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史上的今天:8月25日群星为读者歌唱

京剧:赵慧秋、袁文君、孟幼冬、王紫苓、李维康、耿其昌、孙玉祥、冯玉增、王君卿、马少良、康万生、盖世英、崔熹云、赵麟童

评剧:鲜灵霞、莲小君、羊兰芬、小美英、单少锋、王宝坤、爱令君、王素秋、李兰舫、花迎春、花明仙、小月珠、董桂珠、张静秋、小月樵、汪德华、杨俊臣、杨淑芳、孔广山、吉宝亭、王宝坤、金艳蓉、花玉霞、新竹影、张桂凤、国秀良、蓉丽娟、王守章、王琪

河北梆子:金宝环、杜义亭、王玉鸣、韩俊卿、银达子、王玉磬、胡满堂、李化洲、王福安、刘俊英、金素秋、梁蕊兰、刘香玉、小元元红、金香水、金玉茹、张美华、马翠仙、安兰亭

越剧: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尹小芳

曲艺:骆玉笙、李文华、

话剧:李婉芬、周国治、

歌曲:郁钧剑、李青、金曼、柳培德、王海萍、程伟、吴小芸、蔡妙甜。

戏迷传

1985年,赵慧秋在天津一宫演出《戏迷传》,特邀冯玉增、孙玉祥和马少良参加,这个戏不用多介绍了,与《纺棉花》《十八扯》等戏一样,都是带有喜剧色彩戏中串戏的节目,赵慧秋的这个戏有多个版本的录像留下。

另外,《天津日报》读者服务公司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举办读者之友文艺晚会,庆祝该公司成立一周年。应邀参加晚会的有曲艺名家骆玉笙,相声演员李文华,京剧演员李维康、耿其昌夫妇,话剧演员李婉芬、周国治以及青年新秀蔡妙甜、吴小芸、程伟、王海萍、李康南等。青年歌手金曼、李青等也参加演出。

新编现代戏

到1965年8月时,现代戏基本占据了舞台,所以各地各剧种都在编演新戏。天津市京剧团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排演了《三条石》,通过解放前天津福兴铁厂徒工的一段血泪史,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的种种残酷剝削本质,歌颂了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逐步由自发反抗转为自觉地反对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

塘沽京剧团新排《渤海渔歌》,描写了渤海地区渔民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的过程。歌颂了年轻的政治指导员林俊英在发展祖国渔业生产事业中,敢于斗爭的气概和识大局、顾整体的思想品德。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外地剧团在津演出,一个是成立于1960年的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由中国戏曲学校地方科河北梆子第一届毕业生及原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学员共同组成的。这个剧团在津演出的《琼花》,是反映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爭时期,海南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武装斗爭的故事。这出戏是根据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出本整理移植的。

【新中央】

建华京剧团演出

袁文君、孟幼冬、王君卿、盖世英、崔熹云

早场:

