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诞生起,社会就在斗转星移的变幻中循序发展,在已有的认知中,人类是高级动物,人类可预测并征服一切。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总会有着惊人的发现,人们所认为万年前科技落后的时代竟然存在着现代文明难以解释的高度文明。
像四川地区的“三星堆墓”,一经面世就引发轰动,出土的诡异面具无一都在提醒着后人:宇宙浩渺、天道循环。
一、古墓脸影、惊为天人
1925年开始,中国四川广汉一带曾流传着“夜半传来嚎哭”传说,尤其在风雨交加夜晚,广汉市西北部的一些山村能清晰听得这种令人脊背发凉之声音。新旧交替的年代,偏僻闭塞的村民一度认为这是神灵叹息,每每风雨夜大多闭门不出、内心惶恐。
“神灵叹息”所在地悄然现世,一个名叫燕道诚的当地农民在田间淘沟时,眼前似乎看到了若有若无之面具,他走上前目瞪口呆:眼前竟有一坑做工精致的玉器、石器。内心慌乱又惊喜的他将坑中玉器、石器收入囊中,趁四下无人带回家中。燕道诚虽目不识丁,但直觉告诉他:“这将是无价之宝。”
二、多次停挖、一波三折
1943年春季,葛维汉率队来到了玉石器所在地进行勘察发掘,在长达十天的挖掘过程中,考古队收获满满,葛维汉根据出土文物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引发了考古圈不少人的注意。
葛维汉预测这只是古墓下的冰山一角,地下必定还有更为震撼的文物。然而乱世黄金、盛世文物,由于当年国内战乱频繁、局势动荡不安,葛维汉不得已停止了对三星堆的挖掘,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战争中,漫天的硝烟炮火,这处遗址想要完好无缺,着实要靠运气。
国外人对三星堆虎视眈眈,若不是战乱使然、国人相护,三星堆文物怕是要流落他国吧。
20世纪50年代,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提上章程,考古队开始定点发掘,这一发掘就长达二十年。
1963年,冯汉骥带队再次对三星堆进行全面勘测考察,在国家的支持下,他们基本展现了三星堆的整体布局。看着规格庞大、气势恢宏的三星堆遗址,冯汉骥教授为之震撼不已:这大概是古蜀国的中心都邑。
三、刷新认知、难以解释
在整理文物时,考古专家开始陷入极度迷惘:这些文物究竟如何锻造而成?奇异形状又有何暗示?祭祀坑为何诞生于两个时期?
由于规模庞大,考古队将三星堆分为数号坑,1号坑出土的狰狞面具器、戚形方孔璧、2号坑出土的鸟身人面像、双眼凸出像、纯金长金仗、青铜高神树等无一都在彰显着青铜器一气呵成的顶级铸造。
这些青铜文物历经千年风雨侵蚀都完好无损,究竟是如何做到?文物专家在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些青铜器含有元素“磷”。
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发明出了“磷”,其智慧不可衡量,如果说“磷”的使用是商朝民众的高度智慧使然,那异于常人的青方形铜面具又有何意?
专家翻阅资料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商朝民众面相和常人无异,在三六九等的封建社会中,他们思想保守,这种“反常规”的面具实在是过于“离经叛道”,至于陪葬这种巨型面具更是令人费解。
古人信奉死后有知,他们向往天外、憧憬飞行,或许在看到了天外的外星人后才将其视若珍宝、铸成面具、陪葬墓室、以求庇佑。外星人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遥不可及,但谁也无法确认它在或不在,像近代社会流传的“UFO带人案、马航失踪案、埃及金字塔法老的诅咒传说”等真假难辨,更何况来自于遥远的商朝时期?
关于神秘祭祀坑也颇有争议,两处祭祀坑来自于商朝的不同时期,却铺着同一时期的象牙,后来者是谁将祭祀坑合二为一。
停挖是为了更好的发掘、保护是为了更好的还原。外太空是否来过客人让商朝民众为之崇拜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未解之谜在不久的未来将会一一揭晓。
结语
文物属于人类、历史属于世界,谁都没有权利在真相解密之前定性为它的真假,只有提高众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才能减少文物流离他国或毁于一旦的惨剧发生。而每一个遗址的出现,对历史学、考古界、美术圈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文物属于古人留给后人的“本来”之物,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文物保护法在法律和体制上不断健全,它所形成的震慑力是对全社会的宣告: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