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汶川历史上的两次大地震

汶川,古属茂州,建国初期属茂汶县(也就是现在的茂县、理县和汶川),是个以汉族和羌族人口为主的地方。这地方现在最出名的当然要算是大熊猫,但在过去,名声最为响亮的却是女将樊梨花,据说这位与薛丁山在马上定亲的西凉巾帼就是茂州人。另外,好象还有人认为杨贵妃也是汶川的,而且还是羌族,这……我觉得有点玄。不过,“汶川自古出美女”的说法大概是不错的,有民谣为证,另外还有那位网络名人“天仙妹妹”可以作为参考。

茂州地区开发的历史非常悠久,比如茂县、汶川这些地方,早在汉代就建立了郡县、由中央政权进行管理了,但这片地方搞来搞去,人口总是不怎么多、经济发展也不怎么显著,究其原因,在我看来,或许与当地的地震灾害比较频繁有关。

这一带真的是地震高发区。据记载,仅明清以来,茂州境内发生的强烈地震就不下二十次(其中震源在汶川县的就有1480年、1510年、1607年、1657年四次),而7.5级以上地震,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33年。

1933年8月26日下午2时的茂州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在茂县北部的叠溪镇,因此也称“叠溪地震”。其强度7.5级,烈度10级,破坏范围包括茂县、理县、汶川、黑水,就连成都也受到了影响。

查看当时的新闻电稿,描述其景象为:“一股黑烟,天昏地暗,耳中只闻铁雷四响,如放连珠炮……”,而当地士绅的笔记则是这样的:“正午时刻,突闻由远渐近发出有如万马奔腾的吼叫声,众人立足不稳,沿路倒下,或爬行,或相互扶持而出,长排横屋哗喇而倒……远见四山浓烟齐冒,尘雾迷空,天昏地暗,几不见人,而震声隆隆不绝于耳……有说火山爆发,我辈末日已至,嘤嘤啜泣者大有其人……又后一钟余,稍平静,人可以立、可以行,日光山色,略可以辨,即闻全城屋墙倒塌声、不断哀号呼救声,任何人均感肝胆俱裂、无可为计……”

老百姓的说法或许更为生动一些——说是有个买油的货郎挑着担子赶路,轰隆一声之后,油篓子还摆在路面上,人却掉进地缝里不见了;说是有个小孩在河西的山上放羊,大地一震,小羊倌儿飞到了河的东边,而那群羊却还留在河西;还说有个和尚在庙里念经,听见响动之后跑出山门观望,突然发现脚下的台阶自动升起来迎接他,于是大叫一声就吓死了……

这次地震,叠溪镇和龙池村的损失最大,这两个高出岷江约500米的台地在顷刻间就跌进了江里。龙池村无人生还,叠溪镇只逃出了一男一女。受余震的影响,有些山寨在夜间滑入江中,有的房屋里的灯火还没有熄灭,在水面上一闪一闪的,象是龙的眼睛,于是当地就风传:“龙王爷现身了!”

有文书记载,叠溪地震死亡人数为六千九百多人,这并不准确。因为这只是茂县的死亡数字,当时连远在二百公里外的成都都死了三百人,理县、汶川、黑水以及松潘不可能没有伤亡。

当时的茂县县长是张雪岩,这个人后来加入了民联,49年的时候动员邓锡侯起义,对国家有功,解放后担任过四川省司法厅的副厅长。相对而言,张雪岩当这个县长还是算是比较忠于职守的,至少他在地震之后还到叠溪现场去视察了一回(虽然已经是一个多星期以后了),并且还统计了受灾情况。尽管他的那些伤亡数字都是从侥幸逃出大山的灾民们嘴里听来的,终归要比什么也没有要强得多。其他的政府官员都跑回成都避难去了。

