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知青记忆

与“明星知青”那些充满豪情壮志、磨难与收获并存的记忆相比,樊建川收集的知青记忆来自另外一个角度。

在成都市郊建川博物馆群落的“知青生活馆”,这种记忆被隐藏在一些细碎的物件里:知青情况审批表、光荣证、打满了补丁的衣服、劳动时使用过的工具……而它们的主人,也大多并非如今功名显赫的“成功者”,而是知青中那些最普通的人们。

作为博物馆的馆长,樊建川希望尽量记下知青们“不同角度的人生况味”,无论它们“是彩色还是黑白”。

“对于全国1776万名知青,那是一段五味杂陈的记忆。”这位曾经当过知青的地产商人说。

事实上,在参观完这座刚刚布展完毕的博物馆之后,很多人的确觉得,对于那些希望回顾这段历史的人们,这些来自普通人的记忆,仿佛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结束知青生活之后,他们生命的路径通向了迥然不同的方向

在此之前,人们常常能听到有知青经历的名人讲述自己夹杂着辛苦、浪漫、甚至荒诞的经历:一位商人为自己没上过高中而自豪,另一位女明星哀伤地回忆说,当年如果有人帮忙挖地,自己一定嫁给他。

相比之下,更多普通人的青春故事,之前则很少被人提起。

这样的“民间视角”,花费了樊建川7年的思考。2004年,当他以个人名义征地500亩,投资2亿多元,在成都郊区的安仁古镇建设建川博物馆群落时,建造“知青博物馆”的想法就已经冒出了苗头。不过,等他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已经是7年以后的事情了。

“知青的内容非常丰富,但评价也非常复杂,有人说自己青春无悔,有人说自己青春蹉跎,”樊建川回忆说,“我当时不知道怎么来把握这个主题。”

最终,他只能避开这些延续至今的争论,转而选择了一个更为宽泛的主题:青春。

10月16日,在一次短暂的开放活动中,走进知青生活馆里的参观者们,大多惊异于里面鲜亮的色彩。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整个场馆的墙壁、展台都被涂成了生机勃勃的草绿色。在这座“绿匣子”里,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似乎都被凝固了。

在这里,河南知青刘建生发现了照片里自己的面孔,而上海知青钱善鸿甚至觉得,自己的青春好像以另外一种方式复活了。这位如今已经退休的老人在展台上看到了一块白色的手绢,上面是用鲜血写成的下乡申请:“学英雄,见行动,彻底埋葬帝修反,红心支疆心不移,愿把青春献于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刻听从党召唤。”

“我当年也写过这样的血书。”老人说着,在展厅里当场背诵了起来。

前来参观的知青们在这里找到了共鸣。他们大多怀抱着同样的热忱奔赴农村,之后农村生活的艰苦也基本大同小异:繁重的体力劳动,简陋的生活条件,樊建川自己甚至还两次饿昏过去。

可在结束知青生活之后,他们生命的路径却通向了迥然不同的方向。一些知青在社会巨变中找到了成功的机遇,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被评为中国“首富”的刘永好,成了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更多人却并没有同样的机遇。知青们自嘲“公社化的时候下乡,城镇化的时候下岗”,还有人一直留在下乡的地方,直到现在也没有机会回城。

甚至,一些知青根本没有等到政策结束,就死在了远离家乡的地方。根据国家知青办的统计数据,从1974年到1979年,共有15899名知青非正常死亡,原因大多是事故、打架,或者边境战争。

这让樊建川感慨良多:“知青下乡的生活既有蹉跎,也有锻炼,既有堕落,也有苦难。我们1776万知青走出了1776万条路,像万花筒一样丰富,五味杂陈。”

在博物馆中庭的天井里,樊建川自己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装置。他把老知青捐来的几千把镰刀、锄头、犁耙密密麻麻地摆在那里,又在中间撒了很多印着毛主席语录的破碎的镜子。

