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莆田忽然降温下雨。而知青文化博物馆的开放,却让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一波“知青潮”。大雨天,游客打伞,纷纷慕名而来,只为重温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知青文化博物馆
“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个书包、一把锄头……恳切呼吁全国广大知青、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共同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毛泽东选集
11月21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荔城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中心联合发出一封特殊的“征集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知青照片墙
珍贵的合影,泛黄的红宝书,褪色的皮包,复古的手风琴,真实的日记……属于那个时代的老物件,拼凑出一段快被忘记的过去。
珍贵的老物件
博物馆内还有一面特殊的墙,墙上的海报诉说着莆田知青李庆霖的故事。
1973年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在写给毛主席的信中,反映了其子上山下乡后生活上遇到困难。毛泽东于4月25日给李庆霖复信,寄去300元,并指出“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莆田知青们的合照
这封信促成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知青政策及时作出调整,改变了当时千百万知青的命运。
墙上记录着莆田知青的历史故事
博物馆开放首日,不少老知青赶赴现场,看着熟悉的老物件感慨万分,一起共叙当年的战友情。一位知青更是非常动容地说道:“看来时代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人。”
游客参观知青博物馆
“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向前看。”
老街的萨克斯悠扬
目前,莆田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去,人们重返街道,知青博物馆恰时开馆,为古街增添了不少人气。
文化氛围感愈发强烈
“知青博物馆开馆后,街区历史感和文化感氛围愈发浓厚。随处可见的游客,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
胡同里的茶院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莆田为数不多的以文旅为核心“卖点”的商业街,无论是美食,还是建筑风景,都深得莆田人的喜爱。
雕塑家亲手为游客雕泥塑
尤其是在大胆吸纳年轻化,多元化的元素后,老街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首选地。
茶饮店颇受年轻人喜爱
据悉,老街现在有更多有趣的项目正在增设中,目的是为赶在春节,让莆田人过上一个年味十足的新年。
迎新春,写春联活动
有家不能回?业主集体堵路!莆田这个高端小区又“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