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跟大家说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这周我们来说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馆,小编会带你们主要了解其中的一个,即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
史密森尼博物馆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说到史密森尼博物馆,小编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史密森尼学会。
史密森尼学会是美国一系列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集合组织。该组织囊括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以及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
该机构于1846年成立,资金源于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对美国的馈赠。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史密森先生本人并未到访过美国,他本人旨在建立一个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学会。史密森尼学会成立后约瑟夫·亨利出任第一任会长并指出:“在美国,虽然许多人长于把科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但很少有人为了发现和发展新的真理的必要而进行辛勤的劳动和认真的思索。”
说到史密森尼学会下设的博物馆等,大家有没有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呢,小编就不和大家卖关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现已关闭,待修缮中。
原谅小编实在找不到配图,不能让小伙伴们一睹博物馆的风采
以上均位于华盛顿特区内,此外还有一些坐落于纽约市。
其中乔治·古斯塔夫·海伊中心是国立美国原住民博物馆的分馆。并且除了以上介绍到的的博物馆,还有正在建筑中的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AfricanAmericanHistoryandCulture,NMAAHC)。
做了这么多铺垫,终于要说到我们的重头戏啦,喜欢自然历史的小伙伴有没有很激动呢!
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国家广场北侧,从1910年开馆至今收藏展品多达一亿二千万件,从原始的恐龙化石、人类起源早期文物,到世界各地的稀有动物标本、珍贵矿藏宝石,完美的留存了自然科学和人类文化的遗产。该馆以“地球”为主题,藏品全面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面貌和演化。
博物馆共分三层,地下层(GroundFloor)主要有华盛顿特区本地鸟类展馆、商店以及存衣室、餐厅等服务性设施。第一层(FirstFloor)主要包含了动物和植物标本、恐龙化石厅、海洋等展厅。该模型悬在博物馆内,配合着隐约打在身上的蓝色光芒,仿佛游弋在静谧的深海中一样。第二层(SecondFloor)共有近10类藏品。有恐龙化石厅、动物骨骼、木乃伊区、昆虫区、宝石矿物展等。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已经被博物馆的壮观而惊叹的时候,我们可能并不会知道这只是博物馆馆藏的冰山一角。
上图的第一张为博物馆的昆虫类馆藏,里边包含三十多万种昆虫的三千五百多万只标本,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昆虫族谱都被收了进来。
第二张为博物馆的鸟类馆藏的鹦鹉区,只是鹦鹉区就这么多,大家可想而知馆藏的丰富。据统计,这里收藏有六十四万件各种不同的鸟类标本。
第三张是无脊椎动物区的海洋动物标本,看着各色各样的贝类和海星标本,有没有心动呢。
第四张为鲸鱼的标本,有没有被震惊到呢。
不要惊叹于小编介绍的馆藏,博物馆内大到鲸鱼小到各类老鼠,上至各类飞禽下至各类鱼类,还有三十五万种不同的矿石,更有不同文化代表性的人类物件(衣服、鞋子、装饰品等)不怕吸引不了你的眼球,就怕你不能迈开脚下的一步。
人类起源馆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和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历程。奇妙的是,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照相机器叫作“Whatwouldyoulikeaearlyhuman”,可以帮你看到自己年轻20万岁的大概模样,也就是说,能够把你拍摄下来的图像转化成你自己作为一名原始人的模样。是不是很有趣呢?
说到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就不得不说起它的标志了——非洲野象。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了千姿百态又极其珍贵的动物标本,布置更是用心到连动物的生活环境都真实再现,力图还原最逼真的自然生物链。其中一楼大厅正中央的非洲野象标本,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大的非洲野象。这个表本十分形象的还原了它在非洲草原上的原貌,被视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志。
是不是又有人心里想问小编了,怎么博物馆标志都出来了,镇馆之宝还不现身。哈哈哈,小编是怕镇馆之宝闪了小伙伴的眼睛。
博物馆镇馆之宝为位于二层的矿藏和宝石展馆的——蓝钻“希望之星”。曾经重达112多克拉的钻石原石被切割成了现在重达45克拉的蓝钻,仍盘踞世界第一大钻石的皇位。曾经这个所谓的“被诅咒的钻石”在世界各地辗转了近300年,如今却给博物馆带来每年超过一亿的参观游览量。
看过图片的宝宝们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呢,放下你们心里的疑问,它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中一闪而过但又让人过目不忘的那颗闪亮亮的蓝钻。
Bingo!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是《博物馆奇妙夜2》中主要场景拍摄地啦,喜欢的宝宝们快去看看吧,小编在这里把美美的剧照双手奉上。
心动要行动的宝宝们,小编自认为贴心的呈上位置还有交通方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