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条石”找到的创作灵感(我与一座城)

我的籍贯是山东宁津,但我出生在天津,已经在天津度过58年时光,所以说天津是我的家乡,一点不为过。

1983年我写出的第一篇小说,便是从家乡入手,从“天津故事”启程。

大约20年前,我又开始专注“天津故事”的写作。远离熟悉的土地、生活、人物去写作,并不是明智的行为。尤其是像我这样一直生活在天津的人,我的写作怎么能够远离这座城市呢?然而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一直无法找到“第一笔”的灵感。于是我决定漫游“天津卫”。在这座城市的皱褶中,寻找历史岁月和现实生活给予创作的启发。

我骑着一辆单车,口袋里放着一沓稿纸和一支钢笔,脖子上挎着相机,开始在天津这座城市中漫游。我站在一座座建筑前,走过一条条小街,一边拍照,一边在纸上记下想法,思考着如何落下这“第一笔”。

当中的“遇见”,现在想来仍然颇有趣。比如在西关街烈女祠胡同时,一位穿着大红色毛裤的中年妇女,见我不住地转来转去,立即警惕地询问我。当她得知我寻访的用意后,目光马上变得温和起来,然后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这里的历史……寻访的过程中,天津这座城沧桑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实,不断地发生着动人的碰撞。

这样的寻访将近一年。尽管身体疲惫,但精神上却很亢奋。一方面,我感慨着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给自己带来的丰沛创作素材;另一方面,又因曾经对这座城市的远离而感到惭愧。

后来,我的两部关于天津的长篇作品先后出版。我在后记中写下带着感情的文字,那是发自内心对天津这座城市的感激。许多想不到的感触以及创作的灵感,正是在与家乡的亲近中,慢慢集聚起来的。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20年来,天津对我的写作的馈赠,始终没有中断。

前年,我开始写一部有关天津工业题材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动笔之初,我思索着该从哪里切入这座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

我想到了位于天津三岔河口的“三条石”。海河上游有五大支流,其中的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汇聚之后变成一条河流,即海河。三河汇聚之处叫三岔河口。这里被称作天津发祥地,也是最早的居民点、水旱码头和商品集聚地。紧邻三岔河口的便是“三条石大街”,天津人简称“三条石”。

于是,我又像20年前一样,在三岔河口、三条石大街一带寻访,寻找创作的灵感。这里地形复杂,交叉路口多。有一次,我因为心里想着创作的事,没有看清信号灯,违反了交通规则,被开着警车巡视的交警当场拦下。我向交警“诉苦”,讲了写作“三条石”的事,希望能给予通融。交警是个年轻人,一边真诚地抱歉,一边毫不犹豫地扣了我3分。交警还是个热心肠,马上给我讲了在这一带开车应该注意的事项,并飞快地拿出一张纸,给我画了草图。最后,又用天津人特有的幽默说,祝您开车不违章、写作倍儿顺利。

在频繁的驻足中,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甚至历史人物与我自己,都产生了对照。

譬如三条石大街上第一个铁匠作坊“秦记铁铺”的老板秦玉清,原本是直隶交河的农民,1860年来到天津,随着“秦记铁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他和手下的徒弟先后成为铸造机器的工人。了解他的经历后,我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在天津一家国营大企业工作了四年,算是一名真正的产业工人。从职业上看,我与100多年前的秦玉清有着特别的联系,他仿佛就是我打过交道的一位老师傅。

带着感情,我深入了解天津工业发展的历史。“三条石”一带的早期铸造业、机器制造业,有“三义公”“三合”“金聚成”等企业,它们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赫赫有名,有的还在各地开了分号。

因为在“三条石”找到了创作的灵感,我的写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天津,我的家乡,我写作的宝藏,我的精神原乡。