《铡美案》

盖世英《定军山》

君声《霍小玉》

晚场

《伐齐东》《樊江关》《群英会》《借东风》

【天华景】

早晚场:建华京剧社演出

王紫苓、赵麟童《牛郎与织女》

【聚华】

泊头胜利京剧团演出

早场

丽萍《穆柯寨》《辕门斩子》《破洪州》

金碧玉、丽萍《丁郎寻父》

【共和】

早晚场:进步评剧剧社演出

小美英《寇准背靴》

鲜灵霞《牛郎织女》

【和平】

早晚场:进化剧社演出

金艳蓉、花玉霞《牛郎织女》

【黄河】

早晚场:天津市评剧团演出

莲小君、羊兰芬、单少锋、王宝坤、杨俊臣《牛郎织女》

【长城】

晚场:天津市评剧团演出

杨淑芳、鲜灵霞、孔广山、吉宝亭、王宝坤、单少锋《擦亮眼睛》

【新生】

早晚场:新进剧社演出

新竹影、张桂凤、爱令君《新天河配》

【新剧场】

早晚:民声剧社演出

王素秋《牛郎织女》

【大观楼】

早晚场:捷化剧社演出

《牛郎织女》

【大众】

早晚场:新华评剧社演出

李兰舫、花迎春、花明仙《喝面叶》《挑女婿》

【群英】

早晚场:艺文评剧团演出

小月珠、国秀良、蓉丽娟、王守章《春香传》

【民主】

早晚场:勇风评剧社演出

【小剧场】

早晚场:民艺评剧社演出

董桂珠、张静秋、小月樵、汪德华《牛郎织女》

【华北戏院】

晚场: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

金宝环、杜义亭《彩楼配》

【人民剧场】

王玉鸣、韩俊卿、银达子、王玉磬、胡满堂、李化洲、王福安、刘俊英《秦香莲》

【新天仙】

复兴河北梆子剧团演出

金素秋、梁蕊兰、刘香玉、小元元红

《打焦赞》《三上轿》《打金枝》

《大蝴蝶杯》

【兴北】

早晚场:移风河北梆子剧团演出

金香水《新天河配》

【中华】

益民河北梆子剧团演出

金玉茹《大蝴蝶杯》

金玉茹《牛郎织女》

【新声】

民主河北梆子剧社演出

张美华、马翠仙、安兰亭《蝴蝶杯》

张美华、马翠仙、安兰亭《劈山救母》

【中国戏院】

晚场:上海芳华越剧团演出

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尹小芳《屈原》

【中国戏院屋顶露天剧场】

晚场:天津曲艺团演出

曲艺

【红旗】

晚场:天津市曲艺团演出

曲剧《葡萄烂了》

【民主剧场】

晚场:天津建华京剧团演出

《烽火桥头》

晚场:天津市京剧团演出

《三条石》

晚场:塘沽京剧团演出

《桥头镇》

【黄河戏院】

晚场:天津市评剧院一团演出

《红色桥梁》

【聚华戏院】

晚场:天津专区评剧团演出

《迎春花》

【渤海剧场】

晚场:汉沽评剧团演出

《警钟》《首战平型关》

【长城影剧院】

晚场: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演出

《琼花》

晚场:天津市小百花剧团演出

《天天向上》

【人民礼堂】

晚场:湖南民间歌舞团演出

《风雷颂》

【天津人民体育馆】

晚场:

骆玉笙、李维康、耿其昌、李婉芬、周志国、李文华、李青、金曼、柳培德、王海萍、程伟、吴小芸、蔡妙甜《文艺晚会》

【第一工人文化宫】

晚场:天津市京剧三天演出

赵慧秋、孙玉祥、马少良、康万生、冯玉增《戏迷传》

晚场:北京朝阳评剧团演出

王琪《三姑闹婚》

锤炼六十载

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年过古稀,时时不忘艺术服务于社会。她对参加庆祝演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她说:“我从艺六十年,做天津日报读者三十五年,在八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三天读者之友文艺晚会上,我要用六十年锻炼的演唱艺术,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祝贺天津日报读者服务公司成立一周年!”

骆玉笙介绍了她最近重新锤炼加工的《四世同堂》京韵新曲,并轻声唱起来。唱腔、情感不同于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播映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骆派京韵大鼓神韵更浓,抒发情感更炽烈,更有感染力了。她说,除了唱这支《四世同堂》京韵新曲,还要加唱一段传统的著名段子《丑末寅初》。

《丑末寅初》是她在十七岁时,从唱京剧改唱京韵大鼓时学的第一个段子,那是鼓界大王刘宝全的弦师教的,是她的开蒙段子。她说:“天津观众将在读者之友文艺晚会上听到我十七岁少年时的开蒙段子,又听到我七十二岁在今年八月新锤炼的新曲。段子唱得不多,但却概括了我从艺京韵大鼓六十年。我带着六十年从艺的心情,向天津日报的广大读者汇报。”

来津参加读者之友文艺晚会演出的中国京剧院著名青衣演员李维康和耿其昌这对夫妇,都是三十八岁,他们的京剧艺术成就,是观众所熟悉的。但是,李维康从在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出现以后,人们真的把她当做了祁家长孙媳妇,贤妻良母式的人。这一方面,是观众肯定了她的表演功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她的误解,因为,她精力充沛,身着艳丽的丝绸连衣裙,苗条俊俏,发声清脆,从举止神态,和她欢声笑语中,哪里找得出持重端庄的韵梅的影子,简直是个活泼爽朗的姑娘。