这是他在整个博物馆中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它很能说明知青那种心碎的感觉。”樊建川说,“我们的青春被摔得粉碎,而且永远不能破镜重圆。”

博物馆的理念就是,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

在陈列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之外,樊建川并不愿过多表述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博物馆的理念就是,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他说,“这些文物和数字自己会告诉你那段历史。”

按照这些资料的介绍,知青运动始自1953年《人民日报》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成为上山下乡运动最著名的口号。

从那时起,到1980年知青运动停止,共有1776万城镇青年中止学业,来到农村。“当时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1亿人左右,”樊建川说,“所以知青运动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城镇家庭。”

不过,作为建川博物馆红色年代系列的展馆,知青生活馆本身就对应着整个博物馆群的宗旨:为了未来收藏教训。

樊建川希望从更为宏大的角度描述这种教训:经济不发达,城镇无法承担人员的衣食住行,于是这些包袱被丢给了农村的集体经济。“所以为了今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

这位曾经登上胡润榜的商人总爱提起自己的知青岁月: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拼命在村里人面前表现自己……

他还记得,1975年,当自己高中毕业,前往四川宜宾的下乡地点时,尽管家长都“心里明白”,可同行的同学们大多豪情满怀。等到真正来到农村,面对艰苦而又毫无希望的窘迫生活,这些原本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才开始时不时地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对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知青是一个规定动作,我们没有选择。”樊建川说,“因为政策的不合理,知青没有顺应城镇化的潮流,而是反方向运动,最终固化成了社会的悲剧。”

她们的故事是樊建川几年前与朋友的闲聊中听到的:1971年3月的一场火灾中,10位年仅17岁的女知青在云南葬身火海,并被埋在了那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在那之后,樊建川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专程来到云南,在一片荒草和灌木丛中找到了已经被湮没的墓碑,并且把它们运回了四川。

如今,这座被命名为“粉·焚”的作品仿佛给整座知青生活馆定下了一个基调。“在四川话中,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被称作‘粉子’,可她们的青春却被焚化成灰。”樊建川用有些诗意的语言描述道。

有人评价说,这些墓碑的存在让博物馆多了些“不可名状的力量感”;而樊建川只是简单地说,他把这座作品放在门口,是希望每个进入博物馆的人都先跟她们“打个招呼”。

就像保护自己的青春一样,很多知青并不能接受对这段历史的批判

不过,对于前来参观的知青,这样的“基调”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肯定。在一场活动上,当10位女知青的战友上台发言、寄托哀思的时候,站在台下的一位成都知青忍不住频频摇头。

“那其实是整个运动里非常小的一场事故。”这位老人说着,试图打断一位正在做笔记的记者,“知青运动其实还有很多正面的例子,我们在里面都收获了很多。”

在参观结束后,几位当年的知青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樊建川,知青生活馆的展览“太压抑了,不能激励人”。

当知青运动结束31年后,这些曾经上山下乡的人们关于“青春无悔”还是“青春有悔”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就像保护自己的青春一样,很多知青并不能接受对这段历史的批判。

事实上,在布置展览的过程中,樊建川一直在给整个知青生活馆“做减法”。他撤掉一些太磨难的东西,希望“在苦难之上有些亮色”。

“你会发现,知青在自我描述的时候夹杂了很多自我想象的东西。”他说,“有人夸大苦难,有人夸大欢乐,有人夸大成就。”

在运动结束几十年后,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在知青生活馆开馆前,樊建川曾经邀请来自全国7个省市的300多名知青,表演当年知青“原生态”的节目。可在演出中,他发现,同一个知青,同样的忠字舞,人们的动作却怎么看都“假”,再也跳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几十年的审美观不自觉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樊建川叹了口气。

他常常觉得,知青们似乎很刻意地不愿意回到过去的一些记忆里。比如当年最有特色的“对口词”,在这一回的演出中,没有一个知青愿意表演。相比之下,大家都爱唱一些更加“新时代”的歌曲。这位原本希望“展现知青生活原本样貌”的老知青只能安慰自己,“变化也是记录”。