THE END
1.三条石三条石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天津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就是李鸿章。李鸿章到天津任直隶总督后着手整顿天津机器局,从国外引进了多项近代工业技术,其中像“翻砂制模”、“手摇风箱葫芦”等既先进又比较简单的技术流传到民间铁匠铺,三条石的制铁工艺和产品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大公报》在一则报道中提到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景况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8634
2.天津地名考:工业摇篮这条750米长的街道,分别与杨家大院、宝兴栈胡同、东泗阳巷、李家店胡同、关下公益胡同、永康胡同、天顺和胡同、玉泰栈胡同、宝昌栈胡同、普渡庵胡同、谭家胡同、太隆胡同、普乐大街、三条石小马路、新丰栈胡同、塘子胡同、公记胡同、泰昌胡同、兴隆居胡同等相交,交通便利。1860年,三条石地区出现了第一户家庭手工业作https://news.sina.com.cn/c/2004-03-29/22443074231.shtml
3.三条石的变迁今天,三条石的故事也不大讲了……今天在这里看到有关三条石的文章感觉挺好!对三条石宣传的力度还应该加强,让更多的年轻人都知道。 2019-01-25 人生如茶 :谢谢二哥的欣赏与鼓励,的确三条石已经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了,因为他们不关心这些,只有老人还知道些三条石的历史,这和宣传有关系,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要https://www.meipian.cn/1vjx47wm
4.三条石的由来#城市印记#三条石众所来自天津发布【“三条石”的由来】#城市印记#“三条石”众所周知,它位于红桥区东南部,在三岔河口以西,是由南、北两条运河及河北大街所围成的三角形地域。可您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么?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 标签:城市印记 ? https://weibo.com/2489610225/ACWOcoLc4
5.三条石走出一条路关于三条石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3年,我从军营探亲在家,恰逢天津的媒体持续报道,称三条石几代人相传的最后一家铁匠铺即将消失,说这是天津铁工业的活化石云云。我在惋惜之余,也有一个疑问,三条石被称作近代天津工业的摇篮,且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完成公私合营,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铁匠铺一脉相承下来呢?我https://www.tjdag.gov.cn/zh_tjdag/jytj/jgsl/jgfq/details/1659941734676.html
6.血泪斑斑的三条石的历史又再重演上面这篇文章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一定会有些印象,年纪再大些的人也许就相当熟悉了,这就是他们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血泪斑斑的三条石》,当年中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数座大山,颠覆了资本家倚仗的反动政权,迎来了崭新的世道。解放后资本家残酷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09/09/17192.html
7.天津市,红桥区,天津工业发祥地——三条石可能有人觉得东西局子是“官办”产业,三条石是“民间自然形成”。我认为,“起源”问题与一个产业的经济性质、投资来源和形成过程没有必然关系,主要应该考察产业的存在形态。 但是,这里我还想说:以前在天津工业史中对三条石的历史定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历史资料缺乏更多的把握,对历史的认识存在局限性的情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19/15/3196639_967811735.shtml
8.三条石(武歆)老张对三条石有感情,还与他的师傅老罗有关。师傅老罗河北省交河县人,早年在三条石一带小工厂做工。当年锻工车间的老师傅,几乎都在三条石干过活儿,好像也都是交河县的人。 师傅老罗小矮个,秃头,胳膊粗、手大,小眼睛。 老张记得他进厂那天,老罗看着新来的徒弟,问张德民:“德民,知道三条石吧?” 张德民点点头,说自http://www.zgzjzzs.com/2019/wenxueban/di7qi/20190702/19676.html
9.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天津市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共有藏品59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件(套),包含二级文物5件(套)、三级文物20件(套),涉及金属、纸质、石质、纺织品、竹木漆器、瓷器、玻璃7类。代表性藏品有记叙三条石大街地名由来的三条大青石、金聚成铸铁厂整套账目、郭天成机器厂的织布机、郭天祥机器厂生产的日光牌轧花机、庆隆机器厂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61919
10.三条石地区指的是南北运河以及河北大街构三条石地区指的是南、北运河以及河北大街构成的三角地带,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是天津早期商贸繁华之地。1860年前就出现了打铁匠人,之后,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记铁铺在此“定居”,成了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小区里,很小的博物馆,是以三条石地区民族铸铁机器制造业发展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地方https://www.dianping.com/review/74722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