谈到参加读者之友文艺晚会演出,李维康兴致勃勃。她说,她是在天津出生的,降生之地就在小刘庄,因而对于能为天津的乡亲们服务,使她感到愉快。

应邀为这次晚会担任舞台监督的天津话剧演员李启厚,向李维康表示祝贺,祝她在《四世同堂》获得成功。于是有人说起,在晚会演出时,天津观众很可能要求她在台上表演几个韵梅形象镜头,问她这个小品表演如何安排,李维康似乎没有思想准备,但却连连点头,同意了这种估计。不过她认为,第一,韵梅没有大段独白,表演困难;第二,没有扮演瑞宣的演员在场,韵梅的表演难于依托。她希望在首场演出的当天,先向天津观众做点解释。

李维康夫妇说,天津观众太热情了。我们曾几次来津演出,都很受感动。这一次,庆祝天津日报读者服务公司成立一周年,我们更应尽心竭力。他们说,夫妻同演《坐宫》中快板压板对唱这个节目定下来了。余派考生耿其昌还想唱高派《逍遥津》或余派《上天台》;李维康还想唱吸收曲艺家骆玉笙发声吐字之长,改革出新的京剧唱段《蝶恋花》,也想唱梅派名剧《凤还巢》、抗日题材现代京剧《平原作战》……。

李维康边说,边手舞足蹈,欢快得近乎天真烂熳了。

蔡妙甜前天从广州乘飞机赶到天津,当晚即和乐队的同志们一起排练,夜里十点钟,才返回住所。

她笑着说,她一九七五年毕业于广州音乐学院,以后到广州乐团唱了八年的合唱和独唱,主要唱艺术歌曲。前几年,蔡妙甜从演唱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插曲开始,主要演唱流行歌曲了。当时许多听众来信,鼓励她走这条路。一九八四年,蔡妙甜进入广东歌舞剧院轻音乐团。她的演唱轻松、活泼、抒情,在南国很受欢迎。现在,她已经录制了四盘录音带。

“天津的听众对声乐还是很挑剔的。”记者说。

“那好呀!我喜欢这样的听众。这对演员的艺术提高是有益的。”

在今晚的文艺晚会上,她还将用粤语演唱《万水千山总是情》(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插曲)、《我爱唱一首歌》。观众可以一聆南国歌风。

一个妇女哭笑的声音在车厢内传出来,这是在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里饰演大赤包的北京人艺演员李婉芬,在赶赴当天天津日报读者服务公司主办的读者之友文艺晚会的途中,正在排练朗诵节目。听众之一就是在《四世同堂》里饰演冠晓荷的中国青艺演员周国治。

看上去他们两人毫无倦意,其实,这几天他们刚刚演出归来,疲劳尚未消除。这次,他们一接到邀请,就星夜赶路。李婉芬于二十四日晚上临出门时,向老伴诙谐地招呼了一下:“我又走了,三天以后就回来,天津观众想我呢!”周国治毫不犹豫地把一张二十七日去昆明的飞机票交到妻子手中,让她代办退票手续,并替他另买一张月底的飞机票。因为他已应昆明电影制片厂之邀,到昆明参加电影《雄河》的摄制工作,在片中饰演医生的角色。为了不耽误拍戏,他一到天津,就将服装尺寸用电报发到昆明。

李婉芬和周国治这两个年龄加起来将近百岁的演员,旅途奔波,却精神十足,用李婉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了天津观众!”

二十三日晚八点半,当他还在四川电视台录制今年国庆晚会节目的时候,一接到读者之友文艺晚会邀请,第二天晚上就乘飞机赶到了天津。他为天津观众带来了他最喜欢的《金瓶似的小山》和《十五的月亮》等歌曲。

郁钧剑原是广西桂林市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十六岁开始学声乐,一九八一年到总政歌舞团,两年后被送到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现在他刚刚毕业。这次他来天津,就是他毕业后的第一次演出,他的演唱比过去更抒情、甜润,吐字更纯厚清晰。他把这次演出作为毕业后向天津观众的一次汇报。

二十二岁的吴小芸,虽然是一个刚刚迈出学校大门的年轻姑娘,毕业分配到东方歌舞团报到也只有十天的新演员,但是对于许多电视观众来说,并不陌生。

春节前后,她曾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蒲公英晚会和煤矿工人联欢晚会中,表演独唱节目。她用女中音演唱的《今晚我们相会》、《你是我的阳光》等几首歌曲,很受听众喜爱。不久前,她又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三集“消夏晚会”中,担任节目主持人之一。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她那带有上海味的普通话,具有独特的风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吴小芸生活在文艺气息很浓的家庭里。她父亲是六十年代上海乐团的男中音演员,十四岁的弟弟喜爱美术,专学油画。她八岁时就学弹钢琴,在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开始学的是大提琴,第二年才改学声乐。

这次,吴小芸被邀到天津演出,她很高兴,她说:“我已不止一次来过天津了,今年'五四’我第一次在天津体育馆演出,天津观众的热情、有礼貌,对我的鼓励太大了!