查《民国档案》,发现南京国民政府是在9月8日(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的第14天)才收到四川省政府的灾情报告的,电文称:“地震势极汹涌,群山倒塌,河流阻塞,房屋墙垣道路桥梁破坏甚多,人民伤亡财产损失为数极巨,恳速颁巨款,俾资急赈,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但中央政府对这场“空前未有之奇祸”却帮不上忙。1933年8月,在北方,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正和日本人在多伦一带开仗,国民政府急于“避免争端升级”,赶紧派出要员和军队进行“弹压”、“调停”,紧张得不亦乐乎;在南方,蒋委员长指挥着百万大军刚刚开始对江西中央苏区实施“第五次大围剿”,此时指挥红军的正是“二百五”李德,机会不容错过,实在腾不出手来;在中原,黄河决口了,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尽成沼泽,灾民都跑到南京去了,政府哪里还顾得上西南的四川。

其实,即便是顾得上,蒋委员长也不一定愿意帮忙。那时候的四川就象是个独立王国,和中央若即若离,各路川军自己打自己,混战了好多年,这时候总的局面是刘湘略占上风,但其他老大却并不怎么服气。就在闹地震的8月份,刘湘、刘文辉叔侄两个还在大打出手,而田颂尧正被红四方面军揍得屁滚尿流(陇南战役),汶川、茂县这一带当时是邓锡侯二十八军的防区,虽然没有打仗,但邓军长也顾不上理会地震的事情,他的一半人马正在前线帮着刘湘打刘文辉,而另一半人马则由他带着守绵阳,防备别人偷袭。对于地震,政府“速颁巨款”是可以的,但派兵救人却不行——万一有谁顺手牵羊、把他的地盘给抢了怎么办?

那么,有没有人来救灾呢?有的。

山东红十字会派了赈灾队伍,领头的是几个洋人,他们给灾民送了些食品和医药,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就走了;还有几位川大的学生,他们准备去灾区指导民众建造抗震房、重建家园,陆路断了他们就走水路,结果船翻了,牺牲了一个,其他人就回去了。

另外,四川大学的周晓和教授(法国蒙伯里野大学地质系、里昂大学地质高等研究科的毕业生)也来了,他经过爬山涉水的分析研究之后,确定这场自然灾害是“陷落式地震”而不是外界风传的“火山爆发”,从而平息了谣传——不过,马甲我觉得周教授的这次行动似乎应该算作是科学考察而不是救灾。

周教授此行的最大功绩是及时向茂县当局发出了“地震次生灾害”的警报。

8月25日地震时,山体滑坡在岷江河道上形成了银瓶岩、大桥和叠溪等三处堰坝。首先截断岷江的是银瓶岩,二百多米高的岩石迫使江水倒流十多公里,淹没了上游的一个叫“沙滩”的古驿站(这个地方属于松潘,有个清真寺,阿訇报告死了103个回人,汉人死了多少就不知道了)。江水继续堰积,因此出现一个平湖(现在叫“大海子”);9月初,湖水溢出银瓶岩的坝面,流向大桥,又在下游形成一个平湖(小海子);9月下旬,大桥的坝面又溢满,河水再流向叠溪,由于叠溪的坝顶高于银瓶岩和大桥,江水在这里汇集之后,逐渐将三个“海子”连成了一体,形成一片汪洋。

经过45天的蓄水,1933年10月9日晚7时,叠溪堰终于崩塌,积水(据事后计算,水量超过了两亿立方)顷湖而出,吼声震天,水头高达二十丈。--合66米多

1933年大地震之后,除了发生堰塞湖崩塌的次生灾害,还引发了大规模虫灾和流行性人畜传染病,老百姓处于“生者无食,耕者无籽,赊贷无门”的悲惨境地,而这时,国民政府却继续强派“年度特别捐”,地方军阀也提出“以阳刚手腕,图温和成绩”(邓锡侯的执政方针),变着法子摊派军费,结果是“人民骤闻令下,户户有哭泣之声,人人有逃走之念”,茂州城乡十室九空。

一年多以后的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土门战役”(在今茂县土门乡),赶跑了邓锡侯,控制了从茂县北到松潘一线,据此迎接中央红军入川,而两军会师的这一带,恰恰是33年大地震的震中地区。

