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感受博物馆戏剧的魅力

出现在课本中的历史、躺在展柜里的文物、距今久远的文化……这是不是你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看文物、拍文物、听讲解,是不是你的博物馆游览参观“三件套”?近年来,文博戏剧的兴起,让许多游客打破了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给他们的博物馆之旅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博物馆与戏剧的邂逅,仿佛是一种必然。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古老”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庞大的群众基础……当博物馆敞开怀抱接纳戏剧的进入,观众有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戏剧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与戏剧的双重优势?一项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应用戏剧研究中心开展的研究提出,博物馆戏剧不是或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制历史——说明牌上已经告诉观众的东西,而是应该以观众为中心,提供更多、更生动的对展览主题的见解,或是提出问题与观众沟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历史中思考当下,引发共鸣。

近年来,邀请观众参与剧情共创,给观众提供深度沉浸式参观体验,是许多博物馆戏剧共同的努力方向。

当下,不少观众慕名走进国家典籍博物馆打卡国风科幻沉浸式戏剧《永乐长思》。该剧目首演于2023年10月,开演至今,观众仍热情不减。《永乐长思》依据《永乐大典》的辗转历史创作,横跨600年间4个时空,6条剧情线、25个角色,生动地为观众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国宝传承故事。剧目所提供的新颖的沉浸式观演方式,全方位缩短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网友“青青爱喵喵”看完演出后感慨道,“它讲述了历代文物保护者为保护文物做出的贡献,场景布置逼真,演员情感投入”,让人很有代入感。

《宣南往士》一改传统博物馆讲解“你讲我听”的模式,把墙上的展览内容通过戏剧体验的方式来呈现,让观众领略宣南士乡的辉煌与变迁,身临其境感受宣南士人的风骨。自媒体博主李多看完《宣南往士》后变成了这部剧的“自来水”,自发为这部剧宣传“打call”。剧目演出过程中的深度沉浸体验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在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北京大爷和清朝士子‘隔空’对话,也可以和文人士子们一起观赏京剧表演,还可以和演员一起激情高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这里,博物馆也是舞台,观众也是演员。”

由安徽阜阳市博物馆与云南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戏剧《星之遗志》,则探索出了博物馆讲解与戏剧结合的另一种可能。剧目采用“话剧+讲解”的方式,以两代汝阴侯的故事为主线,编织他们与浩渺星空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

《星之遗志》的主演杨政坤介绍:“为了把剧本落地成一个可供观看的话剧,并且能将几个展厅同时利用起来,制作一个行进式的话剧,让剧情与展厅深度结合,我们引入了讲解员,形成了大家看到的‘讲解+戏剧’的方式。希望观众能通过这种形式,领略文物的历史、文化的魅力。”伴随着剧情的徐徐推进,观众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览过程中,既收获了知识,也度过了难忘的休闲时光。

除了沉浸式体验,博物馆与戏剧的“跨界合作”更多地体现在对馆藏文物及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上。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秦汉单元,你很难不被一件“头上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的文物陶俑吸引目光,它叫击鼓说唱俑,也是展厅里的明星文物。2023年5月,国博推出的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便是以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让这个来自2000多年前的文物,穿越时光,在国博的剧场中“活”了过来。

2023年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连演3场,让一尊尊来自不同朝代、不同行业、造型各异、个性明显的陶俑在舞台上“醒”了过来,带领观众突破展柜限制,认识了秦、汉、唐不同时代的陶俑,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妙之旅。据了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博于2020年全面启动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工程,《盛世欢歌》《俑立千年》就是活化工作的部分成果。

《俑立千年》的海报中有一句话:“让文物活起来,诉说历史的激荡,展现生命的花期。”舞台上,演员扮演的“文物”能唱会跳,走出剧场,文物原型在展厅里静待游客探访。

“古老”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庞大的群众基础……当博物馆敞开怀抱接纳戏剧的进入,观众有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参观体验。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公共考古体验营受好评近日,由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公共考古体验营(2024年度)”前五期圆满结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08位大朋友和小朋友实地探访了国家博物馆正在发掘的河北康保兴隆遗址、陕西宝鸡下站遗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三个考古工地,开展了以真实发掘体验为特点的考古研学。本次体验营设置了田野调查、考古钻探、考古发掘、博物馆与遗址参观https://www.chnmuseum.cn/fw/hd/zxhd/jyhdyy/202410/t20241011_270297.shtml
2.成都博物馆体验攻略一人游|成都博物馆体验攻略 本来因为参观完黄龙九寨后太累,一度想放弃已经预约的成都博物馆的参观,还好最后没有放弃,成都博物馆还真是很有意思的,除了找行李寄存花费了一点时间,其他都很不错,而且个人觉得馆藏比四川博物馆还要精致。 最有特色的是古代的这些陶器都成了表情包,明清的瓷器,各色的龙型砖,五代时期的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13355424
3.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精选16篇)走出博物馆,可我的心还在那一块块碑、一个个字前。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字写的好,不仅是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信念。 我爱西安碑林博物馆!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xindetihui/9688436.html
4.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镜头全国博物馆3000年前神秘小国,铸造出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博物馆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4-10-28 08:07:12 17 跟贴 17 峥嵘南北朝 专栏河南文艺出版社 沈阳博物馆推出重磅大展 沈阳公交网小林 2024-12-23 00:10:10 1 跟贴 1 年轻女性如何正确了解性知识?写给每一位女性的性教育百科全书 专栏译言 韩国博物馆文物全是汉字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20DIF05346RC6.html
5.跟着我逛山东博物馆吧①山东博物馆体验太好了! 很大,4层,每一层都很好逛,因为去的时候是下午4点多点,说实话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好处是基本没人,可以说是承包博物馆了,真的好爽! 他的场馆非常多,甚至连场馆之间卖东西的馆都挺好逛很好看的。 因为看完已经闭馆了,碰到了空无一人的一楼大厅(P1),很美。 ①青铜,陶土 青铜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95563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博物馆里赏文物,体验技艺添乐趣此外,假期打卡博物馆,也已成为不少亲子家庭出行的热门选择。在奉贤博物馆,亲子家庭不仅能用眼睛细品文物的千年风韵,还能用双手亲触体验。当天开放的绳结编织体验课程,也让大小朋友们在配合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了传统技艺穿越古今的魅力所在。 花上一个小时,共同编织一个花袋,带回一份假期仪式感。“国庆长假,我们选择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51860
7.云南博物馆参观学习的体验我通过云南博物馆的大量的珍贵精美的馆藏品,更深入地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拓宽了我的视野和知识,增加了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文创产品感受到的创意和艺术,激发了我的一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以后的专业课提供了一些灵感和参考。同时我体验到文物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发现了文物的新的价值和意义,为我的https://www.meipian.cn/4zxc6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