昨天,著名的报幕员李小玢很劳累。她先是一个一个地熟悉文艺晚会的节目,又自己动手编写报幕词,一直忙到深夜。可李小玢把长辫子一甩,爽朗地说,我是为祝贺天津日报读者服务公司成立一周年而来,累得挺愉快!

李小玢一谈到她的名字,便眉飞色舞。她说她的那个“玢”字,有不少观众读作“芬”字音,李小玢曾查过《康熙字典》,这个“玢”字有四种读法,字义也不一样,她希望人人都读“彬”字音。为什么?李小玢说她的姐姐叫小璐,“璐”的字义是“白玉”,而“玢”的字义,恰好是“墨玉”。她欢笑着说:“姐姐好比一小块白玉,我仿佛是一小块墨玉,这多好啊!”

李小玢俊美多姿,聪慧活泼。三十一岁的李小玢,很象是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姑娘。她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只要身在北京,中央举办的国庆文艺晚会、春节文艺晚会、欢迎外国贵宾的文艺演出,都是由李小玢报幕并受到好评。

李小玢一边忙着为演出化妆,一边高兴地说,我为读者之友文艺晚会报幕结束后,便去首都人民大会堂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报幕,那时我再与天津观众在电视屏幕上见面。

THE END
1.江西男子河边发现宝贝,经专家鉴定:千年乌木,最后引发巨大争议16年云南小伙在河边捡到一块石头,上面长满金子,最终揭开真相 微鉴纪实 南宁神秘“三叠石”,三块石头非人为叠在一起,怎么回事? 田田科普冷知识 小伙上山挖出7条“黄金蛇”,本以为大发横财,专家却说一文不值 科普解说员吖 16年云南小伙在河边捡到一块石头,上面长满金子,最终揭开真相 NZ75鸽 安徽老汉维修陈https://m.163.com/v/video/VRHSUIAD0.html
2.血泪斑斑的三条石的历史又再重演上面这篇文章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一定会有些印象,年纪再大些的人也许就相当熟悉了,这就是他们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血泪斑斑的三条石》,当年中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数座大山,颠覆了资本家倚仗的反动政权,迎来了崭新的世道。解放后资本家残酷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09/09/17192.html
3.三条石血泪史(豆瓣)三条石血泪史 作者:天津红桥区三条石历史博物馆供稿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1969-9 页数:94 定价:0.20元 装帧:平装 统一书号:8073-3005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谁读这本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64235/
4.三条石血泪史价格:100元au39820077连环画/小人书加价三条石血泪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69年,品相不错,值得珍藏,看图不议价不退换,,连环画/小人书,au39820077,连环画/小人书,文*(67-76),影剧版连环画,,48开,现代题材,单行本,天津,,,价格:100,7788钱币网https://7788qb.997788.com/a102/39820077/
5.三条石的变迁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天津人几乎都知道,天津有个著名的三条石街区。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个时代,曾有《三条石血泪史》展览,这个展览与当时的四川大邑县表现刘文彩的泥塑《收租院》齐名,是当时全国进行“不往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忆苦思甜教育的典范,当时还有一首三条石展览的 “主题歌”,“进了三条石~活https://www.meipian.cn/1vjx47wm
6.连艺网文革初期连环画的开本以60开、64开为主,其中大开本数量不多,如《烈火红心》、《为人民战胜烈火英雄连》、《门合》(人美版)、《三条石血泪史》等。1966年8月河北人美社出版了一册100开的《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特别惹人注目,其不仅开本很小,而且装帧印刷精美,绘图生动娴熟。书中语录、主席像已出现较多,在内容http://see.lhhart.com/supermarket/collecttxt.php?im=lctt&nam=wg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