作为曾经的知青,樊建川坚持,知青运动的确造成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伤亡和牺牲,但它也“的确培养了一批人”。

“我们不能违抗大命运,但我们这代人也并没有垮掉,在适当的时候挑起了整个社会的担子。”樊建川说。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在知青运动中被“过早抛入社会”,知青们大多特别能吃苦,对社会的洞察力特别强,心胸也特别豁达。

他更加相信,在“50后”的知青群体之后,“60后”和“70后”们,可能很难找到一种纽带,把这么多人联系在一起。

“知青是太特殊的一个群体。”樊建川说,“我们被集体强制抛入另一个轨道,经历了同样的无奈,大家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

作为其中的一员,他也希望在这个还没有正式开放的博物馆中,“真实冷静地”反映知青群体承担的、来自国家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记录命运大潮下每个个人的悲喜哀乐”。

他常常体会到紧迫感。“知青正在加快速度走入历史,如今已经年届60岁的知青们,再过十几年会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樊建川说,“我们有责任把真相留给后人。”

THE END
1.春节主题展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12月21日(农历冬至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过年——春节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 本次主题展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共展示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展览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为主题线索,串联起与春节https://wlt.hlj.gov.cn/wlt/c114253/202412/c00_31795131.shtml
2.亚洲同心”黑龙江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暨哈尔滨市中小学师生劳动实践12月19日上午9时,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哈尔滨市教育局主办,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哈尔滨市教育学会联合承办的“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黑龙江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暨哈尔滨市中小学师生劳动实践作品展开幕式在省文联臻艺艺术馆举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2557
3.行走夏都·阅读冰城之哈尔滨节日系列报道?知青文化博物馆走进这里你会误以为走进了拍知青故事的摄影棚,其实这是一座由个人兴办的博物馆,这个具有强烈个人色彩和时代标签的知青文化博物馆就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镇平安村。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向世人讲述着一段曾经轰轰烈烈的知青故事…… 为老知青们留住青春岁月 走进小院,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广阔天地炼红心 扎根农村志不https://www.my399.com/p/361643.html
4.哈尔滨知青文化博物馆知青之家欢迎八方来客【图片来源】:哈尔滨知青文化博物馆王怀信 近期,哈尔滨知青文化博物馆先后接待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杭州、盐城、西昌,秦皇岛等多地知青参访团。 现将相关图片整理成篇.留住时光,记录友谊。以做史料记载.保存。 热情接待来访知青,举杯畅饮,共叙知青情。 https://www.meipian.cn/2bxu6zhr
5.上海知青博物馆攻略,上海知青博物馆门票/游玩攻略/地址/图片/门票价上海知青博物馆位于上海南端美丽的杭州湾畔,是一个反映40多年前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综合性大型展馆。上海知青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声、光、电与知青年代实景、知青时代文物、知青蜡像相结合,共同营造了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的知青下乡场景。博物馆采用知青历史写实主义手法,将整个展示分为四个部分https://you.ctrip.com/destinationsite/sight/shanghai2/1414660.html
6.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价格:5元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品相见图自定。,,展会/集会门票,se102828858,展会/集会门票,人物展门票,,年代不详,,,北京,,普通纸票,,单张完整,,价格:5,7788书签收藏https://7788sq.997788.com/s285/102828858/
7.参观上海知青博物馆,开展红色教育上海墓地海湾公墓墓园杭州湾畔,海上名园 作为上海知青博物馆的筹建单位,上海海湾寝园置身于南上海的美丽的杭州湾畔——奉贤海湾旅游区,距离地铁5号线奉贤新城站仅20分钟可达,占地 1000 余亩,这里交通便捷,各类交通设施完备。周边“碧海金沙”、“渔人码头”、“东海观音寺”、“国际风筝https://www.shhwy.cn/news/359.html
