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观众调研报告:10亿流量拥抱科技升级

现在的博物馆不再是以往印象中被遗忘的冷清行业。

文创市场的成功、新兴技术应用正在全面改变博物馆与公众的连接方式。2018年我国博物馆观众达10.08亿人次,周末约会去博物馆逛一逛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新的消遣方式。

一方面观众更加期待博物馆提供更生动、更丰富的游览方式,“紫禁城上元之夜”的一票难求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新兴技术也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和价值。

猎豹用户研究中心针对参观博物馆的人群,收集了2525份有效问卷。通过本次问卷调研,我们想要了解当前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属性,他们对博物馆有着怎样的期待,还有哪些新兴技术可以降低博物馆运营成本。

核心发现:

1.参观博物馆的主要人群年龄在18-40岁,占比接近九成,学生和职场人士为主。

2.满足兴趣爱好是去博物馆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为知识而来,年轻人在朋友聚会、随便逛逛时也会选择去博物馆。

4.在上述人群中,用户最常去历史类博物馆,其次是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5.公众已初步接受网上虚拟博物馆,但目前渗透率不高。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好处是既可以缓解博物馆待客压力,又能提高藏品传播范围,实现展品展出与展品保护两不误。

6.展物的介绍信息太少是参观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7.除了门票外,观众愿意额外付费来获得信息,付费经验最多的分别是:雇佣导游、租赁机器人、无线讲解器等,心理预期价格区间集中在11-30元、31-50元,占比分别为22%和21.7%。

8.除导游讲解外,观众对机器人讲解的接受度最高,主要原因为机器人服务态度好,好用,科技感强。

Part.1参观博物馆观众基础属性分析

1.1谁喜欢去参观博物馆?

在本次定量调研的2525份有效样本中,男性占比大于女性,主要参观人群的年龄为18-40岁,主要职业类别为大学生/研究生和公司普通职员,占比分别为20.37%和18.51%。

1.2他们喜欢和谁去博物馆?

在选择和谁一起去博物馆这一项中,和朋友或同学去博物馆这一选项最高,占比49.40%,有27.90%的人也会选择独自一人去博物馆。

从性别差异来看,陪同参观博物馆的角色类型发生了变化:女性带孩子去博物馆比男性高出11.31%。由此可见女性承担了更多带孩子来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的任务。

1.3他们为什么参观博物馆?

在参观博物馆的主要原因中,兴趣爱好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高达50.30%。“和朋友出游的一个选项”和“想出门看看”分列第三、四位,占比分别为34.10%和31.72%。

1.4他们喜欢去什么样的博物馆?

从整体样本分布来看,展示古代文物的历史类展览最受欢迎,占比39.25%。

在全国范围我国博物馆共分为5种类型:综合性、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技类和其他类型,据统计综合性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占36.28%,历史类紧随其后,占比35.27%。

结合本次调研的数据来看,参观历史类博物馆的比例最高,可能也受到本身我国博物馆类型数量的影响。

还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新兴技术的网上虚拟博物馆占比20.82%,由此可见在家就能上网浏览文物的方式,已经受到初步认可,但目前渗透率不高,可以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综上,我们可以将参观博物馆的主要人群归类为18-40岁的求学学生和职场人士,参观历史类博物馆的次数最多。他们不再视参观博物馆为政治任务,而是更多的将博物馆视为一种满足自己兴趣爱好和社交需求的场所。

Part.2参观博物馆人群付费意愿分析

据统计自2014年开始,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和博物馆参观人数开始高速增长,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6万个,观众达10.08亿人次。

面对正在高速发展的博物馆行业,如果可以撬动公众在线下观展的付费点,降低数字技术赋能实地展览所带来的成本,将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那么参观博物馆的人群目前对博物馆有怎样的需求?他们对于付费提升展览体验的心理预期又是怎样的呢?

