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皖西二三事

霍邱县档案馆收藏的上海知青登记表(央广网发黄守春供图)

七姑娘抢场

有七位上海女知青在农业学大寨的红旗夏店公社三口塘大队集体插队落户,用手上的血泡、老茧换来农活“样样通”。刚来时,她们田间小道也走不好;几个月后,栽秧、割稻、打场、担挑等农活都会干。1970年8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张尔锡、陈芳萍、钟宝凤等正在煤油灯下学习,突然外面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裹着雨劈头盖顶压了下来。这时她们想起场上还有一场稻把子没堆好,脱了粒的稻子还没有收起来。陈芳萍一声吆喝,大家不顾疲劳,冒着瓢泼大雨飞奔稻场,投入紧张的抢场战斗。抢场结束后,她们全身淋得透湿,但毫无怨言。越是艰苦越向前的信念时刻激励着她们。

夏店公社三口塘大队七位上海女知青劳动休息间隙((央广网发黄守春供图)

五勇者救火

知青们加入社员大集体,与社员们心连心、共命运,面对无情的烈火,他们勇当“逆行者”。1970年春节后的一天夜里,夏店公社联合生产队牛栏附近的一间屋子着火。风大火猛,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在这个生产队落户的5名上海知青奋不顾身参加灭火,全力以赴抢救财产,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朱梅英由于跑得太快,跌到沟里,立即爬起来,忍着疼痛,牵出生产队的耕牛。常亚文迅速爬上屋顶,把正在燃烧的屋草扒开,把即将着火的屋梁推下来,切断火源,制止了火势蔓延。朱梅娣、叶和贞、王刘妹拎着大水桶,顶着浓烟,同烈火搏斗。五位知青英勇救火的事迹受到社员们的大力赞扬。

夏店公社老楼大队上海知青和当地青年一起出工(央广网发黄守春供图)

小知青积肥

俩“姥娘”扎根

光阴荏苒,转眼几十年过去。现在的霍邱县,山河换新颜,各项事业大发展。粮食生产全国先进,畜禽、水产产量全省前列,钢铁产业方兴未艾。适逢霍邱县与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合作的时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覆盖这片红色土地,曾经在霍邱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深深地怀念和牵挂着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们也正满怀热情地盼望着上海知青携家眷回来看看。(黄守春)

皖西霍邱县是革命老区,也是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五·七”指示发源的重要关联地。1968—1977年,1514名上海知青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不远千里,奔赴霍邱,插队落户。

THE END
1.舒城:“皖西知青纪念馆”正式建成文旅动态文旅六安舒城县张母桥镇砂院村曾经是上海等地知识青年下放农村锻炼的地方。这里的上海知青与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始终对这片土地保持着深深的眷念,并为这里的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倾注了满腔热情,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纪念皖西地区的知青岁月,张母桥镇在砂院村兴建“皖西知青纪念馆”,撷取当年六安地区下辖的舒城https://ht.luaninfo.com/lxla/lydt/content_184622
2.皖西知青展览馆开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皖西知青展览馆于2023年12月18日,在张母桥镇砂院村,迎着风雪隆重开馆。 00:27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上海知青博物馆,浙江象山知青公社等20余家单位致词祝贺;上海赴安徽插队老知青张韧,上海赴新疆兵团老支青杨永青等致贺。 各地知青馆友人致词收集 https://www.meipian.cn/4z760j9c
3.转发微博转发@新周报老朱:#美好六安推来自知足zhuang#美好六安推荐官#【“皖西知青纪念馆”正式建成】日前,坐落于舒城县张母桥镇砂院村的“皖西知青纪念馆”正式建成,即将对外开放。这将是安徽唯一的知青纪念馆。舒城县张母桥镇砂院村曾经是上海等地知识青年下放农村锻炼的地方。这里的上海知青与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始终对这片土地保持着深深的眷 https://weibo.com/2037758607/NwhFwve8o
4.这个冬天,你总要来趟舒城吧!温泉六安桃溪万佛湖舒城县自然纪念馆坐落于高峰乡东港村,馆内陈列着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士们使用的武器、缴获的战利品、生活用品及生产农具等物品。丰富的历史资料,鲜明地展示着红二十八军的辉煌历史、新四军第四支队的赫赫战功和高敬亭将军的丰功伟绩。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内,200多米长的进馆栈道、红军广场及司令部旧址等,与新四军第四支队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C3762K0544B0Y4.html
5.舒城传媒网2024青浦区与舒城县红色文化交流展演,是以“不忘红色初心、共谱山海情深” 为主题,由青浦区和舒城县两地艺术家联袂演出。展演是对两地革命历史的一次深情回顾,是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有力推动,也是为深化两地对口合作注入文化动力。 活动期间,青浦区委宣传部一行还参观了龙河口水库纪念馆、皖西知青展览馆、胡底烈士纪http://www.scgdj.com/index.php?id=xinwen&cate=ywsd&pageid=11
6.《青春记忆——上海知青在安徽》《青春记忆》画册,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与安徽省档案馆共同合作的结晶,也是“上海知青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新疆和上海市属农场”老照片丛书的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60年代初,安徽省就先后接受了一批上海下放的居民与知识青年,分别安置在城镇、农场和乡村;1968年12月22https://ahsdag.org.cn/bycg/396375.html
7.80来上海旅游的都错过了这个小镇丨知青小镇这里是黄山的 小上海 当年这里被称为 一万知青 十万大山 上海飞地 上海黄山茶林场 知青下乡 东黄山 隋唐古道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81925551&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
8.随州到大丰旅游,随州到大丰自助游攻略,大丰旅游大丰知青农场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于2007年1月开始筹建,200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 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上海农场境内。该馆基于知青文化底蕴,根植于大丰红色与滩涂文化的沃土之上,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万多 上海 知识青年奋战荒原的历程为主题而创设。大丰虽是上海“飞地”,却是盐碱滩涂,荒地无垠,同https://z.mafengwo.cn/line/10786-6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