8.原创摄影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巡礼【图片】【原创摄影】与共和国同命运——知青博物馆全国巡展北京展巡礼,蜂鸟高清风光摄影套图,蜂鸟论坛提供精美的风光摄影照片、风光摄影图片,为摄影爱好者提供风光摄影作品赏析,方便用户学习摄影技巧、图片后期处理技巧,了解摄影器材,分享摄影美图。https://m.fengniao.com/forum/slide_3130735_34.html
9.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上)知青博物馆,距瑷珲历史陈列馆两分钟路程。黑河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接纳过数万名全国各地的知青,出过金训华、陈健等知青楷模和聂卫平、肖复兴、梁晓声,姜昆,姜大明,濮存昕等知青名人。博物馆2005年筹建,2009年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0.5公顷,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展览面积6400平方米,馆藏文物33000件、史料2700余册、油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16/10/11400841_568196342.shtml
10.一路向东,追寻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哈尔滨同江抚远哈巴罗夫哈尔滨是第三次来了,很多地方都已经去过,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博物馆和高校都是我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城市的文化在这两个地方都能得到很多的体现,行程匆忙,还没逛过哈尔滨的高校,而哈工大当属哈尔滨名气最大的高等学府,不止哈尔滨,在全国这都是非常有名的一所学府,正巧中午从机场过来的时候有路过哈工大,贺哥给我http://lujia.loopon.cn/detail/new2211
11.全国知青纪念碑雕塑共67组,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那是属于我们全国知青纪念碑、雕塑67组 知青雕塑,记录着我们的知青岁月那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点击下方黄字即可查看 对应纪念碑、雕塑↓ 雕塑 0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知青纪念广场 雕塑 02 黑龙江塔河县知青纪念碑 雕塑 03 《科尔沁知青之恋》主题雕塑 雕塑 04 河南郏县“广阔天地知青园 雕塑 05 西昌知青博物馆主题雕塑 雕塑 06 黑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0172240_1090172240.html
12.黑河知青博物馆馆长逝世文化传承者离世新闻频道该馆已成为全国知青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心、知青历史文物的收藏中心以及知青精神宣传教育的展示中心。 黑河知青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十大精品馆”,并于2012年纳入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序列,2018年荣获全国文博系统先进标兵单位。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20/47771304.html
13.七零嫁知青的甜蜜日常最新章节列表nbsp;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七十年代的农村,杨桃才发现自己穿书了,穿成了自己刚看过的一本年代文中的炮灰┄┄一开局,就是家人帮忙逼婚男知青,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好新青年,逼婚这种事儿,杨桃认为是不可取滴,但当她见到那个男知青后,瞬间就改变了想法,毕竟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http://www.biquhi.com/txt/432419/
14.参观知青博物馆,感受峥嵘岁月来到延安这个具有红色革命的圣地上,学习、传承、弘扬在特殊年代产生的知青精神和知青文化,响应时代号召,加强党性修养,感悟知青岁月里先辈们的执着与付出。2021年7月1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党史实践团前往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前往参观。通过这次参观,大家深刻的感受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北京知青为改变延安https://www.cqcb.com/dyh/school/dyh8422/2021-07-22/4306553_pc.html
15.2024黑河知青博物馆旅游攻略知青博物馆自助游黑河知青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知青博物馆。博物馆所在地是当年全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多的地区之一,他们来自京、津、沪、哈、浙等各大省市,去向有兵团、农场、林场、农村,代表性强,曾培育了金训华、陈健等知青楷模,也出过聂卫平、肖复兴、梁晓声、姜昆、姜大明、濮存昕等知青名人。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重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heihezhiqing.html
16.哈尔滨省黑河市~知青博物馆一段特殊年代的来自萍萍格格WP哈尔滨省黑河市~知青博物馆一段特殊年代的记忆,瑷珲历史陈列馆,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ü 简介: 做一个远离虚假,真诚守信的人,知足常乐。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564) Futurhttps://weibo.com/2610629291/On2sA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