2.1参观博物馆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展品信息不完善。

在参观博物馆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一项中,我们可以发现有4项都是和展品的介绍有关系。“展示文字信息过少,学不到知识”这个问题最突出,占比44.55%。其次的问题顺序为信息全部都是文字(呈现形式单一)、网络不好、展示牌文字看不清、搜索不到展物信息、迷路等。

由此可见,展物信息不完善是参观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从此处入手改进,将大幅改善观众的参观体验。

2.2现有方式可以初步解决展物信息不完善的问题。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现场导游讲解是首选,占比62.39%,这可能是因为博物馆作为当地的标志性景点,大概率会被规划进当地旅游团的游览路线当中,观众随团进馆,自然会选择听从导游的讲解。

2.3观众愿意额外付费享受更优质的导览服务,心理价位集中在11-30元和31-50元。

在导览服务中,现场导游讲解的付费意愿最强烈,在该项上选择付费使用用户占比为78.34%。付费意愿最低的是App辅助讲解,但也占到了64.48%。

这其实也和本文第一段中,提到的公众参观博物馆的初衷(兴趣爱好)调研结果相吻合:观众去博物馆,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完成学校/单位的硬性任务,所以不排斥通过付费获取更优质的导览服务。

从上图中我们还发现,用户对于机器人讲解服务的付费意愿很强烈,占比仅次于现场导游讲解。

深入调查后,我们发现观众对机器人讲解的积极态度占绝大多数:他们认为机器人导览服务态度好,方便好用且有科技感,所以愿意积极尝试机器人讲解服务。

对于付费使用导览服务的心理价位,我们发现11-30元和31-50元是意愿最高的,分别占比22.0%和21.7%,观众对10元以下的超低价格反而兴趣寥寥,占比只有15.8%。

Part.3小豹洞察

1.如何结合新兴技术降本增效,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成为考验博物馆的新挑战。

举办新兴科技+沉浸式展览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寓教于乐,符合博物馆本身的社会价值,同时当下观众也对博物馆提供的新式展览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乐于尝鲜体验。

但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落地费时费力,经济压力实在不小,同时展览设计需要和博物馆的特色结合起来,不能一味的追求酷炫技术应用,需要确保履行博物馆传播知识的职能。

2.除了特色沉浸式展览,博物馆也应该重视日常展览的体验,重点优化展品信息的展示方式。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观众体验的痛点集中在展品信息的展示方式上。现有的手机扫码、App阅读等解决方式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仍然治标不治本。即使是现场导游解说,观众也会有“不敢上前”、“担心态度不好”等隐性忧虑。

所以在日常的展览中,博物馆也可以考虑引入新兴技术(如导览机器人),从根本上解决展品信息的展示问题和其他顾虑。

3.导览机器人等新兴科技的布局,将实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博物馆运营软实力。

一直以来,博物馆运营者缺乏有效的大数据手段了解观众需求,常规的调研手段存在时效长、成本高等问题,无法长期坚持。而随着导览机器人的落地,运营者可以通过机器人建立用户画像,快速、高效收集实际需求,快速制定对应措施,提高博物馆游览满意度。

