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最早的广东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

(直击发布现场,听专家热议↑↑↑,时长共2分08秒)

追问“最早的广东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

6月2日上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主办,云浮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现场发布《穿越磨刀山》纪录片

专家热议

(《穿越磨刀山》纪录片精华版,时长共4分47秒)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以“穿越磨刀山探寻岭南源”为主题,聚焦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展示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了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并邀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等权威专家进行发言,对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为工程未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

“磨刀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进一步揭示了岭南地区百万年人类史,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赵辉谈到,从整个中国版图的大格局来看,岭南地区在保持自身特殊性的同时,也在逐渐融入中国历史社会中,对中国考古研究有特殊意义。“从目前的各种考古材料和迹象来看,岭南包括了从福建到广西一带的区域,但是就文化的发展而言,广东所在的区域考古积累的成果最充分。”

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

王幼平回忆,自己曾在十年前参加过磨刀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在这个节点回望,颇为感动。“考古学很细致,按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等来细分。而广东非常有前瞻眼光,通过磨刀山遗址、青塘遗址、岩山寨遗址等,将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几个阶段完整连接起来,取得丰硕成果,也期待能够发掘更多更重要的内涵,比如磨刀山遗址发现的石器与早期人类活动更详细的关系等,进一步地揭示并贡献给中国和世界史前考古学界。”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

阶段性成果展示

南江流域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

活动指出,2023年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实施的首个年度,主要围绕项目方案完善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性考古调查、主动性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最新的田野考古与研究成果,为推动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奠定了扎实基础。

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将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同时,经协商后确定由广东省牵头,联合周边六省(区)申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重大项目,推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接轨。

磨刀山遗址。资料图片

2023年在磨刀山遗址周边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还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十年来,在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2023年的新发现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英德岩山寨遗址。资料图片

英德岩山寨遗址的考古成果,清楚反映了最迟在距今5000年左右岭南社会开始加速分化,出现岭南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实证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古国时代”,岭南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了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时空格局的认识。此外,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取得重要收获,如从化狮象遗址和深汕特别合作区白田山遗址。

在多个项目与高校、省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包括年代学、古人类学、古DNA、植物考古、环境考古、数字化等方面,通过最新的研究理念与技术获取复原早期岭南社会的丰富信息,以科技创新应用于重大课题研究,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深入实施明确了工作方向。

THE END
1.广东南江流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中国青年网中新网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2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06/t20240602_15289408.htm
2.参观广东博物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助你更好体验岭南历史文化广东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从考古学的研究来看,广东地区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历史的演进,广东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文化的聚集地。广东古代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广东地区进行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087130788822874&wfr=spider&for=pc
3.“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中新网广州7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20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为观众呈现从旧石器时代绵延至18世纪古代叙利亚地区波澜壮阔的文明融汇画卷。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该展览展出210件/套文物精品,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等9家叙利亚博物馆,以及新疆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23/07-20/10046988.shtml
4.有一说一顺着“磨刀山人”的足迹,探寻岭南文化的源头6月2日,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活动主题为“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十年来,磨刀山遗址周边的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https://opinion.southcn.com/node_e4f1c069cf/b405e3540d.shtml
5.广州看展这个展让广东省博含金量飙升?展览主题: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地点: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展期:2024年11月29日—2025年4月6日开放时间:9:00-17:00(逢周一闭馆):,需在公粽号【广东省博物馆】约凭身份证入场 ?16世纪,西方传教士将机械时钟带到广州,开启了中国使用机械时钟的历史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861288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探寻岭南文化之根磨刀山遗址正式发掘十年来,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30余处,让广东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2023年,广东前瞻性地启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还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043094995792.html
7.这个展让广东省博含金量飙升打卡广州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约凭身份证入场 16世纪 西方传教士将机械时钟带到广州 开启了中国使用机械时钟的历史 而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 贸易条件和工艺基础 成为了 中国自制钟表的发源地 广钟 是 清代广州制造的机械钟 的简称 广钟在制作的过程中将 西方的自鸣钟技术与岭南工艺相结合 https://m.ctrip.com/webapp/you/tripshoot/paipai/detail/detail?articleId=106919282&isHideNavBar=YES&seo=0&twojumpwakeup=0&allianceId=1049189&sid=1985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