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介绍

2012年7月,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国家典籍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筑总面积11549平方米,共10个展厅,为公众提供了更广阔的参观空间、更好的休闲场所和更佳的博物馆体验。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创新阅读服务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宗旨。国家典籍博物馆集典籍的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是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和保护中心,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以继承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开放多元的创新模式,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而奋斗!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诸多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不断,中华典籍功不可没。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典册。中华典籍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石刻文字,到后来的纸质写卷、刻本,其数量之大,世所罕见。尽管今天存世的中华古籍依然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是典籍载体的脆弱性,决定着典籍从开始生产传播就面临着不断的消亡。据初步统计,国内汉文古籍存世数量总数超过4000万册,品种约20万,这是先贤历尽艰辛创造和保护的财富,是为我们留下的昨天记忆。收藏保护这些典籍既是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责任,也是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截止2019年,馆藏文献总量已经达4036.42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总量34.46万册(件),普通古籍总量163.1万册(件),善本特藏(不含古籍)98.09万册(件)。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于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从诞生起就具有了典籍收藏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面地收藏典籍文物,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更好展示典籍文化的根本。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忠实地记载着历史,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和发展源泉,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国家典籍博物馆为社会搭建了展示中华典籍文化的系统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拉近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凝聚力。

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的海量收藏,在藏书史、典籍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典籍博物馆发挥文献优势,通过研究和学术交流让典籍中的文化、智慧启迪更多的民众。对我们以典籍记载历史的民族而言,国家典籍博物馆更肩负着一份保存历史记忆的重任,并尽可能通过更为立体和生动的形式来传承、延续。

纵观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设有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对开展本国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及社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本国文化地位与形象。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开辟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典籍文化的国家级窗口,是提升我国文化形象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展现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与风采。同时也为世界上书籍文化的交流和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天地,搭建了更加专业的平台。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公众文化知识普及的场所,是公众终身学习的课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教育职能。中华文献典籍凝聚了中华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古代典籍文献依托现代技术的表达方式,以数据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数字网络平台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其自身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揭示馆藏文献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顺应了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典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目前的学校教育,以从书本到书本的形式为主,缺少形象、直观的展示。国家典籍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可实现中小学的中国历史,高等院校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以及中国版本目录学等课程的现场授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史知识的普及场所。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文物图片以及介绍国家博物馆文物图片 以及介绍。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作品严谨深刻并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及重大历史http://shoucangyaji.com/guwan/139055.html
2.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简笔画加介绍简笔画图片大全博物馆文物简笔画简单 古代文物简笔画以及介绍 文物简笔画和介绍 图片介绍 博物馆文物简笔画 第3页博物馆文物简笔画图片大全 博物馆文物的简笔画 故宫博物院文物简笔画 博物馆文物简笔画简单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简笔画 关于中国文物的简笔画 中国特有国宝简笔画https://jianbihua.puchedu.cn/7be39e47de9ecae4.html
3.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高清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照片→MAIGOO图库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下面为大家展示一组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以及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图片https://www.maigoo.com/tuku/528292.html
4.一周观展指南穿越千年,博物馆里的宋韵元风艺术评论为迎接壬寅虎年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该展,共展出10件文物(含线上展品),包括上博甄选的6件精品文物和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4件交流文物。 从莫奈、博纳尔到马蒂斯——法国现代艺术大展 地点: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1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58960
5.历年资讯■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中央下达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63亿 ■文旅部中宣部公布10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发布“6·1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会场活动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6.国家文物局举行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专项发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龚志勇、最高法刑一庭副庭长管应时、最高检公诉厅副厅长张相军、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副司长刘大明、国家博物馆策展人乐日乐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http://www.scio.gov.cn/xwfb/bwxwfb/gbwfbh/wwj/202307/t20230703_721971.html
7.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机构,是国家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62722.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
9.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萃展”走进成博6月29日开始,“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萃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四楼中庭持续举办。从《中国共产党宣言》到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步枪,从1956年首批出厂的“解放”牌汽车到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从1977年广东省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准考证到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用的木槌,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107/2340.html
10.天津博物馆新华社天津9月10日专电(记者周润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津博物馆将于16日举办“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白文源介绍,此次展览共有73件藏品展出,涵盖青铜器、玉器、陶瓷器、金银器等几大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件,包括“四羊方尊”、史前的“人面鱼纹彩陶”、神秘的“三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4b654bde19e111e7a7ac4ccc6a5d5f99/vocabulary.html
11.雅昌带你看展览一级文物多达80余件!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 2023年8月18日,“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在国博北19展厅对公众展出。 新版展览以“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前后贯穿、互为联系的单元,展出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器类丰富,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https://news.artron.net/20230819/n112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