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再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脉络,为我们提供关于自然、生命、人类的见解。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不仅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也反映了古人对宗教、艺术与哲学的深刻理解,让我们看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通过对兵马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秦朝的军事制度、社会结构和审美观念。

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遗产地的价值。目前,敦煌研究院各平台总浏览量超过10亿人次,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通过虚拟形象“元元”、良渚古城遗址借助儿童科普绘本主人公“良良”,让遗址与受众建立更紧密的连接。

发挥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应继续深化对遗址展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展示方式,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考古遗址类世界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历史和考古知识的需求。

THE END
1.太伟大了!终于开了!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整体形态呈 中 字 整个建筑立足于 陶寺文化 在原址上建设 最真实的还原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 一进入中庭 设计源于观象台的光束 追一缕文明之光贯穿于建筑的整个中轴线 两侧大型浮雕 东侧为古世界早期文明 西侧是中华早期的四大都邑遗址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98720896&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
2.今年,新开10大考古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展陈设计聚焦“自然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 http://www.sanyamuseum.com/a/2/2024/1206/8783.html
3.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展馆设计主题展馆展览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展馆设计|主题展馆展览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以仿唐式建筑群为依托,整个设计采用现代设计语言、时尚设计元素演绎“古今传承,生生不息”的创作理念,馆内集应天门遗址展示、文化科普等于一体,成为人们了解隋唐历史的好去处。 #展馆设计 #周末去哪儿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空间设计 #博物馆 成为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548041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4.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pptx01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研究方法结论背景结果与讨论目录03050204内容摘要遗址博物馆是展示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如何进行遗址博物馆的设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期为未来的遗址博物馆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遗址博物馆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遗址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6801320.html
5.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揭晓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展示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 科技赋能 王宫重现——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 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 助力城市发展,赋能美好生活——金沙遗址保护展示创新实践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优秀案例 http://www.ncha.gov.cn/art/2024/3/1/art_723_187395.html
6.国外经典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设计欣赏,建议收藏博物馆一直是一个城市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记忆。 今天一起探秘国外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吧! KHWA TTU San文化遗址博物馆 KHWA TTU San文化遗址博物馆,它展示了San的“生活方式”,它不像传统的博物馆,而是将建筑视为一个有机景观,强调可持续性和合乎伦理的设计。起伏的结构嵌在景观中,在靠近西海岸的Yzerfontehttps://qnexpo.com/h-nd-78.html
7.以晋国博物馆为例谈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摘要: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项目为例,结合晋侯墓地遗址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阐述了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从功能布局、参观流线等简述设计的特点,并总结了保护措施,使其更好地反映中华文化和继承。 关键词:遗址 博物馆 设计 保护 一、项目背景 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区域发掘出土九组十九座晋国早期国君和夫人的墓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904/4174072.shtml
8.考古遗址博物馆人性化展陈设计研究尽管考古遗址博物馆有其独特优势,但也难以摆脱“受冷落”的窘境。受其展示主体的限制,考古遗址博物馆常给人们留下展馆位置偏远、展品观赏性不足、展览内容专业性强、展示形式僵化古板等负面印象,尚未将自身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以人性化展示设计拉近考古遗址博物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这是不仅是合理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4045944.nh.html
9.遗址博物馆:重现昔日历史“对遗址博物馆而言,在做好基础的遗址保护与保养工作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活化利用遗址、文物,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杜德新说。 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打造含光门门道遗址展示区“开放之门”数字展项。设计人员以遗址为基础,以全息舞台的设计思路、智能灯光控制营造大型智能沉浸式遗址展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115465-50000586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