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点亮居民美好生活

“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在深圳越来越方便了。市民周女士拿着《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引2023》告诉记者,这是她文艺活动的“地图”。服务指引里收录了深圳各类文化设施及2023年各类文化活动的详细资讯,“深圳的公共文化种类多,内容丰富,让我们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感受到作为深圳人的幸福感。”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以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断扩大覆盖面和适用性,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以专业活动达到“精准供给”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机制健全、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硬件上看,近年来,深圳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批“城市文化地标”。高水平规划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深圳歌剧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南头古城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等举措形成相互呼应的城市文化群落。深圳在打造国际一流城市文化地标、国际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和完善多层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有了硬件,如何找到公共文化服务正确的“打开方式”。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深圳市青年美协会长陈俊宇认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因此,我们提出“分众”的概念,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于不同的人群。“观众当中也分为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仅要做到广覆盖,更要实现精准供给,还要能对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准响应,服务于大众的终身学习、知识体验等。”

从“参观”到“参与”,从“单一”到“融合”,深圳的公共文化机构越来越重视公众服务职能,不断创新多元美育模式,搭建与观众沟通的桥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服务。比如,何香凝美术馆今年以来打破美术馆的“围墙”,进入高校办展览,邀请高校学生来美术馆参观、参加公共教育活动,打通美术馆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取得一定成效。

艺术为桥拓宽服务广度

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的新型文化空间,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让文化艺术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角落。这些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了以文促教、以文促旅等重要功能。“无墙的美术馆”、“开放的图书馆”、社区的文化节等汇聚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越来越多地植入到社区营造、社会美育之中。

业内人士周先生指出,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圳的文化场馆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如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场馆出自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或者建筑事务所之手,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打卡与休闲娱乐,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

品牌项目擦亮城市文化底色

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及紧扣时代脉搏的实践。深圳通过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为市民打造“文化大餐”。

从“深圳读书月”到“创意十二月”,从深圳图书馆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音乐厅的“美丽星期天”到“文博会艺术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再到关山月美术馆的“四方沙龙”等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的打造,是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繁荣的一个个窗口和缩影。

如今深圳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创新现代传播方式。美术馆业内人士王女士认为,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落在“指尖”,市民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屏幕上看艺术作品,看直播、听沙龙、学才艺,由此,人们的文化创造力被激发,而幸福感也在日复一日中聚沙成塔。

THE END
1.2021“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炎炎夏日,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13/8055106021006111.shtm
2.“打卡”博物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打卡”博物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 炎炎夏日,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渐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趋势,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实https://www.shuashuati.com/ti/b89607a41aa14b0b9c472e27abd2f74a.html?fm=bdfc7309ae4d3be7e1d4a48270f28519fa
3.“只见房子不见读者”人民日报:公共文化服务要数量更要质量“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炎炎夏日,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https://m.haiwainet.cn/mip/353596/2019/0820/content_31613805_1.html
4.cmt.visitxm.com/newsDetails.jsp?newsid=6333811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均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市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超过一万人次。? “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厦门市民可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http://cmt.visitxm.com/newsDetails.jsp?newsid=6333811
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需在供给侧发力随着来自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渐呈现高端化、差异化、多样化趋势,从总体上看,“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瓶颈“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炎炎夏日,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人民文化https://weibo.com/2291828337/I43hgghmH
6.地方军队文职考试|背景链接*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炎炎夏日,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https://www.zjjks.com/bkzl/ggkm/gj/28894.html
7.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张贺.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精准供给”[J]. 中国报业,2019(18):7.作者单位:摘要:“打卡”博物馆、美术馆,到公共图书馆感受书香,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很多居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honggny201918001