在马甲我的印象中,好象没有哪篇长征回忆录提到过地震的事情,这说明也许当时的红军将士并不了解在这个地方刚刚发生过的惨剧。但显而易见的是,两路红军在这个地方会师,粮草的征集工作肯定是非常困难的,这也给后来过草地的行动埋下了饥饿的隐患……

七十五年过去了,当地震再一次来临的时候,当我在电视里听见有人把茂县、北川称为“红色苏区”,当我看见灾区救援队伍的前列飘扬着“红军师”的大旗,我真的觉得,这就是历史的神奇之处。也许有朋友觉得马甲我拿1933年的地震说事不太恰当,因为那时候正处于“乱世”。那么,好,我们就再看看“盛世”时候的地震吧。

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农历五月庚申日,“四川茂州及平番营地震”。这件事的官方记录十分简略,以至于大家都不觉得是多大的事情。但在1977年,长江流域开发办公室为了调查岷江流域的水利状况,联合地质和考古部门对现场进行考察之后居然发现——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茂县,强度为里氏7.8级,烈度为11度,其破坏力超过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这一次的汶川地震差不多)。

从道理上讲,1713年正处于“康雍乾盛世”的第一个颠峰期,其时既无外患又无内乱,国力强盛,具有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而且地震发生地就在四川省会附近,当时的四川巡抚又是号称“第一能吏”的年羹尧……无论如何也应该大力救援才是,但是,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就出在康熙五十二年恰恰是康熙的六十寿辰。这一年的七月,皇帝老儿要大办盛典,还要在紫禁城里请全国的老寿星吃饭(清朝皇室办“千叟宴”的习惯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值此举国同庆的时候,当然不可以拿“天崩地裂”的事情去触皇上的霉头。所以,农历七月的《康熙五十二年为六旬万寿祭告黄帝陵祭文》依然说:“所幸四方宁谧,百姓安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就这样,直到八月份,等全部的庆贺仪式都办理结束之后,朝廷才下旨“赈济四川茂州及平番等营堡地震被灾饥民”(《清圣祖实录》)——而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天晓得还能剩下几个活着的饥民。

由于年代久远,由于史料缺乏,我不能够提供1713年地震的具体细节和伤亡情况,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就是三百年前的“最圣明的皇帝”在其国力颠峰时期的做派,这就是那位被有些人期望“多想再活五百年”的康熙大帝。

其实,今天,我不必拿“全国哀悼日”去比较康熙皇帝的生日宴会,也不必用今天的救灾行动去比较1933年的所作所为,因为这些天里,大家已经看到的太多,感动得太多,领悟得太多了。

可我还是想说一句,激动,有时候是容易的,忘却,有时候也是容易的。

这次受灾严重的地方,其实很多都是1713年或者1933年的地震遗迹——比如那些峡谷景区,比如那些“农家饭馆”——但是,当人们泛舟湖上的时候,当人们品尝山珍、欣赏美景的时候,是否可曾想到,就在这片水面之下,还掩埋着仅仅七十年前的不幸的亡灵。

地震肯定会给当事人造成莫大的伤痛,但地震有时也会给后来者带来一些莫名的好处。这无可厚非,只是,我们要保持警惕,要懂得时刻敬畏自然。

在网上看到,去年的时候,茂县政府准备和新希望集团在叠溪的水下建一个“地震遗址公园”,投资13个亿,大致是想在“海子”(也就是1933年地震的堰塞湖)底下造一个玻璃走廊,布置“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可以让大家观赏一下沉没的古镇什么的。想来,这个项目现在多半要搁浅了。搁浅了也好,如果刘氏兄弟真的关心地震的事情,我倒希望他们能用这13亿去建一个地震纪念馆,或者去造一些结实的房子。

