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研学实践活动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井冈星火。南昌市外国语学校于2024年6月5日至6月7日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赴井冈山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以此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回望烽火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一、开营仪式
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在这里聆听研学导师讲解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含义和寓意,讲述英烈生平、革命故事。全体师生拾级而上,静默无言,109级台阶,步步都承载着同学们对英烈们与井冈精神的无比敬仰之情,之后师生敬献花圈,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三、参观毛泽东旧居及南山火炬广场
常青树、丁字残墙、读书石,这些见证了战火纷飞的痕迹,更加深刻地诠释了红色文化的意义。同学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参观了茨坪毛泽东旧居。一张木床、一盏油灯、一支笔,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革命先烈在艰苦的环境中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南山火炬广场与茨坪挹翠湖相连,鲜红的火炬印染井冈山的天空,接力一段段红色历史。
四、户外实景演出——《井冈山》
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是一场震撼而富有特色的演出,是江西最大的红色实景剧,绿色山水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实景,实现了红色文化与高科技完美的结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重回革命年代的“红色”人文和自然环境。整场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共70分钟,由序幕《血》拉开帷幕,分《旗》、《灯》、《情》、《火》、《路》五个章节。红旗、镰刀、斧头、红米饭、南瓜汤、八角楼以及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在红军后代井冈山儿女的叙述中展开,整场演出体现人物细节,以个性化的叙事结构给人以亲近感和头尾呼应的完整感。
五、参观八角楼、龙江书院
同学们参观“井冈山—茅坪八角楼”,通过了解茅坪八角楼的历史,让同学们对井冈山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研学交流,而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对未来希望的播种。
龙江书院因背靠五虎岭,面临龙江河,故取此名。是当时湘赣边界客家子第念书就读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和朱德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第一次会见,并决定两支部队进行合编,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为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在龙江书院前过状元桥,许下对未来的美好期愿;在龙江书院中,坐着木制桌椅,感受了一堂别有风味的思政课。
六、朱毛会师广场
随后,我们来到了朱毛会师广场。在这里,同学们大声呼喊道:“我们会师了!”“我们胜利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百年前也有一批同样热血的人在这里呼喊。历史与当下交织,“坚定信念,敢于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绽放着耀眼光芒。
七、黄洋界、井冈山博物馆
此行我们还来到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地——黄洋界哨口。同学们到达之时,山头上云雾缭绕,弥漫山间美不胜收。在黄洋界哨口,同学们集体诵读《西江月·井冈山》,在文学中领略峥嵘岁月。
八、篝火晚会、小井红军医院
夜幕降临,师生们在美丽的井冈山开启了激动人心的《井冈山之夜》篝火晚会,同学们个个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同学们也个个亮出绝活,阳光自信,尽展青春风采!
小井红军医院,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里,无数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得到了救治,而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在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将士们视死如归,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被那种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红军精神所震撼。
九、体验红色农趣,践行劳动教育
在大井茶博园,同学们深入农家生活,体验红农事活动,亲自划竹筏,动手编制草鞋、打糍粑、做红军餐,既培养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又让同学们体验了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乐观向上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十、结营仪式
结营仪式上侯婷副校长深情寄语孩子们,希望同学们能在本次井冈山研学之行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发扬井冈山精神!班主任为优秀营员颁发证书。
三天两晚的井冈山之行告一段落了,但我们的旅途还未停止。祖国的山河,处处都闪耀着革命的光芒,留存着红色的烙印,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经过井冈山实践学习的洗礼,同学们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井冈山精神不断传承。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紧握手中的“接力棒”,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传承井冈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