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丨“中博通”文博资源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中博通”平台以“超好玩的博物馆,每‘触’都是新体验”为核心理念,内容丰富、功能齐全、亮点纷呈,为公众带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博物馆参观体验。用户轻轻一点,即可轻松预约心仪的博物馆,享受便捷的预约服务。查阅博物馆点评与攻略,即可全面了解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展讯信息、展品特色以及参观路线,为广大观众开启“博物馆之旅”提供极大便利。

“中博通”平台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开创性地引入了“数字藏品印章”的概念。当用户成功完成剧本故事线挑战后,便可获得一枚极具特色的NFT数字藏品印章作为嘉奖。这些数字藏品印章不仅具有收藏意义,还可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展示、馈赠予友,使用户在体验游戏的同时,深刻领略数字技术的非凡魅力。

为满足观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中博通”平台积极搭建文创商城,汇聚众多精美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以博物馆藏珍贵文物为灵感,经过精心设计制作而成,既展现艺术之美,又彰显文化底蕴。此外,平台精心策划多类别研学和美育板块,旨在为观众提供专业、富有启发性的课程及研学活动,丰富观众文旅新体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和博物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中博通”平台的上线,是中心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化惠民的有力举措。

未来,“中博通”将继续深入挖掘阐释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强化科技赋能,持续优化完善各项功能与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文物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THE END
1.逛过这三个网站,才知道中国的数字博物馆有多强澎湃号·湃客最后一个想要跟差友们介绍的数字博物馆,就是 “ 数字敦煌 ”了。 敦煌石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而“ 数字敦煌 ” 把敦煌石窟 30 个洞窟、4430㎡ 的壁画,以及横跨十个朝代的历史全面数字化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51553
2.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有77个专题展厅,利用VR技术把馆藏资源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可视化的文博类开http://lib.cssn.cn/zy/dzzy/mfxszy/202306/t20230619_5646933.shtml
3.文化中国行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看见文物的未来打开“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5000余件数字藏品映入眼帘。 “像这个动物铭文韦德杯,我们大概3小时左右可以完成扫描制作,上传平台。”中国丝绸博物馆内,杭州群核科技群核酷空间文博展览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刘则成正在对文物进行扫描,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出自不同朝代的文物,因都与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http://wwj.zj.gov.cn/art/2024/8/20/art_1639077_59061736.html
4.全国博物馆观众服务平台“探博”正式上线发布该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AI等能力,平台全方位、全场景地向观众展示各个博物馆的藏品及特色,使观众更加便利地参观博物馆。中国移动表示,下一步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以该平台为基础,积极发挥自身“连接+算力+能力”的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以大模型、知识谱图 、AR 导览、文物数字化展示、视频直播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896146725634507&wfr=spider&for=pc
5.陕历博入驻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文博动态“山海”APP是一个使用自研算法技术采集文物信息,为观众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的数字文博大平台。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以入驻“山海”APP为契机,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速推进博物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观众打造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记者 赵茁轶)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827/3230023.shtml
6.“博物馆在移动——全国博物馆观众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大学校”,博物馆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到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人民群众新的生活方式。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现场,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卓望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国博物馆观众服务平台——“探博”正式发布。 https://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5/5b4c296871b84f4abaeeb99b3d959250.shtml
7.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村落馆 村落推荐 上盐井村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珍珠门松岭屯 ·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 黄崖关村 · 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 西井峪村 · 天津市蓟州区> 桑嘎村 ·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 传统建筑 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mctv.cn/
8.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是博物馆运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提高文物博物馆单位活用文物资源的积极性。 2018年5月3日,上海博物馆建设完成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上海博物馆数据中心,是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基于博物馆学理论,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9.虚拟漫游科技场馆地址:中国科技馆 拍摄时间:2021年9月 场景数量:24 主题展览 "虎年话虎"主题展览 地址:中国科技馆 拍摄时间:2022年2月 场景数量:20 主题展览 "科技冬奥"主题展览 地址:中国科技馆 地址:中国科技馆 拍摄时间:2022年1月 场景数量:61 主题展览 百年韶华 科普为民 地址:中国科技馆 拍摄时间:2021年9https://xnmy.cdstm.cn/
10.智慧博物馆系列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这里收藏的 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 5000 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应对发展的新需要,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博”项目。目标是最终建成设施智能化、数据融合化、http://okaygis.com/zhwb/index.php?c=cases&id=19
11.文博数字化VR虚拟数字博物馆线上+线下解决方案 线上多媒体矩阵传播 3D建模构建虚拟博物馆,无空间限制,通过线上多媒体矩阵(官网、小程序、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宣传,全网数字化营销将您的虚拟展厅呈现在大众面前。 线下显示屏沉浸式观展 运用10平米空间场地,实现10000平米空间体验,通过线下显示大屏/VR眼镜,在虚拟博物http://vr3dyun.com/digital_museum.html
12.文化中国行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一键穿越古今融汇东西打开“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网站,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五千余件数字藏品映入眼帘。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三维建模采集技术,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平台将实体展品进行扫描建模、数字化复原,让国内藏品从“云上”走向世界。平台还不断拓展海外藏品,与18个国家、55家博物馆达成合作,其中不乏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世界知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684969
13.国博App和小程序下载访问量达1200万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博物馆全媒体矩阵服务观众的重要渠道,日前,国家博物馆官方App和小程序下载访问量突破千万,达1200万,成为在云端展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的一扇靓丽窗口。 坚持移动优先,用“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向观众靠近,国博官方App和小程序自2021年4月上线以来,已持续安全运营三个年头,期间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11/t20231117_265467_wap.shtml
14.博物馆数字互动展厅服务商博物馆数字互动展厅服务商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小程序等平台办起了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将线下展览搬到线上,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方式,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观众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畅游文化海洋。西安博物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采用实时云渲染、生成式人工智能、3D高清建模等https://www.filmonline.cn/dog39r2v.html
15.浅谈数字化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带来更多的展示和传播机会,从而使文物和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观。 二、构建数字化博物馆平台 为了实现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数字化博物馆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支持数字化博物馆的运行,包括资源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展示http://ylpano.com/news/686693886587965440/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16.数智赋能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除了3D全息投影及数字化文物展示,江西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及修复领域同样建立起了数字化保护平台,对大量文物进行了数字化留档及影像采集,建立起了统一规范的文物数字资源库和数字资源检索分析平台。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张昕 王帅 王晓沛 易文韬)https://m.gmw.cn/2023-12/02/content_1303588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