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一览(华夏博物之旅)文物汉字甲骨文安阳市河南省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观看展出的卜甲。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创产品甲骨文魔方。王凡摄(人民视觉)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取金文中的“字”的字形。丁俊豪摄(影像中国)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体验交互游戏。王凡摄(人民视觉)

中国文字博物馆全景。左侧为汉字公园,主馆后排为续建工程“徽文馆”“博文馆”。赵楠摄(人民视觉)

2022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由东馆“徽文馆”、西馆“博文馆”组成,功能上与主馆“宣文馆”形成补充,新增“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与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更为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09年正式开馆以来,逐渐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文化交流平台。

新馆多维展示汉字之美

中国文字博物馆由一组殷商风韵的建筑群组成。主馆“宣文馆”和附属的字坊、甲骨碑林主题广场于2009年11月建成开放,主要满足文物收藏和展示需求。续建工程的东馆“徽文馆”和西馆“博文馆”,则主要满足博物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需求。

新馆新增“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与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更为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王双庆介绍。

专题陈列“字书琼林”位于“徽文馆”一楼西厅,主要展示历代字书。一套清嘉庆年间的藤花榭本《说文解字》陈列在展厅中,属于清代第一个依据宋小字本行款翻刻的《说文》版本。这个版本相较于其他版本,其文字讹误缺漏较少,字体古朴,版面清新,世称精美。

专题陈列“汉字民俗”位于东馆“徽文馆”一楼东厅,通过瓦当、对联、灯谜展现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汉字民俗。

专题陈列“书苑英华”位于“徽文馆”二楼西厅,介绍汉字形体演变和书法发展脉络。中国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展览以历代书法名家精品为载体,呈现汉字书法艺术的菁华。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的一幅草书卷轴展览于此,行笔流畅,品相上乘。

专题陈列“字里乾坤”位于“博文馆”一楼和二楼展厅,从汉字音、形、义的角度,解码汉字,让游客加深对汉字构型的理解。

续建工程中,博物馆精心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游客在声光电的交互中观展学习:游客可以录制自己的方言上传系统,倾听各地游客留下的特色方言;游客也可以用各种字体书写自己的名字,并扫码保存留念……

甲骨文走出展馆走进生活

中国文字博物馆紧密围绕甲骨文开展研学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认识甲骨文,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甲骨学堂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介绍:近年来,甲骨学堂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研发100余项汉字主题教育项目,先后在馆内外举办汉字教育活动1000余场,吸引近4万个(次)家庭参与活动。“我画甲骨文字画”等活动,让学生实地体验甲骨烧灼过程、亲手制作甲骨文绘本故事,激发了广泛的学习热情。2019年9月,中国文字博物馆让研学课程走进山区、农村和革命老区的校园。该项目已先后走进河南林州、云南广南、陕西延安等地区十余所中小学校。

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段艳琴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还举办“汉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由此转化出的甲骨文冰淇淋、甲骨文消消乐体验版、甲骨文魔方等系列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实现了古代文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为解决目前甲骨文释读面临的瓶颈,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单字奖励10万元。2018年6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复旦大学学者蒋玉斌的研究成果被评为一等奖,获得10万元奖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介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初评已经结束,共收到论证报告84篇,目前终评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字都打造汉字体验基地

建好文字的“家”——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倾力打造“中华字都”的重要一步。

安阳市深入实施“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对甲骨文进行三维数据信息采集,推进殷墟甲骨文云端数据库建设,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甲骨文及古文字传承创新区;建设国际汉字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举办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不断推出一批新的汉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完善“中华字都”形象标识体系,推动甲骨文、汉字元素广泛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105座甲骨文书屋建成投用,书屋建设采用“甲骨文书屋+公园、广场、社区”等多业态服务模式,结合本地文化元素,为市民提供温馨的阅读空间。

在安阳打造“中华字都”的助推下,中国文字博物馆持续展示文物背后的传统,深入解读历史文明的进程,凝聚社会的文化向心力,增强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对外开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文字文化项目在国际范围的推广,打造在全球范围内的汉字文化国际体验基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字文化交流平台,成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的桥头堡。”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刘纪献说。

THE END
1.中国文字博物馆IP形象“小仓颉”亮相此次设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主持,与团队核心设计师张博等同学经过了近一年的共同创意讨论与推敲,最终得以呈现这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量身定制的IP形象。IP形象是以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为创意原型,通过对其造型的系列化结构设计与涂装,体现汉字书体与对应工具材料呈现载体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与之同时期的服饰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725759878213985&wfr=spider&for=pc
2.086喜乐文心汉字创意设计展今天吃完午饭,时间尚早,就去同济大学的博物馆逛了一下。最近的新展是关于汉字创意设计的,简简单单的字体,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内涵和情感,也蛮有意思的,略挑几幅和大家分享一下。 国:红色有屋顶的建筑代表了每一个小家,位于国之中,说明了国与家的关系。英文的解释更为清晰:the home is the smallest countryhttps://www.jianshu.com/p/d3fb5206a843
3.看展我是你的眼:“汉字中国”特展的空间设计看展| 我是你的眼:“汉字中国”特展的空间设计TA说成博丨逾300万网友“云逛展”感受“汉字中国”特展独特魅力 TA说成博 | 成博“天府汉碑”名列《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宣传栏位置首页 走进成博 博物馆简介 大事记 馆长致辞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临展特展 网上展厅 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307/3277.html
4.千里走单骑——中国文字博物馆230517中国文字博物馆 位于河南安阳人民大道东段 是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也是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 馆藏文物4000多件 其中一级文物300多件 涉及甲骨文 金文 简牍 帛书 汉字发展史 汉字书法史 少数民族文字 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记录了从文字起源开始到电脑时代五笔字型输入的文字发展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94066099&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
5.2023“字道——汉字设计的现代之路艺术展”促进汉字视觉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提供全社会对汉字设计赓续传统、创新发展的认知,提升大学生与社会公众的中华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也是我们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达到的社会意义。https://www.lib.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2419&newsid=33750&t=show
6.一片甲骨惊天下——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序厅位于一楼大厅,整体设计隐含了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序厅四周的四面浮雕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中国书法发展史,以及一片甲骨惊天下和少数民族文字大家庭的盛况。主要展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 “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 http://www.szzs360.com/topic/bwg/64/index.htm
7.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汉字文化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汉字文化 (原标题:【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图解|中国文字博物馆的6件精品带你溯源汉字文化)https://hndnews.com/p/605845.html
8.中国文字博物馆设计方案名师联869期(58页)中国文字博物馆设计方案【名师联869期】.pdf 请把手机旋转过来,这样更大更爽,请关闭手机旋转屏幕功能! 展现设计大师魅力引领设计行业风尚设计师的新华词典室内设计分享平台做最专业的关注我官方网站: 投稿信箱 开放 · 平等 · 协作 · 分享 任何建议、想法、供稿、咨询、购买、 合作都可添加我的微信号:dameinv1999https://m.book118.com/html/2021/1122/5244324244004114.shtm
9.汉字艺术可以有多美?从博物馆标志设计可见一斑/苏州LOGO设计/创意从博物馆标志设计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艺术一直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汉字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极具美感,常被运用于标志设计中。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几大博物馆标志设计中的汉字造型来为大家展示一二。http://www.jidee.cn/mnewsView.asp?cid=4&kid=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