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北京知青滞留北大荒41年,穷困潦倒时战友出现:带你回家

而他,就是北大荒最后一名知青:邹雪生,他的整个青春,都留在了松花江畔。他看着眼前的一切泪流满面,而他能重返北京,要归功于昔日的老战友,要不是他们,他或许一辈子也回不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邹雪生老家在江西,他在北京出生和长大,他的父亲是个老红军,解放后被安排在北京工作,他跟弟弟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1968年,邹雪生17岁,正在上高中,他的理想是考上大学,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他没有想到,时代的潮流以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改变。

这一年,邹雪生的父亲因受人陷害,被遣送回江西老家,他的母亲受不了打击因病去世了。原先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了他和弟弟两个人,他们也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了,很快,他就接到了去北大荒的通知,因为弟弟没人管,只能带着8岁的弟弟坐上火车,离开熟悉的北京,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遥远的地方。

但是当他们到达黑龙江后,弟弟却因年纪太小又被遣返,之后被送到了江西老家父亲的身边。

邹雪生先后在采石场和马场劳动,最后调到了29团27连,在这里,他遇到了一批热情善良的年轻人。

其中有一个叫叶明的,跟他关系犹为亲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叶明家庭条件比较好,经常接济邹雪生。

大家在摸爬滚打中度过了十年的光阴,他们相处得亲如一家,那种患难中的友谊在每个人的心里深深扎根。

而邹雪生眼看着送走一个个战友,自己却走不了。因为他当初离开北京时,户口也跟着迁到了黑龙江,他的父亲在江西老家早已去世,弟弟也跟他断了联系,生死未卜。北京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很快,热闹的宿舍就剩邹雪生和叶明两个人。叶明的女友也是北京知青,已经先一步回城了,他却一直没有等到消息,女友写信催他,说父母给她施压,如果再回不了北京,就不让他们继续来往。

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邹雪生帮他出了个主意,建议他先去参军,退伍后再想办法回北京。叶明听了他的话,报名参军去了。

叶明一走,邹雪生就剩他自己了,他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觉得自己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不由得黯然神伤。

但是悲伤过后,生活还要继续。不久后,有人给他介绍了当地的一个姑娘,邹雪生已经年近三十,不想再孤零零一个人,于是他很快结婚了,第二年就有了一个女儿。

夫妻二人继续种地,但不久后连队改建,他们的身份也由正式转为了当地农民,日子也一落千丈。

妻子不想再陪着他过这样的生活,提出了离婚。邹雪生没有愤怒,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分手的时候,他给妻子做了顿饭,感激妻子当初愿意跟他,还给他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妻子留着泪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头。

之后,邹雪生跟女儿相依为命,没有一技之长的他过得很艰难,种地的收入刚够父女俩生活,连供女儿上学都困难。女儿读完中学就辍学打工,去了南方。

他常常在孤独的时候,想起那如火如涂的青春岁月,虽然那时候很苦很累,但有那么多战友在身边,日子是那么有盼头。而现在的他,虽然来到这个地方已经二十来年,但还是觉得自己不是这里的人,他的魂还在北京,只是身体无奈地留在这里。

他以为自己就这样在这里孤独终老,没想到昔日的战友会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

2008年,十几个当年的北京知青回到农场,寻找青春的记忆,故地重游,他们感慨万千。在当地游历过程中,无意中得知在这里还留着一个北京知青,他没有跟随大部队回城,留在当地也没有工作,在工地干着粗活。

这个消息让他们震惊不已,他们想不到,四十年了,还有人没有离开。他们把这个消息发到了群里,很快,当年跟邹雪生在一起的战友们就知道了这个事。

奥运会过后,叶明带着当年一起生活的老知青回到了黑龙江,他们找到了邹雪生,大家一起在绥滨农场的宾馆里吃饭,几十年未见面,他们还是一见如故,虽然岁月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上了印记,但他们的心里,却从来没有忘过当年战斗和生活过和地方,还有那些心心相印的战友们。

叶明还是喊邹雪生为老班长,他说,我们先休息吧,等天亮了到你家坐坐。

而邹雪生却犹豫了,他支支吾吾没有立即答应。他其实是很自卑,这些年,战友们有的做生意,有的在体面地上班,大家都活得很好,只有他是那么窘迫。

但叶明却一再坚持要到他家里,他只得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听明夫妻俩就到了邹雪生的家里。刚进屋,他们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这个屋子破旧而冰冷,家徒四壁,炕上的床单已经看不了颜色,的棉被都露出了棉絮,已经黑得不成样子。连锅碗瓢盆都没有个像样的。一眼望去就象个乞丐窝。

