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今天,我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日试行开放。上午9时,博物馆门前已有市民排起长队,许多观众直言为上官婉儿墓志而来。
据悉,整座博物馆展示内容涉及考古项目138个,囊括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芦山峁遗址、梁代村遗址等这些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发掘项目;展出的4218组文物中,九层以上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备受瞩目的是全国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丹墓志,2013年在咸阳发掘出的上官婉儿墓志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院长、馆长孙周勇谈到,“中国考古的百年耕耘和陕西考古的六十年积淀共同促成了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文物大省、考古重镇的陕西,接连涌现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从早年的蓝田猿人、西安半坡、宝鸡周原、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等,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以来的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高陵杨官寨、宝鸡周公庙、汉唐帝陵等27项入选考古遗址。依托重大考古发现,陕西先后建成了半坡、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梁带村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博物馆和遗址公园,也成为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重要载体。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践行新时代的中国考古提供陕西方案。
这是全国首座考古学科博物馆。常设展览“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以中国的金石学开端《考古图》为开篇,展示了1921年中国考古学在仰韶的诞生,着重讲述了1933年标志着陕西科学考古发端的宝鸡斗鸡台考古,和因此而创立、成熟的中国考古类型学。西安半坡、秦兵马俑坑、汉阳陵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重大遗址考古成果在这里展出。
90%以上文物首次公开展出。陕西考古博物馆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室外展陈区域10000平方米,涉及项目138个、共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其中90%以上都是首次公开对公众展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历年荣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发掘项目首次大规模、成系统向公众展示,比如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芦山峁遗址、梁代村遗址、刘家洼遗址、血池遗址、西汉渭桥遗址等。石峁的人头石雕、周原遗址的西周最豪华铜轮牙马车、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一大一小青铜牺尊、上官婉儿墓志以及近年考古发掘的汉文帝霸陵刑徒俑、颜真卿书丹墓志等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文物保护篇”在总体介绍文物保护工作后,展示对陶瓷器、青铜器、复杂遗存、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的修复、保护与研究,重点展示了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在不同质地文物保护中的运用,向公众展示了文物工作修复者“巧手良医”的责任和担当。
(本文综合自考古陕西、西安发布、西安日报、展玩及澎湃新闻往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