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参与共和国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6月9号下午,镇江知青史料馆对外开放,在这里,记录了一代知青人的青春记忆。
一段青春的记忆
不少老知青专门赶过来,缅怀逝去的青葱岁月。知青纪兰在找到了他在农场工作时的照片。
知青纪兰:
主要就是我们一段青春的记忆,因为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就是在农场度过的。一个是给自己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后代能够给他们一种启示,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爷爷或者奶奶曾经在广阔天地里练过红星,所以说我觉得搞这个史料馆很好,很值得我们永久的记忆。
一封鼓励的家书
从1957年到1977年,镇江城区下放城市知青2万6000多人,约占当时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在市档案馆二楼,开辟了300平方米的“镇江知青史料”展厅,16张展柜,展示“知青史料”200多件,图片展牌60幅。
知青隋爱华:
家书,我母亲一封,就是告诉我家里情况还好吧,叫我放心吧在那里,其实就是鼓励我。这个是我们青春时期的一个过程,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一份乡村巨变的见证
市档案馆征集编研处处长魏志文介绍,从2015年开始,市档案馆在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市知青作家协会的支持和组织下,在老知青队伍中广泛征集“知青史料”,征集的内容包括知青在劳动、学习、生活中所保存下来的书信、日记、证章、学习笔记、劳动记录、工分簿、公社大队三级证明、余粮缺粮三联单等等。
魏志文:
从现在来看的话,我们档案群史看到这个农村的巨大变化,这个也是我们档案的价值所在。当时的农村说句老实话贫穷落后,现在是这个城区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还是为了展现我们30年甚至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这个档案工作啊还是有意义的,还是见证出巨大的变化,见证我们发展的程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