叶明的眼睛一下就红了,他心如刀绞,来之前虽然知道老班长过得不好,但没想到有这么惨,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啊。

他抱住邹雪生,心疼地说,老班长,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

邹雪生羞愧难当地说,对不起,让你见笑了,是我没本事,把日子过成这样。

叶明激动地说,当年的你也是意气风发,这些年有困难怎么不来找我们。

邹雪生摇摇头说,我哪好意思打扰你们哪。

叶明回到宾馆就把实情跟大家说了,几个女知青马上出骈给邹雪生买了新的床单被褥,还有里外的衣服。并且帮忙把他的家里里外打扫干净。

三天后,知青们告别了邹雪生。

邹雪生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和冷清,他看着崭新的被褥,老泪纵横。如果不是造化弄人,他现在也在北京城里,安稳度日吧。而现在他却跟他们相隔天涯,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那些战友们只是来看看他,给他带来短暂的温暖。没想到,他低估了自己在他们心里的份量。

叶明回北京后,左思右想不能安心,他跟妻子商量再三,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要帮邹雪生重回北京。

当他们把这一消息告诉邹雪生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离开四十年的地方,那个承载了自己父母亲人和童年记忆的地方,那个自己不敢想起又从未忘记的地方,真的还能回去吗。

他犹豫着说,这恐怕很难,要给你们添麻烦,实在是不合适。我在北京已经没有亲人,也没有房子了,往哪里落户。没有亲属怎么投靠落户?

叶明斩定截铁地说,战友就是亲属,你的户口就落到我家。

他主意已定,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奔波。在办理迁户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努力的不只叶明夫妻俩,还有很多当年的北京知青。

终于在将近一年以后,邹雪生的户口成功迁到了北京,是以工作调动迁的,顺带还有他的女儿,父女俩户口都挂靠到了叶明的家里。

当他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早已经物是人非,街上的一切都让他眼花缭乱,但他感觉是那么地熟悉而亲切。

战友们帮他找了份保安的工作,有什么困难也会随时帮他解决,年满六十岁时,他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到了养老金,虽然不多,但也够基本生活了。

时代会在每个人身上打上烙印,作为小人物,谁也逃脱不了时代的掌控。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故事。

