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江西文化馆图书馆覆盖率达100%5A景区增至14家凤凰网江西

9月22日,记者从“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建成,5A景区由3家增至14家,4A景区由33家增至212家。

文旅工作彰显“新担当”

连续9年举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2012年国家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我省积极响应,大力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十年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5亿元,支持8个设区市54个县750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成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工程;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成为国家设立的第一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加快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36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规划正加快编制。从2014年起,我省连续9年举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一城接着一城办,一年接着一年办,办一会兴一地,成为促进江西旅游资源转化、发展转型、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全国采茶戏汇演”“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落户江西,成功举办三届“江西艺术节”,打造了我省集中展示文艺创作成果和提升艺术创作生产整体水平的重要平台。

艺术创作勇攀“新高峰”

一大批精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十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艺术创作机制体制,创作了一批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歌剧《回家》、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分别获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话剧《生如夏花》分别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化剧目奖,《一个人的长征》主演杨俊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话剧《遥远的乡土》、赣剧《邯郸记》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一个人的长征》《八子参军》等作品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名单,其中,《八子参军》于2021年通过海外线上平台播出,成为我省首部走出国门的红色题材大剧。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演艺精品不断,推出《梦里老家》《寻梦龙虎山》《寻梦滕王阁》《尚镇CHINA》等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大型实景演出。

遗产保护焕发“新活力”

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60处

我省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率先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率先探索研究红色标语普查保护利用;实施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鹰潭大上清宫遗址等一批重大考古发掘项目,推进御窑厂遗址、吉州窑遗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等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率先启动省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和文明城市负面清单。十年来,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52处增加到160处,博物馆由98家增加到195家,其中,等级博物馆有61家,全国排名第六;累计获得全国十大博物馆陈展精品奖10个。十年来,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从46项增至8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35人增至69人;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升级”

初步建成主城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十年来,中央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9.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6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5.0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1亿元,为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投入30亿元建成规模居全国前列的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新馆,“三馆合一”的江西省文化中心,建设总规模24.75万平方米,成为江西文化的新地标,老百姓心中的“城市会客厅”。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共美术馆46个、公共图书馆113个、文化馆113个、文化站156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686个,全省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建成。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各级文化场馆主题展览亮点纷呈,全省各级文化馆(站)、文艺院团组织送戏下乡、进社区等群众性文艺活动,从2012年的1.5万场增加至2021年的6.9万场,活动参与人数从2012年的736.6万人次增至3082万人次。

文旅产业取得“新效能”

5A景区增至14家,数量并列全国第6

十年来,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亿人次增至7.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400亿元增至6770亿元,文化产业收入由1460.25亿元增至2967.92亿元。十年来,我省5A景区由3家增至14家,数量并列全国第6;4A景区由33家增至212家,处全国第一梯队。十年来,我省成功创建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量并列全国第2;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数量并列全国第5;5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1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荐;11个街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5个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了充分激活“县域活力”,在全国率先开展“百县百日”“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活动,累计发动近8万家文旅企业参与,开展2万余场活动,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了文旅市场加快复苏。十年来,我省持续实施旅游品牌提升计划,“江西风景独好”“全国学子嘉游赣”“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等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推介会、赣湘红色旅游推介会、“红土情深˙嘉游赣”系列省外宣传推介会、“百万学子研学游”等系列活动,声势浩大,不断增强江西文化旅游传播力和影响力。

THE END
1.江西省文化中心三馆项目江西省文化中心三馆项目是江西省重点工程,三馆分别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该项目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199.4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 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5182.4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高度42米(屋顶高度),建筑层数5层,地下建筑高度5.6米,建筑层数一层;钢结构部分主要为劲性结构,构件由H型、十https://www.hxss.com.cn/caseshow/4192.html
2.集团公司参与项目“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1#博物馆2#图书馆3#12月10日,2023年度行业技术创新暨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集团公司参与的“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1#博物馆、2#图书馆、3#科技馆”、“新建文化中心”两个项目获奖。 我司分别是“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1#博物馆、2#图书馆、3#科技馆”的代建单位和设计单位、“新建文化中心”的代建单http://www.jxsjzy.com/sjy/post/595
3.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公告关于2022年度江西省优质建设工程奖名单根据《江西省优质建设工程奖评选办法》(赣建字〔2017〕3号)规定和《关于做好2022年度省优质建设工程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赣建办文〔2022〕34号)要求,经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专家现场复查、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厅官网公示,厅务会研究决定,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1#博物馆、2#图书馆、3#科技馆等124项工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23/4/25/art_14325_4439812.html
4.江西省文化中心园林景观设计江西省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 132929.22 平方米,该项目坐落于南昌市风凰洲板块,位于南昌市红谷北大道以东、闽江路以南、赣江北大道以西、潦江路以北地块。涵盖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三大主体建筑,既可以近观胰江、又可远就滕王阁,可谓南昌美景、历史文脉尽归于此。是打造城市精品的绝佳窗口。 https://www.idea-king.org.cn/mobile/worksinfo-11177.html
5.省新三馆(科技图书愽物)游省新三馆位于赣江之滨,三大文化建筑互为依托互为呼应,成为江西最新的文化地标。二座人行天桥,将顺江而下的凤凰洲公园、建军雕塑广场、南昌舰展示及沿江美景紧凑相连。 省新三馆我们带你们先睹为快。 省新科技馆(10月1日)开馆。 省新图书馆(9月27日)开馆。 https://www.meipian.cn/362vqpi7
6.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通知公告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省图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西省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赣发改投资〔2013〕388号)等文件有关要求,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需开展http://www.jxecc.cn/art/2015/12/2/art_75596_4296249.html
7.科学网—江西省图书馆参观略记据网络信息,江西省图书馆凤凰洲新馆东临赣江,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总投资9.62亿元,建成后的江西省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跃居全国省级图书馆前三名。2015年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洲选址新建江西省图书馆新馆舍(由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三馆组成的江西省文化中心),2020年1月1日江西省图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