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作品以具有东方禅意而闻名。
他喜欢将建筑和景观融合,
偏好使用竹、木、泥砖、石板等自然材料,
创造出能让人感受到
传统建筑温馨与美的居住环境。
园林内有一株150岁高龄的大岛樱,
从每个房间欣赏这株樱树的视角,
是整个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视觉上并不华丽,却充满了动人的自然美感。
整片宅邸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空间,
每一个区域虽然功能不尽相同,
但是其装饰布置都切合周围的环境,
营造出自然而舒适的氛围。
水池养有鲤鱼、香鱼、驯化米诺鱼等五种鱼类,
从落地玻璃窗即可从室内欣赏到水池的景观,
流水的瀑布与在水游动的鱼儿清晰可见。
隈研吾在此尽显其对日式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在园林风格、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上,
都完美展现了传统之美,
在选材上更是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材料,
如日本雪松木、柏木、水曲柳、日本纸和榻榻米等。
客厅和卧室的空间简洁不失朴素,
低调中透露者一丝高雅,
正是日式风格深得人心所在。
由细木条搭建而成的浴室,
极致简洁却细节丰富,和风禅意呼之欲出。
从浴室即可欣赏到窗外庭院的美丽景观。
一条笔直的泳池更如同护城河一般,
“环绕”着宅邸,
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隈研吾喜欢让建筑消失,
他的作品遍布全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机构邀请他来进行设计。
▼▼▼▼▼▼▼▼▼
长城公社|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竹屋有6间卧室,二层有2间卧室,带有独立卫生间。纤纤细竹隔出的“茶室”是竹屋的点睛之笔,六面皆竹,透过竹缝可见长城的烽火台。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位于浙江象山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被优美的自然环境包围。隈研吾设计的美术馆形态与倾斜的地形相结合,并没有侵入到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菱形的建筑形态创造了流动性的展览空间,交替变换的层高和空隙,将参观者带到被自然景观包围的户外区域。当地原生的建材和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让建筑从基地土壤中生长出来。
新津志博物馆
隈研吾设计的新津志博物馆位于成都新津县道教圣地老君山脚下,它的展览空间有着道教的精髓。外墙的瓦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工艺制成。道教强调对大自然敬畏和阴阳平衡。瓷砖用钢丝挂在空中,在空中飘动,好像没了重量。还有一些瓦嵌入外墙,这种处理手法让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像融合。
三里屯SOHO
隈研吾设计的三里屯SOHO项目体现了使用多种材质、外观呈曲线的隈研吾式风格,表达出自然、有机的整体语言。除了建筑的整体设计外,隈研吾先生及其团队还负责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
“建筑自身存在的形体是可耻的。我想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也就是说,让建筑物消失”隈研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