时过境迁,那批人已经老去,但在他们心里,最难忘的就是那段青春岁月和人与人之间难得的真情吧。

THE END
1.国家旅游局: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包括55家4A级景区中国政库28.黑龙江省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景区 29.黑龙江省月牙湖中国北方民族园景区 30.黑龙江省亿龙水上风情园 31.黑龙江省白鱼泡湿地旅游区 32.黑龙江省大庆市博物馆 33.黑龙江省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 34.黑龙江省江桥抗战纪念地 35.黑龙江省海浪河欢乐谷景区 36.黑龙江省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景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4225
2.《青春走过50年,纪念我们逝去的芳华——北大荒后知青时代活动大事一、“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暨《北大荒风云录》《北大荒人名录》发行会(1990年)(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二、黑龙江佳木斯知青广场落成典礼(2008年8月) 三、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落成记录(2008年12月) 四、知青文物捐赠暨友谊18团北京知青联谊大会活动(2009年5月) 五、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建成开馆(2009年7月)https://www.meipian.cn/30tzdqtd
3.最新信息昆明知青老年公搬家4次仍“黑户”(图) 温岭:老知青重拾逝去的记忆 上海老知青回访五师八十三团 激动感叹兵团新变化 知青生活最难忘“饿” 哈尔滨知青文化博物馆开馆 300名知青“重回当年” 关于黑河学院知青研究所文献征集的启事 庆祝北大荒知青网建站三周年活动启事 https://zhiqing.dbw.cn/bb/zxxx/index.shtml
4.北大荒知青长白山+镜泊湖+黑瞎子岛+珍宝岛+哈尔滨双卧15日回访游07:00早餐,07:30乘车赴太阳岛风景区及北大荒博物馆游览,午餐后下午与哈尔滨老战友集合,晚上联欢 用餐:早餐 中餐 住宿:哈尔滨 第14天:哈尔滨火车 哈尔滨-北京上午自由活动,11:00办理退房,12:00午餐,后乘车参观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标志—防洪纪念碑,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索非亚教堂广场;逛一逛拥有71座欧洲各风格http://www.bjbdhlxs.com/line/LineDetail.asp?101
5.中国知青网紧随着各自师团飘扬的红旗横幅行进集合,真象是当年兵团战士的重大集会,满载着知青战友的大客车,在开道警车以及沿途交警同志的引领指挥下,直奔欢迎大会场地——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去。 上午十点三十分,京津沪浙哈齐鸡知青联欢会就在这儿隆重举,会场大厅里外三千多名北大荒的战友们欢聚一堂,亲爱的战友们啊,久违了!北大荒,http://www.chinazhiqing.com.cn/portal.php?mod=view&aid=35778
6.黑河知青博物馆游玩攻略知青博物馆门票多少钱/价格表知青博物馆,记述了当年在黑河在北大荒下乡知识青年的奋斗历程,那是一个青春激荡热血沸腾的年代,知青为北大荒和边疆建设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博物馆里主要是上海知青的较多,让后人了解那一段难忘的岁月。 4+ it’s 4分 满意 知青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比较完整的记录了六十年代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沧桑经历。里边展览的实物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265/1835474.html
7.延安精神的延续:北大荒知青精神知青们为北大荒带来了习俗文化。他们文雅的言谈举止,装饰摆设影响了本地的青年人,一些城市流行的生活习俗也在农场流行起来。知青迅速进入了农场的学校,把标准的普通话带进了课堂,也带进了公众场所,许多有北京知青担任老师的学校,他们教出的孩子都带着一口标准的北京音。知青老师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垦荒者的后代,他们成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ls/2022-11-27/78820.html
8.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90年11月中国革命博物馆)高清540P标清 360P 2.0x1.5x1.25x1.0x0.8x 50 跳过片头片尾是|否 恢复默认设置 首页>原创> 魂系黑土地 北大荒知青回顾展 (90年11月中国革命博物馆) bingt41 订阅0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https://www.56.com/u28/v_MTQxODQ0MzU5.html
9.“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九)从黑土地走出的“笔杆子”从事新闻报道工作36年,热爱考古、文博事业,长期坚持自觉学习考古学课程知识,长期进行文博、考古、博物馆http://www.hrbbdh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825
10.北大荒知青网北大荒知青网官方网站,可实现家校互动、在线办公、智能组卷、在线备课、成绩查询、资源下载、学籍管理、论坛交流、班级管理、教务管理等。https://bdhzqw.30dao.cn/
11.2024黑河知青博物馆旅游攻略知青博物馆自助游知青博物馆位于黑河市爱辉镇,总面积9万平方米。馆内展出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共赴北大荒、闪光的青春、浴火凤凰、苦涩的记忆、大潮落去、两地情,除版面文字、图片外,还有图画、场景、雕塑、文物等形式展品,再现了当年的岁月。馆内展览的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资料皆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字材料,大多是知青们撰写的回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heihezhiqing.html
12.北京知青网赴延安西安旅游考察团报名通知公告20世纪六七十年代,28000多名北京知青陆续来到延安14个县插队落户,这是继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的又一庞大的来延群体,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是对延安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成为了延安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通过平实质朴的设计语言、相对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综合的陈列展示方法,客观真实http://www.bjzqw.com/index.php/shows/51/10911.html
13.知青聚会感言(八篇)与他一聊才知,老叶的忙与中国的一段历史有关,与他的知青情结有关。一年来,他正与一帮凉山知青紧张筹备中国西昌知青博物馆。 知青,是中国历史的产物。19xx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 毛泽东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 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以邢燕子、董加耕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知识青年, 于19xx年――https://www.fanwen118.com/c/364790.html
14.知青聚会邀请函(精选5篇)2008年11月,由天津北大荒艺术团主办、天津绿颖农药销售有限公司承办的《如歌岁月》北大荒知青摄影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两万余各老知青兴至渤渤地参观展览。这是四十年来第一次在天津大规模展出。展览为老知青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聚会场所。从四面八方赶来老知青参观之后,在白桦林会标前合影留念、在寻人板前寻找昔日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dy4nouo.html
15.「黑河红色资源」黑河知青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中国知青历史为展览主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黑河知青博物馆的陈列主题是中国知青与共和国同命运黑龙江是当年知青最集中的省份之一而黑河是黑龙江省知青数量最多的地区博物馆以事件描述的方式全面讲述了自1955年全国第一批知青开垦北大荒以来数十年了的光辉历史 知青博物馆外观以红色为基调 令人想起火红的青春年代 http://szb.hhhxy.cn/info/1106/3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