THE END
1.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9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1 我们共参观了四个纪念馆,分别是:奋勇抗战、国际援华、壮志凌云、缅怀先烈纪念馆https://m.ruiwen.com/xindetihui/4812732.html
2.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1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1 今日参观的是中国工业博物馆,讲解员给我们介绍相关信息,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对现有的沈阳铁西铸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882276.html
3.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1 今日我们来到了安徽博物馆,它让我想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满怀着兴奋来到了这宏伟的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863606.html
4.博物馆观后感六篇范文参观完博物馆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新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我和父母来到湖北省博物馆,欣赏古老的历史长廊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站在博物馆门口,发现整个博物馆是一个巨大的仿古建筑。https://m.dddot.com/zuowen/c12/00f0e7a0213e1f9092d124bc7996abca.html
5.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1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6.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5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 https://www.fwsir.com/Soft/html/Soft_20230503094239_2787842.html
7.内蒙古自然博物馆2023年度观众调查报告新闻中心为了解观众的参观体验,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开展了2023年度观众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5584份。采取电子问卷的方式,在馆内随机抽样答卷及公众号中推送。因此,关于观众自然特征(性别、年龄、身份等)的内容,可能与博物馆观众的实际自然特征存在差异。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https://www.immnh.org.cn/ywdt/bwgdt/xwzx/202402/t20240227_3606.html
8.2023年奉贤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观众调查是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为博物馆直观提供观众的信息反馈,公共服务的开展提供引导判断和决定活动实施的各种信息,促进与观众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升奉贤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面向馆内观众开展观众调查,以获得观众对奉博展览、文创、社教活动、参观体验的最新反馈。 https://www.fxbwg.cn/gsgg-bwg/20240208/718.html
9.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博思数据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博物馆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博物馆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中国博物馆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博物馆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博物馆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博物馆行业,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10.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1 一、实践主题 探寻历史文化瑰宝 ——xx博物馆参观实践 二、实践目的 https://www.oh100.com/daxue/5103955.html
11.黄自强:打造博物馆体验式内容,打好博物馆旅游翻身仗谢晓峰表示,无论是观光还是度假,游客都更偏向于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而博物馆缺乏沉浸式互动体验、纯展览的参观方式多年来并未有明显改变。博物馆自身产品服务过于枯燥无味,或许也是其与旅游业渐行渐远的原因之一。 从博物馆业自身来看,问题究竟出在哪? “其实,公立博物馆处于行政体系而非市场体系中,必然有其禁锢。https://www.iyiou.com/p/42668.html
12.2024年上半年长沙市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二)期望参与体验(多选) 在对观众对于未来期望参与的体验项目调查中,其中“讲座导赏”、“手工体验”、“博物馆之夜”三个项目期望值最高,观察值百分比分别有50.67%、38.8%和34.4%,“博物馆幕后体验”、“社会实践”和“虚拟参观”的三个项目次之,分别为32.13%、32.13%及26.13%,而“儿童区”和“网络课程”项目http://wlgd.changsha.gov.cn/zmhd/myzj/dcjgfk/202406/t20240624_11477630.html
13.Springboot博物馆参观预约管理系统gkb2s(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日益关注,博物馆成为了人们重要的文化体验场所。然而,传统的博物馆参观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排队等待时间长、票务管理不便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给博物馆管理者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设计和实现一种博物馆参观预约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研https://blog.csdn.net/CK3038/article/details/143772673
14.2024暑期社会实践“三线农旅筑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团队报告3.1三线建设博物馆参观与三线精神学习 实践队首先参观了三五三六军工旧址内的三线建设博物馆,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和一段段文字,深入了解了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与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通过与当地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交流学习,队员们深刻领会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并探讨了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于乡村振兴https://www.swpu.edu.cn/nc/info/1239/16381.htm
15.上海博物馆参观报告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部分,我们主要参观学习的是三层的史前生物厅。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观众介绍生物的发展厅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让我对古生物的演化过程有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20134d3.html
16.周末去哪玩丨中科院开放日等着你!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生招生工作简介(报告人:乔建伟) 2.开放参观(5月14日11:00-12:00,分批参观) (1)中国科技网网络监控系统及核心机房(2号楼一层) (2)超算中心机房(2号楼一层) (3)CNIC可视化环境(2号楼二层) 3.SELF演讲活动(5月13日)国家自然博物馆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0e7681951a
17.什邡市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是历史类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坐落于风景优美的什邡广场。2015年改扩建后免费对公众开放。现有面积5000平方米,由陈列展示区、办公区、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含历史课堂)、文化交流中心(含书画廊)、青少年互动体验空间、临时展厅等构成。其中陈列展示区面积3200平方米,分四个主题陈列,分别为“章洛灵土,http://www.shifangmuseum.com/go.htm?k=xin_wen_dong_tai&url=xq_ty&id=18702
18.博物馆参观量数据分析怎么写报告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博物馆参观量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结论与建议。数据收集是第一步,涉及获取参观量的历史数据,如每日、每月或每年的参观人数;数据清洗则是去除数据中的错误或无效信息;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数据可视化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4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