灾难总会过去的,无论它是多大的灾难。但我们不能忘记了灾难。

当有一天,当我们再次开始对“地震遗址”之类的东西产生好奇的时候,请记得互相提醒一声:还会有新的地震在等着我们,千万不要让我们现在的房子再轻易地被地震摧毁了。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全网最全!汶川县钟楼地震遗址广场打卡指南费用:钟楼地震遗址广场是一座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园,无需提前购票。 Tips:虽然这里是免费的,但我们依然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进入园区后,请大家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吵闹,也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以免影响到其他游客的心情。此外,由于场地较大,建议大家步行游览,以便更好地领略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美食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715038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青川地震博物馆青川地震博物馆是汶川大地震首个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地震博物馆,它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外形是由一组特殊的数字组成的。那就是汶川大地震爆发的时间:5.12.这组数据看上去形如一堆乱石,几块巨大的石头像是地震后支离破[阅读全文] https://guangyuan.cncn.com/jingdian/donghekoudizhenyizhigongyuan/
3.科学网—半年祭奠:5.12全球最壮观地震遗址映像(37图)灾后重建,浙江以举鼎之力,把红光乡东河口村打造成了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地震遗址公园奉献于世,并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园。选择这天开园,正好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半年祭奠时刻。 11月8日,勒克儿和同事吴楚瞳首次走进这个全球最壮观、最惨烈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中的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两个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205177
4.2024汶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旅游攻略东河口自助游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这里汶川大地震中震中地带,也是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 景点分布: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该地震遗址公园包括了从青川县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donghekou.html
5.汶川雅轩居(映秀地震遗址店)预订价格,联系电话位置地址携程酒店开业:2023本店汶川映秀镇月东路红太阳茶楼西北。周边是5.12地震遗址。驾车四分钟就可以到达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每一个展厅、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惨烈无情的灾难,更承载着来自全世界的永恒和大爱。步行约七分钟就可到达映秀湾公园,这是在灾后重建中,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此处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于是将其打造https://hotels.ctrip.com/hotels/114683133.html
6.汶川地震遗址门票信息 想去汶川地震遗址看看?别担心,门票信息来啦! 汶川映秀遗址,这里纪念馆、遗址、住宿、吃饭都在一起,非常适合1日游。早上到达,小半天就能完全游览完毕。而且,这里还有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对外免费开放哦! 纪念馆内还有讲解服务,每周一闭馆整修,其他时间每天10:30和14:30提供两次免费讲解。停车也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487361967409565225
7.十五年了,512汶川地震最穿心遗址航拍核心提示:今天是汶川512大地震15周年纪念日。十五年,婴儿可以长成少年。十五年,小树可以长成森林。十五年,大地的创伤可以抚平。这里是四川省德阳什邡市地震遗址公园。十四年后世界改变了模样,虽然植物爬满了废墟,但是依然能感受到极大的震撼,从天空更能看到全貌。这里的名字叫“穿心店”,保留了宏达化工厂遭地震破坏的https://www.cnphotos.net/photographs/show-678.html
8.映秀地震遗址5A级景区(二十三) 四川17处之7 汶川特别旅游区(2) 1、汶川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2、汶川映秀镇教育基地广场。3、原映秀漩口中学。4、大地震纪念碑。5、时钟!永远记住汶川大地震的时间。倒塌的教学大楼。6、映秀地震遗址。7一15、地震中倒塌的教学大楼。16一17、汶川映秀镇的风光。 全文2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6%98%A0%E7%A7%80%E5%9C%B0%E9%9C%87%E9%81%97%E5%9D%80
9.“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组图:汶川地震一周年 走入震中映秀 ·汶川地震周年访雅安:魅力城市灾后重建效果显著 ·组图:雅安市举办图片展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人间悲情 激发大爱(组图) ·地震周年青川行:逝者成追忆“枣树精神”生生不息 更多>> ·两岸记者走访四川地震灾区:天府之国 美丽依然 http://www.taiwan.cn/zt/szzt/wcdz/
10.汶川震中映秀遗址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https://m.maigoo.com/citiao/154025.html
11.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具体安排方案确定 汶川地震首个遗址公园在青川开园亲历·真情 北川震后坚强男人走俏续:“女光棍”一样走俏 12名地震伤娃组成轮椅乐团 想上春晚感恩 地震断腿美女为家乡跳舞义演震撼网友 “裹着捐赠的棉被看电视,心里暖烘烘的!” 时间难平伤痕 坚强面对未来——汶川大地震六月祭 人民日报https://news.cctv.com/special/C213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