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有多、广、大之意;“物”就是物质。博物馆通过收集、收藏物、字画、图像等,投资建设可存放这些物件的房屋与设备,通过科学的方法分类展览出来。让人们在休息时走进展览馆参观,让人们通过视觉、听觉了解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历史,清楚地认识现在,从而更好去面对科技时代,当前,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学知识、受教育、旅游休闲的地方。
一、博物馆的现状
二、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的分析
清朝时期张骞借鉴西方,克服重重困难开办了中国首个博物馆,希望依靠博物馆达到教育救国的目的。希望博物馆发挥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然而社会的动荡,博物馆很长时期停止不前,教育拯救祖国的愿望无法实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建设发展飞快,国民产值蒸蒸日上,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开始注重文化修养,开始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教育作用逐渐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历史不断前进,文化不断发展,一个城市的变迁由文字、书画、器皿、物品、声像等等记录下来,不同地方的人们走进博物馆,回顾历史,讲述不同地方的文化,博物馆成为文化交流的公共场所。这几年国内交通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铁的通车运行,带动了城市旅游热潮,除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购买当地物质,博物馆也成为旅游者了解当地城市历史文化的地方。
1、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1)学习历史知识,继承优良传统
2)博物馆在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作用
我们不仅在博物馆可以学习社会历史知识,同时也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懂得奉献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古代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许多民族英雄用生命写出了热爱中国的美德。近现代史上,当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刻,有秋瑾、李大钊挺身而出,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优秀领导人,继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对国家尽职尽责。
3)博物馆的艺术审美教育作用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陈列的青花瓷、青铜器,不仅仅领略到人类聪明的智慧,还享受到历史物件的美,领悟到前人高超的艺术和深蕴的文化内涵及良好的修养,让我们的审美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沉淀中也使我们的艺术修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美的教育作用越显重要[2]。
2、博物馆在各地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三、总结
通过分析博物馆的现状,叙述了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教育作用,城市文化交流作用,旅游、休闲娱乐作用,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作用和博物馆的艺术审美教育作用。通过观看博物馆收录的文物、图像资料,使我们学到更多历史知识,更加了解国家的发明创造、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屈辱,了解民族的辛酸和痛苦,更加明白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增强国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才能更好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奋发图强,振兴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