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博物馆”会成为未来新趋势吗?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将采用线上直播为主、线下展览为辅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云览全国博物馆!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火爆的“云游博物馆”模式会成为未来的新趋势吗?这对博物馆未来的转型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云游博物馆”那些事儿。

1

从线下到线上,“云游博物馆”有哪些玩法?

以往每年春节,都是全国博物馆的旺季。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追求水平的提升,去博物馆看展览成为许多人假期的必选项。

然而今年疫情来袭,“闭馆”成为全国各地博物馆无可奈何的选择。

在这种困境下,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加紧提供了线上浏览的服务,5G+VR、人工智能、360度全息体验等多种技术为大众和博物馆之间架起了桥梁。

艺术还是那个艺术,只是换了一种观看和参与的方式。

比如这样↓↓

▲故宫博物馆全景游览

还有这样↓↓

▲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

这些“云游博物馆”,不仅能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观赏效果,还最大限度地展示博物馆藏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就曾透露,故宫实际展出的藏品不足全部藏品的1%。“不是没有家底,也不是不展示,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来展示宝贝。”

而除了这些,最让观众新鲜的体验莫过于在博物馆进行“云直播”。

2月初以来,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在内的30多家国内博物馆纷纷在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网络平台举办了直播活动。

仅从淘宝直播推出的“云游博物馆”来看,就累计吸引了近千万人次在线参观,相当于法国卢浮宫一年的客流量。

从线下到线上,游览博物馆新增了许多新的“云上”玩法,这不仅是此次疫情带给博物馆的一大转机,更预示了未来博物馆的选择和转型方向。

2

从文物到文创,“云上博物馆”为什么这样“红”?

正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直播有文化!

以布达拉宫首次直播为例,一个小时在线直播总计观看人数达到92万人次,相当于全年线下参观人数的一半以上。相比线下,直播只需一两名讲解员和几名技术人员,“成本”大幅降低。

而直播中,博物馆讲解员们的讲解涨知识又通俗易懂,真是让人不喜欢也难。

例如,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王雪麟在直播中介绍一幅壁画砖,砖上描绘了邮差快马加鞭传送信件时的情形,她是这样讲解的:

“这人有眼睛、有鼻子,但唯独缺失了嘴巴。它体现的是1700多年前甘肃河西地区邮差守口如瓶的形象。在1982年全国集邮大会的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上,该图片被定为邮票图案,一经发售,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而直播与现实参观玩法不同,这恐怕也是直播引人入胜的另一个原因。

▲苏州博物馆直播

而当苏博所珍藏的龙袍亮相时,又有网友要求“衣服上个链接”。这些有趣的互动,或给予博物馆文创产品诸多启发,而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又无意中增强了其“带货”能力。

苏州博物馆在直播时将博物馆文物资源的直播讲解与文创产品的介绍相结合,嵌入44条文创类商品链接引导1.27万人进入网店,从而实现了销售额过万。

虽然,这样的尝试首先需要博物馆选择适合自己的直播平台,同时需要对自身文创产品、店铺覆盖人群年龄、消费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但“博物馆+直播+电商”这样的模式,无疑打通了从博物馆文物到文创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充分体现了博物馆行业强劲的带货潜力。

3

从现在到未来,“云趋势”为博物馆带来新机遇

疫情期间催生的“云游博物馆”模式,让人们看到了文博产业数字化的广阔前景。这并非是博物馆行业的首次试水。

早在2018年,全国多家博物馆就曾与抖音进行合作,借助短视频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化和博物馆开口发声,获得了大众追捧。

近年来,全国各大博物馆也一直将数字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而此次疫情则是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各地的博物馆都将有序开放。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化消费、大众心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已被这场疫情改变。

那么“云游博物馆”会取代线下展览吗?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不会出现完全取代的情况。但疫情之后,“云观展”将持续走红,成为人们日常观展的一种补充方式。

龚良表示:“观赏文物,肯定是在实地场馆里更为直接,但如果想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线上展览在便捷性、体验感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

毕竟,逛比不逛好、有比没有好、看比不看好。打开电脑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打开一两家博物馆直播,一定可以发现一片新天地!

THE END
1.云游博物馆,看见文化的力量云游之后,孩子们还分享了以前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 博物馆,不止是一个展览历史物品的地方,更是一个帮助儿童不断增长经验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放眼世界”、动态生长。下阶段,云游博物馆还将继续,也期待孩子们能多多走进更多的博物馆,看见文化的力量。http://www.haishu.gov.cn/art/2022/5/20/art_1229100641_58963000.html
2.云游博物馆之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旅游云游博物馆之内蒙古博物院 用耳朵聆听文物背后故事、用眼睛饱览中华文化瑰宝。博物馆是收藏、展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历史遗产的“投影机”,也是当代文化的“发生器”,见证着过往、储存着记忆、守护着时光,是一个城市独特而又神秘的存在。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内蒙古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https://travel.nmgnews.com.cn/system/2023/03/06/013413882.shtml
3.在家“云游”博物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暂停开放。但不少博物馆、出版单位、文化企业等免费开放更多数字资源,让公众享受不同形式的在线服务。学校还未开学,山西省太原市民白艺研和10岁的女儿宅在家里“云游”起了故宫。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非常感兴趣,看完还会考考妈妈。“视频是免费的,生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5830993447414020.html
4.跟我一起云游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这是一个让我惊掉下巴的博物馆,也是我儿子最喜欢的博物馆类型。这里不同于其他自然博物馆,这里的海洋生物特别多,分类特别全,地域性特别强。1第一个展馆,先讲述了地域性,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化石,复原了很多化石原来的样子,让他们动起来,变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2177448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云游”国家博物馆,线上看展邀您“同行”北京晚报网站《抖音联合九家博物馆推出“云游”活动,网友可在家看展》、国家文物局微信《国家文物局指导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大众网《来抖音,带你在家云游博物馆》以及今日头条、中国旅游报微博等多家媒体介绍了以国家博物馆为首的九家博物馆如何通过开展线上展览导览直播的方式让观众在防疫期间“云https://m.btime.com/item/47qm33dnie29knabapp42jkrsuo
6.“云游”博物馆增强教育体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相继作出了暂停对外开放的决定。在这一非常时期,博物馆不能像往日那样将参观者“请进来”,于是开始利用科技手段让馆藏展品“走出去”,各种线上展览、数字博物馆,结合视频直播讲解,使得疫情期间的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博物馆。 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5/t20200522_32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